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版北大学霸上线!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1-03-03

编者按

奔赴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

发表SCI论文14篇的科研先锋

博学经世、习艺正心的文艺新星

在音乐海洋中遨游的化学学霸

助力边疆教育事业的学生党员

……

近日,2020年度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出炉

十位优秀的北大学子脱颖而出


他们立足于本学科专业

心系家国,开拓探索

在抗击疫情、学术科研、社会服务、

国际交流和文化传习的过程中

用一言一行

书写着北大学子的青春风貌


一起走近他们

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中

他们的青春风采





01

博观约取,钻坚研微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6级博士生郑宇轩


在过去的一年里,郑宇轩经历了论文发表的喜悦,也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紧张和担忧。
2020年,他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封面)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世界首个灵长动物单细胞精度的卵巢衰老研究,为抑制卵巢衰老和提升临床诊断提供了自己的新见解。



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一线人员家庭关爱计划,在后方为抗击疫情贡献己力,减轻抗疫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他悉心陪伴援鄂英雄10岁的女儿,通过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漫画科普等活动,给留守在家的“小天使”和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带去了安心与安慰。
作为青年学者,郑宇轩心系人类健康,潜心探寻生命密码,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向世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作为青年学生,他勇于担当,参与国家重大赛会活动,焕发新时代青春光彩;作为青年志愿者,他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担当时代青年责任。



截至目前,郑宇轩发表了SCI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13;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9篇,累计影响因子168,包括《细胞》(Cell)封面论文和《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封面论文。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中,他是“凝心铸魂”方阵的一员,还是方阵总队医疗卫生组的学生骨干。“青年服务国家,团结振兴中华”是他的座右铭。
郑宇轩曾获国家奖学金、北大三好学生、校长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五四奖学金等荣誉。


02

不负性命相托,致力临床科研

第三临床医学院2020级博士生高冠英


2020年,高冠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转博考试,成为了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北医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他砥砺前行,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职责和担当。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使得国家和医务工作者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与挑战。大年初三,由于道路交通影响,有同学不能按时返岗值班,此时,无疫区接触史、无相关症状、同时有交通条件的高冠英感到了身上的责任,以一名7年党龄党员的自觉性主动承担了次日的值班工作,踏上返京的最后一班高铁,连续值班24小时,保证了次日门诊及病房工作正常进行。之后,在奋战在武汉前线的医学前辈们的精神鼓舞下,他又投身于外科急诊一线工作,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继续拼搏奋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医务工作中,高冠英善于发现并总结困扰患者的临床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他致力于使患者早期得到诊治,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学术和科研领域,他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25.355。



高冠英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团员、北京大学优秀医学生奖学金等荣誉,数次获得患者的感谢信与锦旗。



03

习艺正心,博学经世

光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朱景琛


传承、弘扬传统艺术,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让更多人发现并认可快板书的艺术魅力,是朱景琛一直以来的心愿和努力方向。2020年,他的想法终于落地成形。



疫情暴发初期,形势尚不明朗,大家的情绪难免陷于低落和焦虑。朱景琛受到曲艺界前辈的影响,决心原创“抗疫”数来宝,鼓舞人心,提振精神,表达对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敬仰和歌颂。他与北大新青年合作,基于国家抗疫形势、北大医学抗疫事迹和防疫工作、学习工作宣传材料,克服线上联络和制作的种种不便,终于完成《战疫风云》,并引起热烈反响。


从京剧、昆曲到相声、快板,从院系、校内到更大的平台,朱景琛一直努力精进表演与创作,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输出北大文化影响力。



新的一年,朱景琛也有新的目标——完成传统快板书《长征》的改编和再创作,作为自己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的一份礼物。


牢记“习艺正心”,不忘“治学经世”,朱景琛在疫情期间坚持学习、科研,他与队友合作的文章《责任、权力与胆量:个人代表团队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变化实验研究》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十八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特等奖。此外,他还曾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等荣誉。



04

扎根学术沃土,徜徉音乐海洋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生李天然


自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李天然就选择以二维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那时的他不会想象到半导体会在2020年成为万众瞩目的话题,成为第一号“卡脖子”的难关。


凭借着纯粹的好奇,李天然开启了研究工作,并在六个月后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然而随着课题的推进,所需的知识水平已经超过了当时课题组的积累,李天然就开始自学、旁听微电子学院的课程。



2019年底,历时两年半的课题终于完成并投稿。但也正如课题组成员所料,Nature Electronics的审稿人们是极端挑剔的,他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尖锐的问题,课题组需要补充非常多的数据。所以李天然对2020年的初印象,就是收集数据、反复确认、精准整理,甚至在回家的高铁上也没有停止,直到装着课题组成员三年心血的笔记本电量告急。


到家之后,他继续投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给审稿人的回信有理有据,数据充足,切中核心问题,工作成果也终于在2020年7月正式见刊,圆满结束。


