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家】龙宁英:我把我的歌我的思索献给父老乡亲
本期《对话名家》带您走进著名作家龙宁英的文字世界!
人物简介
刘世树: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
龙宁英:著名作家
▲刘世树与龙宁英在乾州文史书店对话交流
刘世树:
龙宁英老师,你好。从我在花垣工作时,就认识你了,这么些年,我一直在关注着你的创作,非常欣喜地获悉在去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中,你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获得报告文学类大奖,这是近年来湖南文学创作的又一重大收获,向你表示祝贺。先为大家谈谈你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吧。
龙宁英: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湘西苗族人,几十年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湘西,湘西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一直是我的写作对象。至于写《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这部作品,更多是一个偶然的机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2014年11月,湖南省作家协会组织“湖南作家看湘西扶贫”这一活动,并将宣传精准扶贫作为湖南省作协的重点选题,当时,省作协就指定家住花垣的我定点深入生活完成写作任务。
刘世树:
贫困是当今世界性难题,作家有义务面对这一重大而艰难的问题。事实上,当下真正涉及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而贫困又是现实题材中最硬的一块骨头,敢于直面贫困问题的作家是勇敢的、令人敬佩的。
龙宁英:
对我们湘西的贫困,我从小亲身感受。我从小生活在苗乡,亲身经历和目睹过我们苗家人生活的贫困。小时候,我们村寨里一些姐妹们大多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出去打工,吃了很多苦。与此同时,我也看见,国家和政府帮助广大苗族同胞们脱贫致富所作的努力,这些见闻,也一直影响着我,我好想表达和记录这些见闻。所以说,接到作协这项任务,我非常开心,从内心深处非常乐意去创作这样一部题材的作品。
刘世树:
我觉得由你来创作这部作品,非常合适。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这些年来,我们湘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老百姓的生活大大改观。湘西扶贫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感人事迹,非常值得书写,你又正好是花垣人,写这部作品非你莫属。
龙宁英:
其实,大家知道,多年来,我主要以创作散文、小说为主,还头一次担纲这样重大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任务。所以,整个创作过程还是非常艰辛 。从2014年12月,我接受任务后开始,便马不停蹄地深入湘西花垣、保靖、古丈、凤凰、吉首、永顺等贫困县市的扶贫一线进行采访。
刘世树:
你觉得这部报告文学作品,除了题材很好之外,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龙宁英:
我觉得我在两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我尽量放大写作的格局。我不仅写苗族,也写土家族和其他民族,不仅写花垣,也写了湘西,还写了大武陵的扶贫,我不仅走进腊尔山,还走进梵净山,这使我的创作视野更加宽广,内容也更丰满一些。我尽量让这部作品反映的历史与现实能更宽广一点。
另外,我尽量把采访功夫做细一点,用饱含深情的写作,让这部作品歌颂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情感能更深沉一些。我是一个家乡观念很强的人,我对湘西充满感恩,我生于这块土地,长于这块土地,我的写作就是把我的感情、我的爱、我的情献给这块土地。我把我的歌,我的思索献给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当中,我满含热泪记录我的苗族姐妹们在脱贫致富征程上所有的辛酸,所有的快乐和所有的付出,他们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快乐,他们的辛酸也就是我的辛酸,她们的喜悦也就是我的喜悦……
刘世树:
在踏实、深入采访的基础上,用宏大的视野来观照,用真实、深沉的情感来记录,这就是你创作《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这部作品的过人之处,也是这部作品能够成为优秀作品,并最终获奖的原因。
龙宁英:
这部作品的采访创作,得到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文稿出来后,省作协组织专家审稿,先后召开了四次审稿会,提出修改意见,力求精益求精。所以说,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归功于我个人,更应归于这个时代,这片土地。
刘世树:
正如你刚才所说,其实,你创作的主要方向是散文,也有不少的小说作品,而且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反映湘西苗族风情。比如,小说集《女儿桥》,散文集《古苗河风情》《疼痛的河流》《苗山夜雨》等等,你最满意其中哪部作品?
