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决胜脱贫】评论|精准识别才能精准施策
精准识别才能精准施策
—— 一论我州探索走出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好路子
摆脱贫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美好向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州各级各部门进行了艰辛而富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自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来,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展开了决战决胜贫困伟大实践。五年来,“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在精准脱贫攻坚征程上打了一个漂亮仗,向党和人民交出了精彩的答卷,为全省乃至全国精准脱贫提供了“湘西样本”。
成功的路子令人自豪,扶贫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把精准精细要求落到实处,我州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上下实功,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探索出了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其中,精准识别是关键、是基础,是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找出来,搞清楚他们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继而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扶真贫、真扶贫,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前提就是要精准识人。只有找准目标、聚焦问题,才能精准施策,也只有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十八洞村探索精准脱贫的道路上,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九不评”的标准,通过“户主申请-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等七道程序,在民主评议与监督下,把真正群众公认的贫困家庭纳入建档立卡。底数清了,情况明了,数字准了,脱贫措施才能精准到位。
脱贫攻坚是个动态的过程,贫困的形成原因也是形形色色,为保证扶贫脱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我州强化动态精准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以来,近几年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经过精准帮扶已经脱贫了的及时出列,因灾、因病、因意外伤害等导致家庭困难的农户再及时纳入贫困名单中,做到“应出则出,应进则进”,精准精细发力,大大提升精准扶贫脱贫的质量水平。2014年至2018年,全州累计减贫55.43万人,贫困村退出874个,贫困发生率由31.9%下降到4.39%。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走出的好路子、总结的好经验正在向全国推广,我州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聚焦点。如今,湘西州进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全州299万各族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正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
本文刊发于2019年3月6日《团结报》第6版
来源|团结报
编辑|西西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