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件 Helmut Lang Archive 单品,藏家细说背后故事
┌
┬
┐
#Helmut Lang
#archive
#NINON
┼
关于 Fashion archive 的话题,此前我们已经聊了很多次,从 Raf Simons 的百件复刻企划到经典设计师秀场栏目的「THROWBACK THURSDAY」,从单个系列的美学指代延伸到更为宏观的设计师的审美语境。业已见诸笔端的此类专题,在形式上仍然有一种隔着窗户纸的意味,对概念、文化相关的探讨更多建立在背景知识的累积上,似乎缺失了直观层面,对单品实际的考量。
而这一层窗户纸也是时候捅破了。
早先在 Raf Simons「Archive Redux」系列中与我们有过对话的国内 Archive 机构 NINON,提供了一次契机。今年 5 月,NINON 于上海现所正式带来了 NINON ARCHIVE ROOM 空间,通过专业的方法整理、归纳、修复时装,用他们的话来说,是通过跨领域学科的研究,为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时装单品赋予厚重的历史沉淀。
植根于 Archive 文化的深入探究外,NINON ARCHIVE ROOM 同时也对外提供时装租赁、造型、策展在内的多类合作形式,我们也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那些曾相隔屏幕两端的 Fashion Archive 单品。基于此,我们遂以栏目的形式分别带来四期设计师品牌的 Archive 单品呈现,以直观的单品角度进入设计师的美学世界。而首期的主人公则选择了奥地利设计师 Helmut Lang。
NINON ARCHIVE ROOM
Archive 机构
NINON 最近在筹备一个 Helmut Lang 的虚拟展览,这次展览主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之前有听说是以场景切换的形式来做。
我们这个展览是一个系列的,一直在思考主题,本来预计做 5 到 6 个,可能现在能做 2 到 3 个。这一次大的主题就是 Inspiration 灵感,我们觉得展览的话,如果是大型展览,肯定是一种公共教育为主,它希望你能学到知识或者能打上卡,小型的展览,最多就给人提供灵感和一些展现的形式,因为毕竟空间小,时间短,我们尽量去让别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能想到点东西,我觉得是最好的。
我们通过一个数字化的展览告诉观众,在进行时装设计的过程中,这些设计师是怎么思考的。专注在单品设计上,但又跳脱出秀场,我们不是从秀场的形式去表现的,而是从单品设计的角度去看的。同时,这也不是说我要去解构它的设计理念,我是在解构设计想法、灵感来源。
场景切换的想法,其实跟他在秀场上展现的群体身份,有一个契合。
我觉得说得大一些,Helmut Lang 对于身份政治这一块儿是有很多想法的。对每个人群都是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对身份的转变、身份的认同,包括他自己其实也是有一点特殊的癖好的。
技术层面的支持这一回有找到谁来合作,除了大背景下的虚拟交互,在单品展示层面的技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点。
是中央美院的一位毕业生,他本来找到我们说想做 Archive 扫描,就是那种线上图书馆类型的,我们就建议可以做个展览什么的,这可能对他未来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如果有品牌介入的话,不会对这种普通的扫描感兴趣,更想要有一点概念的切入。
技术上的话,是先扫描一件单品,做一个走动的模型,就是类似 demo 的性质吧,随后开始加渲染的场景,场景和那个人的走动是分开的,两个拼在一起变成了最终成品的影像资料。我们尽可能做到,至少能让大家看出来这是战场,这是秀场。
我们本来想做的效果是,三个人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场景走来,一起走到秀场那一刻,但是那个空间用的工业设备比较贵,受限于经济原因。我们就做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场景变化统一,我觉得能很明确地表达出 Lang 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他直接把生活中的东西搬到秀场了,背后就留给观众自己去发散了,其实能聊的东西、能解读的方向就很多了。
其实大部分还是你们自己做。
