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挖历史:乾隆三年大地震 宁夏府城化废都

2017-08-09 银川史话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宁夏地处我国内陆南北大地震带的北部源头,在地质构造上比较年轻的贺兰山与六盘山按不同方向运动,使地壳经常因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而断裂变动,导致该地区多发生构造型地震,形成了地震频发的银川带和六盘山带,在我国历史上共出现17次8级以上的地震,其中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就有一次。 

      乾隆年间,我国北方地震较为活跃。

      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即1739年1月3日发生的银川大地震,正是这一地震活跃期中的一个高峰。

      乾隆三年冬季发生的大地震,瞬间摧毁了宁夏最富庶尧繁华的银川平原地区,人民生命与官私财产损失极为惨重,地震成了阻碍银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流传着一首在宁夏早已失传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宁夏民歌。 主要内容是记载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1739年1月3日)宁夏发生8级大地震的情景:


      好一个宁夏城哟,好一个宁夏城! 宁夏的大城九里三,有一个倒影塔袁比城墙高十分!

宁夏的大城遭了难哟。唉哟,宁夏的大城遭了难哟!

      黑水水儿哗来,洪水儿漫,摇掉了宁夏的城呀,淹掉了宝丰、新渠县哟!摇掉了宁夏的城呀,淹掉了宝丰、新渠县哟!

      十冬腊月里三九天哟,哎嗨哟。十冬腊月里三九天哟!十冬腊月的三九天哟!

      孤苦的穿不上衣呀,精肚子冰上站哟! 孤苦的穿不上衣呀,精肚子凉上站哟!

      宁夏的个大人们造字文哟。 唉哟,宁夏的个大人们造字文哟!

      这一本字文哈,带到了北京城哟。乾隆爷念字文呀袁双泪肚儿上滚哟!

      乾隆爷委了个查大人哟,唉哟,乾隆爷委下的查大人哟!

      查大人上马不带兵,查大人带到兵,攘我的好百姓哟!

      乾隆爷发了十万兵哟。 唉哟,乾隆爷发了十万兵哟!这十万兵带到了宁夏的城,先给活人们送口粮呀,回来了死人们哈葬哟!

      乾隆爷发了十万银哟。唉哟,袁乾隆爷发了十万银哟!

      这十万大银带到了宁夏的城,活人吧,有三分呀。 死人吧,有七分哟......


     这首民歌生动地描写了地震前宁夏府城的雄伟高大,宝丰、新渠县的美丽富饶,以及地震后惨不忍睹的景象。


      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1739年1月3日),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气温骤然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银川平原的城乡大地到处是一片肃杀的寒冬气息,苍茫大地上看不到一丝绿色。


      早就习惯了这种寒冷天气的宁夏城乡居民们,生起了火炉,烧热了土炕,准备进入梦乡。


      宁夏知府顾尔昌的府邸里,灯火通明,顾知府一家正在宴请宾客,宴席上的人们红光满面袁觥筹交错,正在享受着美酒佳肴,吟诵着诗词歌赋。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正悄悄逼近这片平静祥和的土地。


      初更时分,突然间,大地剧烈地震颤着,从地下传来雷鸣般的吼声,大地像剧烈抖动着的簸箕一样,猛地上下簸了两下,官衙尧庙宇、民居哪里经得起这样剧烈的颤抖,顿时土崩瓦解,一片狼藉,原来的富庶繁荣之乡刹那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从银川南部的平羌堡(今宁夏银川平吉堡)一带到银川北面100多公里的新渠、宝丰两县(旧址分别在今天平罗县姚伏和宝丰境内)方圆数百里,所有的城镇、堡寨、村庄被夷为平地。


      家家户户用来取暖的火炭烧着了倾倒的家具和垮塌的房梁,大火迅速蔓延开来,把宁夏府城的大街小巷烧得亮如白昼。


      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才渐渐熄灭,来不及跑出屋外的男女老幼,被压死十之八九。


      幸存的人们泥猴般地从倒塌的房屋废墟里钻出来,呼爹唤儿之声连绵不断,号哭声、呻吟声、惨叫声,火焰燃烧爆裂声,从各个角落传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宁夏知府顾尔昌的府邸也成了一片瓦砾,全家老少被埋无一幸免。


      顾尔昌是苏州人,被称为吴郡五百名贤士之一,治理宁夏期间颇受百姓爱戴,没想到在此次天灾中全家遇难,清朝政府后来追封他为太仆少卿,并立祠纪念他。

      据后来的地震专家们测算,乾隆三年(1739年)大地震的震中位置是在北纬38度9,东经106度5。正紧靠今天的平罗县城。

 

      当时在地震中损毁的新渠、宝丰两县都在今平罗县境内。


      新渠县城故址在平罗县城20公里,今姚伏东北一带,宝丰县城故址在平罗县城北25公里,也就是今天平罗县宝丰一带。


      这两个县都是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开凿惠农渠时,在原来的荒地上移民新建的, 经过移民的辛勤耕作,这里已经成为塞北米粮川,人口稠密,村堡林立,没想到仅仅过了13年,就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地震中,原来平坦的引黄灌区大地鼓起了无数小土包,好像坟墓一般。


