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卫黄河码头的变迁

2018-03-23 刘忠群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黄河帆船

      中卫县城地处黄河之滨,河水流至县境沙坡头,水势平缓下来,河道渐次开阔。


      中卫县方圆4700多平方公里,南部有香岩山作屏障,北临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黄土地带,东西一百许里,南、北二、三十里,黄河从中经过,大地劈成了南、北两面。


      这里,自元代就引水开渠,黄河两岸,渠道纵横,农业生产,年种的收,从不忧旱,深得黄河灌溉之种,向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自清代起,黄河自青海经甘肃而宁夏,再达内蒙包头,千余里河道中,中卫以西,舟船绝难行驶,只有皮筏和木筏可顺流下行。


      但宁夏中卫以东至内蒙包头,船、筏却能并行其间。而中卫地区的黄河码头,恰处在数千里黄河水运的要津位置。凡顺流而下的皮筏、木筏到中卫后,傍河停靠,卸售部分货物,而中卫土特产,也借航运之利由水运转销包、绥、京、津。


      这种水路向外运输的方式,促成了中卫沿河一带商品经济的发生和发展。


      由此,中卫地方除深得黄河灌溉之利外,又有黄河航运之便,堪称“得天独厚”!


      中卫县境的沿河码头或渡口,见之史岫的,明代有常乐渡和永康渡。


      后至今天,又有上(下)河沿渡、侯家码头、大坂湾渡(原常乐渡)、新墩码头、炭场子渡、莫家楼渡(原永康渡)、永康永丰渡、镇罗李嘴渡、宣和一星滩、俞家滩、马滩告示度。


      其中炭场子、新墩、莫家楼三码头(或称“渡”),距县城都较近便,先后成为中卫南北陆路交通和东西运输货物的贸易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水旱码头。

历史久远的炭场子码头

      炭场子在县城正南3里处,濒临黄河北岸,以运销贮放下河沿煤炭而得名,曾是中卫较早的沿河水陆码头。


      炭场子码头早于新墩码头,而莫家楼码头的兴起,则是清末光绪年间的事了。


      炭场子地方,早时人们称之为“康家码头”。但炭场子并无康姓人家,是原来“扛劲码头”之讹称。


      炭场子名称中的“炭”,即中卫下河沿特产的烟煤。


      这种煤,本地人除用作烧炕取暖之外,还是手工业产品烧制时的热能。它易燃、火旺、温度高,砖、瓦、石灰等建材窑中,是少不得的。


      因此,历史上中卫以东各县、区,每年需要大量的中卫烟煤,再加上下河沿产坩泥与陶土烧制的沙锅及日用陶瓷粗制品,这些都构成了中卫县炭场子贸易与交换的大宗产品。


      为了转运和堆放的需求,炭场子有堆放煤的炭场若干个,堆放陶瓷制品的瓷场几家,还有一个小的盐场与木场。加上几家饭馆与车马店、商店等,列在街道之上,成为一个行业齐全的农村小市镇。


      炭场子早期的航运活动,除在宁夏境内运载货物和旅客外,向东运行可达包头,并有为数不多的兰州、青海西来的皮筏、木筏停靠。


      用于航运的工具有木船和羊皮小筏。木船型体大,载物多(一般5-10吨),多用于远航包头。羊皮小筏多用于河上摆渡或短程航运,它方便、省时。


      有时也可由两个或三至四个连缀成较大的羊皮筏(载重2-5吨)航行于金、灵、石嘴山、后套,较之木船省时、省费,经济合算。


      通过所有水上运输,自然形成了商品的贸易与交换。


      炭场子从事煤炭与航运业的民人,主要有左、宋二家,至今有其后裔。


      据说宋家在下河沿经营煤矿,雇佣劳力开采,发了家。


      于是,专意供给两个儿子读书,双双肄业为贡员,其一名叫宋邦杰。因宋家子弟有功名,家资富有,成了炭场子地方的首富。


      据宋家嫡传子妇洪淑贞谈,当时他家在炭场子街上开有商业字号,还有经营信贷业的当铺一爿(下河沿、宁安堡及县城亦各有一处)


      而左姓之家,在炭场子专营航运业,后辈人也有为清末拔贡者。


      当时他家木船最多时有一二十只。据传左家行船很有势派,宁夏境内能够畅行无阻。


      左姓之外的中卫船只,行至沿河关卡时,有冒充左家船而不受查验就被放行的事。


      左、宋二家主妇进城串亲,行必乘坐两套骡马小轿车,其派头与威风,赫赫于中卫城乡。


      炭场子就近的民人,从事农业耕作的较少,多在冰河开冻之后,长期从事航运业。有的拉船走后套;有的在码头摆渡或搞短途航运;还有些就地从事商品倒贩。


      于此种种,炭场子就形成了一个古老的小农经济中特殊存在的小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

