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跟着“旅游达人”沈从文游湘西
田茂军
“跟着从文游湘西”,这是我拟的一句旅游广告语。不知道天堂的沈从文先生听到这句话怎么想。我猜,他一定会微微一笑,然后说:“可以呀,好得很。”
前不久,我在《团结报》“文旅周刊”上看到几位记者写的文章,称沈从文先生是一个旅游达人,文章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沈先生生前的确游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还写过湘西现今的一些著名景区,比如凤凰古城、浦市古镇、茶峒古镇、乾州古城、保靖城、八面山等。当然,他的文字并不是用作导游词和旅游推介,而是对家乡山水的抒情表达和乡愁书写。他的心境也不同于今天游客们游山玩水的无忧无虑、怡然自得,在那风雨如晦的时代,他行于路途,有时候是因为战乱流离,有时候是投亲奔乡。他的心情有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在他的《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书中都可以看到,在他那些绵密细致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
夕阳下,清水江面跳跃着碎金般的光芒。那些忧伤的故事、有趣的灵魂,让《边城》小说中的人与事又鲜活了起来。本组图片均由 张谨 摄
2002年,沈从文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秋天,我所在的单位组织了一次“沿着沈从文的足迹,探寻湘西山水之美”的考察活动,从沅陵上船,走沅水,到浦市,最后沿着浦市古驿道走到高山坪,再从高山坪乘车回到吉首,那一次活动,令人记忆犹新。1934年的腊月,沈从文回家探亲,是从桃源上船的,他走过的茅草街,今天叫做兴隆街。他经过夷望溪,然后到达沅陵,从沅陵再租船到浦市,从浦市上岸,经过古驿道,高山坪,经过木江坪,回到凤凰,这段陆路他又走了两天。
常德市桃源县夷望溪镇夷望溪村,景色秀美、山水怡人,被称为常德的“小桂林”。两块百米高的巨石立在河面两边,如两扇巨大的石门控制了夷望溪的入口,而天险成为最好的战争屏障。
凤凰之美,在于清晨的安宁、行走的人、捣衣的声,在于夜晚灯光的迷离与喧哗、沉醉的你、远离的她。清晨7时,南华山上南华禅寺缓慢的七声钟声从山上传出,这钟声是白天与黑夜的交界,是出世与入世的惊醒。
2017年到2018年,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才俊汪星宇的“乡村笔记”团队,组织了一些上海北京的中学生,沿着沈从文先生当年的沅水行程,开始了“从文之旅”暑假写作营活动。我在湘西文史书店和这些活泼热情的中学生进行了交流,听他们讲述了沅水行的故事和感受。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旅行社将“沅水行——从文之旅”开发成固定的水上研学路线,一定会火爆的。现在还没有看到湘西哪家旅行社设计有这样的路线,实在遗憾。
因此,我建议,完全可以沿着沈从文当年回故乡的沅水路线设计一条文旅融合的“从文之旅”研学路线。这条路线集中了湘西的灵山秀水,自然景观禀赋十分优越,而且还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同时考察和研学。
居民闲坐聊天,喝茶逗鸟——沅陵伍家坪小巷依稀保留了一些旧场景,这里的时间仿佛慢了许多。
沅陵县伍家坪芸庐旧址。当年沈从文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如今在凤凰古城,雪晴集民宿专门设立了一间“芸庐”。一些力量总能穿越历史的时空,把一些美好传承下去。
我的建议线路是,先从桃源兴隆街开始,先参观桃花源景区,然后再沿沅水,可考察桃源的夷望溪及水心寺。水路一直沿着沅水,逆流而上,到沅陵后,可以考察二酉山古代藏书洞、沅陵县城伍家坪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群、宗教一条街、龙兴讲寺、凤凰山等。然后沿着沅水,经过五强溪、青浪滩、鸭窠围,再到泸溪武溪镇,经过白沙,过箱子岩、盘瓠庙、辛女岩,再到浦市。这条水上线路只有一百多公里,加上上岸考察,可以安排三天的行程:沅水船上住一晚,沅陵县城住一晚,浦市古镇住一晚。晚上可以组织到浦市万寿宫听辰河高腔。第二天沿着浦市古驿道,步行登山5公里,再乘车去凤凰或吉首。
2023年的泸溪浦市龙舟赛盛况空前。孩子们坐在河岸的龙舟上,感受沅水中赛龙舟汉子们的力量与血性。
沅水与酉水在怀化沅陵县太常村交汇。沅水之畔的龙兴讲寺是湖南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群,它对沅水流域的文化影响绵延千年。图为2023年盛况空前的沅陵龙舟赛。
大型货运船从南通运来的玉米,在常德桃源的陬市镇等候转运。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也曾经是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尽管如今沅水航运萧条了,但仍依稀见得到当年的影子。
我最近读到张建永先生的文章,他也是建议打造一条“从文之旅”的文化旅游线路,我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是文旅专家,所提建议很有见地,必要性和可行性就不重复说了,我极为赞同他的观点。我也觉得,这是一般的中学生和普通游客都能接受的一条颇具特色的研学旅游线路。喜欢自由行的背包客,也可以在此线路基础上自由选择和适当调整旅游日程,比如,可以在沅陵或浦市多住一晚,因为这两个地方好看的地方太多了,好吃的美食太多了。水上行,目前有柴油机船,一般是民用水上运输,有行驶许可和经营执照。人多,一般包船,根据行程距离计价,不贵。乘船之前需要进行水上安全教育,做好防范措施。其他方面,食宿条件、道路状况皆属良好,已经有零散的一些游客进行了同类的旅游考察活动。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这条水上研学线路,成为孩子们走进湘西,走进沈从文的重要文化之旅。
跟着从文游湘西,你心动了吗?
