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秘老银川:银川百货的“老大楼”和“新大楼”

2017-06-27 文/任全国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银川有一个著名的、带有贬义的顺口溜:“一条街,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

      两座楼指的就是上世纪60年代,银川解放街和民族街口的邮电大楼和百货大楼。新式楼房在满是老旧平房的银川老城,特别抢眼。

      老邮电大楼是一座四层两面临街,半环形的仿欧式建筑,环楼外围的一米高平台,别具一格。

      老百货大楼则是一幢两层大楼,每层高近六米,一层楼有两排窗户,从外面看,像是四层楼。但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年代,高大明亮、新颖宽敞的大楼设计遭到质疑,上纲上线,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崇洋媚外思想在作怪,铺张浪费。据说在“文革”时期,设计者们受到了批判,有的游街示众,有的还下放到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1965年9月银川百货大楼开业,宏伟气派的高楼商店,在宁夏是第一家。


      新城、新市区和郊县群众进银川老城,一定要“新华街,柳树巷,百货大楼逛一趟”。


      逛完柳树巷(今步行街)的老式小商铺,必然要去新式的百货大楼,领略“现代化”商场的感觉。


      从平房商店的“一面柜台一面墙”,到老大楼的“四面柜台占中央”,透过柜台玻璃,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感到新鲜,自然光临频繁。


      那时的银川,内迁和新建了化肥厂、氮肥厂、机床厂、橡胶厂、亚麻厂、棉纺厂、毛厂等一批国营大工厂,进这些单位当工人,成了中学毕业生的首选。


      有网文回忆,百货大楼的营业员不少是从银川女中毕业分配去的,刚开始她们没打算去百货大楼工作,而是一门心思准备进棉纺厂。因为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棉纺厂是正儿八经的工厂,纺织女工是名副其实的工人阶级一员。棉纺厂招工与其它工厂一样,不收近视眼,许多女生都因为眼睛不争气被淘汰,无奈之下才去当营业员的。


      笔者也有同感,因近视眼,被银川之外的铁路、大武口的洗煤厂和煤机厂、固原的六九五厂等拒之门外,痛苦不已。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随着粮食、布匹、副食品等的凭票供应,随着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等家用奢侈品的紧俏难买,营业员也成了人们羡慕的“香饽饽”。


      老百姓把当时最吃香的医生、司机等四大能人编成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营业员”。


      城乡居民觉得老大楼货真价实档次高,不买看看也值得。除去购物、闲逛,众多花枝招展的女营业员,也是逛商店的另一因素。


      老大楼有个“店花”,因为人长得漂亮,许多人专门去看她,一时成为银川的时尚。

 

      为什么叫老大楼呢?


      1972年2月,原在新华东街路南,玉皇阁南街东侧,大约是现在同济堂大药房总店位置的老新华百货商店,从平房搬到新华东街路北,现在新华百货所在地的新大楼里。


      店名没变,规模飙升,营业场所是老店的几倍,又矗立在银川的“王府井”地段,人气旺盛。时任新华百货商店革委会主任的程毅军,是银川有名的“铁娘子”,敢抓敢管,短短半年多时间,新华百货变成了赫赫有名的“新大楼”。


      银川百货商店则被群众改称为“老大楼”,沿用至今。 

1965年时的银川百货大楼

老银川眼里的的老大楼

      关于老大楼,《新消息报》有一篇张立杰女士写的“老大楼,我曾经的奢华年代”,对老大楼的一些细致描绘, 让50后60后的老银川们非常认同。


      她在文章中说,从老大楼面北的大门进入商店的时候,正对着的是一个宽宽的楼梯。楼梯是一分为二的那种,行至中部,左右分道拐弯。


      台阶是大理石面的,每层台阶还有防滑横棱。宽宽的实木扶手,沿着楼梯两边延伸上去,厚厚的木头栏沿,被往来的顾客用手磨得光滑,而且颜色较两边明显浅淡。


      扶手的设计也很有一些复古意味,一楼初始端是向外翻开的,鼓起的椭圆托盘,两侧靠近扶手边沿,有突出的一线木棱,这样的扶手,无论眼观,还是顺梯而上的抚摸,都极有格调和质感。


