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名家】周成华: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成长

湘西网 湘西头条 2019-12-22


对话名家

州委宣传部“文艺名家工程”推介栏目

州文艺评论家协会  协办



她出生于艺术氛围浓郁的凤凰,她的作品注重女性生存状态的表述和个性情感的张扬。她一直坚持把思考当作艺术道路上的一个习惯,认为艺术家需要不断否定自己,要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去追求新的变化、新的高度。本期《对话名家》将带您走进著名画家周成华的艺术世界!





刘世树与周成华在乾州古城食闻书舍对话交流

人物简介

刘世树:州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成华:著名画家





 刘世树:成华,有一段时间没见了。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你,你们在乾州古城举办的七人画展非常成功。在见你之前,我特意去看了你们的画展,非常精彩。


周成华谢谢您对我们这次画展的关注和对我本人的厚爱。本次参展的有向水英、徐锋、彭晓君、丁超、熊师、王悦和我在内的共七位画家的部分作品。我们平时经常在一起交流,在价值取向上比较贴近,在艺术理念上也比较契合,大家都愿意一起来做点事儿,于是,就有了这次画展。


 刘世树:我看你们这七位画家,有四位女性,三位男士,从年龄上看,包括了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从绘画形式上有国画、油画,还有木刻版画,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画展。我还特别注意到,你们这次画展的主题是“十月”,定这个主题有什么特别的涵义? 周成华:取“十月”作为这个画展的主题,我们也思考了很久。春天播种,夏季耕耘,秋天收获,“十月”,正好是我们收获的金秋季节。同时, 我觉得,十月也是感伤、抒发情怀的时节,很多文人、艺术家都喜欢借景抒情。我的很多作品也是以秋季植物为主线进行构思的,所以,这个主题也很契合我们几个人的创作构想。


 刘世树:“十月怀胎”,“十月”画展也是你们艺术生命的一个孕育,一个果实。我觉得你们这次画展非常有意义,这种自发的、非官方的画展的兴起,其实也是我们湘西文艺繁荣的一个表现。


  周成华:我们七个人相约每年做一个主题画展。今年,我们是第一次,大家也在磨合期,有些东西还在继续探讨,希望明年会办得更好。



❖《没有卖掉的羊》



 刘世树:湘西的艺术界当中,你起步比较早。据我了解,1986年的时候,你就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湖南青年艺术家集群展,这在当时应该是非常难得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走向艺术道路的?
  周成华:我出生在凤凰古城。大家都知道,凤凰是一块山水灵秀的风水宝地,这里的艺术氛围非常浓郁。记得我小时候,能经常看到省内外的画家来写生,包括大画家吴冠中我都见到过。这样的艺术氛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家庭环境的熏陶也很重要,我父亲在凤凰是有名的服装设计师,我哥哥姐姐都喜欢画画,从小耳濡目染,让我逐渐对绘画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刘世树:凤凰真是一块诞生文艺人才的福地,这已成为了大家的共识。除了沈从文、黄永玉外,后辈如刘鸿洲、肖振中,还有你等等,都非常优秀。艺术之风,真是代代相传。


  周成华:从影响力来说,沈从文、黄永玉是我们凤凰人,甚至整个湘西人都很难超越的高峰。不过,能仰望高峰,也是我们凤凰人的福气。



❖《午后的修道院》



 刘世树:走向绘画道路,哪些人对你帮助最大?                                


  周成华:小时候应该是受父亲的影响最大,我除了绘画,还喜欢服装设计和女红。小时候,爸爸总会让我坐到他的服装裁剪台上,一边看着我,一边做裁缝。这样,我三岁学拿针,五岁就开始给顾客锁扣眼。从小练就的童子功,让我懂得劳动也可以创作美。


 刘世树:哈哈,从小坐在案板上看父亲做裁缝,这个场景太美妙了!其实,服装设计讲究构图、线条,和绘画艺术本质上有相通之处。

       