李端生
沈从文是一位旅行者,他边行、边观、边思、边记,给时人和后人留下以旅行见长的文章——有的是书信,有的为游记,有的成散文,有的吟成诗。于是,身为作家的沈从文如今也被称为“旅游达人”。
自古而今,有无数的人旅过游过但无记,或只记旅行片段于心里,或只小范围亲口告给身边的熟人。而沈从文与他们不一样,他游历过,观赏了,且记录下,先以心,再付诸文。这就流传了下来,穿越了时空,影响到现在。沈从文深谙文字的力量,得力于他游记得深广,加上他自身的影响力,终成为旅行达人,有其独特的成因,后人可学,也可跟进从文的行走之路,但能否如他那般成功?或许对许多人而言,只要行动过,努力过,就无憾了。
沈从文出生在湘西,成长在湘西,年轻时在湘西从军,初恋也在湘西。在他那个时代,湘西比现在的行政区要大,从地理概念看湘西,也许更契合他的认识范围。沈从文本着对家乡的历史责任感,为了能让外人更全面真切地了解湘西,他还真的写出了《湘西》这本地方民族志类的书,现已成为他散文代表作之一。设想,沈从文若无早年对湘西大小地方的游历、目睹、沉思和记忆,若无一个湘西人的自觉和担当,他的《湘西》是不会如此丰厚和耐读的。
身为湘西人写出《湘西》,沈从文达到了目的。他笔下的湘西方圆走向,宽于目下行政区划的湘西州。所以,沈从文的《湘西》人事曲折、民俗神秘、风物丰饶、山川蜿蜒、历史厚重,还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显现。沈从文以自己的读书知事、行路识物、交人学理,给后人留下难得的《湘西》。而这还只是他记录湘西的一部分,他本身就如一部大书,让人很爱读,开卷必有益。
沈从文以湘西人事、风物、标志性地点和环境为题的作品,还有不少:有的进入了他的小说,如湘西的茶峒入《边城》,怀化的吕家坪进《长河》;有的成为他散文的骨干和灵魂,如《湘行散记》《一个传奇的本事》《张八寨二十分钟》;有的为他评介湘西文化提供着核心证明,如《腊八粥》《过节和观灯》《塔户剪纸花样》《市集》……
总之,翻沈从文的书,读沈从文的文章,“湘西”总绕不过,“湘西”总或多或少与这地方的人、与外人打下照面。于是,时序轮换到今天,一个叫“研学旅行”的概念,正式诞生在今天的旅游文本里。通过它,人们又找到了沈从文书中的湘西和今人生活教育的一条连通脉络。
研学旅行主要针对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和有兴味的高校学子,城市孩子尤甚,农村学生也在跟进。研学旅行的认知源于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读书人知行合一,认识社会大课堂,如同沈从文当年那般走进使他“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引自《从文自传》)
研学旅行开启了我国教育由书本到实践的新渠道,将国家历史、山川、风物、人事变为开放的课堂,进入无数学生视野,成为课本外的活泼内容的补充,满足着孩子们的求知新思维,激发起意欲亲历的兴趣,并最终将身体融进对祖国文明成就的感知、热爱与认同层面,构成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新课堂、新方式,树立起学生的一种文化自信。
对生长在大湘西的孩子们,可以将研学旅行主题活动地方化、特色化,特别可开拓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从文研学旅行之路,成为一道新的校外教育景观——让学生们重走大师之路,感受从文当年的经历,珍惜人生和光阴,懂得一些人事道理。因而,大湘西有许多沈从文昔日走过、描写过、记录过的地方、人物、风物、故事,可让本地后辈孩子去研学,去旅行,去体验。这可以借助专门政策规定的时间,也可利用寒暑假组织主题夏冬令营来进行。
对湘西之外的大中小学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已经借助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沈从文作品,使他们多少有了认知。加之研学旅行线路在湘西的安排,孩子们的兴趣会增加。跟着课本去旅行,已成为当下一种新的尝试性教育新形态,因为做到了知行合一,课堂内外结合,孩子们喜爱,家长们支持。
因而,对大湘西教育界、旅游业界而言,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交叉业态已经兴起。面向青少年的湘西研学旅行,主动联系上沈从文文化名人品牌资源,该如何做好这篇文化教育大文章?大师沈从文作了亲历式先导,沈从文笔下有目的地描绘,沈从文走过的线路就在这片土地上存在。那么,走好湘西的从文研学旅行之路,突显沈从文作品、沈从文经历与湘西研学的个性关联,就有赖于大湘西的有识之士、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去谋划、去经营了。
(作者为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团结报
一审|刘娜
二审|黄谆
三审|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