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会不会是下一个 Vetements 或 Gosha ?

2017-01-11 时尚 NOWRE


Martine Rose ,她在 Instagram 上是这样形容自己的 -- Probably the best designer in the world,可能是世界上最牛逼的设计师。



这介绍...好狂 (图片来源:martine_rose@instagram)


是不是最牛逼,退一万步都轮不到我说,但我觉得,她或许就是伦敦的 Vetements 或者 Gosha 吧...



Vetements 2015 秋冬走秀,在巴黎的同志酒吧 Le Dépot 举办 (图片来源:The Fashion Law)


回想 Vetements 之前的那些季度,大家就挤在一家地下同性恋酒吧和一家莫名其妙的中餐馆看秀,跟那些富丽堂皇的时装屋秀场相比,呃…



Gosha Rubchinsky 则选了一家废弃工厂办他们 2017 春夏的秀 (图片来源:DAZED)


再说上一次走秀的 Gosha ,则在佛罗伦萨的一家废弃厂里,地方倒是挺大的,但感觉一下子又回到解放前一样...总的来说,都很特别。



Martine Rose 选了这里,东伦敦一家生活杂货市集 (图片来源:Seven Sisters)


不过这跟 Martine Rose 有啥关系呢?大概意思也都差不多吧,就是那种脑洞之外的地方…在最近的伦敦时装周上,她就选了东伦敦地区的一个生活杂货市集作为走秀场地 -- Seven Sisters Indoor Market




艺术、博物馆等全都不是目标秀场,偏偏要选这个东伦敦的移民草根聚集地


东伦敦,到处都是类似的救济房(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东伦敦这地方本来就挺狂的,可以说是亚文化的一大温床,像 Skinhead 、足球流氓等等的亚文化就是出自此处。你也知道的,地区亚文化跟什么关系最大,不就是草根嘛。这也跟东伦敦汇聚移民人口、经济贫穷的属性不无关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65v56a3q&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于 Seven Sisters 的纪录片,短短 1 分多钟大概就能知道里面都是干嘛的(视频来源:sevensistersmarketfilm)


偏偏,选的这个 Seven Sisters Indoor Market 就是东伦敦的市井代表地。以拉丁移民为主的这个市集可谓包罗万有,理发的、卖肉饼的、做金融的、喝下午茶的、为球赛喝彩甚至开小型个唱的...所有东伦敦的那些市井状况,在这都可以尽收眼底了。 


好啦扯得有点远,我还是说说这市集跟 Martine Rose 的关系吧。


Seven Sisters Indoor Market 内况(图片来源:TripAdvisor )


《DAZED》老早以前就访问过 Rose ,内容提及了关于她长期扎根于东伦敦 Seven Sisters 的各种琐碎小事,包括谈论了这个地方的一些变化,城市的高速发展让这里变得更为“消费主义”,让原住民不断地搬到更郊区的地方。就像这家杂货市集,今年也难逃成为发展巨轮下的一只棋子,说到这份上,你大概也能猜到那种要被拆迁的结局了吧。


CNN 报道,大概就说这市集准备就要关了(图片来源:CNN )


(我猜)或许是要赶在市集被拆之前唤醒或留下点什么, Rose 选择了它作为 Martine Rose 的秀场,把所有人的目光聚在这里。我想里面开店的大叔大妈永远都不会想到,这地方竟然也有“飞上枝头”的一天。 


所以呢,时装客这次又挤到这么一个地方看了场秀,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就是他们之前看 Vetements 和 Gosha 的味道吗?




被时装化的平民职业?

这件衣服,你应该很熟悉的 (图片来源:Providermag)


再说 Demna Gvasalia 和 Gosha (同名设计师)的成长经历,都深受 80 年代苏联后期及其解体后残留的文化现象所影响,所以你现在看到的 Vetements 和 Gosha 两个品牌,就是当时苏联后期及俄罗斯亚文化重现在今时今日的时尚载体。打个最简单的比喻,苏联解体前后时期满大街的那些假货运动衫现象, Vetements 就用大家最熟悉的“恶搞”手法来呈现,你对那些恶搞的东西应该还有印象的...


俄罗斯版的 “TOMMY HILFIGER”? (图片来源:Gosha )


这种把苏联美学搬至时尚舞台的现象,在 Vetements 和 Gosha 的带领下已经逐渐渗入到世界各地不少设计师的作品里,时尚圈内也大面积爆发了这样的苏联美学主义,包括那些松松垮垮的东西、搞这搞那的讽刺设计… 


有些人只是模仿个毛皮,不过换到 Martine Rose 身上的,则是这种手法的根本,这里先捋一波走秀图,慢慢再说:


Martine Rose 2017 秋冬走秀


上面这些打扮,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



你没看错,就是那些经常穿着制服风衣、里头穿西服和毛衣的巴士司机;



套了个大衣还钉着名牌的银行职员;




甚至是地产经纪?


(以上图片来源:Vogue)


稍微休闲一点的办公室职员等等之类的平民职业。




游走在男性边缘的奇异美学主义

把一切都别在裤子里头


而比较统一的是,他们都打着领带,很有英国人的本格风味。但同时又灌注了不少奇异的美学主义,例如把一切都束在裤子里面,连卫衣也要用裤子别住,甚至是那条长长的领带;又例如所有职业都穿起了耐克...


偏女性一点的元素


或者像往常一样,绸缎、 Wide Pants 等等很女性化的面料或设计元素依旧在这个季度之上,尽管这是个男装品牌。 Rose 曾经表示,她真的不太在意去诠释或区分到底男人是什么、直男是什么又或者 gay 应该穿什么,就像 70 年代的足球员,他们都穿着那种短短的运动裤,但却留着一把长发,so...?


你无法忽略这个发型(以上图片来源:DAZED)


说起头发,对了,怎么可能忽视掉这“犹抱琵琶半遮脸”的狂野刘海...你大概也能想到这十有八九是有点来头的东西,对吧?嗯,这发型就是英国 The Human League 团队灵魂成员 Phil Oakey 的标志形象,很多人或许也不认识的,不过看看这张图就能理解了 --


就是 Phil Oakey 之标志发型(图片来源:Pinterest)


一个活跃在 70 后期到 80 年代的英国著名歌手,除了声线以外,“雌雄同体”般的独特形象,应该是人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了,以他的标志发型来诠释这场男装秀,也挺能解释 Rose 对模糊性别的诉求吧。



雍容华贵已经不再是传统时尚界的利器,代表性的市井之地随时都是下一个时装舞台,更不单是代表叛逆个性的青年文化,任何国家、任何一种草根阶层都有可能成为设计师系列的踏板。 


而把各种社会元素,混着与主流时装屋相背的落差美感,搅拌带到时尚舞台之中,大概就是 Martine Rose 的意思吧,这玩法,确实跟最初提到的两位设计师有着不少异曲同工之处。 


有趣的是,如果你有关注一些小众时尚杂志的习惯,会发现他们也经常把 Vetements 甚至是 Raf Simons 与 Martine Rose 放在一起造型...


Martine Rose 本人(图片来源:DAZED)


“我很享受事物游走在那种出其不意感觉,所以我把这个怪异的走秀带到这里(杂货市集)” -- Martine Rose 这样解答《DAZED》的访问。



编辑: Dika

( 部分资料来源:Martine Rose / DAZED / CNN )

回复“ Martine Rose ”查看往期内容


其他精彩内容

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侃爷团队的 “平民英雄” 是办完了秀,可然后呢?


谁说非主流不能变帅?还挺能圈粉的...


RDET 主理人洪扬:每个品牌的运营者都应该坚信自己是最好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