旧时的码头

      在炭场子航运和货物贸易兴盛的年代里,车马骆驼和来往行人,川流不息地往返于由县城至炭场子的道路之上。因而,县城的“南关”地段,相庆地繁荣起来。


      《朔方道志》中载,中卫县市集七处,首列县城。注文为“内外列肆,而南关尤盛”。南关曾有粮店两处,中药铺一爿,酒坊、油坊及杂货商铺应有尽有,但这种繁荣景象为期不长,在炭场子码头转移到新墩之后,中卫城的南关便萧条、冷落,不成其为闹市所在了。


      炭场子濒河建龙王庙,庙中有匾额一块,上书“神庥广被”四字,相传是清朝某皇帝所颁赐。


      庙的正门之上建有戏楼,为乡绅宋家出资建造。


      这里民间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谚语。


      宋乡绅住地原在龙王庙前,后因河水暴涨,河道北移,堤岸坍塌,河水径流龙王庙前,至今有传说云:“炭场子庙的戏楼柱子能拾船哩!”


      由此之故,宋乡绅家住宅,随迁到龙王庙北二里,新建了两院完美的宅院,以迄于人民解放后的七十年代。


      炭场子因连年河堤坍塌,泥沙淤积,吃水日浅,于是中卫县水旱码头中心就由炭场子转移到修建坚固的新墩码头辽个整体转移时期,约在清代中叶。

四达要冲之地——新墩码头

      新墩位于县城西南五、六里的地方。


      炭场子码头在未整体转移到新墩之前,已是仅次于炭场子的辅助性水陆码头。


      转移后,中卫县东、西水上运输、南北陆路交通、商业经济的重心,全都跟着到了新墩。


      新墩码头的水工建筑,较之他处不同,巨石堆砌如壁,坚固耐用。


      堤岸为突堤式,突堤伸向河中,两边形成弯弓状,减缓水势的激流奔腾,上下堤均可停泊船筏。


      至今犹存的一块《重修新墩庙碑记》上写着“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河之阳者犹渡,以奉香火,何论船、炭二行与河朔一带之庄民也。”


      又记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疫工时列叙费用来源,“……等议募船行、炭行,远近善信,共布施……”。石碑刻立年代为道光二十四年。


      由此可见,在清乾隆、道光年代,中卫西南庄的新墩,早就有了河上航运与商品外销的船业、炭业两大行业的存在。


      这是脱离了自然农业,兼营手工业与商业的经济组合,较炭场子码头在中卫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前进了一步。


      新墩码头成为中卫县中心码头后,兰州到包头的木筏、皮筏渐次多了起来,扩展了水上运输的航程。


      中卫的白盐池和内蒙的察汉池青盐开禁南运,新墩设立了盐务榷运局,这里的仓储食盐,向南转运。


      因此,新墩码头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


      从兰州到来的皮筏、木筏上,载有当时官商绅民喜欢吸用的水菸,还有畜产羊毛、皮革及一些驰名中外的中药材。尤其大批木材源源不断水运而来,一部分在新墩卸下。从而丰富了中卫的商品门类,也活跃了中卫县的商品贸易。


      中卫北境和内蒙有一些内陆天然湖泊,水质苦咸,有的干涸成为天然盐池。


      中卫穷苦人民,自古就徒步到盐湖背盐(往返160里),自己食用或转卖。


      远在清乾隆十二年(1748)史书上记载“奉文于渡口设场,抽收盐税,不禁土盐过河,河南居民深便之。”但开禁两年,复又禁止。


      又至清咸丰八年(1858)陕甘总督乐斌奏准,阿拉善境内之吉兰泰盐池、察汉池均收归官有,招商承办,并在宁夏中卫县、一条山设立盐店收储转运,商家每岁纳课银一万六千两(《大清历朝实录》)。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省当局承租中卫察汉布鲁克盐池,年给租银一万两。


      在中卫、一条山两地设官运局,所有该地之盐,年定额为六万驮,按中六、条四条,冬七春三,交运中、条两局收仓储存。各路盐商再向中、条两局批购,行销各地”(《宁夏近代史纪年》)。中卫池盐“承办”前后有不同,但“设局收仓储存、转运”外地,则是共同的。


      这说明自十八世纪中期,中卫沿河码头就设立官盐局,开始从事食盐的运营。


      中卫官盐局(或盐店)设在新墩码头蒋家营子,直到民国初年,依然存在。


      盐局有一个缉私马队,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新墩码头的盐务运营业,成了该地经济生活的中心。


