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师教授说专业 | 艺术与科技:带你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之美

浙师大招生 浙江师范大学招生 2023-07-30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3518esdgp5



 我们的概况


     本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特设专业(专业代码:130509T),注重跨学科知识结构与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是面向未来的前沿交叉型设计专业。专业创建于2021年,是在传统设计专业基础上融合数智技术,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探索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专业。本专业符合国家新文科建设发展需求,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中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产业的紧缺人才需求。创设了品牌传播与未来场域、艺术创新与未来场域、技术赋能与未来传播三个特色课程模块,能够整合利用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学院的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智力、课程等多方支持。每年招生学生约40人。



我们的名师


      王雷,“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洛阳人,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硕士毕业,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曾在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举办个展8次,自2007至2022年参加国内外学术联展220余次,其中国家级展览30余次(5件作品入选第12、13届全国美展)。曾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铜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创作1项、人才培养1项;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艺术创作2项。60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20余家单位及中、美、英等10余个国家私人收藏。作品收录《美术》《美术研究》等各类期刊、画册、教材、报刊100余次。曾被美国费城艺术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30余所美术院校邀请做学术讲座。

    研究方向:实验艺术研究(装置艺术、观念雕塑、综合材料绘画、工艺美术等)

    主要课程:《实验艺术表现》《综合材料艺术表现与教学》《纸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与表现》


     王陈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浙江师范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主任、教育部“非遗研培”项目授课导师、浙江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金华市城市文化IP开发与运营团队”成员、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负责人、“码客工场”学分制社团导师。曾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浙江省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教学十佳、校优秀班主任、校“励行”奖教金等荣誉。近年来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中国社会科学报》《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等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作品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主持新农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横向课题30余项,专利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计算机设计竞赛、米兰设计周、浙江省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浙江省多媒体设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全国优秀奖13项,省一等奖29项,省二等奖34项,省三等奖38项。

    研究方向:会展策划与展示、公共艺术与景观、品牌策划与设计、非遗创新与开发。

    主讲课程:《品牌形象设计B》《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品牌设计》

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



我们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基于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产业,整合人文、商业、媒体、材料、技术等视角,在跨媒介场域营造、虚拟场域营造、现实场域营造等领域,深耕内容创意和材料技术创新,拓展学生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策划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叉学科基础和创意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



数字艺术作品全国巡回展 数字艺术&数字经济合影



承办首届“设计创造未来”青年博士(国际)论坛



我们的培养特色



 学科视野广

     本专业结合学院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等专业优势,利用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等学院的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智力、课程等多方支持。


模块教学实

    本专业创设了品牌传播与未来场域、艺术创新与未来场域、技术赋能与未来场域三个特色课程模块,分别完成内容创意与传播、场域设计、技术与艺术创新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

 

应用特色显

    本专业结合学院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等专业优势,利用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等学院的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智力、课程等多方支持。



邀请专家学者来院讲学



组织学生赴广东学习数字艺术绘画创作



专业类学生社团“码客工场”上海创意之旅合影



承办数字艺术作品全国巡回展


我们的核心课程


      

     《大数据思维》《AI数字艺术绘画》《品牌策划》《品牌形象设计》《三维可视化场景设计》《VR虚拟现实设计》《智能设施设计》《智能技术应用》等。



我们的办学条件


     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2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5人;并以“研究中心”形式组建了跨专业团队,学生培养过程可实现全学院师资共享,在课程教学及考核、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均以团队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专业实践教学有数智创意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计领域)浙师大分院、创新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作重要支撑,配有三维扫描仪、三维打印机、精雕机、激光切割机,专业电脑、彩色激光打印机、计算机智能设计系统等数码设备。目前基本建成校级、院级、业界三大实践教学平台,为本专业实践教学提供良好支撑。


 我们的办学成果


     本专业作为特设专业起点高、发展快,对最新科技和社会热点敏感,成果转化优势明显。2022年,由本专业学生参与创作的、以致敬我国冬奥冠军为主题的AI数字绘画作品,获得了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报道,媒体浏览总量超过550万人次。



AI数字艺术绘画作品助力2022冬奥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的就业前景


入职企业 

     可在空间与环境设计公司、会展策划公司、影视动画公司、互联网公司、文化创意公司从事产品开发设计、数字展示设计、品牌策划设计、智慧文创设计、可视化设计、艺术创作等工作。


考研深造 

     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攻读艺术设计类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本专业与艺术学(设计学)硕士专业实施师资共享、融合发展,具有独特的考研优势。


考公考编 

      本专业培养具有科技之真、人文之善和艺术之美相融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在未来数字智能化时代,考公考编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


自主创业 

       本专业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多元支持,为毕业以后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END


来源 | 设计与创意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