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吉首殡葬改革清风徐来
清明期间,笔者在兴龙陵园走访发现,大多祭扫群众手捧鲜花,墓园内安排了集中烧香烛、纸钱的区域,满天飞舞的“烟火气息”已罕见。
近年来,吉首市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提倡节地、绿色、生态安葬,革除丧葬陋俗,一股殡葬新风正轻抚武陵大地。
”
制度与建设
全面补齐殡葬改革短板
“原来的兴龙陵园仅有吊唁厅三个,没有火化线。上山道路弯又多,路又窄,连基本的照明系统都没有,治丧群众不肯上来,我们也很为难。”从老陵园的职工到新陵园的殡仪服务部经理,2003年入职的孙文超对殡葬改革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现在殡葬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可以提供一流的殡仪服务。遗体火化,亲属再也不用送往外地了,改革前后真的是天差地别!”
吉首市的殡葬改革最早启动是在2003年,受群众思想观念滞后,基础设施不全和法规政策空缺等各种原因影响,改革一度停滞不前。
2019年10月31日,吉首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行使殡葬执法权,组建了50人的殡葬执法大队,殡葬执法走上规范化道路。2020年6月30日零时,吉首地区殡葬改革“零点行动”正式启动,打响了殡葬改革的“第一枪”。
在这场殡葬改革决策中,吉首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两集中一统一”,全面分析以往的短板和不足,对殡葬改革进行系统研究、系统谋划、系统布局、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改革一线,解决项目建设、机制建设、执法处置、群众工作、殡仪服务等具体问题。为确保吉首地区同城同策,实现改革“一盘棋”,2020年2月,吉首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提升为吉首地区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吉首地区殡葬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殡葬改革政策,对改革工作从制度和机制上进行全面重构,确保工作责任落实,系统运转高效。
今年,是吉首市殡葬改革的第三个年头,截至目前,遗体接运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0%,火化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1%,集中治丧量较上年增长30%,集中安葬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0%,自动运输遗体达67例。从“执法上山治丧”到“主动集中入园火化”,群众的殡葬习惯已悄然改变。
新风
丧葬礼俗改革日趋文明
吉首作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一套独特的丧葬礼俗:老人去世后要在家中“停灵”,短则3至7天,长则1至3年。更有“人死饭门开”的说法,谁家有人办丧事,周边村寨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凑热闹,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一天四顿不能少。这对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殡葬礼俗要把握“破”与“立”的关系,正确诠释和传承殡葬传统礼俗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完善丧葬礼俗规范标准,培树现代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礼俗。
近年来,吉首市大力倡导殡葬移风易俗。然而,多年陋习实现扭转,非一日之功。为此,市民政局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依法管理,把丧葬礼俗改革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重要内容,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文化引领、示范引导、宣传教育、创新治理同向发力,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针对山区群众家普遍有自留地的现实,吉首市鼓励群众将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目前,生态安葬率高达45%。节地安葬、绿色安葬、生态安葬的时代新风已然树立,“要我改革”向“我要改革”的蜕变如春潮涌来。
作为美丽湘西建设的重要内容,殡葬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日益显现。
有人算了一笔账:殡葬改革前,群众的基本治丧费用为6万余元,还不含餐饮、亲属接待等开支。推行殡葬改革后,集中治丧,加上惠民奖补的兑现,普通群众的基本治丧费用约1.6万元,减少4.4万元;困难群众约 0.9万元,减少5.1万元。节省下来的钱是实实在在留在了群众的“囊中”。
殡葬改革政策真真切切让群众成为改革的受益者、践行者、倡导者。不仅火葬区群众自觉100%火化,在非火葬区的农村,一年来,自愿火化达118例。
从昔日的乱埋乱葬、当街随处可见的灵棚和大面积的违规土葬,到今天的“两集中一统一”的三个100%;从对抗抵制和丧事大操大办到群众主动执行殡葬新规,弘扬文明丧葬新风。吉首地区殡葬改革实现了“集中治丧、集中安葬、统一火化”的一步到位。
惠民
殡葬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以前就怕死了没有地方埋,五六十岁就开始给自己买墓地。一是怕给子女添麻烦,二是怕慌乱中花冤枉钱。现在好啦,火化然后墓地排号的,一不怕没有地方埋,二不怕买不起墓地。”吉首市民吴先生在给亲人扫墓时,这样感叹。
殡葬公共服务是一项基本民生服务。近年来,吉首市殡葬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成立了市属国有企业——吉首兴龙陵园,投资3.2亿元,新建吊唁厅17个,火化楼1栋、火化线2条、森林公墓山1座,公交接驳点1个,扩建上山道路,回归殡葬事业公益性。同时,推行价格公开公示制度,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引导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便民服务,努力满足个性化治丧需求。
2020年开始,吉首市出台惠民殡葬奖补实施细则,在遗体接运、骨灰寄存、火化、吊唁厅租赁、墓位购置、生态安葬、“活人墓”置换、棺木处理、公交接驳等方面实行“减、免、奖、补、换”的惠民政策。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兑现惠民奖补资1556.57万元,困难群众只要花费原来七分之一的费用,普通群众只要花费原来四分之一的费用,即可完成基本治丧,群众治丧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不断加大殡葬服务供给,适应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殡葬服务需求。
“殡葬改革真正做到了惠民,才是有意义的。”吉首市副市长陈勋对一年多的改革工作深刻的思考,“要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感受群众的难处,政策靠着群众的期望,建设方便群众的习惯,服务改善群众的困难。”
如今,贴心的“殡葬改革一条龙”,治丧群众只需要一个电话,即可解决亲人的身后事;殡葬全流程服务和规范的服务标准,让群众感受到了便捷,彻底改变了“死人升天,活人受罪”的恶习。
《悼唁厅意见簿》中2500多条意见建议和赞许,可以看出,群众的治丧习惯已经逐渐改变,厚养薄葬的新风已经吹开。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赵欢 李生军 田利军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