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xx的结合——法学交叉学科著作选荐 | 书单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刘磊,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文共1708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科学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各个学科的区分由模糊含混到清晰独立,技术的不断推进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时至今日,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又逐渐成为当下推动社会进步的潮流,法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内涵丰富的学科,如何在当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大环境中找准位置,适应发展潮流正是需要我们进行论证、研究的。
一、《法律经济学——直面中国问题的法律与经济》
作者:席涛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席涛,男,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法律与经济”学科带头人。曾参与全国人大财经委主持的《破产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起草与讨论。
根据文章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本书分为四编:法律的经济分析、立法影响分析、法律与经济风险、经济转型与制度建设。因为主要探讨中国法律和经济问题,所以第二编虽然分析的是美国、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立法影响评估制度,但主要是通过分析,参考和借鉴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即运用法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成本有效性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这种经济学研究方法,贯穿全书始终。同时,分析法律中的问题,需要考虑经济的约束条件;理解经济中的问题,需要探讨法律的制度规范。
二、《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
作者:苏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苏力(朱苏力),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学历,博士生导师,2001年至2010年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天则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西方法律史、美国商税法、法社会学、美国法律制度、法哲学、法律经济学分析、比较法、比较法律文化。
本书试图拓展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法律与文学,将主要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尽管运用的材料是文学的、历史的并因此是地方性的,但本书的根本关切却是当下的、现实的因此是一般性的。这种关切表现为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首先,本书试图从理论逻辑上阐明——而不是传统的"讽喻"或暗示或影射——这些问题与今天中国法律与秩序之建构形成的相关性;其次,在这一努力中,本书希望创造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作为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的可能,以及更一般地创造在中国思考我们的、同时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问题的可能性。前者关注的是法律制度;而后者关注的是法律理论。
三、《法律与社会(第9版)》
作者:(美)瓦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1937-2010),出生于匈牙利德布勒森,曾作为“匈牙利自由战士”(Hungarian Freedom Fighters)的成员参加过“1956年革命”。华盛顿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双博士,任教于圣路易斯大学社会学系,37岁便获聘正教授,后担任该系系主任,2001年于该校荣休。20世纪70年代初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巴黎)工作,主持人口学研究,并帮助多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部享誉学界的畅销教科书《法律与社会》、《社会变迁》均被全球超过450所大学采用。
本书梳理了最前沿的跨学科研究、最新的理论进展以及正在持续的论争。它描述了法律竞技场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对法律以及法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新的理解。该书内容既避免了学究性迂腐,又不存在浮夸式傲慢。与同类教材过于理论化、以至于读者必须精通其中的专业术语方可理解不同,本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极富启发性。
四、结语
尽管作为一种新生的学科发展模式,学科交叉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未来学科研究的总体趋势必然是学科间的壁障的逐渐破除,不同学科彼此频繁交互以达到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层次不断丰富的目标。法学的发展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科交叉的潮流法学也不可避免,在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法学研究的内涵与意义也势必得到充实。
推荐阅读
近期好文
责任编辑:王羽嘉
图片编辑:师文、李欣南、刘小铃、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