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参与“茶马古道”命名的这位北大教授,在探求语言真理的道路上不懈追求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9-12-06

编者按

近期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陈保亚教授的专著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

获北京市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而在课堂上与生活中

陈保亚同样是备受敬爱的老师

他的语录被同学们当作“签名档”

记录在书,亦记录在心



我对有秩序的理论特别入迷

曾经长期沉浸于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


后来感觉到语言学

也有这样的一种特点

所以就逐渐开始

对语言学感兴趣


谈起陈保亚和语言学的缘分,那得从他对秩序和理论的着迷说起。


中学时代起,陈保亚长期沉浸于爱因斯坦的理论和数学的完美证明之中,然而当他试图专攻于此的时候,却经历了许多命运的玩笑。


高考填志愿时,陈保亚填报了理论物理,不料却被录取到医学相关的专业——大概和他当知青时的几年赤脚医生经历有关系。


几年的大学时光,他“不务正业”,时常漫游在哲学的海洋里,苦苦思索那些关于秩序与逻辑的问题,力图使自己与它们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关联,然而目光又被维特根斯坦、索绪尔、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大师吸引。


从逻辑与秩序出发,他开始慢慢对语言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再后来,因为色弱,成不了医生,陈保亚恰到好处地“弃医从文”,一步步迈进了语言学的大门。 


2018年5月,陈教授在校内主持讲座



一不小心就走出了一个“茶马古道”


“大家看这是我在茶马古道上追野鸡的照片……大家都没追过野鸡吧?野鸡可不容易抓了,它跑一会就停下来,我追得好辛苦……那么这里来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说‘陈老师追野鸡追得吐血’,到底是陈老师吐血还是野鸡吐血?


在课堂上常常作为讨论例子来源的“茶马古道”经历,谈时可乐,行时不易。
“茶马古道”最初没有名字,它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古时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探访茶马古道的想法,萌发于陈保亚攻读硕士的时期,但当时囿于条件的限制,难以正真落实。巧的是,几年后,他遇上了木霁虹等一群同样对茶马古道感兴趣的人。
因此,在对语言间同源关系及古道好奇的驱动下,他们说走就走,“结果一不小心就走出了一个‘茶马古道’”。
“我们每人带着一匹马,还带着猎枪、狗,天黑了就在在野外露宿,从云南一直走啊走,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有多远,后来我们发觉越走越远,一直走到西藏的昌都,后来从昌都又走到四川的康定,然后从那儿走回来,共徒步了三个月。”
由于路途多经过山地,滑坡泥石流这种灾害也曾遇到,自然条件恶劣,供给不足都让路途无比艰难,幸好有惊无险,翻山越岭过后,不仅迎来了“吹着风儿,唱着歌”的惬意,更有了“茶马古道”的命名和揭开其秘密面纱的学术成果。 


2016年5月陈教授在四川西部藏羌茶马古道进行语言文化考察


“茶马古道”之行不是简单的冒险,在学术研究上应称之为“田野调查”,只不过,这是一次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的调查。
让人津津乐道的或许是它的传奇色彩,但对于陈保亚来说,这背后更大的价值在于这是一次是语言、文化研究的成功实践。
尊重事实,从“田野调查”的材料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建构理论,是陈保亚治学之初的理念。
他总是爱说两句话,一句是“理论照亮材料”,另一句话是“材料又建构理论”,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也成了他一些学生电子邮箱的“签名档”。



科学的道路就是一种

从事实出发来得出理论的道路


刚进入语言学不久,陈保亚就在一个问题的研究上得出了和国内主流观点不太一致的结论。考虑到他人“功力深厚”,陈保亚开始怀疑自己材料和结论的准确性。
然而数次核对材料,反复论证,他得到了导师“这是一个事实”的肯定。
注重材料,注重事实,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这是陈保亚在语言学研究中坚持的朴素却实用的方法论原则。从借用西方理论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理论,中国的语言学研究经历了“理论—理论”到“理论—材料”的曲折。
在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历史转向中,陈保亚就是从材料到理论”研究方法的坚定实践者。
在研究中,他认识到汉藏诸语言无论从复杂性还是从使用人口的数量上看,在人类语言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建立真正普通的语言学理论,就必须从自己的语言事实出发,必须涵盖这样的语言群体。
关注汉语本身的语言事实,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我们自己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


2015年10月,陈教授正在进行会议报告



年轻人嘛,应该挑战自己

当然,我也会在后面推一推!


陈保亚的“语言学概论”是给中文系大二学生开的基础课程,这门课常年是中文系的热门课,不仅是因为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和干货满满的内容,更是因为他对每位学生的用心和关注。

“每次期末之后,我都会给学生一个反馈,寄到他们的邮箱中,其中会有所有考核完成的具体情况,并且还会有对这个学生下一步方向的建议。


对于陈保亚来说,对学生的反馈是一门课程最起码的部分。“要让学生知道他做得好不好,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适不适合做语言学,而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就结束了”,这才是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其实在陈保亚的每一门课程的最后,都会有给学生的细致反馈。这样一来,上课的学生就能建立起一个档案系统,学生了解自己的同时,也方便陈保亚了解同学的具体情况。“甚至在他离开学校了以后,还能继续‘跟踪’,这样以后做课题的时候还能挖掘人才。


陈保亚对教学的重视,还体现在他把研究带入课堂的实践中。“教学相长”是他一贯秉持的原则,当语言学的同学修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的基础课程之后,在大三的专业课中,他会对原来的问题加以扩展,引入学界待探究的新问题,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互相启发。


例如《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和《当代语言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和同学们的探讨交流中有所启发的。


2017年年底,陈教授和学生们在教研室交流


北京大学的语言学作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一门专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者,也为语言学不断注入着新的血液。文人士气在这里凸显,学者情怀在这里汇聚。


“在北大研究语言学的人差不多都是对这门专业极感兴趣的人,他们有一种真诚的追求,在追求语言学的真理性方面的热情很大,并且学风很严谨


真诚二字,是学者对于语言学研究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而在强调严谨性的同时,陈保亚也多次提到了创新,语言研究道阻且长,他用热情不断开道,也希望后来人可以“做一些挑战性的东西,解决一些大问题”


他殷殷寄语:年轻人嘛,应该挑战自己”。当然,他也会在身后推一推。


茶马古道漫漫,未来的语言学研究亦然。学术的道路上,怀一腔热爱与真诚,去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行。



人物简介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历史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语言哲学、语言文化学、茶马古道语言历史地理。




相关阅读


师从季羡林,专著一等奖,快和这位北大教授一起解密佉卢文!


关系你的幸福感!这位北大教授“接地气”的研究获北京市一等奖!


北大教授谢晓亮就美国学界排华撰文:疾病没有国界,科研亦应如是!


暑期微课堂 | 来北大学习科学决策,共同走进光谱的世界




采访、文字:王悦、马骁、郑莉娇

图片:受访者提供

鸣谢:余德江

排版:文婧

责编:以栖、谭诗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