我们提供方向,怎么去扫描,怎么去试验,他们来做,相当于技术支持吧。主要工作还是放在研究,研究 Helmut Lang 这个人。发现 Lang 有点像是发明家。
有点实验的感觉。
他的实验也不是基于时装的,他没有在服装上做很实验的东西,不像川久保玲那样,做很实验的服装、装置。Lang 的实验是在于时装产业,服装设计对他来说只是一部分吧,他思考更多的是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变化,怎么会更好,而且这个更好不仅仅是商业层面上的,所以这是我觉得 Lang 很厉害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一个发明家。像第一次线上发布的时装秀 (1998 秋冬),第一次把 T 台抹平,让观众和模特处在一个水平线,第一次让纽约有了更大的声音。
借着 Helmut Lang 展览的契机,我们这一次先来聊一聊这位奥地利设计师吧。到目前为止,NINON 手头有多少件 Lang 的单品,对他的收藏大概持续了多长时间。
一共有三四十件吧,我们筛掉蛮多的。有的东西没那么有代表性,而且一开始收的 Lang 的男装很多,慢慢发现其实他女装更厉害。
Lang 还是比较晚的,要到 17、18 年才开始收。是在 Re-Edition 那个时间点,我们觉得那个节点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他作品的价格在下降,藏家也在想会不会复刻更多的作品,所以就开始抛货,这之前的价格很贵的。
先来聊一下这次挑出的 Lang 的单品吧,像防弹马甲、泼漆牛仔裤都是很有记忆点的单品。
对,在这次展览我们就把两件单品放一起了,至少在创作的思考方式上,它们是一样的,当然,实际的灵感来源是不一样的。泼漆牛仔裤那件应该是他刚到纽约的时候,从当时纽约建筑工人身上汲取的灵感。
Lang 应该也是最早一批将牛仔服饰带上 T 台的设计师。
是的,最早应该是 Lang 的那一套丹宁 Look,第一次有设计师将一整套牛仔服作为系列 Look 走秀的。牛仔服在那个年代是美国青年,高中生、大学生穿的衣服,Lang 对纽约的热爱已经远超其它所有的城市,他非常喜欢这种文化融合、文化碰撞,同时很年轻的那种感觉。他就做了一套牛仔衣,其实就是一种青年文化导向的作品。那个套装当时就卖爆了,他第二年就开了 Jeans 那个线,专门卖牛仔衣。
这件 1998 秋冬系列的防弹背心也比较有指代性,大家一看就是军装的版过来的。
现代男装的演变基本是从军装开始的,正装之外的话,大家是需要一些其它类型的服装的,Lang 是属于把军装做得最自然的设计师之一,他抹去了军装本身的功能性吧,你穿上这件防弹背心,你不会有我是一名军人这样的感受,因为它没有防弹的功能。包括他做了一些降落伞服装之类的,都没有那么像,你不会把它拿来那么用。从军品的重置来看,他是做得比较透彻的设计师了。
它这件防弹马甲的话,面料本身也跟军装会有出入吧。
对,没什么关系,它有一部分是使用军装的一些底板。
这件面料是皮的吗?
对,这件的内衬用的是人造丝的,像 Lang 改一些军版的大衣,都会用比较高档的面料,像羊绒羊毛这些。
防弹马甲和泼漆牛仔裤之外,还挑出了两件大衣单品,先来聊一下 1997 秋冬系列这件吧。
这件本来也是一个军版大衣,它下摆刷了一些橡胶条纹,用橡胶做设计的设计师不多,他是最早的一批,Lang 把它放在男装上做一个延用。条纹元素,也部分指代美国吧(星条旗元素)。那个时间点也是 Lang 开始改版一些现代军装底板。
另一件带腰带的大衣单品,看起来在版式上有一些不同。
那件是 04 秋冬的,其实它是一个 Office Lady 白领着装,Lang 经手过的每一件 Office Lady 单品,不会是那种传统的西装、大衣,他都会做一些小的改动,比如说这件衣服它是改成了海军的翻领,但它其实是 Office Coat 的式样,只不过 Lang 把领子设计成了海军翻领。这就是 Lang 的融合吧,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融合的设计师,包容性很强。
对比他生涯早期和生涯晚期,就是 2000 年前后的设计变化是非常大的,越来越融合,跟着时代的脚步,时代在推广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1999 年和 PRADA 签了合同之后,Lang 的设计逐渐开始有了变化。
就是很现代,很流行,慢慢他就不想做了,其实也不是不想做,我觉得 Lang 是适可而止。他是一个极简主义思考方式的设计师,极简主义就是用未来的思考方式去做现在的东西,但是如果他要做出更加超前的作品,那就是用未来主义思考的方式去做未来的东西,他做不出来了,因为那就不是极简主义了,更像是未来主义。
除了那条泼漆牛仔裤,这一次还包括了两条下装的选择,先从这条白色有绑带系列的裤子聊起吧,这条是 04 年的吗?