      扶手宽度正好可以让两三岁的小孩跨骑在上面,于是,也常有一些家长扶着孩子在上面当滑梯,逗得孩子不肯下来。


      的确,老大楼宽敞洋气的两折式楼梯,一直让住惯了平房的老银川人难以忘怀。 


      银川市民在那个物质不够丰富的年代,前去老大楼购物,是生活渐现奢华的表现。


      逢年过节,口袋里稍微有些钱,都爱来这里挑选新衣服,购买家庭用品。


      尤其是准备结婚的新娘新郎,也多在这里将结婚的大件小件置备一番,只是事先要把购物票券准备妥当。


      女性顾客喜欢逛大楼,更爱逛卖布料的柜台。


      花花绿绿的布料,用木板卷着,一卷一卷,一米见宽,整齐地码放在宽大敦实的木制柜台上。


      最初的布料多是棉线的,按现在的话叫“纯棉”的,分市布、斜纹、华达呢、人字呢等,还有高档的丝绸、全毛布料,以后有了化纤布料。质地从粗硬到柔软,从怕磨到结实。


      顺着柜台,你可以用手轻轻地滑过所有的布料,划过不同的质感,划过不同的色彩。


      在那个成衣不多的年代,人们都要去裁缝店做衣服,当看到好的样式,问了裁缝需要的布料尺寸,就会来老大楼选择布料。


      布料柜台的营业员卖布料时的动作,招人喜欢,拿着一尺长的木尺,拉开卷轴的布料,一折一折地量给你看,如果营业员心情高兴,一定量够尺寸之后,将手指向后宽宽地让出一些,示意这是多给的,于是买的、卖的都很开心。


      老大楼的奢华,围绕着银川人的衣食住行,围绕着银川人的喜怒哀乐,陪伴着老银川们走过二十世纪的中后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银川百货大楼

追梦新百

      1972年2月新大楼开张,笔者如愿以偿,进了新华百货商店。


      凭着在宁大烧锅炉的经历,冬季安排去烧锅炉。


      那时新华百货与东方红影剧院共用一台锅炉,每个单位各出两人烧锅炉。


      新大楼一百多人,最先熟识的是后勤排的同事,“东方红”职工不多,熟识也快,几个月后,就可以随便进出电影院了。


      烧锅炉劳动强度不大,洗澡方便,小伙子们宁当锅炉工,不当营业员。


      锅炉停了,商店安排到新大楼里去站柜台。


      有人说卖布能长本领,算钱算布票,练就一手好算盘,在商业上吃得开。


      男营业员在布料柜台的稍多,一则是经常搬扛沉重的布匹,二则是卖布收钱收布票,算账麻烦,女同志多不愿意干。


      新大楼和老大楼一样,“物以稀贵”,男职工吃得香,后勤的木工、电工、水暖工、货车司机等,还有负责大楼橱窗的美工,都是男性。


      新大楼的美工王自强、石晶竹还是银川有名的画家。

 

      其实不愿意站柜台的主要原因是,1970年在银川商业系统开展的“一打三反运动”,本意是反贪污,可在整人的年代,有整人的逻辑,“久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运动规模扩大到所有营业员,人人过关,个个自危。


      职工不愿与钱打交道,抢着去后勤部门工作,远离营业员岗位。商店则要求新同志去站柜台,跟老同志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那时的百货商店,不经营糖业烟酒副食品,不经营生资农资产品等。新大楼有布料、服装、五金、纺织、玩具、小百货等班组。无奈之时,最终选择了去五金组,也有喜欢电子管、晶体管收音机的缘故。


      由于场地所限,五金组也不经营自行车。那时商品紧俏,记得五金柜台进了缝纫机,群众半夜披星戴月去排队。一早上班,看到半夜排队买缝纫机的群众,于心不忍,没有请示商店革委会分管领导,就跟组长卖掉了一半,结果惹恼了分管领导,惨遭批评。

 

      新大楼的工作的确给人带来小小荣耀。


      一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商品短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60年代末,化纤制品以美观结实崭露头角时,人们开始抢买尼龙袜,后来又抢买的确凉布、的确凉衬衣等。


      记得70年代初,流行灰色的海军装,便宜实惠;流行国际红女装,色正实用,受人欢迎。带红箭头上海牌手表,蝴蝶和蜜蜂牌的缝纫机,六管三波段的红灯收音机等,不走 “后门”很难买上。


      二是那个时代,看电影是人们最喜欢的娱乐享受,尤其是放映“社会主义阵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等外国电影时,电影票比较紧张。熟悉“东方红”影剧院,买票方便。


