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专集 | 穿越千年,对话文明——风景园林视角下遗产的感知与延续
历史遗迹,包含自然遗迹、建筑遗迹、农业遗迹以及任何与人类文明相关的历史存留,往往记录着一个地区、一段历史的荣辱与兴衰[1],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因而,设计师通过对遗产的解读、评估等过程,发掘不同类型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利用景观化的手法对遗产进行保护与延续。
[1] 李建伟.遗址公园的保护与修建[J].风景园林,2012(2):151.
”目录
1 人类文明印记的物质化再现
西侯度遗址圣火公园——再现人类“火”文明历程的叙事性文化景观
艾奥瓦州Blood Run遗址景观总体规划——再现印第安人的聚落文化
欧文斯湖大地艺术——原住民文化的转译与景观再现
2 历史产业特征的景观化重现
奥拉纳战略性景观设计规划——探索庄园农场的美学与生态潜能
卡尔德斯德蒙特维蔬果园中灌溉系统的复兴——恢复农业设施激活小镇
Algaida盐沼路径——重现历史盐业生产的风貌特征
3 文物古迹与自然风貌的保护
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整体风貌保护的遗址振兴规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洛尔施修道院——“雕刻”修道院的精神记忆
十字架海角地中海俱乐部景观修复——以“解构”的方式还原场地的自然之美
4 遗产风貌与公共生活的融合
特瓦复合绿道——融合自然特征的绿道设施
蒙特利尔皇家山公园——最小干预的遗址发现与探索之旅
Ringdijk公园——融入城市生活的圩田景观
01
人类文明印记的物质化再现
西侯度遗址圣火公园——再现人类“火”文明历程的叙事性文化景观
Xihoudu Relics Ceremonial Flame Park
项目地点:山西省芮城县 中国
设计团队:URBANUS都市实践
关键词:圣火 史前文明 文化景观
© 曹百强
西侯度遗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考古点之一。
© URBANUS都市实践
2019年山西省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要求对西侯度遗址上已有的圣火广场加以改造,以举办“二青会”圣火采集仪式。方案保留圣火广场上已有的取火台、点火台等设施,用大地艺术的创作手法把圣火广场和周边环境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神圣的、灵性的、富有哲理的场所,重新诠释古老文明中“天人合一”的哲思,并以“火的发现”“火的礼仪”和“火的驯服”为主题,形成3个叙事连贯的文化体验景观。
© 左:曹百强,右:曾天培
“火的发现”主题场所,通过“一线天”寓意火的发现与人类文明的诞生。场所内设计以“埙”为原型的声音装置,“埙”形态再现了人类拥有火种后的穴居生活形式。此外,该装置通过声音连通洞穴内外,将天空与大地相连,成为人们诉说的场所与容器。
© 曾天培
“火的礼仪”广场重新利用在原圣火广场改造中拆除的大块砂岩,结合周边地形特征,围绕点火台设计阶梯式观景台。人们可在此欣赏周围景色,并眺望“岳渎相望”(‘岳’指华山,‘渎’指黄河)的景色。
© 曾天培
“火的驯服”主题场所用“沟壑”的形式对原有建筑垃圾堆砌场进行改造,形成迷宫般的路径,寓意人类发现和使用火的艰辛历程。
整理自:
http://www.urbanus.com.cn/projects/holy-fire-lit-place-for-the-2nd-cnyg-2019-at-xihoudu-archaeological-site/
西侯度遗址圣火公园[J].建筑实践,2020(6):144-151.