  周成华:是这样的。除了父亲,还有两位老师也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一位是邓平祥先生,他是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油画家,从85美术思潮开始,他在国内就非常有影响力。在我认识他之前,他对我的画很欣赏。1993年初,邓先生正策划“湖南油画邀请展”,还专门写信给我,邀请我到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参加画展。那时,我在吉首民师工作,他来湘西采风,还专门跑到学校来看我,当时,他就跟我先生讲,“你要多支持她,她以女性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绘画语言表达,是很多男性画家所不及的,她会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女画家。”另一位是北京国际艺苑的基金会主席刘迅先生,他也是著名油画家,在那次画展上,他看到我的画,一个劲地点赞,“这张好看,这张好看,这张我喜欢,这几张我都喜欢”。当时,我作为一个不出名、不起眼的湘西妹子,突然跑到北京参加展览,然而,这些艺术前辈对我又是这么鼓励,让我受宠若惊,觉得好感动。


 刘世树:年轻的时候,能够获得前辈如此鼓励,对你的艺术之路肯定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周成华:真是这样的。那几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成家,又有了小孩,工作压力比较大,画得少,如果没有邓平祥、刘迅先生他们这些前辈的鼓励,也许不一定能坚持到现在。虽然,刘迅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这种精神力量永远都在。


 刘世树:做一名女性画家真不容易,除了艺术,还要面对自己的工作、家庭。特别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家庭文化背景之下,女性很难为了艺术而舍弃家庭。


  周成华:看看艺术圈内,像刘莉、彭晓君、王悦、向水英等这些州内的女画家,确实感觉大家一路走来都不容易。



❖《黛帕》



 刘世树:让我们把话题回归到你的作品上来。在你们的七人画展上,有一幅画——《释》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看了之后,给人一种禅意,很容易让人进入空灵、禅净的境界。


  周成华:这幅作品是我“蜕变”系列中的一幅。我原本构思了四幅,我想通过女性形象动态与花的纠结表现出来,诠释我对爱情或艺术取向的一个理解。第一幅《觅》用“鸢尾花”,象征纯洁的爱;第二幅《迷》,用向日葵,象征执著的爱;第三幅《逆》用罂粟花,表现人物处于纠结状态,在逆境中挣扎,象征痛苦的爱;第四幅《释》用莲花,象征超越的爱,大爱。目前,我只完成了《释》这一幅,还是觉得不尽如人意,暂且放下,等找到灵感了,我还会重新诠释这一组蜕变系列。


 刘世树:你在创作上很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思考,有思想的艺术家才能形成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才能成就自我之风格。


  周成华:虽然每个人的学养不同,禀赋各异,思考的能力也会有高下之别。但对于我来说,我一直坚持把思考当作艺术道路上的一个习惯,不管思考有多深,只有坚持,不断尝试,并在不断否定中提升自我。



❖《黄昏后的沙湾》



 刘世树:大家都知道,你的油画作品大都以女性为题材,为什么把女性题材作为自己的主要创作方向?


  周成华: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个性情感是我一直坚持的创作方向,但我不是女性主义者。我选择女性题材,更多是因为我作为女性,对自己以及女性内心的感受更为深刻一些。


 刘世树:你的女性题材作品中,大部分表现的是湘西女性,而且这些女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苗家集市》《墟场尾声》这些作品中的湘西女性比较淳朴、内敛、传统一些,而《花开的声音》《邂逅》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又显得非常的青春活泼、张扬、开放,你怎么看待你作品中的湘西女性?


  周成华:这种风格的变化,跟我不同的创作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和对湘西女性的理解不同有着直接的关系。


1993年,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览的这些作品,体现的是我早期的创作风格,画得比较单纯,画面中的苗族女性形象,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拙”,这个“拙”是发自内心的,因那时的创作风格还不成熟,就是很单纯,也觉得好真实。


从2000年以后,我开始更多接触外界,我也来到了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接触到很多外面的画家,受到他们风格和思想的冲击,我就慢慢开始改变。大概从2008年开始到2014年之间,这段时间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小资情调的,这类画的风格都很甜美。《花开的声音》《夏日秋萌》就是这个时期的精神追求。



❖《塔奴村的小姑娘》



 刘世树: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的画风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求新、求变中寻求艺术突破,这是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周成华:我一直觉得,艺术家需要不断否定自己,要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去追求新的变化、新的高度。在否定,塑造,再塑造,再否定的过程中,慢慢找到真实而又适合自己的道路。