      三是时间稍久,新大楼周围的甜食店、银川剧院、黄鹤楼饭馆、新华理发店、修表店、照相馆等商铺也逐渐熟悉,相互取长补短,办事方便。


      作为商店最年轻的小伙子之一,冬季之外还做管道维修,协助电工木工。时常当搬运工,把笨重货物搬到运货电梯上。


      1973年1月,新大楼运货电梯的钢丝绳断了,第二任革委会主任王庆荣等六名乘坐电梯的职工负伤。停电梯的情况下,往楼上扛大件货物,真的很累。


      在“新大楼”工作的两年,初涉人生的苦辣酸甜,自认为能反映当年新大楼和老大楼职工真情实意的,莫过于农忙时期去百货农场参加劳动。 

百货农场

      那时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的精神,工厂、学校、商业各公司都开办了农场。


      百货公司农场在银川西郊的芦花台,主要种植粮食,由百货公司所属老大楼、新大楼、大红门、文化商店、劳保商店职工轮换去参加劳动,职工多的老大楼和新大楼是农场的主力军。


      除了几个犯错误,下放劳动改造的职工外,一般轮换时间半个月左右。农忙季节之外,农场保留十余人。


      春播季节去农场,撒粪、播种是主要农活。百货公司女同志多,干活的劲头却让小伙子们汗颜,拉车、背粪土,巾帼不让须眉。


      麦子出苗去农场,赶上给麦田淌水。引黄灌区淌水是技术活,多年的种田把式才让淌水。


      百货公司男同志本来就少,在农场更精贵,城里长大的小嘎子,都被安排去淌水。


      由于西干渠的水不好淌,只能夜间工作,白天由场长带着看地形,从闸口到毛渠,到麦田,手把手教怎么淌水。到夜晚可就不一样了,微弱的手电光,限制了视野,沙地沙埂,渗水不挡水,几天下来还有田没淌上。


      疲惫不堪的小伙子们熬不住,沉睡在西干渠的沙坡上,深夜渠水猛涨,冲开了毛渠,淹了场部,场长大发雷霆,大家自知理亏,听任批评。

 

      七月中旬再去百货公司农场参加夏收,要求把七十多亩麦子在半个月之内全部收割入库。老大楼和新大楼职工多,任务重。


      男同志干劲十足,连割三天,基本将麦子割倒在田里。


      女同志不甘示弱,捆麦子、装车,往场上背麦子,成了主力军。打麦子又脏又累,满场灰尘,时不时还有尖扎的麦芒光顾。


      为了防雨,夜以继日地打场,保证颗粒归仓。


      一周的紧张工作以后,胜利在望。商店革委会领导在劳动之余,让大家稍事休息。


      青年人玩兴也大,一有闲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你争我夺。各人各爱,有人喜欢在农场四周散步,闻着泥土的沁香,观看夕阳下的田野农庄。繁忙柜台上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一些青年男女走到距场部二、三里远的芦花桥上,有的伏在木质栏杆上,吹奏口琴笛子;有的大胆高歌“婚誓”、“九九艳阳天”、“ 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中外名曲。


      当时这些横遭批判的所谓“黄歌”,城里是不让唱的。


      在百货农场的广阔天地里,抒发着被压抑的情怀,疲劳一扫而光。


      老大楼和新大楼的同行,从陌生到熟识,相互讲述两个百货大楼的趣事,渐渐成了好友。离开百货农场,依旧来往。 

进我新华,就是一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新大楼利用占据的天时地利人和,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银川商业改革的领头羊,新华百货也成为银川第三产业的名牌。


      历经三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老大楼,已明显地适应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1994年首次改扩建,但苦于资金紧张,只在两层小楼的西部加盖了一个六层楼。


      2001年老大楼进行改制,成为新华百货的子公司,名称由银川百货大楼改为新华百货老大楼有限公司。


      2002年老大楼又开始了二期改扩建,存在了三十七年的两层老大楼彻底消失了。


      2012年11月,老大楼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银川街头老地方,增加了有现代超市楼层的购物场所。


      成立于1958年的银川百货商店,1965年搬入百货大楼,1972年银川市民改称“老大楼”,在不断的发展中成就了“买东西还是到老大楼”的广告词。


      地理位置依旧的老大楼,带给老银川们许多眷恋和回忆。 


      银川新华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元月经股份制改组,创立了宁夏第一家商业上市公司,简称“新百”。


      如今成为一家的老大楼和新大楼,进去首先看到的是黄金首饰柜台,甚或还有珠宝玉石饰品。连同化妆品柜台一样,一组连着一组,呈现在一楼层间。


      “文革”消沉的黄金首饰,90年代再度兴起,传承着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喜爱。


      化妆品比之从前的雪花膏、凡士林时代,花样品种五花八门,档次高高在上,真有天壤之别。


      名噪一时的“三转一响”,发生了质的变化,自行车锐减,被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取代。


      缝纫机流行的年代,家里多用它缝补衣服,补丁衣服被渐渐淘汰后,缝纫机也退出了家庭用品的历史舞台。倒是现在穿着故意磨破的裤子,追赶时髦,让老银川们大跌眼镜。


      手表被电子化后,加之手机的普及且有时间功能,买手表多盯在国际名牌高档表上,显示阔绰。


      蓬勃发展的家用电器,尤其是电视、电脑、手机,让收音机黯然失色。


      岁月流逝,怀旧依然,老银川难忘伴随多年的老大楼和新大楼......

 文章选自《银川党史网》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往期内容 点击查阅

1  生日6.26的女教师何以一步步陷入毒品泥潭?!

2  情趣奕奕的回族茶文化

3  探秘老银川:老银川的“东校场”

4  探秘老银川:端午节,中山公园抢香包

5  探秘老银川:西门桥的故与事

6  探秘老银川:信义街与羊肉街口

7  宁夏人文地理:宁夏山地知多少

8  宁夏人文地理:青铜峡双曲砖拱形粮仓

9  金庸笔下的西夏

10 宁夏“文革”简史(5):银川市破“四旧”立“四新”运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