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征文选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与实践
地球包罗万象,地理环境有着神奇的力量,学习地理课程能够帮我们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能够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人文现象,感受世界各族的风土人情……然而,世界纷繁复杂,要理清地理学科知识又谈何容易?“七大洲四大洋”山长君倒是可以随口说出来,但是要是问到哪个洲具体地形怎样,有哪些气候现象,又有哪些资源优势,山长君估计会哑口无言。那么作为学生,有什么方法学习好地理课程?作为老师,应该怎么样教好地理课呢?想知道吗?下面,山长君要分享的这篇文章,你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今天,山长君要分享的是来自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张晓扬老师的文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与实践》,文章举了大量的例子,结合理论和实践,讲述了高中地理课该怎么教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日益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如2015年10月中国地理年会中特别利用专题会议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了专项讨论。
纵观历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试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直接考查相关知识,或以区域地理基础知识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去描述和阐释区域地理事象,论证和探讨区域地理问题,并提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等能力,皆为考查的重点内容。
基于此背景,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和地理实践等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结合前期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以培养学生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并进行教学实验。
二、地理核心素养
的构成与内涵
2015年10月中国地理年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专题会议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全面的、综合地看待地理学与社会间关系,并解决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最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其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图
1、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理解、判断和掌握,是地理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也是国民素养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关系”、“人与地如何协调”、“人与地的协调程度”等问题所持的科学观点和态度上。
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将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层各要素、地理事物各部分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对其进行实际分析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研究结果包罗万象,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表现在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渗透,不同区域中各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演化。
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从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出发将其做整体性分析,或是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要素分析、时空多维度考量和地方性差异分析等综合性分析。
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指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学习结果。即为满足某种学习和实践要求,将地球表层按照尺度、类型、功能、关系等标准或差异划定的区域逐步认识并最终内化于自身知识结构中的认知过程和结果。
4、地理实践力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实践力是借助地图、数据和其他工具在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地理信息定位和搜索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素养的综合表现。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
区域地理教学路径及其实验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主要有三大教学目标:(1)判定区域位置;(2)把握区域特点,进行区域差异比较;(3)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或对其发展状况的评价,并提出相应措施。三大目标相互关系如图2
▲图2 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相互关系
为能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笔者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前期教学实践,摸索出图3所示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并进行了教学实验。
▲图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
本路径主要由“自主建构”、“ 习得阶段”、“ 转化阶段”、“ 迁移阶段”四个教学环节组成,现以世界地理“非洲与埃及”为例,具体说明。
1、自主建构
本环节中教师先展示选取区域的教学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区域图表等)让学生据其自主学习该区域的基本要素,以结构图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展示。
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填图、绘图、析图(图4)等活动,强化了学生对区域位置、区域自然和人文基本要素等基础的区域认知,为后面的区域探究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1)在图1找出并描绘:0°、40°E经线和23°26′N、23°26′s纬线;
(2)在图1中标注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印度洋;
(3)在图1中标注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好旺角;
(4)在图1中标注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
(5)在图2中标注出气候类型、洋流的流向及名称。
▲图4 自主建构环节活动图
2、习得阶段
区域地理特征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区域要素是区域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区域要素间关系体现了不同区域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一直以来对区域要素的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得阶段主要是教师围绕所学区域设置一系列梯度性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据资料分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并分析区域可能出现的问题。此环节教师通过运用先行组织者、支架式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例:教师提供图5所示的资料,让学生通过探究非洲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埃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要素的影响等来分析非洲、埃及的区域地理特征。
▲图5 习得阶段环节活动图
3、转化阶段
区域地理教学深刻揭示了人类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为人类发展提出了种种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地理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的。