 刘世树:看到你最近创作的一些作品,发现你风格上又有变化。比如,《塔奴村的小姑娘》这幅作品画的是尼泊尔农村的留守儿童,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给人强烈的感染力。


  周成华:近些年来,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己精品力作很少,从2015年开始,我的画开始转移到关注现实题材上来。作为女性艺术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感,应该放弃个人小爱,关注生命中的大爱,表现民族审美心理和正能量的创作方向在我的内心中逐渐清晰。前几年,跟湖南油画艺委会的艺术家们一起到湖南冷水江市锡矿山采风,感受特别深,画了一批表现矿工题材的作品。后来,去了尼泊尔,也到陕北考察了留守女性民间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内心有种莫名的感伤。无论是尼泊尔的土著村落,还在我们湘西的苗寨,也有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这是我目前关注的创作主题,我的能力有限,不能为她们做什么,只能通过绘画作品为她们尽些绵薄之力。


 刘世树:今后,在创作上有什么打算?                                               


  周成华:一方面,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上希望有更进一步的探索,能多出好作品。另一方面,我读过沈从文先生的不少作品,我工作的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有个沈从文研究所,我在想,能不能从沈从文众多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构思我已经想了两三年了,但一直未找到好的切入点。这段时间,我会静下心,看看书,理清思路,慢慢思考。


 刘世树:你的这个创作构想非常好,我们充满期待。                        



❖《烟花九月》


  人物简介


周成华


1963年出生于湘西凤凰县。先后就读于湖南省怀化师专美术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湘西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湘西州油画艺委会主任,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艺术简历


  ●  2017年《没有卖掉的羊》入选“中流击水”2017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作品展(后湖国际艺术区高地美术馆)

  ● 2016年《黛帕》等四件作品入选“美哉凤凰”当代油画名家写生邀请展(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  2015年《塔奴村的守望》入选“从心出发”湖南省第七届油画展(湖南后湖国际艺术区高地美术馆)

  ●  2015年十幅摄影作品参加“艺术呼唤公益”尼泊尔摄影作品展,为尼泊尔难民募集资金(藏福美术馆)

  ●  2014年《墟场边的歌声》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优秀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

  ● 2013年《夏日序章》《浮香》入选“湖南油画家精品展”(上海虹桥美术馆)

  ● 2012年《夏末初秋的风》入选 “鼎新华南·吾土吾民”全国油画邀请展(广东美术馆)

  ●2010年《梦醒时分》入选湖南省第六届油画展,获学术奖(湖南省美庐美术馆)

  ● 2010年《花开的声音》《邂逅》入选“立场·力量”2010湖南省当代油画院年展,并获优秀奖(湖南省美庐美术馆)

  ● 2009年《听秋》《心似孤云》入选“和谐世纪”新中国60华诞献礼油画展(湖南省美庐美术馆)

  ●2009年《虚无清静》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优秀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

  ● 2008年《心清香妙》入选“2008艺术湖南”晋京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  2004年《醉秋》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优秀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

  ●  2004年《腊尔的台地》入选建国五十周年湖南省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

  ●  2003年《紫藤惊梦》三联画入选“驷马杯”湖南省第三届油画作品展(湖南省博物馆)

  ● 2002年《正午的阳光》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省银奖(湖南省展览馆)

  ● 1999年《苗歌骤然飘至的山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优秀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

  ●  1995年《土窑前的回忆》等四件作品入选“95女画家联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1994年《待烤的烟叶》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优秀奖(北京)

  ●  1993年《一个星期天下午的三点钟》等五件作品入选湖南油画邀请展,前四幅被该馆收藏(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  1991年《苗家集市》获建党70周年湖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湖南省展览馆)





❖《时间的庭院》


❖《听秋》


❖《钟声渐渐远去》


❖《塔奴村的守望》


❖《墟场尾声》


❖《晨曦》





湘西世界的女性表达

——读周成华油画作品随感


刘泰然


中国当代女性油画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形成格局,以“新生代”的方式进入中国艺术史,标志着女性油画在语言上的一种自觉。她们不再依附于男性标准,而是以在绘画语言、情感表达、价值取向上建构自己的标准,形成自己的风格。

