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季羡林,专著一等奖,快和这位北大教授一起解密佉卢文!
编者按
近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的专著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
获北京市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段教授在书中对四件佉卢文尺牍
做了详尽的解读和分析
揭开了古老文字的神秘面纱
为佉卢文研究、考古
和历史研究领域做出了贡献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本专著
探寻鄯善古国掩埋在风沙深处的真相……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这本书听起来有些生僻和“高冷”。实际上,书中缓缓铺陈开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图景。
缘起,是四块尺牍——经盗墓者之手辗转来到拉萨,这四块千年历史的记录者被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珍藏,最终来到了段晴的面前。在千里外的北京,这些文字的密码将被破译。
四块尺牍打开的一扇大门,对尺牍的解读与新发现的问题,都凝结于此。
尺牍虽从拉萨来,但段晴很快发现,它们应是来自新疆的文物。
通过参考考古学家斯坦因的发现等历史资料,尺牍的故乡被定位到了尼雅——被遗弃在大漠风沙中的王国。
那里曾经是生机盎然的绿洲。这四块尺牍,蕴藏着这个沉睡古国的风采。
首先,这尺牍上的语言文字,大有来头。文字是佉卢文,所承载的语言则是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这是曾经通行于现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语言,是贵霜帝国的官方语言、官方文字。
在曾与汉朝并列称“欧亚四大强国”的贵霜帝国里,犍陀罗语的地位可就相当于今天我们的“普通话”。
当王国落幕,其中一支部落跟随他们的藩王,来到了尼雅,在那里建立了绿洲王国。这四块尺牍,便是那里曾经拥有高度文明的契约社会的见证。
彼时的尼雅,风调雨顺。大约到了晋朝,气候的变迁,令水尽沙涌。水源枯竭,王国无法维系生存,导致人口流离失所,一部分人甚至加入了涌入中原的流民浪潮,成为前秦发动淝水之战的推动力之一。
无数历史细节,从这尺牍中娓娓道来。
四块尺牍本是民间契约,不仅记载了神圣的约定,更是世俗文化的侧颜。
同时,由于处在西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的“板块边界”,尼雅的文化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文字虽是佉卢文,尺牍这种文字的载体却是向汉文化学习的产物。
公元三世纪末,鄯善王改革的成功,也与尺牍等书写工具的诞生密不可分:新载体带来新官职,利用新设的主簿一职,加强了中央集权。
小文字,就这样撬动大历史。
中国学者对佉卢文的研究起步晚,却从未停止过孜孜探索的脚步。段晴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不断突破,让越来越多的文字密码和失落的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段老师与西域古代语言的故事,正始于美丽的燕园。
上世纪七十年代,段晴拜入季羡林先生门下学习梵文,攻读硕士学位。名师出高徒,在季先生门下的学习生活令她获益匪浅。
几十年前,季先生就在强调“学术诚信”。这种“学术诚信”强调的不是考试作弊与否,而是对自己的学术自律:写文章一定要有新的东西,没有新的东西就不要写。至今,“有一说一,有所发现才写,只写认为是真理的东西”,依旧是段晴眼中做学术的第一准则。
季羡林先生
回忆起季先生的学识,段晴深有感慨:“季先生面对我们的无知,(总是感到)无语。”
但季先生十分关爱学生,在季先生的支持与帮助下,段晴在硕士毕业后赴德国汉堡大学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与梵文以及其他西域古代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一个经院式的科班学生。”段晴如是评价自己。她认为,自己并不是天赋极高的“天才”,但受益于院校的培养。
在北大的氛围下,在季先生的谆谆教诲下,段晴养成了良好的“读书的能力”,为她几十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我当初学的是种树,我也会种得比谁都好!”虽是戏言,却让我们看到了潜心专注学习的力量。
当然,段晴受到的教育也绝非仅仅来自季先生一人。北大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平台。 “北大最好的地方就是,她的图书馆是敞开的,思想是敞开的。”提起北大对自己的影响,她深情地说。各色的书籍,各异的思想,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给了北大人丰富的接触与选择的机会,也为北大人开启无限广阔的天地。
多年与梵文打交道,段晴对这种“小众”的语言有自己的理解。
语言是研究历史的法宝,梵文等文字受众虽小,但意义非凡。考古可以获得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但知其形远远不够,还要结合古物中的文字,才能勾勒出有血有肉的历史。
例如尼雅考古学家口中的“第十三号遗址”,在段晴描述中,是一个鲜活的“耶婆聚落”。那里居住着国王治下的散户:沙门、陶匠、种种手工业者……演绎着精彩的市民生活。
“二十九号遗址”则是段晴心中“萨迦牟云的家园”,藏着精绝国人萨迦牟云和妙可的爱情故事,走进了语言学者的书中。
段晴老师在课堂上
古老的语言,也为我们研究今天的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身边就有很好的例子:可还记得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诗词接龙一句“后不见来者”的成功绝杀?
段晴从语言的角度给出了解答——汉文与梵文一样,存在着词缀,“者”就是其中一个。而词缀是绝不可能出现在诗词首位的,所以当选手说出“后不见来者”一句时,自然神仙难救。
许多汉语中鲜为人知的秘密,都有待在与梵文等语言的碰撞中揭开。
课堂上,学生们正在聆听段晴老师的讲授
“北大是一个多元的平台,只要好好读书,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路径的。”这是段老师对同学们的殷殷期盼,也是她用自己的求学经历讲述的北大故事。
段晴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
1971年进入北大西语系,1978年考入南亚研究所,学习梵语以及印度历史文化,198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汉堡大学留学,1987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北大任教,现为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晴老师致力于古代印度伊朗语语言文献研究、梵文贝叶经研究、基于梵汉对勘的佛教汉语词汇研究及佛教史与古典佛教文献研究,发表《于阗语无量寿经》《波你尼语法入门》等著作。
关系你的幸福感!这位北大教授“接地气”的研究获北京市一等奖!
到!我是来自北大的西沙哨兵
采访:孙治宇,吴星潼
撰稿:孙治宇,吴星潼
图片:北京大学新闻网、文研院、视觉中国、网络
责编:以栖、谭诗颖
排版:燕唯一、童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