龙宁英:
我对自己的作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喜欢,《女儿桥》是我创作的一部小说集,收入的中短篇小说里反映的多是湘西女子的命运。湘西这块土地上,女人都很善良,沈从文《边城》笔下的翠翠,是文学艺术女神形象,就是湘西女性的典型代表。
《疼痛的河流》和《苗山夜语》是散文集,收入了我平时断断续续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散文作品,其中的很多篇章都与我的母族有关,用散文叙说了我对苗族的历史与文化的关切。
刘世树:
你在很多场合都强调你的苗族人的身份,感觉得出你对自己“母族”的热爱,你觉得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龙宁英:
历史上,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一个迁徙的民族。在战难中,在水深火热的年月里艰难跋涉,繁衍生息。在中国,在世界各地也都有苗族人的足迹。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好时代,赶上了好时光,我们苗族同胞沐浴在新中国党的雨露阳光里,党的民族政策,让苗族的文化精神受到重视,并能很好地得到发扬光大。在新社会,我们身边的苗族同胞的生活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苗族历史文化精神,湘西的地域符号、语言,成为我说不完写不完的文学创作元素。
刘世树:
你对苗族文化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
龙宁英:
说到我对苗族文化的接触,深入学习和深沉的热爱,湘西著名的苗族文化学者石启贵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上世纪80年代,受特殊历史时代的影响,湘西的苗族文化几乎支离破碎。当时,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刚刚出版,我从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书本里找到我们苗族的文化之根,并对苗族文化生发了浓厚的兴趣。2010年,我创作了《石启贵评传》一书,创作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走访了石启贵的故乡———乾州仙子营苗寨,从石启贵留下的诗文里,从他的儿女石建中、石美玉、石美群的讲述及笔录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苗族文化人对祖国、对家乡,对苗族文化深透骨髓的爱。这份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让我对自己的民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更为深层的热爱。
刘世树:
当前,我们湘西正在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你对湘西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什么好的建议?
龙宁英:
现在,我们周边说苗语,穿苗服的人越来越少了,像我这样会讲苗语,同时,又会唱苗歌的作家更是少之又少。时代在向前发展,现代化的步伐在加快,传统文化的式微不可避免。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显得非常迫切。
当前,我们湘西搞生态文化旅游,这是一个保护、传承、利用传统文化的历史机遇。这些年来,我们湘西在保护传统文化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不过,我认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于注意传承方式、物质载体的保护,恰恰忽视了文化灵魂的守护。
文化的灵魂是人。保护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对那些现在还活在世上的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和优待,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把活的文本传下去。尤其是他们对民族文化的那份热爱与坚守的精神更应该传给子孙后代。
刘世树:
你刚刚讲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思。人,是文化的灵魂。前些年,我们媒体报道了我们湘西凤凰古城的纸扎艺人聂方俊、凤凰山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龙米谷等好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相继去世的消息。这为我们敲响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警钟,我们必须重视这些“文化人”的保护,特别对一些濒危的文化项目,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传承。
龙宁英:
另外,我还建议政府加大对苗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如果不从语言入手,就丢失了文化传承的根本。我们要把民族文化渗透到现实生活中,让更多苗族的小孩会唱苗歌,会刺绣,会制作银饰,讲七姊妹,讲古老话等等。
刘世树:
对,整个社会要营造一种尊敬苗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让我们的苗族同胞感受到学这些传统的东西对他们的生活有用,能谋生。也就是说要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有了自信,才会去自觉地守住,文化才会不断地代代相传,进而推动湘西文化旅游大繁荣,大发展。
再给我们谈谈,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哪些前辈对你影响比较大?
