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魏方 朱育帆 | 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

魏方 朱育帆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9年第7期P45-50


魏方,朱育帆 . 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 [J]. 风景园林, 2019, 26(7):45-50.

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

魏方

女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朱育帆

男 / 博士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副系主任 / 本刊编委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摘要:当代景观设计中价值取向的转变,包括设计行为从创造画面转向塑造场所,从创造新事物转向重现场地本质与原貌。依据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特征和规划设计应用价值,将文本视角下的当代景观空间特征“复写”(palimpsest)定义为场地中各历史层次与当代层次的结合与共同显现。复写空间利用场地的潜力,实现了景观意义的传达,具有二元性、互文性及透明性的特点。复写既可以作为分析工具,也可以作为设计手段,其核心价值在于:多层空间结构得以平等呈现;历史信息积累而显现场地特质;设计创造诱发新的发展空间与场地产生关联。结合案例论述,研究与复写相关的分析方法与设计路径:呈现自治或在场地介入过程中建立互设关系,相关设计思想可回溯到埃森曼“人工开挖”(artificial excavation)的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景观及遗产保护中的“踪迹”(trace)概念。以场地空间特征出发,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而提出复写空间的多层建构是设计过程的关键部分。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复写;景观意义;透明性;踪迹



1“复写”概念的多学科援引

“复写”(palimpsest)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中被表述为“羊皮纸出于经济原因的再利用,使被隐藏的、曾经的书写痕迹呈现为可感知状态”的过程(图1)。从本质上来说,“palimpsest”类似于绘画中的“pentimenti”现象(图2),常被翻译成为“复写”或是“重写本”“摹写本”


1 17 世纪文本的复写


2 利用 X 光观察毕加索绘画中的 pentimenti 现象


复写被认为是景观研究的一种文本视角,将城市物质空间的形成类比为“书写过程”,同时将城市空间要素类比成为不同时间书写的文本片段。西方人文地理学对场所记忆的研究提出了文本隐喻的概念,城市在重写作用下形成了新的文本叙事结构。同时,众多学者与设计师将场地设定为书写的档案(written document),强调了语言、文本视角下不同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distance)与间隔(interval)的研究价值。

复写在考古学、城市形态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中被援引。如Bailey提出城市景观遗存的5种分布方式:“当前层为主体的重叠”“多层历史信息重叠”“多层历史信息空间分布”“根据时间序列沉积组成”和“场地意义叠加”。Bjur和Frizel指出“同时呈现可被阅读的”城市景观累积构成了城市意象。Carmona认为罗马的城市空间不断填充新的功能形成复写过程。Bloom认为具体的城市形态特征对保护地方特质起着积极的贡献。城市景观的分层及保留传递了美学、历史、社会与精神方面的价值;Cosgrove和Daniel从诠释学的角度强调了“部分阅读”(partial reading)的作用;新文化地理学提出景观本身作为“看”的方式的3个重要隐喻,其中就包括了摹写本(复写)的呈现,即景观以文本的形式容纳多个历史时期与当代的意义;城市景观考古(urban landscape archaeology)视角下的设计思维表现了“复写”是积极利用场地历史和处理物质遗留的方式。Potter认为景观是社会话语的“物质化”,复写表征了景观的过程属性。Barnes和Duncan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如何作为动力塑造物质景观。Van Aschee和Teampău提出城市景观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载体包含了文化与民族范畴(ethnic category)的多样性表征(表1)。


表 1 复写概念的多学科援引


2 复写视角下的景观空间特征

2.1 层化的踪迹—二元性

复写理论的核心概念为“层”(layer),是可解构的、二元或者多元的物质层次,反映相应的人类活动的改变。其中二元/多元信息的显现是对差异的解蔽而非遮蔽,并呈现无等级特征(non-hierarchical)。这种二元差异性也体现在“原置—新置”对立且统一的关系之中。城市景观的复写特征是社会文化意义的物质化表现,与公共记忆、场所感直接相关,如雅典、罗马城市中多个时期的历史遗迹,共同呈现整体场地记忆特征。