      当时新墩自太平渠的大渠桥以南,直达河岸的二里多路的道路两旁,形成了一个航运业、过载贸易业、盐运和蒙汉贸易服务的市镇。


      街道两侧有私营盐店(粮店)七、八家,它们是全兴盛、尺盛魁、楚茂隆、裕泰和、恒兴成以及姚家粮店等。


      店里有盐房子倒盐,有停歇骆驼的场子,有驮户的住房,每家占地面积十数亩不等。


      他们分别做些山货皮毛、杂粮收购以及粮食加工和酿酒的经济活动,还有兰州水、旱菸、药材的批销。粮店之外,有几家小杂货商铺,为蒙民供销茶、糖、布匹、绸缎、日用百货。


      1912年,设邮政信柜1处,除为客商邮寄信件,还办理汇银、寄货业务。


      盐业驮运,以蒙驼为主,兼有甘肃民勤、固原、陕西西安和宁夏同心以及中卫当地的骆驼。


      每年夏季,天气火热,骆驼牺牲和放拦膘。


      入冬后,起场驮运灌仓(灌仓是指骆驼自蒙地驮盐至新墩盐仓倒下存储)


      但到夏季,盐商的车辆运来川、陕杂货,平、固粮食、油料等,在新墩码头销售后,又装盐运返。


      因此渡口常年转运,从不停歇。

旧时的码头

      随着津、沪沿海工业的兴起,京绥铁路建成通车,自兰州下业的皮筏、木筏的停泊,一天比一在多,新墩码头的商业也日趋活跃。


      有的卸筏换船,有的货主和筏工上岸购买生活用品。


      当地人自豪地夸口说:“县城里没有的(指商品)新墩有”。


      由于新墩码头的繁荣,县城西关也繁荣起来,开设了几家货栈,最有名的叫“永昌店”。


      因航运和驮运货物过境,收纳过境税,地方税收数额,逐年都有增加,新墩地方成了中卫县财税来源主要点。


      中卫不产松、杉、柏等木材,当地需用这类木材,都由兰州联成木筏航运中卫。


      1942年,中卫县重修高庙所需300多立方米木材,就是由洮、岷经兰州从河上发运的。


      为此,码头有长期固定的木场,有着木材的交易活动。经营木场的场主多系回民,如民国时期的王大汉(名王福成),因其身材高大而得名。


      由青海及兰州到中了的皮筏、木筏筏工,绝大多数为回民,他们都是几代祖传,善测风云,熟悉黄河航道沿途的峡谷及险要地段,有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的经验。


      同时,中卫信盐运销平凉、固原,盐商、驮户中也有不少回民。


      回、汉人民习俗不同,于是在新墩为回民生活服务的各行各业应运而生。


      有的回民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设清真饭馆、车马店及粮店,计有李天兰、马占武、周进升、杨成福、狼八嘴(马姓)等。


      后来回民繁衍生息,人口增多,新墩就成了中卫县回民最早聚居的村镇,民国20年间由驻军马鸿宾部的马旅长(回民)倡议,修建的新墩回民清真寺,至今犹在。


      新墩对岸的倪、马两滩地方,因常年不歇的盐运,也有回民开设的饭馆、车马店、馍铺等。

繁荣的盐运码头——莫家楼

      清光绪末年,新墩官盐局,每年收储外运的盐,日益增多,扩大友谊运业务,需再建盐仓、办公用房以及骆驼场子,需占用不少耕地。


      当时,新墩人民在狭隘小农经济思想支配下,有的虽然身在船、炭、商、贸行列之中,但仍依附于农业,在“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支配下,缺乏远见,看不到商业经济带来的好处,不愿让地给盐局扩建,于是新墩盐局不得不另选新址而搬迁了。


      新墩经营盐业及驮运的“尽盛魁”店主刘尽善,得悉盐局急需搬迁另寻适用新码头时,自己带头并联络莫家楼地方的民人,让出耕地,欢迎西北盐务局中卫盐场公署搬迁莫家楼渡。从此,莫家楼码头就取代新墩码头,成为中卫县位居经济首位的转运码头了。