      平罗、新渠、宝丰三县的城墙全部坍塌,城门洞陷入了地下,只留下半个门洞斜嵌在地面上。


      大地被震裂了,田野里到处是宽数尺或丈余的大口子,从裂缝中涌出还冒着热气的黑水,甚至有人掉进去就再也没能爬上来。


      涌出的大量地下水淹没了城镇、村落。


      昔日瓜果飘香的土地变成了一片沼泽,水深居然到两米多。


      没被地震压死的百姓又被洪水淹死不少,粮食、被褥尧器皿等生活必需品全部在地震和水灾中丧失殆尽。


      幸存的官兵和老百姓只好在倒塌的城墙高处暂时栖身,没有吃的东西,也没有抵挡寒冷的衣服被褥,九死一生的人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使得漫山遍野的洪水迅速结冰,东到黄河,西到贺兰山,北到石嘴子,南到平罗城,周围一二百里的土地竟成了一片冰海。


      总之,震灾、水灾、火灾齐临,加之地震时正值深夜,百姓猝不及防,死伤无数,幸存者也是衣食无着,栖息无所,其苦难可谓惨绝人寰。

      在地震中遭到损毁的还有旧满城。


      清朝,宁夏是一个重要的军队驻防点,全国设置八旗将军衙门的仅有13处,宁夏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当时宁夏政治、军事、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


      八旗兵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兵驻防宁夏,主要任务是攘外安内,保卫边疆不受侵犯,服从朝廷调遣平息内乱。


      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清朝政府裁撤宁夏卫,建置宁夏将军府,派遣3500余名八旗官兵进驻宁夏,并在宁夏府城东北五里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小城,专供八旗驻防居住。


      这座旧满城的遗址在今天银川东郊。 


      在乾隆三年大地震中,宁夏旧满城比宁夏府城更靠近震中,因此受到的破坏更大,死伤更惨。


      旧满城四个城门被陷入地下数米深,门都没法打开,只能靠人力把门从地底下挖出来。


      费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得以把四门中的西门打开,供人员出入。


      在这场大地震中到底有多少人遇难至今都是一个谜。


      由于地震突然来临,所有的文书档案全部损毁,幸存的人连性命都没法保全,根本不可能去统计遇难人数。


      仅仅根据估算,宁夏府城和北边平罗等三县,死伤人数有说死了十之四五的,有说死了大半的,还有的说死了十之八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详细的死亡人数统计是满城的统计调查资料。这是因为满族人在清代是享受“特殊国民待遇的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由国家养着,地震死亡的都要给予抚恤,所以统计工作做得比较扎实。


      根据大地震后第六天镇守宁夏等处将军阿鲁给乾隆帝的奏折,旧满城共压死满族人1256人,约占旧满城全部人口的一半。


      宁夏府城的死亡人数则统计得很马虎,截至当年十二月,从城里抬到城外埋葬的人就有15300多,这些还都是死后落个全尸的,那些深埋在瓦砾堆中无法挖出的,还有在火灾中烧成灰烬的,根本没办法刨挖,也没办法收敛。


      显然,死亡人数应该远远大于被抬埋到城外的尸体数量。


      在新渠、宝丰、平罗等县,被水淹死后尸体被冻结在冰里的,陷入地缝中难以寻觅的,更是难以统计。


      因此,整个震区的死亡人数,只有《乾隆宁夏府志》中提到的一个总的估计数,也就是共遇难五万多人,而实际上,死亡人数显然是远远超过这一数字的。

      这次地震的波及范围也非常广,当时陕西、山西各地都明显感受到了这次地震。至少东北到山西大同、太原,东南到陕西西安,都在同一时刻明显地感觉到了。


      这些地方与震中的直线距离,至少已超过600公里了。 


      这次大地震除了其强烈程度令人惊叹外,余震时间也很长,断断续续竟然相延两年多,直到乾隆五年四月,宁夏还有余震发生。 


      由此可见,这次地震的震波之远,余震之久,都是前所未见的。


      地震除造成宁夏府城等地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在地震中死里逃生的百姓惊慌失措,沿街奔走,嚎哭不绝;窃粮、抢劫等不法行为泛起。


      强烈地震将宁夏府城的粮仓门墙震坏,粮仓没有门墙防护,粮食都露天堆放,灾民们衣食无着,政府救援又迟迟不来,便私自盗取官仓粮米为食。


      地震发生后,宁夏府城的大小官员们还算称职。


      地震后的第二天,宁夏将军阿鲁组织兵丁挖开西门,才得以与府城联络。


      此时宁夏府城惨不忍睹,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阿鲁会同道员钮廷彩、总兵杨大凯共同商议救人、抗灾事宜。决定由道员钮廷彩出贴告示,令受灾百姓各将户口查报,据报先散一月口粮,让灾民们不至于饥寒交迫。


