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大新发现之一!北大考古带你领略四千年前的城市风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10-29

编者按


埋藏地下四千年的古城
讲述着来自新石器时代的故事:
  古代人的城市是如何规划的?  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一道车辙背后  有着怎样的重大发现?一块黄牛骨  又能引出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河南周口的平粮台古城遗址被发现2014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平粮台遗址联合开展新一轮考古发掘取得了突破性的学术成果获评“2019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现在让我们走近平粮台遗址一起揭开四千年前城市的神秘面纱……



查看视频,了解平粮台遗址详情


埋藏地底四千年的秘密



在龙山文化阶段,当地未成年人去世后会埋葬在房屋周围。


这次在平粮台的发掘当中,就在一座房屋前发现了4个未成年人的遗骸。通过DNA技术发现,其中两个孩子具有特殊的血缘关系——同父异母,且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是在商周时代被称作“媵亲”的一种婚姻形态,一般是在贵族阶层中为了加强联姻而出现的,此前只在文献当中有记载。


除了证实“媵亲”这种特殊婚姻形态可能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经存在,这次在平粮台遗址的发掘工作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就拿城市规划来说,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城市,都是四四方方,中轴对称。这样的传统从何而来呢?平粮台遗址就是目前发现的这种城市规划的最早实例。



考古队通过钻探发现,揭露和确证了平粮台布局方正、中轴对称的城址格局。城内长宽各185米,城内使用面积约3.4万平方米;加上城墙宽度,则城址占地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若再包括外侧城壕,长宽大致各310米,面积近10万平方米。


在城内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道路,两端分别对应南北城门,位置居中,是城市的中轴大道。平粮台古城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方正的城,这条“中轴大道”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最早源头,在城市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突出价值


在这里,还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最初发现的是南城门“门卫房”通道下的一组陶排水管,在后期的发掘中,发现这座城市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由城内居址日常排水、城墙排涝和城门通道排水几部分组成。


陶排水管都是35-45厘米长的直筒形,壁厚和表面拍制纹饰相似,节节套扣,十分精巧。可见排水管的制作在当时已经标准化生产,这一套排水系统也是统一规划、由社会群体共同完成的公共设施。这样的陶水管道技术在平粮台古城最早出现,长期沿用,在汉代的长安城还可以见到。



龙山城南门陶排水管


在古城的道路路面上,还发现了车辙的痕迹。


研究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此前曾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夏代车辙,将我国用车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又将中国车的起源提前了至少500




此外,平粮台城址还出土了一批反映多元文化影响的重要遗物


比如发现了大量用于占卜、祭祀和制作骨器的黄牛骨,对研究起源于西亚地区麦作传统下的黄牛如何融入中原传统的粟黍农业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现的玉冠饰残片的形状和加工特征与湖北后石家河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同类器物近似。


龙山文化的黄牛祭祀现象


北大与平粮台遗址的不解之缘



从2014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平粮台城址联合开展发掘工作,此后六年间,北大人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工作着。


平粮台遗址发掘现场


最初的两年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张海老师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平粮台遗址。“双轮车辙”的发现正是在这一时期内。


2016年起,平粮台成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实习基地之一。这一年,三位老师带领考古文博学院2014级的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在这里开展实习,这支50余人的队伍在实习期间发掘了约一千多平方米的遗址。


经过此前长期的发掘、研究和积累,考古学家们对于平粮台遗址的情况有了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在梳理此前的资料时,考古学家猜测平粮台遗址可能存在排水系统,这个重要的问题在2019年的实习中得到了针对性的解决。


2019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四位老师,以及2017级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北大承接的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的学员们,组成一支将近70人的队伍,联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平粮台展开又一次大规模的发掘。这次发掘带着明确的学术问题,大家不但想确证排水系统的存在,还试图回答这座城市是否有中轴结构的问题。


平粮台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秦岭和曹艳朋讨论发掘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的发掘工作收获颇丰,不但证实了城内具有完整的排水系统,而且找到了城市的中轴线。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学术思想的推动下,这座四千多年前的城市终于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新探索:数字化理念与文保实验室建设



2009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起草和颁布全行业规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从那时起,通过数字化考古将规程中的理念切实运用到田野工作中的念头,就在北大考古学家的心中生根发芽。


2013年,北大考古团队依托教学课题开发了一套田野考古的数字化记录系统。这个系统在随后的漯河郝家台遗址和淮阳平粮台遗址中被应用,在2016年和2019年两次更大规模的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实习中不断完善。


在北大、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投入的支持下,这套系统得以进行大范围推广。数字化技术介入考古,把研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遗迹的观察和记录的全面程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信息产业的革命则是现代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国家倡导“互联网+”、提倡以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与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推动考古学从“皮尺加罗盘”的传统模式进入到信息化、数字化考古阶段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一直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引领着学界风向,把北大考古团队研发的数字化考古系统和数字化考古的理念推广到全国的考古实践当中。


数字化发掘与记录系统


除此之外,在遗址现场保护与研究的方面,北大考古团队也有一个重要举措——建立现场保护和科技考古分析的实验室。


依托遗址旧有的考古工作站,北大和河南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建设了北大田野考古实验基地,在工作站里建立了用于现场保护及研究的实验室,实现了遗址的现场保护和科技分析的常态化。同时,依托于考古文博学院完备的学科体系,考古专业之外的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多个专业的学生都得到了实习机会,实现了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研究。


考古实习:从书斋到田野



自北大考古专业创办以来,一代代北大考古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逐步将田野考古教学实习课程建设成为全国高校效仿、借鉴的“北大模式”,世界一流的考古学实习课程。


田野考古教学实习课程是北大考古专业学生大三上学期的必修课,贯穿整个学期、长达四个月,均在野外考古现场进行。从调查、发掘、整理资料、写报告,这样一套完整的流程给同学们带来的感受自然也是在普通课堂无法体验到的。


参与田野实习,一方面是对专业知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锻炼,另一方面也是同学们深入社会、更好地认识自我的过程。


考古实习实际上更接近于劳动实践课程。实习的工地大多都位于农村,四个月的时间里,老师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们要自己动手参与劳动、还要与当地的农民打交道。这对很多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参与平粮台遗址发掘实习的17级考古文博学院学生钟俊宁表示:“除了发掘的谨慎与一些学术的思考外,墓葬中丰富的随葬品给我带来了直接的视觉冲击。相比博物馆陈列的‘一览无遗’,发掘过程可谓循序渐进,器物的全貌随着发掘进行逐渐清晰,这样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相关链接


北大考古,牛!


两千年古墓隐藏着哪些秘密?北大考古为你拨开迷雾


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大考古参与发掘“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最新成果!北大考古团队在印尼岛屿发现距今约3500年的农作物遗存


挖好每一铲土,她在北大考古拿下最高荣誉奖学金!




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采写:吴星潼、孙可心

排版:刘钰

责编:以栖、沐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