龙宁英:
在文学创作上,沈从文对我的影响是特别重大的。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读了他的作品,他的《湘西》《湘行散记》《边城》《长河》《月下小景》等都读过。总之,是读了又读,沉醉其中,也由此萌发了创作欲望。
在写作上,我崇尚沈老,以他为旗。他身上那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精神品格构成我文学艺术的内在力量,使我的文学创作没有偏离追求民族心灵光芒的黎明。
刘世树:
对湘西来说,沈从文是个符号。特别对湘西的作家们来说,沈从文更是一座高峰,谁也绕不过,而且,高峰就在眼前,却很难超越。
龙宁英:
沈从文后,湘西作家们都或多或少受他影响,把他当作偶像,当作目标追赶。比如,湘西籍的著名作家孙健忠、石太瑞、凌宇、蔡测海、彭学明、吴雪恼等,他们都是湘西走出去的作家,文学创作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湘西作家创作的文脉。我也是顺着这条文脉走过来的,我跟在他们的鞍前马后、身左身右,哪怕做个小赶马厮,也觉得幸运了。
刘世树:
湘西是神秘之地,是文化厚土,文脉不断,新人辈出,文坛上有湘西文学第三次浪潮的说法,湘西一代又一代的写作者们不断向前,向高峰致敬,向高峰靠近,终究有一天会超越高峰。
龙宁英:
我走向文学创作道路,跟我的父亲、母亲也有很大关系。
我的父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湘西苗族人,他为人老实厚道、寡言少语,是个木匠师傅。他修房,种地,挑岩灰,平实平凡如武陵大山里的一棵枫香树,枝干坚硬,而叶子春绿秋红,像燃烧的火焰,硬骨柔情都在他无言的怀抱里。就在不久前,父亲猝然长逝,追随我的母亲而去,留给我无尽思念悲痛。父母从小教会我诚实做人、尊老爱幼、善待万物……他们的人生经历坎坷波折,他们不屈不挠、宽厚包容、忍让谦卑的做人品徳,宁愿吃亏也从不惦记他人丝毫缺点的慈爱情怀,有如大山一样厚重,让我学会爱、善、美,懂得人生就是感恩。他们身上那些藏于精神脊梁深处的尊贵、尊严,让我的创作找到了最清澈、最绵长的源头活水,让我的灵魂有了安顿之处,就像沈从文先生的希腊小神庙一样。
刘世树:
你在创作上已经取得了大家都认可的一些成就,那么,下一步,你还将追寻怎样的目标?你认为自己的写作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突破?
龙宁英:
关于创作目标,我觉得文学创作无止境,文学永远在路上。我的文学创作,只是湘西文学长河里面闪耀着的一朵浪花。虽然是浪花,我也不让它淹没在这条长河的波浪中,我将用我人生中的爱、善、美,去滋润我的文学之花,并随着湘西文学之河的波澜壮阔而绽放得更加灿烂。
当然,每个写作者都有一颗远大的野心。我从心底渴望写出像沈从文塑造出的翠翠这样的文学女神形象。今后,我将进一步深入生活,写出武陵山大边城的文学,走进腊尔山,去抒写、去记录居住在南方长城周边的平民百姓,通过追溯过去,了解现在,思索未来,从而写出更多的文学精品。
人物简介
龙宁英,湖南花垣县人,现任职于花垣县文联,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湘西州作协副主席,湖南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职评委,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者。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 作品在《中国作家》《十月》《花城》《民族文学》《湖南文学》《芙蓉》等国内有影响力的刊物发表。参与编辑中国作协《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苗族卷》。作品曾获《中国作家》《湖南文学》等刊物作品评选奖项。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女儿桥》,散文集《山水的距离》《疼痛的河流》《苗山夜语》。其中《山水的距离》获湖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奖。2016年,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名
家
评
价
——————————————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龚爱林
一个作家的时代书写
读龙宁英《逐梦———湘西扶贫纪事》
《逐梦———湘西扶贫纪事》(以下简称《逐梦》)是一部书写湘西扶贫攻坚的文学作品,斩获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湘西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于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之后,发生了许许多多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书写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抒发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传递历史前进的铿锵足音,是当代作家应该担负的使命。苗族女作家龙宁英就是这样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用心书写时代的作家,她的长篇报告文学《逐梦》可谓是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
题材重大,在宏大叙事中记录扶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就告诉我们,扶贫工作是当前我们的重要工作,并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这场火热的扶贫攻坚大战中,报告文学当然不能缺席。及时地采访创作,以真实反映扶贫这一宏伟的事业、艰巨的工程,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这一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倾注着中华儿女的希望与深情,值得作为样本记录下来,以铭刻历史、昭示后人。
