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师教授说专业 | 机器人工程:扬帆科学海,助力中国梦

浙师大招生 浙江师范大学招生 2023-07-30


机器人工程

扬帆科学海   助力中国梦



浙师教授说专业

王冬云,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流体与传热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及装备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入选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5246)培养计划入选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院士结队青年英才,浙江省151人才,金华市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流体关键部件及系统、工业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横向项目20多项。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5件。科研成果获202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2022年国际NESIN最佳研究奖(Best Researcher Award)。指导学生获浙江省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4项,省新苗项目4项。指导学生深造博士生1人,硕士生近20余人。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浙江师范大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最美教师”荣誉。

我们的基本情况

浙江师范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全国较早获批建设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服务《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开设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两个方向,2023年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30%(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机器人工程专业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条件,现有专任教师3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88.2%,海外经历教师占比62.9%。专业依托1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具备丰富的人才培养条件。依托本专业建设了国家级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了一大批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包括:工业机器人基础实验实训10台套,产教融合机器人系统应用站8台套,产教融合智能制造系统1套,智能制造软件40套,工业互联网控制平台10台套,以及足球机器人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等,合计设备原值近8000余万元。此外,学院还拥有“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精密机械驱动与控制技术”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机械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自动化”“汽车零部件机电性能测试技术”“先进成形制造”省财政实验室、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我们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机器人工程相关的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机器人技术研发、设计、维护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技能,毕业后能在机器人及相关行业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们的培养特色


科教融合

推动融合强调办学理念、出台鼓励政策、创造条件平台、培育文化氛围等,支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推动教学单位与科研团队的教研相长,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教学内容改革,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搭建“教学—科研—学习—实践”的立体互动架构,组建师生合作探究式、科研伙伴式的学习研究共同体,使得学生参与科研成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早学研究方法、早进科研团队、早参与课题研究,实现研究式教学与探索式学习的有机互动。

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研究工作

产教融合

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主线,全面构建合作育人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坚持“校地”和谐共生,“双向”共赢,深耕内涵发展新思维;全面推进实施“融合化、智慧化、国际化”战略,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地方经济相融相生、在产教融合中和谐共生、在校企合作中携手共赢,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生态圈。

机器人系统产教融合集成示范生产线

寓教于赛

深入开展“寓教于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赛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我们的核心课程

本专业主要的核心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在线与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全集成自动化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焊接及工艺、工业机器视觉、制造执行系统技术、ARM、DSP、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AI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等。

我们的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雄厚

机器人工程专业前身为机电工程专业,依托“机械电子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专业目前拥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9人(博导3人,外籍2人),副教授21人(外籍3人),讲师7人(外籍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占88.2%,具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教师占比62.9%;国家高端外专1人,浙江省外专千人2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9人,浙江省钱江人才2人,师资力量雄厚。

教学平台一流

机器人工程专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领域智能制造转型提升所需的核心技术需求,与FANUC机器人、西门子数字化集团、ABB、金华市机器换人服务中心、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方德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投资近7000万元,建设了数字化制造与MES技术、3D交互虚拟制造技术、数字化工厂与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工业机器视觉、智能工艺装备技术、全集成自动化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实验室,实验实训条件国内一流,省内领先。

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

科学研究强劲

近五年来,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近50余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4800多万元,发表SCI高水平论文近百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0多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能力。

我们的办学成果

学科竞赛

本专业鼓励学生创新、参与学科竞赛。2018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近年来共获省级竞赛奖20余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

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升学深造

近几年,我系毕业学生读研深造率达到50%以上,就读院校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部分同学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就业发展

就业去向包括地方政府组织部、教育局等单位,北师大附中、海康威视、博世、中石油等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


我们的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实施,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皇冠顶端的明珠”,在制造业转型提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2016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组织实施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应用型本科及职业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快培养机器人行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研发、管理等各类人才。 仅在2020年,新增工业机器人就近24万台,高层次人才(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制造系统运维、机器人软件工程师等)缺口将达到50万以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宽泛,可在机器人相关智能制造企业,人工智能互联网企业、机器人精密装备制造企业等从事机器人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工程管理、经营销售及其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来源 | 工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