      刘尽善是本县镇靖堡人,有卓识远见。盐局搬莫楼事。盐局未建成前,先在镇靖堡刘尽善家的耕地上,围起倒盐场子,暂代盐仓,人称“刘家盐房子”,开始了盐运的营业。


      盐场公署设场工一人,下设财务、产销两科,配有武装缉私队。整个机构的规模比新墩的官盐局大得多,占地100余亩。


      仓库管理及司秤人员共60多名。盐场工资待遇较宁夏省属人员优厚,按月发放。因而盐场工作人员一职,很为一些人所注目。有一教师,报名考取了盐场录士。


      莫家楼盐场公署建成后,原在新墩的全兴盛(王明德、王恩鸿经营)等各家盐店、粮店,也随之搬迁到莫家楼。


      以后又新增乡绅刘端甫家的“余庆恭”,赵鸿典(河北人)开设的“鸿泰店”,莫楼人李自明的“春新永”及一家回民开设的粮店。


      一时间,中卫城乡豪绅、富户的资金,都投向莫家楼的盐运业,以获得商业上的巨额利润。

民国时期的莫家楼

      莫家楼码头的特点,是以盐运为中心,河上航运业已退居其次。


      特别是自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后,宁夏以东,华北诸省区相继沦陷,海盐、山西潞盐、运城盐停运。豫、陕、陇东等地民众的食盐,都仰赖中卫运盐至平、固、西安、汉中等地。于是中卫盐场公署盐的转运业务。就更加紧张而繁忙起来。


      莫家楼各家粮店中,“尽盛魁”由于经营时间长,蒙汉贸易好,因而业务范围广,资金雄厚,生意做得活,发展较快。


      在其经营高峰时期,本家用于驮盐的骆驼,就有300多峰,有大小几个骆驼场子,其用人和占地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蒙驼驮盐到莫楼盐场,盐场将蒙驼盐储仓后,蒙民收据往尽盛魁凭票装取粮、酒、烟、茶以及布匹、绸缎等物,并就此食宿,然后返回蒙地。而蒙民应办的一切运盐手续,统由尽盛魁出具凭证。驮户到盐场装盐(有些还要南运)、领款、手续简便,不费时日(晚上,尽盛魁有专人到盐场结清当日各驮户的帐目)


      尽盛魁似乎是盐场公署的一个分理机构,其办事抽佣金5%。


      平凉、固原南路盐商,用车、驮运来的百货、杂货、山货以及各色粮食,也多在尽盛魁卸货销售,凭票到盐场装盐运回。


      为了方便驮户,尽盛魁在省外终运地方——固原、宝鸡(胶车运)、西安、汉中(驼运),都有专人驻留,似今之办事处一般,清理起运时扣留的半数运费,并处理其他要办的事项。


      不仅如此,尽盛魁派人在蒙地大量收购畜产品皮毛,也是其营业中的大宗。


      当时蒙民受通行货币贬值之害,均不收流行纸币,无论收购皮毛,不定期是驮盐运费都以实物相交换,双方论价公平合理,彼此信赖,一切以尽盛魁的帐目为依据。


      抗日战争后期,盐的南运量逐年加多,莫家楼原有的劳动力,开始了新的组合,有的从事加工面粉开了磨面房;有的用木轮大车或独轮手推车,把盐场里的盐包,运至河沿码头船上;也有的在盐场做了找盐包的临时性雇工。


      莫家楼各家粮店除尽盛魁一家经营活跃外,其他10多家,经营状况,多和尽盛魁仿佛,其中李子明家的“春新永”,临近全国解放之际,已后来居上,超过了尽盛魁,成为当地之首富。


      莫家楼盐运最繁荣时期,每昼夜总有二、三千峰骆驼进出莫家楼。


      冬季的夜静更深时,在县城尚未睡熟的人们,总会听到节奏缓慢的骆铃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响个不停,告诉人们,驮工来到莫楼或返回蒙地去了。


      自从莫家楼盐运大开,运输工具也有了大的改进,胶轮大车在中卫出现了,来往于平、固、西安各地。


      中卫客户王凤麟(河北人)家,情况最好时拴有6辆胶轮大车,每辆胶车4匹骡马,运载量2吨多。而一些贫寒人家,为了求得生活出路,赶上毛驴,推上独轮木车,装上有限的盐,奔走在六盘山崎岖的道路上。


      由于盐场公署,在经济方面处于中卫县的重要位置,盐场场长也就成为中卫县的显赫人物。


      盐场场长进城,一些豪绅、富商,钻营奔走,以能结交场长为荣,并希得点好处。甚至中卫临近角放时的几任县长,把盐场看作致富的衙门,从场长处批出驮运官盐的条子,转手提价卖给驮户,自己费务轻微,但得利多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全国大统一,前述一些地区的民人食盐,不再仰赖中卫盐运了。


      于是位居中卫县经济贸易中心的莫家楼,逐渐改变了它的历史作用,成为公路上南北来往的一个渡口,结束了它旧日发达兴旺的岁月。

上世纪60年代的码头

王秉廉  李九龄  刘天聪  孙万镒  方兴仁  整理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文章

■ 清末时端郡王载漪因何落户宁夏

■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宁夏隆德之旅

■ 宁夏  朔方  塞上江南

■ 宁夏老字号传奇:历久弥香中卫郑家楼

■ 中卫:曾经的宁夏瓷都

■ 你不知道的宁夏中卫四合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