Murzyn-Kupisz和Gwosdz分析了波兰南部城市卡托维兹作为重工业基地、交通运输枢纽和科学文化中心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作用。其复杂甚至冲突矛盾的身份特征,体现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遗产与地标(图3)。


3 卡托维兹城市的多层历史景观节点分布


2.2 多重解读—透明性

埃森曼(Peter Eisenman)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将建筑视为一种文本观念,认为复写打开了多种阅读的可能性,场地的踪迹可通过碎片表征全部。Stilgoe认为敏锐有心的探索者可以从碎片中阅读过去世代的所有信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罗马城的同一空间承载包容着历史顺序信息。这与城市感觉景观(sensescapes)中补缺记忆(prosthetic memory)对个体记忆、情感反应的作用相关。

上文所描述的城市基因层叠引发复写式的阅读(palimpsestuous reading)及透明性的感知结果,体现“互相渗透而又不会破坏彼此;暗示更广泛的空间秩序,得到不同空间位置的同时感知”。具有透明性的空间载体体现了物体到关系的转化这一形式建构的新的索引方法。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提到的“踪迹”(trace)是“漫游者”(Flaneur)这一主体所能观察到的过去和现在的图像交织。如罗马至蒂沃利途中名为Via Tiburtina路径,就展现了在此处人类发展过程中工业形成与现代生活的踪迹(图4),城市空间产生了超现实、双刃多面、模糊的图像。


4 Via Tiburtina 得以开挖的历史信息与现代建设并置


2.3 层间的影响—互文性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和埃森曼也曾使用“踪迹”的概念,描述城市在连续的历史痕迹变化中产生的异构形象。卢卡的罗马剧场(Roman Theatre of Lucca)随历史变迁而消失,而新的市场建筑在原有的罗马圆形剧场地基上建立,剧场本身没有改变位置,但其新的功能与体系结构改变了其自身在城市中的相对位置(图5)。城市空间中未以线性时间顺序联系在一起的情况和事件得以碰撞,形成新的含义。


5 罗马剧场基址上的市场加建改造


3 复写的价值与应用

复写空间的二元/多元性与景观传记相关研究中的文化视角相似,力图揭示场地特质与历史真实性;透明性与互文性表征了场所记忆与场所精神的传递方式,并为新空间要素形成发展及意义呈现提供可能。区别于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简称HUL,或译历史性城镇景观)主要针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层积研究”,复写的空间认知方式还包含了设计本身作为新置层的作用

3.1 复写作为城市景观空间分析工具

德里达提出“光谱”(spectral)的概念,认为场地历史具有“谱性”,在“踪迹”中得到自我证明。Chevallier定义景观为一个动态且不稳定的物理、生物、人类学相关因素的结合体,并形成独特不可分割的持续进化体。“光谱”与“进化体”体现了景观本身作为时间记录者所呈现出的特有美学价值。

Krinke认为复写作为分析工具可以探究“场地内在固有价值”(site-inherent values)。Liana Bresler对耶路撒冷的Gei Ben-Hinnom(也称Wadi Al Rababa)谷地区域进行研究,对其历史文化交叠与矛盾用拼贴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场地的地质与历史编录,撷取在空间与时间中形成的人工干预(图6)。


6 耶路撒冷 Gei Ben-Hinnom 谷地的历史编录拼贴


复写可以通过解构式的分层图解分析方式,对物质空间进行再现。在游牧、动态谱记等图解思想的影响下,作者对西班牙罗维拉山顶公园(Turó de La Rovira)进行层化空间的感知图解(图7)。


7 图解罗维拉山顶公园的时空复写关系


3.2 复写作为设计方法

复写在20世纪80年代被埃森曼引用作为一种设计方式。霍伊斯里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任教时利用拼贴进行了大量的城市空间研究。卡拉贡(Alexander Caragonne)认为霍伊斯里对分析立体主义与建筑关系的研究引导他去构思分层的城市空间,由此得到综合(synthesizing)的而不是分离(fracture)的设计空间形式秩序。