艾奥瓦州Blood Run遗址景观总体规划——再现印第安人的聚落文化
Iowa Blood Run Cultural Landscape Master Plan
项目地点:艾奥瓦州里昂县 美国
设计团队:Quinn Evans Architects
关键词:印第安聚落 区域规划 历史地标文化
© Quinn Evans Architects
Blood Run是目前美洲最大且最复杂的印第安遗址地,保留有大量土丘(earthen mounds)和其他印第安聚落特征元素。设计团队应用构建文化景观的方法进行Blood Run总体规划,使遗址中一系列的文化节点在空间序列上产生“对话”。
© Quinn Evans Architects
在规划过程中,还汇集了当地原住民、农民、土地所有者、外来居民、经济专家、历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心声,并通过周密的定量及定性研究,深入了解景观本身的“意愿”。
© Quinn Evans Architects
最终的文化景观整体规划方案为跨州公园的建立提供了全面而详尽的框架,使其能够尊重、保护和强调场地内的独特遗产,提升印第安遗址地文化、历史以及自然资源的价值,并通过科普教育和配套的休闲设施来促进人们对遗产的认知、利用和欣赏,旨在为Blood Run遗址的未来发展找到一个立足点,使其成为一处振奋人心的、具有灵性的生活家园与精神港湾。
© Dan Williams
© Dan Williams
整理自:
https://www.quinnevans.com/work/iowa-blood-run-aa-ma
https://www.asla.org/2018awards/457521-Iowa_Blood_Run.html
欧文斯湖大地艺术——原住民文化的转译与景观再现
Owens Lake Land Art
项目地点:加利福尼亚伊尼奥县 美国
设计团队:NUVIS 景观设计团队
关键词:欧文斯湖 大地艺术 场所精神 原住民符号
© NU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欧文斯湖(Owens Lake)位于加利福尼亚伊尼奥县(Inyo County, CA, USA)内华达山脉(the Sierra Nevada Range)东侧的欧文斯山谷(Owens Valley)。因地区人口扩张,水资源不断匮乏,1926年湖泊干涸,随后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性扬尘污染源。
© NU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师受到场地东侧欧文斯山谷的启发,在已有的抑制扬尘措施的基础上,利用原生材料设计了“白色浪花”(Whitecaps)大地艺术,昭示来自山谷的疾风吹过110平方英里(约285 km2)湖面的情景。此外,“白色浪花”的形态围合出不同的空间,堆积的岩石壁龛为迁徙鸟类、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庇护所与栖息地。
© NU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设计同时也考虑到原住民文化在场地中的融合,如以当地考古发现的原住民符号与Shoshone岩画为灵感设计的解说台与信息亭,以当地的Paiute编织图案为原型设计的铺装,以及以当地濒危动物Snowy Plover为原型设计的亭子与广场等。
© NU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整理自:
https://www.asla.org/2017awards/316843.html
02
历史产业特征的景观化重现
奥拉纳战略性景观规划设计——探索庄园农场的美学与生态潜能
The Olana Strategic Landscape Design Plan: Restoring an American Masterpiece
项目地点:纽约州哈德逊 美国
设计团队:Nelson Byrd Woltz景观设计
关键词:农场庄园 艺术性 景观组织
© Nelson Byrd Woltz Landscape Architects
奥拉纳(Olana)州立历史遗址位于哈德逊河谷101 hm2的土地上。Olana战略性景观规划设计以哈得逊河画派著名画家Frederic Church的住所、工作室以及他的画作创作地为背景,对整个场地(主要是奥拉纳中心、农场和住宅环境3部分)提出整改建议,旨在将奥拉纳历史遗址重建为一处整体性游览区。
© Michael Cairns
设计借助历史文件、现场调研以及以TOP和NYSOPRHP为代表的研讨会所给予的意见,并结合咨询团队对奥拉纳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的一系列地理空间分析,得出地图和图表,从而识别出土地利用性质、水文、土壤、坡度等景观要素。
© Nelson Byrd Woltz Landscape Architects
基于此,团队制定了农场综合体修复计划来恢复场地19世纪后半叶的历史景观风貌。规划将现有游客中心迁移到奥拉纳中心内,让游客在进入历史核心区之前便建立对场地的基本认知,促进人们更快融入场地;恢复住宅环境的历史面貌,再现Church笔下所描绘的哈得逊河和Catskill山。
农场是庄园的核心,具有18世纪欧洲Ferme Ornée花园的风格,是Church画作的重要部分。在对农场的规划设计中,复原其历史场景,恢复其农业功能,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的场所,并为当地创造税收,同时,彰显当地农业景观的美学价值。
© Michael Cairns
整理自:
https://www.nbwla.com/projects/park/olana-strategic-landscape-design-plan
https://www.asla.org/2017awards/319266.html
卡尔德斯德蒙特维蔬果园中灌溉系统的复兴——恢复农业设施激活小镇
Recovery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at the Thermal Orchards in Caldes de Montbui
项目地点:卡尔德斯德蒙布伊市 西班牙
主要设计团队:Cíclica事务所CAVAA事务所
关键词:农业灌溉 水系统 水体修复 激活
© AdriàGoula
项目位于“低地花园”(Hortes de Baix)的外缘,自古发展灌溉农业,但随着20世纪城市的发展,水源污染、耕地退化、农业人口的比重逐年降低,使得昔日富足的土地逐渐衰落。幸而这种情况唤起了公众的重视,水作为公共财产和非物质遗产的载体需要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
© Cíclica,CAVAA
© AdriàGoula
市政公共空间委员会发起水体修复项目,希望通过清洁灌溉水源、引流废水等方式,重建历史水系统,并让其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基于社区的参与性调查,针对水体污染,团队提出建立“漂浮花园”的创新方案,借由在水系统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过滤、吸附作用来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 AdriàGoula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农业组织的合作,设计团队发现了私人温泉中水资源管理的漏洞,决定将其多余的水量与温泉浴场的多余水量一并引入水系统中用作灌溉水源。
整理自:
https://ciclica.eu/ca/work/sistema-reg-hortes-termals/
卡尔德斯德蒙特维蔬果园中灌溉系统的复兴[J].风景园林,2017(4)::66-74.
Algaida盐沼路径——重现历史盐业生产的风貌特征
Algaida Path
项目地点:加的斯湾 西班牙
设计团队:ACTA事务所
关键词:盐沼 生态保护 生态休闲 自然景观
© ACTA
场地位于加的斯湾(Cadiz Bay)自然公园内,是一片盐沼地,现已成为巴伊亚·加的斯弹性空间网络(Bahía de Cadiz’s Network of Free Spaces)的一部分,为周边日益扩张建设的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 ACTA
场地曾经是用于盐业生产使用的盐田,现在已经是废弃的状态。生物学家通过调研,发现整个场地具有3个较为明显的环境单元,这些环境单元之间借助堤顶路相互联系。因而,设计师选用当地回收的砂石为建造材料,在原有可通行的地方设置景观步道,并在盐沼上方搭建铁路枕木桥,完善场地内的道路体系并保障盐沼的水体流动。
© ACTA
© ACTA
出于历史痕迹保护的需要,设计师利用大量的废旧金属与木材在场地中设计了供人停留与思考的装置,这些装置半埋在土里,如同海水退潮时所留下的痕迹。
整理自: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10/12/pathway-through-the-pinewood-of-la-algaida-by-acta/
03
文物古迹与自然风貌的保护
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廊道——整体风貌保护的遗址振兴规划
Datong Ancient Great Wall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项目地点:山西省大同市 中国
设计团队: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线性文化 遗产文化 线路评估 分级规划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
大同古长城主要建于明朝,历经沧桑在今大同境内仍有部分保留,但面临着风化侵蚀、水土流失、人为破坏等威胁。基于此,设计团队提出了基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复兴方案。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
借鉴遗产廊道的研究框架,对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团队最终确定出“遗产要素识别-资源评价与分析-空间格局构建”的框架和方法。以最小干预、整体原状保护的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为不同建造时期、不同保存现状的遗产提供多样的文化展示和体验服务方式。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
此外,规划不仅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还对当地产业进行灵活发展,如引导农村居民种植经济作物,发展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这在保护与发展、文化与旅游、工业与生态等各个方面均取得平衡,带动了区域的发展振兴。
整理自:
http://www.blla.com.cn/show.asp?id=131
冯潇,陈思淇.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构建:以明长城大同段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1):31-3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洛尔施修道院——“雕刻”修道院的精神记忆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Cloister Lorsch
项目地点:黑森州洛尔施 德国
景观研究团队:TOPOTEK 1事务所
关键词:建筑艺术 场所精神 文化景观 宗教景观
© TOPOTEK 1
洛尔施修道院(Cloister Lorsch)于1991年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德国“前罗马式”建筑艺术最具代表性的遗迹之一,代表着8—18世纪间的工程建设成就。而早先在其内部存放的经文已所剩无几,留下的建筑空壳如同遥远的文化记忆。
© TOPOTEK 1
修道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767年,那时候僧侣住在附近韦施尼茨河畔(Weschnitz River)的一座寺院里,后来搬迁到一座四面围墙的小山丘上。如今,山丘上的“托尔哈尔”门楼(Torhalle Gate)和教堂建筑是整个修道院仅存的遗迹。
© Hanns Joosten
基于修道院遗址仅存的两个遗迹,设计团队通过调整原有修道院入口和停车场的位置,根据年代顺序重新规划游览路径,让人们在整体感知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追溯历史,并建立河畔与小山丘上两个寺院旧址之间的视线联系。
© Hanns Joosten
入口处采用石头与草地相间的形式融合城市空间的硬质表面与修道院的软质草皮。同时,草皮覆盖的古迹基址如同“盲文”一般,等待世人的抚摸与理解。
基于地形的设计语言,重塑修道院的中央轴线和已消失构筑物的基址,通过略微突出的地形以勾勒出教堂的外轮廓、被围墙包围的入口庭院处以及带回廊的议会场。设计通过塑造历史浮雕印记的方式对遗迹进行改造,保护历史地层的完整性。并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不断加强人们对场地历史的感知。
© Hanns Joosten
通过蜿蜒的路径,将历史长河描绘成可视可赏的园林空间,不加粉饰地展现场地的过去,并表达场所的人文精神。参照《洛尔施药典》(Lorsch Pharmacopoeia)书中有关早期中世纪时期修道院药用草本的记录,种植植被,并结合场地,营造出一个具有艺术观赏性的历史解读空间。
整理自:
汉斯·朱斯顿,唐彧玮.时光流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洛尔施修道院[J].风景园林,2015(10):32-43.
https://www.topotek1.de/openSpaces/unesco-world-heritage-site-lorsch-abbeyunesco-weltkulturerbe-kloster-lorsch-oder-und-altenmuenster/
十字架海角地中海俱乐部景观修复——以“解构”的方式还原场地的自然之美
Tudela-Culip (Club Med) Restoration Project in‘Cap de Creus’ Cape Precedents
项目地点:加泰罗尼亚 西班牙
设计团队:EMF景观事务所
关键词:海角解构 生态修复 自然遗产
© EMF
修复工程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Ibérian Peninsula)东端。在1961年的时候建造了430栋建筑,并作为一年中开放3个月的度假村使用。随着民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十字架海角区域被选定为3658地区的自然公园。包括地中海俱乐部周边环境在内的十字架海角地带,因其在地质环境和植物方面的突出价值被划为最高级别的保护区,地中海俱乐部被永久关闭;2005—2007年期间,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 EMF
地中海俱乐部施工的关键是“解构”,在进行生态动态恢复的同时,着手修建一个创新性的公共景观,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这一场地。
© EMF
© EMF
该项目关乎何谓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标识、展现并最终改造场地以适应其原有景观。揭示和凸显场地“真实”的景观并欣赏它的独特之美。
© EMF
通过结合大量恢复干预措施与各种珍贵的详细解决方案,使项目的构思更加贴近工程计划而不是总体规划。
© EMF
设计师们认为在自然中,人类只是短暂的出现,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引入和人力作用相当的自然力作用,将一个平庸的自然恢复工程变成了特别的景观项目。
整理自:
http://www.emf.cat/ca/projectes/l/253-projecte-dus-public-del-paratge-de-tudela-cul.html
堂·阿尔德沃尔,洛尔·洛佩兹,克里斯汀娜·卡尔默纳,冯艺佳.十字架海角地中海俱乐部景观修复[J].风景园林,2013(1):94-103.