本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各种地理原理、规律尝试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与展示。在此环节的活动中,人地观念的主线索贯穿始终,学生在提出解决区域人地矛盾的方法与措施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得到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体系逐渐得以充实和完善。
例:教师提供图6所示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探究非洲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
【探究3】非洲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非洲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框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 46 32976 46 15287 0 0 4091 0 0:00:08 0:00:03 0:00:05 4090施
[资料1]人口的迅速增长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现在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为2.8%,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的地区高达3.0%。
[资料2]非洲粮食生产与消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洲成为世界上人均粮食产量不断下降,赤贫人口持续上升的唯一地区。在正常年份,仅少数几个非洲国家能够保证粮食自给,且在荒灾年需要粮食援助。20世界80-90年代间,在经理大饥荒和经济衰退之后,非洲粮食生产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粮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比率降到5%以下,平均自给率仅达50%。2000年以后,耕地面积的增长促使非洲粮食产量以4.4%的年增长率增加,到2010年达到15479万吨,占世界百分比7.02%。而耕地面积的增长率慢于非洲人口的增长速率,近年来遣返的大批难民更是加重了非洲粮食安全的压力。
▼表1:1980-2010年非洲及世界粮食产量
▼表2:1980-2010年非洲粮食进口量
▲图6 转化阶段环节活动图
4、迁移阶段
迁移阶段教师提供新的区域,学生运用所学的区域分析方法进行迁移训练。此环节教师通过变式练习策略,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四大核心素养进行二次培养及提升,进而强化教学效果。
例:教师提供图7所示的资料,提供新的地理区域,并设置新的区域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方法,进行区域的分析。
【探究1】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根据资料说出西北地区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图表示)。
【探究2】 西北地区自然要素对人文要素、生态环境的影响
1、宁夏平原为广阔的沙漠,为什么宁夏平原却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
2、试归纳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哪些问题?并请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图7 迁移阶段环节活动图
四、教学效果总结与评价
通过与传统教学对比进行效果评价,本文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及其教学实验取得了如下效果:
1、提供了资源平台,方便了学生区域认知的构建
区域认知需有区域划块的意识和习惯。由于不同尺度的区域成因、特征、规律不同,兼具整体性和差异性。因此将其割分研究,化大或化小,既可从小处突破,细化内容分块学习,认识透彻后再将所学区域块进行联系、对比与整合,完成对大处的总体把握;也可从大处入手,逐步添加区域特有的属性进行研究。
在本研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综合采用化大和化小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区域认知,并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举一反三,根据需要转换尺度,完成对区域尽可能全面的认识。
本研究通过提供相应的区域地理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以结构图的方式对区域空间位置、区位条件、区域自然和人文等要素等进行归纳、总结和展示,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及根据学习资源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方便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的构建,从而达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区域认知的培养目标。
2、通过设置区域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区域地理教学需要学生从地理学独特视角,综合分析区域中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从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出发将其做整体性分析,或是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要素分析、时空多维度考量和地方性差异分析等综合性分析,从而打破固有的单一思维模式。
本研究中我们围绕所学区域设置一系列梯度性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从地理要素综合分析角度、从时空综合角度及从地方综合的角度等来分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并分析区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实际区域地理问题有更加透彻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践行了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
本研究通过运用多种地图、设计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运用各种地理原理、规律尝试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与展示,以锻炼他们能在实际环境中认定方位并概述所处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及独立思考和积极适应实际环境的能力。经过这项教学实验,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地理实践力得到一定的习得和养成。
4、迁移地理情境,强化了学生的人地观念
地理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因此地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人地协调观念、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本研究中要求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新的区域,运用前述所学的区域分析方法进行迁移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区域地理问题及其根源,并寻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通过迁移地理环境学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意识体系得到充实和完善、学生的人地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得到极大的强化。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要教好这门学科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张晓扬老师在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教学路径,并在文章中从 “自主构建”、“习得阶段”、“转化阶段”、“迁移阶段”四个教学实践环节出发,结合例子,清晰了诠释了该怎么开展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问题。
通过阅读这些获奖征文,山长君发现,教师们都在为教学的改革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育就是需要更多的人来分享教育智慧,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公众号,山长君将为你分享更多教育智慧哦!下一期,山长君要分享的文章是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与《中小学德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中小学教育变革”主题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核心素养引领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作者是来自广东仲元中学戴世锋老师。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图片来源:图片来源于作者,山长君根据排版需要,稍作修改
标注:本文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与《中小学德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中小学教育变革”主题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