在相关景观实践中,设计师的角色类似于“策展人”(curator),选择需要呈现及隐藏的素材,而非在白板(tabula rasa)上构图。区别于城市发展中被动的长时间积累与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设计师将复写作为设计工具,基于个人价值观做出选择,建构多层信息或是“新置”“原置”的同延性(coextensive)。

3.2.1 双重编码与自治性

埃森曼在德里达影响下引入“复写”作为其概念来源,在大量作品中设置新的“虚构”的层次,“在明确与杂乱的叙述中间,揭示逻辑的和修辞的矛盾”,揭示隐藏和被压抑的信息。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设计中,埃森曼以双层结构交叠作为空间形式生成的主要出发点,提供观者以不同的解读机会(图8)。相似的还有1985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设计方案。每一层重叠的文本信息带来平等的主体感知机会。设计通过外部驱动力(external source of motivation)转译形成新的内部驱动力,呈现自治性。


8 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的双层系统


具有自治性的复写设计空间诱发了灵活与包容的形体结构,摆脱了中心集聚的束缚力量,关注形式自身生成的价值,并强调“先在性”以及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中的添加、分层、消减、交叠,所强调的是差异之间的边界,以及差异之间的平等关系,彼此之间的不确定关系促生感知阅读中的震荡。这种二重阅读的效果不是美学的,而成为深层结构的索引。他所定义的“人工开挖”(artificial excavation),并未关注纪念性,而是通过多重结构的复合交叠实现多样的空间变化与价值传递。其中通过不同尺度的辅助网格的变形,形成预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碰撞与反馈,这一工作过程较为激进地对重叠图形关系进行观察与实验,成为既是分析性的也是综合性的设计工具。科纳(James Corner)认为其项目里的图示具有形式的生成性,而不是只限于场地分析;梅尔(Elizabeth Meyer)认为这种设计思路可以引入环境的历史。

3.2.2 场地介入与互设性

Krinke在探讨棕地更新项目,包括鲁尔区和纽约清泉公园时,认为埃森曼对复写的应用对很多城市与景观改造建造有所启发。Iliescu评价拉茨作品彻底的异质性:拼贴的原则有效贯穿在拉茨的设计花园中,使用新旧的材料并置,重新建立的关系,使新旧的关系反转了对时间预期的过程,碎片信息变得更有意义。Iliescu将这种交织的空间定义具有双重属性(double-nature),这为设计带来了线性语境的突破,例如拉茨在杜伊斯堡北风景园设计中形成了水上公园的场地,铁路公园,连接步道,田野和花园等不同构成要素的分层系统。拉索斯(Lassus)设计的丢勒里花园使用了“交错”(interlacing)的方式,对同一场地重复书写的历史信息再次组织与诗意地呈现。维拉赫认为拉索斯设计中的关键词是“层叠的意义”(levels of meaning)。乔治·德贡布(Georges Descombes)也曾赞赏场地中的复写过程表现在“地理地质、形态、植物、动物和人在场地中的各种维度”。

基于复写的设计行为没有对不同的空间结构进行掩盖或者进行边界上的设定,而是将其各自特征引入新的实践范围中形成显性的共存与黏合,创建一个融合矛盾、多层共存的系统。设计通过有意识地使场地固有价值被吸收进入新的设计系统,使主体在矛盾的价态与无法解开的混杂反应中得到感情冲击与深度认知。

Izaskun Chinchilla所承担的Garcimuñoz 古堡翻新,对西班牙中部的古镇Cuenca中古老城堡进行设计介入带来场地新的活力(图9)。西班牙罗维拉山顶公园,在场所本身的时空结构与动态特征呈现中,最终呈现一种“编年的废除和时间的反抗”。设计最终呈现两种“透明”的空间建构结果:既依赖场所多层历史沉淀的诚实呈现,又依靠观者身体运动中的空间重构,以充分发挥场地的潜质。


9 Garcimuñoz 古堡翻新


4 景观复写空间与设计师责任

针对具体的设计语境,历史层是否需要完整化和被修复,是否使用当代层替代原有信息,都对设计师的选择过程与设计行为提出要求:保留与呈现的景观特征是经过取舍及综合考虑的。Buenos Aires及Andreas Huyssen提出“公众记忆重塑”就是选择的过程,这些选择还需要考虑政治服务及城市特质在全球化语境的凸显。设计师通常需要揭示这些隐藏的维度,表现未来使用的可能与材料载体的真实性。