自2013年起,李天然还参加了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民族管弦乐团。历任高胡声部声部长、声部首席、演出部部长、设计部部长等,并在2015年担任乐团首席。在忙碌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中,他坚持每周完成个人练习和集体排练,并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好每一场大型音乐会的方案策划和组织工作。在乐团中的经历,不仅提升了他对音乐的品味,加深了他对乐队指挥和舞台效果的理解,也使他在面临复杂的任务时多了一分从容。



此外,李天然目前已发表12篇署名SCI论文,但他始终认为发表文章只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的半导体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05

求索数理,文体兼修;意气风发,眼观群己

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任一诺


2020年是任一诺的“丰收”年。今年十月,他受邀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上做学术报告,是报告人中极少数的本科生之一,这项报告的成果基于一项他从大一开始投身的研究。


大一起,任一诺就参与到李若教授的科研团队中,致力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方法与动理学方程的模型约简工作。在数值模拟碰撞等离子体的课题中,他提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数值算法,在朗道阻尼等经典物理现象上取得了出色的数值实验结果。目前,该工作已经形成论文并进入国际顶级期刊的复审阶段,他也因此受邀在应用数学年会报告自己的成果。


应用数学科学是任一诺的兴趣所向,更是人生志业。学海之中,他是矢志科研、成绩优异的人才、榜样,三年中任一诺总绩点3.90,位居全年级第一名,其中10门课程满绩、22门课程超过95分,专业课平均分95分。而在棒垒赛场上,他是备受信赖的投手、队长,在上届北大杯中上垒加长打率、得分、打点三项队内第一,当选球队MVP,带领球队获得近五年来北大杯最好战绩。



不仅自身优秀,任一诺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尽其所能帮助他人。作为班长,他两次带领班级获得北京大学“先进班集体”称号。今年,他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作用,认真落实防控工作,持续关注同学们的每日健康状况,用行动诠释学生骨干的责任与担当。



任一诺入选应用数学拔尖计划,三年来共斩获奖励奖学金十余项,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获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第16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并有两项科研成果进入论文发表阶段。



06

以学术为基,以实践为桥

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博士生托马


2012年,托马在乍得共和国“高考”中取得了全国第一名,这让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公费来华留学的机会,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使他倍加珍惜。


托马认识到非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学术领域他聚焦于西非地区安全研究、中非安全战略合作研究,于2020年1月同导师刘海方合作在Global Times发表学术评论《US exit from Africa may worsen situation》,并在2020年9月参加首届“西亚非洲国家治理论坛”,发表演讲“全球化下萨赫勒地区国家实现现代化治理的路径及其面临的挑战”。作为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助理,他以自己专业化的组织沟通能力为中心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托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过去两年学院组织的“星火计划”活动中,他深入基层一线,切身体验基层发展,与当地学生座谈交流,以个人励志故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有世界情怀的新时代青年,给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感知中国基层发展脉搏的同时,他也期待将中国经验带回祖国、带回非洲,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疫情期间,他在校内隔离的近八个月里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积极宣传中国疫情防控进展,在学生防疫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托马胸怀大志,他希望将来能成为中乍,甚至中非友谊的桥梁和文化使者,为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出一份力。



托马曾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2019年度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优秀奖、2019年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凌霄奖学金等荣誉。



07

朝乾夕惕,孜孜以求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生麦麦提·斯马义


在过去的一年里,麦麦提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在博士研究生的最后阶段,他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对于一个出生在祖国大地西北边陲新疆最南边小乡村的学生来说,在汇聚来自各地尖子生的北大求学本就是件巨大的挑战。但他从未屈服于这些困难,并为此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分秒必争,恶补基础,在课题组里他早来晚归,刻苦钻研。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明确了学术目标,融入了科研环境。


截至目前,麦麦提在我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和控制方面已撰写发表SCI文章11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完成了5篇SCI文章,为有效控制我国大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议。



今年年初,麦麦提居家隔离期间关注到家乡的高中生对未来学业规划充满了迷茫和焦虑,于是他依托院系党支部,多次组织线上帮扶新疆高考生的活动,拓宽他们的信息渠道,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备战高考,帮扶的对象涵盖从北疆到南疆的上千位高考生。


在他心中,在燕园学有所成,未来回归家乡,为边疆地区的繁荣、教育事业的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永不熄灭的梦想,他决心要把北大人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践行在新疆大地。



麦麦提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全国环境博士学术会议“未来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



08

河源情怀,永在心间

经济学院2020级硕士生张栋杰


在北大,张栋杰是一个每天读书上课的学生。而到了2700公里外的基层教学一线,他迅速成为多面手:一年间,他教过三个学科,带领学生朗诵国学经典,探索数学奥秘,感受世界地理的广袤。作为北京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栋杰在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中学支教一年。


