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灵修】信仰不是改变身份,而是改变生命

灵修平台 QT灵修 2022-06-27


2017年12月17日 灵修伴侣

信仰不是改变身份,而是改变生命


【林前7:20】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


在保罗的时代,皈信基督并非一件单纯的思想改变这么简单的事。有时候信仰是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学,需要你确认一种社会身份的定位。


当时一个人的信仰身份同时就是他的社会身份,信仰的改变有时候意味着一种社会关系也需要改变。比如,犹太教就不纯粹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民族身份——你是犹太人,就要接受犹太教的礼仪习惯。你信犹太教,就要适应犹太人的社会风俗。虽然罗马对各种宗教都很宽容,但它所许可的任何宗教都得接受凯撒是神。他们对一神论的犹太教网开一面,但这一点对基督徒而言依旧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当罗马人最终认为基督徒并非犹太教徒时,他们就开始了针对基督徒的强烈迫害。另外,基督信仰宣称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女,都是按着上帝的样式创造的,故人人受造而平等,且被基督救赎而成为上帝的后嗣,都是基督家里的人了。因此,站在基督教信仰伦理看,是绝不能容忍奴隶制度的。


那么,做基督徒是否就意味着要改变你的社会身份?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保罗时代,还是当代中国社会,都有着棘手的挑战性。

对此,保罗给出了一个原则性的答案:“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

保罗进一步解释到,如果一个人蒙召的时候是奴隶,他如果能求得自由固然很好,但如果不能求得自由,那就守住这个身份。这看似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但却是最为合适社会变革的最佳途径。当人人遵守基督教训的时候,罗马的奴隶制度就在基督爱与自由的信仰中自然改变了。原来,奴隶不仅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心理信念。保罗就告知这些奴隶基督徒,他们虽然在身份上是罗马社会的奴隶,但在心理上他们要知道自己是上帝的女儿,是属灵里的自由人。他们过去以奴隶的心态工作,但现在,不管主人如何,他们都当以为主而做的,上帝儿女的心态面对工作,因为主必报答他们。试想,如果一个人能有这样的自我信念和工作态度,谁还能使他做一个心理的奴隶。另外,圣经鼓励信徒自立,鼓励教会互助,如果蒙召的是自由身份,那么,无论生活面对怎样的艰难,都不要变卖自己,或者家人去做奴隶。而如果你是奴隶主,你又成了上帝的女儿,你就不要把任何人当作奴隶,而要当作弟兄姐妹。如果你是角斗士奴隶,无论遇到怎样的压力,都不要参加这种没有尊严,草菅人命的角斗职业,不看, 不从,不抗争,但却最有有效地改变着社会。初期教会也努力地帮助很多基督徒奴隶通过合法的途径改变自己的身份。试想,在这样的信仰背景下,如果基督徒在罗马社会占到了十分之一,奴隶制度便无法继续存在了。而是以更加积极进步的形态取代了过去落后而野蛮的奴隶制度。


“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这绝非赞成奴隶制度,也不是要人安于现状,但却是以信仰的方式改变着社会,改变着身份。


保罗在奴隶制度下的身份原则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你我。信仰无需为社会身份纠结,只需要活出你该有的信念。正如莫理斯(Leon Morris)所言:神既喜悦在人某种身分下呼召他,他就该持守那岗位事奉神。守住是现在命令式,有持续的意思。(丁道尔圣经注释)。对此,马唐纳牧师再有补充:大原则是,各人应与神一起守住他在蒙召时的身分。当然,这些身分本身并不是罪恶的。如果一个人在信主时,正从事罪恶的行业,他当然要放弃这些工作!但使徒保罗在这里所指的,是那些并非不正当的身分。对当时的背景而言,是指奴隶身份。


今天,很多基督徒纠结于信仰后社会身份的改变。基督徒是否适合从事某种职业?信主了要不要改变职业?如果老板是一个拜偶像的人,基督徒是否还要继续留在一个领导层拜偶像的公司工作?一份工作星期天不休息,是否需要换个星期天能做礼拜的工作?等等,此类问题常常困扰信徒。推理保罗的观点,我们不妨可以如此判断:若能求得自由的身份更好,但若是不能,那就守住你蒙召的身份即可。若职业的本身并非犯罪,又何必为此纠结?要知道,信仰不是改变社会身份,而是改变属灵生命!




     

祷  告


亲爱的父上帝:


求祢建立我的信念,

改变我的心态,

以基督的心为心,

以祢的事为念。


求祢用信仰将我更新,

从内到外,

从信仰到生活,

使我成为合祢心意的人。


求祢每天提升我,

时时使我长进,

更新我的心意,

拓展我的境界。


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们!


仁慈的父神,我将自己和一切所有的交托给祢。我仰望祢的丰富,因为祢知道什么是适合我需要的。祢的诚实与信实是我最好的安全。祢的智慧使我在一切的事上满足。祢的能力是我的支持、保护与保障。求祢照祢所喜悦的引领我,让我存欢喜的心跟随祢。凡祢手所赐的,没有什么是我拒绝不受的。至爱的父啊,我顺服祢的命令,盼望一切都互相效力,使我得益处。我信靠祢的恩典,我要常行我所应作的事,对祢恒心,决不让任何的事使我离弃信心,因为我始终愿谦卑相信祢聪慧与大能的恩慈。(柏德克)

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求。

阿们!



灵修反思:

1.信仰身份与社会身份有何关联?应当保持怎样的关系?

2.如何理解保罗“蒙召的身份”和守住那身份?基督徒应当怎么做?

3.如何在一个非基督教的文化系统中活出信仰身份?

4.为我们的社会影响力祈祷。

 朗读:刘惠       音编:庄    

 校对:琳、孟    美编:福    图片来源:网络




点击以下链接,往期精彩回顾


【灵修】“行”与“不行”的三个准则

【灵修】没有被救赎的行为, 就没有蒙拯救的生命

【灵修】因信称义之福(二):因信称义中的三个“义”

【灵修】因信称义之福(一)

【灵修】祸事不断,或许就是因为这个习以为常的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