笔者以复写为视角,力图揭示设计中不同信息“层”之间互为设定条件和调整依据的过程,强调多元、互设式的分析工具与设计方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使当代景观设计能从这一角度更多地关注场地潜在价值与设计介入力量。


注释:

① 牛 津 词 典 定 义 pentimento(Pentimenti) 为“A visible trace of earlier painting beneath a layer or layers of paint on a canvas”。这从绘画视角显示了图片中被涂抹的隐含层,利用可见层与隐含层的对比关系,揭示了画家的绘画过程以及画家的思路变化。
② 相关学者利用 X 光对毕加索的绘画作品“裸女的半身像”进行技术处理与分析。


图表来源:

图1来源于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limpsest;图2来自参考文[1];图3来源于参考文献[19];图4来源于Kjerrgren L.;图5来源en.wikipedia.org;图6来源Liana Bresler, 《Embedded Boundaries》,2010;图7为作者绘制;图8来源:Laurie Olin,1989;图9来源于http://izaskunchinchilla.es/rehabilitacion-del-castillo-de-garcimunoz/。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GOOCH A A, TUMBLIN J. Visualizing Pentimenti: Revealing the Hidden History of Paintings[J].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the Arts, 2007, 1(2): 133-142.

[2] DANIELS S. Landscape, Image, Tex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PENDLEBURY J, SHORT M, WHILE A. Urban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the Problem of Authenticity[J]. Cities, 2009, 26(6): 349-358.

[4] DUNCAN J.S. The City as Text: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in the Kandyan Kingdo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7.

[5] 黄维,梁璐, 李凡. 文本、冲突与展演视角下的西方记忆地理研究评述[J]. 人文地理,2016,31(4):17-25.

[6] FERNANDEZ, TOMAS B. Traces of Time: Urban Palimpsest and Transformations[D].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2001.

[7] BAILEY G. Time Perspectives, Palimpsests and the Archaeology of Time[J].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2007, 26(2): 198-223.

[8] BJUR H, FRIZELL B S. Via Tiburtina: Space, Movement and Artefacts in the Urban Landscape[M]. Rome: Swedish Institute in Rome, 2009.

[9] CARMONA M, HEATH T, OC T, et al. Public places-Urban spaces[M]. London: Routledge, 2012.

[10] BLOOM A L. Teaching about Relict, No-analog Landscapes[J]. Geomorphology, 2002, 47(2): 303-311.

[11] BERIATOS E, GOSPODINI A. “Glocalising” Urban Landscapes: Athens and the Olympics[J]. Cities, 2004, 21(3): 187-202.

[12] COSGROVE D, DANIELS S.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3] 徐青,韩锋. 西方文化景观理论谱系研究[J]. 中国园林,2016,32(12):68-75.

[14] 吴霄,凯瑟琳. 物质遗留:美国伊萨卡瀑布与伊萨卡枪械棕地考古学设计应用[J]. 景观设计学,2014,12(6):76-83.

[15] POTTER JR P B.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as an Interpretive Environment[C]// Presenting Archaeology to the Public: Digging for truths. Lanham: AltaMira Press, 1999: 35-44.

[16] BARNES T J., DUNCAN J S. Writing Worlds: Discourse, 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M].London: Routledge, 1992.

[17] VAN ASCHEE K, TEAMPĂU P. Layered Encounters: Performing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Urban Palimpsest at the “Gateway of Europe”[J]. The Anthropology of East Europe Review, 2009, 27(1): 7-19.

[18]SCHAMA S. Landscape and Memory[M]. New York: A.A. Knopf, 1995.

[19] BUCHER A. Landscape Theories in Transition: Shifting Realities and Multi-perspective Perception[C]// Topology: Topical Thoughts o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Berlin: Jovis Verlag GmbH, 2013.

[20] 朱育帆. 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 中国园林,2007,23(11):33-40.