刚到学校时,他首先面临的是“名字关”,班里60%的学生是哈萨克族:阿依达娜、木拉提、哈依那尔别克……听当地人说,每个学生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河然”的意思是天上的雄鹰,“阿娜尔”的意思是石榴,“叶尔杰提”的意思是成长。一个个略显陌生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一张张脸庞,可对他们的父母来说,这就是家庭的希望。张栋杰认识到,改变一个学生,就是改变一个家庭。因此他不断充实课程内容,提高授课质量,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在他的努力下,所带学生的成绩位列同类型班级前列。



边疆地区缺老师,教育扶贫的任务依然很重。学生大部分来自农牧民家庭,不少还是贫困户,他积极对接联系新疆北大校友会,为支教学校发放奖学金和物资累计4万余元。为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他组织当地优秀中学生赴北京的游学活动,让农村孩子走出大山。


疫情期间,他还为北大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提供线上陪伴、英语辅导,解决前线战士的后顾之忧,以实际行动服务战“疫”一线。张栋杰说,“我们的信念平凡而简单,那就是对孩子们负责,点燃希望的火苗,让平凡奉献蜕变成不凡。”



张栋杰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十佳学生党支部书记、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



09

“微软学者”,党团先锋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博士陈震鹏


对于陈震鹏来说,2020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全身心地参与到助力疫情防控的活动当中,展现了一名北大人的担当。


在社区,陈震鹏助力其所在的如皋市城西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助设立社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队,开展体温测量,帮助社区群众申领健康码。由于其在社区内所做贡献,中共如城街道城西社区总支部委员会致信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表示感谢。


此外,陈震鹏作为技术骨干协助科技公司进行抗疫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在科技抗灾中做出突出贡献。在学校,作为辅导员和班长,陈震鹏每天联络所在本科班和研究生班200多名同学,统计大家的健康状况。他还带领班委开展班级“暖春行动”,为每位同学提供一对一关怀,及时了解并积极帮助解决同学们的困难。



在学术科研上,陈震鹏努力奋进,积极投入重大科研项目,挑战科研中的“硬骨头”。自2016年进入杨芙清院士、梅宏院士主持的软件工程所进行科学研究以来,他师从梅宏院士、刘譞哲副教授,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863项目、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创新性地实现了一套基于绘文字的用户情境解析技术。他以一作身份发表的论文获得2019年国际万维网大会最佳论文奖,这是中国学术机构迄今首次获得该奖项,他本人被评为“微软学者”。



陈震鹏已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1篇,含第一作者论文7篇。曾获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国家奖学金、五四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标兵)、学术创新奖等校级及以上荣誉共21项。



10

健康“守护者”,抗疫“守夜人”

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直博生韩雨廷


韩雨廷的2020年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开始。


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韩雨廷在大年初一“请战”返京,作为志愿者团队学生组长赴中国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从事疫情数据分析工作。初到时,疫情进展瞬息万变,数据分析争分夺秒,韩雨廷主动承担了绝大多数疫情数据监测的夜班任务。



巨大的工作量和2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时间挑战着志愿者们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在这样的情况下,韩雨廷夜以继日地编写程序,努力实现固定分析流程,利用系统化、自动化分析程序来提升工作效率。终于,原本全员出动也要奋战整夜的工作,后来只需三个人在1个小时内即可完成。


这项工作得到了疾控中心的高度认可,并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疫情监测的“利器”。韩雨廷及其带领的志愿者团队也因此荣获2019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文明号称号。



做一名健康“守护者”,是韩雨廷一直以来的志愿。秉承“上医治未病”的理念,韩雨廷一入学便投身慢性病预防的科研领域。经过不懈努力,他构建了首个适用于我国人群的乳腺癌与食管癌10年风险预测模型,并完成科研成果转化。他还带领团队共同构建中国首个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多病种风险预测系统,帮助个人感知疾病风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韩雨廷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特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等荣誉。


2020年

在新冠疫情阴云笼罩之下

北大学子冲锋在前的身影依旧清晰

2021年

期待并相信拨云见日之时

北大青年的脚步必将更为坚定


建党百年之际

北大人渊源有自,更加生逢其时

继往开来,勇担重任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绽放绚丽之花




 更 多 精 彩 


北大与故宫!最美雪景年终巨献!


美!北大的“神仙”课程


点击开启北大学霸的世界!2019学生年度人物出炉


获得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的澳门小伙


徜徉于粉墨与书香中,她捧回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


挖好每一铲土,她在北大考古拿下最高荣誉奖学金!


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得主,在乡村小学编织梦想……


在北大获得“最高荣誉奖学金”,他入选“国家创新训练项目”……


获得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的“非典型学霸”


“超强学习能力”的背后——她获得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


太优秀!他获得了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




来源: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

文字:张一夫、吕思婷、来星凡

图片: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受访者提供

排版:文婧

责编:以栖、昭花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