周成华的作品与这种女性艺术的自觉密不可分。她一直受到某种内心的声音的牵引,不是以理性的目光来处理自我与世界、绘画与对象的关系,而是根据体验与直觉进行创作。不是理性的、清晰的、明确地对世界的思考和审视,而是在一种心绪中和世界、和对象缠绕在一起。她似乎更倾向于从那个理性的、功利的、对抗的世界中回到和内心、自然,和那些植物、动物,和湘西那些不被人关注的少女们待在一起。她对那些被人遗忘的事物有着本能的好感,似乎觉得自己就是她们中的一员,于是她的作品成为一个梦。在这个梦中,她和她们相向晤谈,心心相印。

这种女性题材与男性画家笔下的女性符号不一样,它不追求对女性身体的精雕细刻,女性在这里不是身体化的,而是抒情化的;她们不是作为物质化、肉感化的对象,所承载的不是消费时代的身体欲望,而是女性独有的生命体验。约翰·伯格认为在西方的绘画中,画中的男性总是在主动地行动,而女性则总是作为一种被观看的对象而迎合观者的目光。中国当代某些女画家笔下的女性人物何尝不是在迎合某种欲望化的观照?周成华的绘画作品中的少女们则更多的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自我表达,带有更加鲜明的主观情调和梦幻色彩。一切实体性的东西都被某种情绪所晕染,拒绝被探询的目光所捕获、所穿透。

女性符号成为一种抵抗男性话语的方式,是女性画家在“艺术界”实施身份战略获取地盘的一个重要部分。周成华的作品不能说没有这种因素在其中。但她区别于别的女性艺术家的地方在于,她的女性表达中有着某种超出作为个体经验的东西。她的作品有着一种更大的源自自然的诗意。并不是说她刻意在一个乡土背景中去安排她的人物,而是说她笔下人物身上散发着的那种感伤气质与诗意氛围不是都市化、个人化的,而更多地与大地、村庄、河流、星空、树木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忧伤不完全是封闭和内省的,更不是自恋与张扬的,而是与自然气息相通;是朦胧的、弥散开来的。这种气质让人想到沈从文笔下那些被自然所庇护的那些女性主人公,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天真与忧郁与她们所置身的山水氛围是融为一体的,有着一种超越个体经验的更广大、更庄严的气氛。

像她那幅《没卖掉的羊》,构图很简单:深紫色布满整个天空,将那小小的山丘也染得格外苍凉,一位穿着黑裤子,淡蓝色衣服的苗族少女背着背篓拉着一只没有卖掉又不肯回去的小羊。我们不知道她的家在哪里,还有多远的路要走;但见几抹夕阳照过来,映在他们身上,照亮他们之间的那片小小的空间,像落了满地的黄金。整幅画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单纯质朴和庄重肃穆。还有像《塔奴村的小姑娘》,她站在那里,左手捏着右手的袖口,眼睛大大的,稍稍侧着头微笑,阳光在一瞬间照亮了她背后那渐渐变暗的墙。这位小姑娘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单纯、明朗、羞涩,但整幅画又隐隐弥漫着一种更广大的忧伤。周成华习惯于在冷色调子中引入一块或几块明亮的黄色的光斑。仿佛是对苍凉、孤独、被人遗忘的生命的一种眷顾,但这种光并非来自上帝的救赎,而是来自自然本身的神秘,也来自画家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感应到的那种生命本身的尊贵与美好。

值得指出的是,周成华近些年的作品在语言上越来越成熟,在主题上越来越深刻了。她前些年的作品中常见鲜花与少女的图式,这种图式是很多女性画家热衷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控制不好容易流于甜腻。但她近两年的作品比起前些年来更素朴,更克制,更纯粹,也更有力量了。她甚至有意识地越出少女题材,而去呈现更大的生命世界。她这几年的风景和人物都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而她未来的创作更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刘泰然系吉首大学副教授、文艺学博士)



❖今日《团结报》对话名家专栏截图



想看精彩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哟 ↓↓↓


内容来源:团结报(文/刘世树 欧阳文章 图/田宏贵)

本期编辑:西西


猜你还喜欢:

【对话名家】李万锋:千磨万击 锋发韵流

【对话名家】田明:左手传统,右手民间~~

清水芙蓉 撷英咀华—— 对话著名画家向水英

【对话名家】田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END·

湘西头条

好看·好用·好玩

微信号:xxnet20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