04
遗产风貌与公共生活的融合
特瓦复合绿道——融合自然特征的绿道设施
Te Whau Pathway
项目地点:奥克兰市 新西兰
主要设计团队:Jasmax风景园林事务所
关键词:航运线路 绿道 景观再现 亲近自然
© Jasmax,MonkMacKenzie
特瓦复合绿道(Te Whau Pathway)是奥克兰市(Auckland)的慢行绿道基础设施,长约12 km。这条绿道可以追溯到沿特瓦河(Te Whau River)的一条重要历史路线,该线路曾作为土著毛利人(Māori)重要的水上交通路线。崭新的复合绿道以其标志性、艺术化的形态结构展示出奥克兰市的悠久历史。
© Jasmax,MonkMacKenzie
绿道以河流为元素,连通社区及沿河场所,成为一条融合自然、安全舒适的慢行路线。方案通过“鲻鱼银色鳞片”“蜿蜒的河流”和“波光粼粼的水面”3个意象来体现当地特色。绿道简洁而蜿蜒的形态模拟河流的水波,其自身映衬出的河水优美的曲线和水面波光,以简洁却又不失美感的方式完美地融入自然环境中。
© Jasmax,MonkMacKenzie
© Jasmax,MonkMacKenzie
此外,绿道除了满足便捷的骑行和步行等功能外,还为人们提供了感受自然与历史的场所。在这里日出、日落交替上演,塔斯曼海(Tasman Sea)和太平洋的浪花相接、怀特玛塔城(Waitematā)和曼努考城(Manukau)的船只往来不息,描绘了一幅生态与自然的画卷,再现了场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记。
整理自:
https://www.jasmax.com/projects/featured-projects/te-whau-pathway/
蒙特利尔皇家山公园——最小干预的遗址发现与探索之旅
Mont-Royal Park
项目地点: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加拿大
主要设计团队:Civiliti和Julie Margot Design景观设计团队
关键词:皇家山遗址 景观叙事 最小干预 锥形标记
© civiliti+Julie Margot Design
蒙特利尔市(Montreal)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建筑、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以及圣劳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的独特风光和市中心绵延的矮丘而闻名。2017年,为庆祝城市成立375周年,蒙特利尔市完成了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皇家山遗址(Mount-Royal Heritage Site)的更新改造便是其中之一。
© Adrien Williams
考虑遗产本身及场地复杂利益方等因素,遗址公园以最小干预的开放形式,增强空间的互联性与探索性,并建立叙事性线路为来访者提供全新的空间体验,让人们重新审视和理解这处自然与历史遗产。
© Adrien Williams
设计团队利用“锥形标记”(The conical place-markers)代替常规导览、纪念标识等设施。大小不同的“锥形标记”散布在场地中,如同山体的岩石一般与场地环境紧密融合,每一处“锥形标记”以铭文为线索,暗示这一位点上的自然景点或历史遗迹。
© Adrien Williams
© Adrien Williams
整理自: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19/08/escales-decouvertes-by-civiliti/
Ringdijk公园——融入城市生活的圩田景观
Ringdijkpark
项目地点:阿姆斯特丹 荷兰
主要设计团队:DELVA 景观设计与都市主义工作室
关键词:圩田 地域景观 可持续
©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sm
©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sm
Ringdijk公园位于城市的边缘,是市民的社区公园。在历史上,Ringvaart地区有着比较明显的圩田肌理,且坝体高度较高。但随着城市的建设,传统的圩田结构变得模糊,趋于消失。方案从场地圩田灌溉的生产景观肌理出发,通过对地域景观的保护性更新,再现地区古老的生产文明。
©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sm
在绿道和水面之间延伸着开阔的田野,延伸区域以一个抬起的玉米田为终点,田野中种植花草树木,通过种植具有不同季相特征的植被,丰富场地的四季景观。
©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sm
©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sm
在玉米田下方有一条沿着水渠的绿道,两侧有微微隆起的地形,并栽植白蜡树为行道树。绿道上设置有休息区域作为及儿童活动空间,并提供了具有绝佳视线用于眺望圩区的观景空间。
© DELV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ism
整理自:
https://delva.la/projecten/ringdijkpark/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20/11/ringdijkpark/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1-03刊首语 | 徐桐:探求景观的人文真实
LA专题 | 河合洋尚 边清音 | 人类学如何着眼景观?——景观人类学之新课题
LA研究 | 赵晶 傅凡 陈然 | “公共性”视角下西方城市公共园林的雏形及发展研究
LA研究 | 阳烨 何俊超 朱江 白伟岚 | 雨水资源稀少的地区为什么要做海绵?
LA研究 | “公园就在旁边,还是不愿去?”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1年03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编译 武再辰
校对 贾绿媛 霍达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