[21] KHIRFAN L. Traces on the Palimpsest: Heritage and the Urban Forms of Athens and Alexandria[J]. Cities, 2010, 27(5): 315-325.

[22] MURZYN-KUPISZ M, GWOSDZ K. 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the Central European City: the Case of Katowice[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11, 37(1): 113-126.

[23] STILGOE J. Outside Lies Magic: Regaining History and Awareness in Everyday Places[M]. New York: Walker and Co, 1999.

[24] STEPHENS J R. Commemorative Landscapes to the Missing: The HMAS Sydney II Memorial[J]. Landscape Research, 2014, 39(5): 523-541.

[25] 罗,斯拉茨基. 透明性[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6] KJERRGREN L. Layers of land[D]. Sweden: Slu Dept of Urban & Rural Development, 2011.

[27] ANDREAS H. Present Pasts: Urban Palimpsests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1-52.

[28]ROSSI A, EISENMAN P.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2.

[29] ROYMANS N, GERRITSEN F, COR V D H, et al. Landscape Biography as Research Strategy: The Case of the South Netherlands Project[J]. Landscape Research, 2009, 34(3): 337-359.

[30] JOKILEHTO J. Reflection on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 as a Tool for Conservation[C]//OERS R V, HARAGUCHI S. Managing Historic Cities, World Heritage Papers Series No.27. Pari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er, 2010: 53-63.

[31]BERVERNAGE B. History, Memory and State-Sponsored Violence[M]. Time and Justice.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s, Routledge, 2012.

[32] CHEVALLIER R. Le Paysage Palimpseste de l’Histoire: Pour une Archéologie du Paysage[J]. Melanges de la Casa de Velazquez, 1976, 12: 503-510.

[33] ALDRED, O. Time for Fluent Landscapes[C]// Karl B, Katrin A L. Conversations with Landscape. Farnham: Ashgate, 2010.

[34] KRINKE R. Overview: Design Practice and Manufactured Sites[M]// Kirkwood N. Manufactured Sites: Rethinking the 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 London: Spon Press, 2001.

[35] BRESLER L. Embedded Boundaries[D]. Waterloo: University of Waterloo, 2010.

[36] CARAGONNE A. The Texas Rangers: Notes from an Architectural Underground[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5.

[37] HERRINGTON S. Landscape Theory in Design[M]. London: Routledge, 2016.

[38] KIRKWOOD N G. Manufactured sites: rethinking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M]. Abingdon: Taylor & Francis, 2005.

[39] BALFOUR A. Cities of artificial excavation: The work of Peter Eisenman, 1978—1988[M]. 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1994.

[40] 埃森曼. 彼得·埃森曼:图解日志[M]. 陈欣欣,何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1] CONAN M. Environmental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M].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0.

[42] ILIESCU S. The garden as Collage: Rupture and Continuity in the Landscape Projects of Peter and Anneliese Latz[J].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Gardens and Designed Landscapes, 2007, 27(2): 149-181.

[43] WEILACHER U. Syntax of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Peter Latz and Partners[M]. Berlin: Birkhauser, 2008.

[44] LASSUS B. The landscape approach[M].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8.

[45] WEILACHER U. 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t[M]. Berlin: Birkhauser, 1996.

[46] DESCOMBES G. Shifting Sites: The Swiss Way[C]//CORNER J. Recovering Landscape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79-85.

[47] 汉萨纳,吴焕,钱丽源. 巴塞罗那城市防空炮台基地修复[J]. 城市环境设计,2016(3):369-375.

[48] 朱育帆. 走向“潜质空间”[J]. 城市环境设计,2016(2):123-126.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9-07刊首语 | 王向荣:设计思维

《风景园林》2019-07目录 | 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风景园林》2019-07专题导读 | 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19-07 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LA专题 | 理查德·韦勒 李宾 张诗阳 | 景观类型——面向当代风景园林学的一种分类法

LA研究 | 朱嘉 吴晓 王晓 |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07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扫描或点击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风景园林》2019-07

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文章编辑 刘昱霏

微信编辑 程秋爽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