对,是 04 春夏的,在膝盖的部分有一个白色的标记。那一季能讲的点太多了,比如说那些解构的背心,就是露出胸部位置的,各种奇形怪状的背心,还有很多绑带交织的衣服,有一件只有领子的 POLO 衫,只有领和一条扣子,其余全部是镂空的,还有一件女性胸衣,只有胸衣的一个轮廓。他的 harness 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不是 SM,不是性观念上的癖好。他是以人为出发点,我觉得人应该漏什么,不应该漏什么,他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另外一件白色的多拉链的裤装,膝盖部位有两处口袋设置的,是哪个季度。
这件裤子是 1999 秋冬的,系列的灵感是源自 Space Age (太空时代,是一个涵盖了与太空竞赛,太空探索,太空技术以及受这些事件影响的文化发展相关的活动的时期),这个概念最早是 Pierre Cardin 在做的。Lang 比较特点的一点是,大家都在想人在太空中应该穿什么,他在想太空人在地球应该穿什么,所以 1999 秋冬他就把宇航服做成了成衣。
他是用未来主义者的方式思考问题,却是以现代的方式解决,所以 Lang 做出这样的单品就很好理解了。如果他是用未来主义者的方式思考,再用未来主义者的方式解决,那他就是一个未来主义者,他做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 Space Age 时期很抽象的廓形、服装。
所以我觉得 Helmut Lang 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极简主义者,这不是说他的设计作品很极简,是他的思考方式。极简设计手法确实是有的,像 Raf Simons 就是一个极简设计师,虽然他自己不愿意承认,他的东西就是极简的,这是指它的元素少,但他不是个极简主义者,有些时候会把这两个概念搞混。
今天的六件单品,租赁价格分别是多少?
防弹马甲这件是最高的,本身这件单品的状态还是不错的,皮具的护理成本也比较高,如果说用比较好一些的护理方式去对待的话,这件马甲的单次护理价在 1,000 到 2,000 块。所以租赁价格的话,尤其是这种年代比较久远的,价格大致在 3,000 块左右。
几条裤子的话就很便宜了,泼漆牛仔裤一般是 100 块一天,其实也就是意思一下,我们最低的收费标准是 100 元一天。那两条白色的裤子,因为有考虑到白色比较难护理,300 一天吧。
海军领大衣那件,面料护理要比普通的羊毛贵一些,但也不会特别高,差不多 300 – 400 这样。
另外一件大衣暂时是不出租的,我们想先维护一下,因为那一件是人造丝的内衬,时间太长了,现在应该 24 年了,快 25 年了。
作为一个推广 Archive 文化和租赁 Archive 单品的机构,NINON 与媒体视角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于设计师风格、美学的研究上更为下沉和细致。同一个设计师的系列,媒体的方向更多会放在这一季度的大背景、核心主题上,而 NINON 则会在一些具体的单品层面上,挖掘出更多细微的点,并进一步投射到设计师本身。这一点也是我们在与 NINON 的对话中感受到的不同。
Helmut Lang 之后,第二期栏目的主角敲定为比利时设计师 Raf Simons,NINON 的负责人也打趣到,他们算得上是 Raf 的精神股东了。从首秀的 1998 春夏系列到有着深远影响的 2002 春夏系列,投注于他生涯不同时间点的单品选择,提供了一次重新认识 Raf 的机会。
WRITER Allen.Xue
PHOTOGRAPHER Hiro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