演员被虐杀名人加某会…相信阴谋论的人,可能是「自恋型受害者」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933 篇文章
互联网上,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阴谋论”甚嚣尘上,而不少人会口耳相传,说得煞有其事。
比如,一位早几年因为抑郁症不幸去世的男演员,不仅去世后不久,就有人传说他的死因有蹊跷,是因为被某个富二代“虐杀”导致,甚至举出了许多“凑巧”。
尽管相关人士做出了辟谣,但是这一“阴谋论”依然有一定市场。而近期,因为这名富二代周遭出现了一些事,这一“阴谋论”又继续在网上被翻炒,不少人也进而言之凿凿,开始了他们的“名侦探”环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临近双十一,关于电商的传说也开始“阴谋论”了。这次是某东老板娘奶茶妹妹因为戴了一个别致的胸针,然后被解读为她加入了互联网上“阴谋论”的代表“光明会”,并由此对其以及家庭、企业展开了各种“阴谋”说辞。
在这个“阴谋论”中的“光明会”是一个号称可以覆盖全球的顶级权贵组织,背后秘密很多,而且不干好事。
但是,在中国,这个“光明会”好像没有什么秘密,毕竟只要一枚胸针就能识别身份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低级、无聊的“阴谋论”,因为相信者众多,最后奶茶妹妹和某东公司不得不公开辟谣并维权。
当然,网络上、生活中类似的“阴谋论”绝不止上述所列,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自己身边人被“阴谋论”蛊惑的经历。
你还有哪些遭遇阴谋论的故事呢?
相信“阴谋论”可以有许多心理学解释:
比如,人们渴望一种确定感,而阴谋论往往提供了一种简化解释,并给予一种控制感。
然而,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
相信阴谋论的背后,可能是自恋的需要。
一般来说,这类出于自恋需要的阴谋论相信者,我们称之为:
“自恋型受害者”。
究竟什么是“自恋型受害者”?
如何理解“自恋型受害者”和阴谋论的关联?
阴谋论可以带来什么,又要付出哪些代价?
我们如何避免成为这种“自恋型受害者”?
本文将为大家做介绍。
他们不是受害者,但常扮演受害者
受害者情节(martyr complex)说的是一个人会长期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超出了正常心理健康的程度。
这种行为使得这群有受害者情节的人会做出诸如经常性、长时间加班,或者优先满足他人而忽略自身要求等行为,其结果通常会导致身心疲惫。
因此,自恋型受害者也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差别在于,一个真正的自恋者并不热衷于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人,他们只是十分热衷于获得别人的欣赏和感激,因此,他们为了获得赞赏(和对赞赏的期待),会精细策划行动。
比如,他们放大自己为他人承受的苦难或做出的牺牲来博取同情,经常故意让别人产生负罪感。
所以,他们并不是真的受害者,但他们却常常扮演受害者。
这与隐性自恋相关,因为他们经常在英雄和受害者角色之间反复切换。
自恋型受害者和
阴谋论者之间的联系
阴谋论者认为,重大事件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有权有势的群体或个人精心策划而成。他们经常认为,大众从官方得到的信息中真相很少,或者说完全都是假的。
因此,他们往往会根据挖掘现有证据中可能有的“不一致”,或者“异常”之处、“隐藏”模式等,来寻找对事件的替代性解读。
一般来说,他们高度怀疑他人,对政府、企业和有影响力人士更是采取普遍不信任的态度。
而且,这种怀疑甚至会延伸到对于真实真相的接纳上,为此,他们寻找另类信息的时候,经常会找传闻信息、错误信息等不可靠的来源。
研究表明,阴谋论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差。当更极端的阴谋论者选择以下方式理解事物的时候,问题会更加严重:1、置存在争议不顾,2、否认和破坏既存事实,3、有煽动暴力和仇恨的倾向。
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相信阴谋论的人都是自恋型受害者,反之亦然。
大多数阴谋论相信者都是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但主要原因还是对于社会和权威机构极度的不信任,而阴谋论相信者这部分缘由恰恰自恋型受害者的自恋欲望产生了共鸣。
该如何理解自恋者是如何与阴谋相互关联的呢?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制作了这张图表。
下图是自恋的组成以及与阴谋观念的联系,供参考: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制作)
相信阴谋论可以带来的“好处”
自恋型受害者通过确定自己是一个受害者身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制造或者宣扬某种神秘的甚至有些邪恶的“阴谋”,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故事。
在一个并不真实世界里,他们可以与自己想象中的邪恶势力“斗争”,并且这个想象里的“邪恶势力”并不会反抗。
他们的敌人通常是无形的,无处可寻,却又无处不在。
因此,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方式,为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提供了完美的“替罪羊”:
1、权力
对于自恋型受害者来说,揭露所谓的真相和“揭开幕布”的诱惑,提供了一种权力感和控制感。
他们相信,他们有公众所不知的消息,并因此获得了优越感,因为他们可以推翻和削弱权威。
这种寻找“另类真相”导致了一种错误的认知观念,不仅削弱了对权威意识的尊重,还认为自己才是智力超群的那类人。
另外,由于偏执倾向,自恋者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另类的真相。
此外,相信阴谋论,让他们在某个缺乏具体证据的领域,摇身一变,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一种让他们看起来很聪明,并能在谈话中占主导地位的方式。
2、注意力
一些自恋型受害者通过他们制作或传播的阴谋论出名,并拥有了了一批相信这些观念的追随者,并由此获得知名度、金钱回报乃至社会影响力。
换句话说,他们通过这些阴谋论,不仅受到他人关注,还能左右别人的想法。
除此之外,这类人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从他们的“理论”(即阴谋论)中获益,如销售商品和推销产品,一般来说,这些物品符合他们的“理论”。
此外,他们还会搭建自己的平台来传播不实且令人恐惧的消息,并扩大他们在受众中的影响力。
所以,自恋型受害者可能把阴谋论看作一个能左右他人的绝佳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直播带货、短视频博主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靠着散布各类阴谋论来扩大自身影响力,从而实现自己私利,这一点不得不引起重视。
相信阴谋论付出的代价
阴谋论者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非主流”的观点,结果却经常发现,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对于自恋型受害者来说,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其他人是错误的事实,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这会导致他们无视自己的幸福,甚至忽略自己的生计。
举例来说,相信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这种“阴谋论”可能会面对以下风险:
所谓的“无添加”,食品价格通常较高,增加了生活成本
拒绝添加某种必须微量元素的食品,会增加生病的风险
持续讨论有争议性的话题和分享错误信息,从而毁坏与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吊诡之处在于,这反过来只会强化他们的信念,进一步巩固他们的世界观,而远离了真实世界。
他们拒绝承认他们正在伤害自己和周围的人,因为他们会把自己付出的巨大损失当作真正的牺牲,是他们愿意为了拯救周围的人,乃至世界而做出牺牲。
渴望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是他们生活的中心。
他们希望通过忍受迫害,最终获得成功和赞赏。
悲哀的是,由于这群人经常向他们的亲友灌输一些可怕的想法,导致与他人关系疏远,而这反过来通常会强化阴谋论者的独特性和坚持己见的勇气。
结语
渴望被人认可,以及认为自己更聪明的想法,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重要的是,要区分这是对真理的追求,还是只是一种自恋操纵手段。
在现实和阴谋中间建立桥梁并不简单。
因此,了解形成错误信息背后的动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根本原因,并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鼓励真实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工具,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和辨别事情的真伪。
推荐阅读:
End
作者丨开放思想基金会(The Open Minds Foundations)致力于通过批判试思维的教育和训练来削弱强制性控制的影响。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做修改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石蕊(238)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书萱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