      阿鲁又让总兵杨大凯齐集兵丁,坚守仓库,防止灾民私自取米。


      阿鲁在紧急时刻,还打破了驻防八旗军队不参与地方事务的规定,召集满洲兵500名,在宁夏府城内大小街道、紧要场所居住,往来巡察,抚恤受灾百姓。


      针对地震刚过民心不稳的局面,阿鲁等人还晓谕百姓“此系天灾,尔等不可扰乱,自明日为始,道员即行赈恤尔等,散给口粮袁万不至令尔等饥困。至于详报巡抚具奏之后,皇上怜悯,自有恩施。”地方政府在地震初期维护社会秩序及救灾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宁夏地方官吏在积极救灾安民的同时,紧急向朝廷报告灾情。请求朝廷和地方巡抚大员速派官员前来料理。


      在清代,交通设施还很落后,传递灾情、战乱这样的紧急事件都是靠驿站传送的,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不会很快到达京城。


      地震的当天,宁夏将军阿鲁就紧急给乾隆皇帝写了封奏折,但两周后才到京。


      十二月初九日,乾隆接阅阿鲁等第一份奏折,因阿鲁奏折中所言甚简,尚未有具体伤亡数字,所以并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仅在阿鲁的奏折后朱批“知道了,有旨谕该部矣”,并当即谕令院“所有城内官兵人等作何加恩赈恤之处,著该将军作速查明,一面奏闻,一面办理,其各处受灾兵民人等,著该地方官即行查明,一体赈恤。”仅责成将军阿鲁与宁夏道府等地方官查勘办理。


      十二月十三日,接到阿鲁第二份奏折后,乾隆了解到灾情极重,颇为震动。


      他表示“朕心甚为惨切,惟有敬凛天变,深自修省。” 


      同时,立即派朝廷大员前往处理灾情,他急令兵部侍郎班第立即起身前往宁夏府城,动拨兰州藩库银20万两,命他会同将军阿鲁并地方文武大员,查明受灾人数,逐户赈济,使灾民免于流离困苦。


      此时距地震发生已经20天了。


      与此同时,川陕总督查郎阿接到报灾后,于十二月十三日连夜赶往灾区,处理救灾事宜。

      同历代统治者一样,乾隆皇帝认为发生如此大的地震,是出自天惩,所以作为天子要抚躬自咎,自省其事。作为臣子则要尽职爱民,才能转祸为福。


      乾隆如此重视此事,各级官员自然不敢怠慢。


      钦差班第于十二月十四日起程,仅用两周时间,于二十八日抵宁,其速度与公文传递速度相同,足见班第行程之快。


      班第抵宁后,立即会同川陕总督查郎阿、甘肃巡抚元展成、宁夏将军阿鲁等拟定了赈灾办法。


     具体为:

      1、抬埋死尸袁此项工作自月初就已开始,仅府城就抬埋15000余具。

      2、除原赈米粮外,自正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四日加赈五个月。在旧例外酌增,每大口月给京斗粮八合三勺,小口减半。 

      3、灾民暂搭窝铺栖身,春融后按人口给予房价,无论大小口,二口一间,三口两间,五口三间等,每间给房价银二两,令其自行建盖。

      4、查明幸存孤儿,照例给予口粮尧房价,交托亲戚收养。 

      5、调拨凉州府属武威尧古浪二县余粮八万石,由黄河船运赴宁协济。

      6、除宁夏各库现存及奉拨银45万两外,所需不敷,统于兰州藩库就近酌拨。

      7、新渠尧宝丰二县从前招集开垦之民,无论留住及回籍者,均令查明一体赈恤。 

      8、宝丰仓贮粮石,因仓库倒塌,选派官驼运贮平罗。 

      9、外来客商,死者给银抬埋,存者与本地民人一体赈恤等。

      经过三个月的赈恤救灾,灾民生活与情绪渐趋稳定。


      至此,第一阶段的救灾工作基本结束,于是钦差班第于二月二十四日起程回京复命,大学士查郎阿、甘肃巡抚元展成亦于二月二十六日起程各回西安、兰州。

    

      清政府对此次大地震是非常重视的,前后动拨国帑数百万两。赈灾救济与修缮各工,全部由国家拨款。


      震后初期,先后调拨河南省地丁银40万两协济,拨发户部库银100万两,但还远远不够,到乾隆四年七月,川陕总督鄂弥达等再次请拨100万两。


      这些拨款,成为灾民安置、恢复生产及灾后重建的保障。


      为使灾民恢复元气,清政府连续三年减免灾区赋税负担。


文章选自《银川史话》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

往期内容 点击查阅

1  蒋介石:飞临银川寻“国略”

2  想起吃在吴忠的那些事,真好!

3  历史上的今天:包兰铁路通车

4  探秘老银川:“老银川”记忆中的玉皇阁

5  探秘老银川:老银川的第一个游泳池

6  宁夏人文地理:沧桑古堡惠安堡

7  宁夏人文地理:宁夏山地知多少

8  这些宁夏老照片,背后有故事(1)

9  这些宁夏老照片,背后有故事(2)

10 银川话的“秘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