《逐梦》虽只将镜头聚焦在扶贫攻坚的一个局部,但并不影响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扶贫攻坚这一浩大战役的窗口。特别是作者先后赴湘西的吉首、花垣、保靖、古丈等地深入采访,对这片热土上的扶贫往事以及正在发生的扶贫故事,进行了多维度的挖掘、全方位的采访。这样的作品,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时代的需求。事实上,一直以来关于扶贫的题材,就像扶贫本身一样备受关注。比如谭谈在1998年出版的《大山的倾诉:“扶贫司令”彭楚政纪实》,就是关于湘西扶贫的优秀报告文学,这部作品一经出版,也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
角度新颖,在文学视角中书写国家大计
上世纪80年代从“三西”建设起步,在全国范围开始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90年代后连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向贫困宣战,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明确主战场和重点工作,要求集中力量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扶贫工作是民生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龙宁英在深入了解宏观的扶贫战略部署与政策设计的基础上,将笔墨主要用在了农村与基层,甚至是不为人所关注的边远山寨。花垣县的十八洞村、新桥村、牛心寨,凤凰县阿拉营镇,腊尔山镇夯卡村、追高鲁村,山江镇凉灯村,保靖县吕洞山镇吕洞村等村山寨,都是最原始、最偏僻、最贫困的乡村山寨,却都成了龙宁英下笔最多的地方。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湖南是全国扶贫攻坚的重点省份,有51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8000个贫困村。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虽然看似只将镜头对准乡村山寨,但这里正是党中央、国务院扶贫的主战场,是凝聚着最多扶贫精力与情感的中心地带,作者将笔触伸向了中国扶贫最为敏感的神经。作者在湘西乡村实地行走,沿着自己考察的路线,讲述历史往事,展现今天的巨变,彰显了真诚的情感和恢宏的气势。
结构清晰,在历史叙述中奔涌情感洪流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反映,是作者对事物认识、思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逐梦》是报告文学中典型的纵面结构,以时间为序,对湘西脱贫攻坚历程进行全面的立体的叙述与剖析。“引子”以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视察为切入点,写到“十八洞村成了全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摇篮’,全国的精准扶贫从这里出发”,文字不多,但言简意赅。“第一章梦里歌谣”,主要是对湘西人追梦的历史追溯。“第二章情暖武陵”,主要是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扶贫攻坚战在湘西打响后,湘西人如何顽强而坚毅地与贫穷作艰苦的斗争。“第三章决战决胜”在于告诉读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贫困人口的分布特征和致贫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同时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扶贫开发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章主要记述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提出后,湘西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写出了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总之,从外在看,全书结构稳固,条理分明,脉络清晰,没有冗长松散的叙述;从内在说,从古至今,湘西人、湖南人、中国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来都是与贫瘠、险恶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于文于人,我们都可以感知到,这部作品的血液中似乎有条奔腾不息的生命洪流。
这部作品的优点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但如果用报告文学精品的标准来衡量,《逐梦》还存在一些不足。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具备真实性、文学性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思想性,或者说思辨性。但是,《逐梦》思辨的色彩还不够明显。如果作者能够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对历史上扶贫以及现在扶贫进行深刻思考,透过现象追寻一些更深刻的东西,将会进一步增强这部作品的思想价值,更会让这种反映国家大事的主题重大的作品获得某种张弛有度的艺术空间。其次,《逐梦》的湘西特色还不够明显,如果作者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散文诗化的语言风格,将湘西元素重新构建,无疑会提升作品的艺术品格,使湘西特色更加浓郁,更具文学的感染力。
总之,《逐梦》书写了边地湘西的时代巨变,这是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具体而生动的体现。《逐梦》获奖只是一个逗号,还需作者以精益求精的姿态,在锻造文学精品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极具现实意义的探索。
团结报《对话名家》栏目版面
本期编辑:杨世芳
内容来源:团结报(文/刘世树 欧阳文章 图/杨文洁)
猜你还喜欢:
推广:
·END·
好看·好用·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