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信仰·沉默·孤独·身份·2019上海电影节后记

火星人Triangel 火星人纪事 2020-08-24


私人领地非诚勿关注


比起去年的25场,今年电影节的18场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淘票票的服务器承受能力一年好过一年,产品设计也一年好过一年,但竞争对手也一年多过一年,像今年这样能休息整一星期用来过电影节的好日子,估计到退休前应该也不会多见了。


常常被人问起,你这么喜欢看电影怎么不去找电影相关的工作?如果你陪我看一次电影节,你就会知道答案。因为我对于电影的认识太浅薄,尽管阅片量已经妥妥超过5000小时,但每次打开电影节片单,便知道自己的知识面既少又缺乏系统性。


既非口若悬河的商业片专家,更称不上钻研冷门的文艺片青年,而是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简直是人生的另一种写照。只不过当身边的很多同学和前同行因为离开了行业而不再关注电影节,我依然还在痴迷灯光暗下那一刻的失重感。


何为失重感?即与这个世界失去关联的感觉,不知道是年纪还是经历的关系,自觉一年比一年冷漠,现实中能激起情感涟漪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少了。但唯有电影和文字还能榨出我些许的激素水平变化,化作脸上的细纹和无用的泪水,虽然不咸不淡却让人身心通透。


于是每年的电影节无论如何都不想错过,尤其在如今这个十字路口,看一次少一次,看一部少一部,巴掌大屏幕怎么能和十米高银幕相比?千元耳机又怎么能和环绕立体声相比?电影的基础便是视和听,要的就是火车进站和火星人入侵的那种模糊现实和非现实界限的快感。


从1955年丹麦出品的黑白电影到2019年英美合拍的彩色故事片,从大师库布里克的史诗作品到韩国低成本恐怖片,从精神病院琐碎的写实纪录到未来末世绝望的朋克幻想,从美术建筑音乐舞蹈到政治历史宗教科学。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和一点钱,便能突破时空让灵魂出窍。


灵魂出窍,这就是我喜欢看电影的原因之一,肉体蜷缩在影院的微小格子间里,灵魂却可以带着五感驰骋于无人之境,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像加缪的《局外人》一般如行尸走肉冷漠生活的我,却可以在电影院里找回作为人类该有的感情表达方式,譬如哭,譬如笑。


为了让世界看起来挺好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挺好的,为了让别人看起来挺好的,我们常常会牺牲掉真实的自己,于是哭和笑都变成了一种负担,也变得更像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说不清道不明,但看电影的时候却可以让我放肆,电影在公共的空间里用黑暗和光影搭起了一座容得下宇宙的城堡。


原本因为突如其来的工作变化,有一瞬间想过,是不是应该节约开支不买电影节票了,毕竟最便宜60最贵可能得120的价格,实在不算亲民,但转念想想对名牌吃喝都清心寡欲的我,不就是为了精神食粮而赚钱的吗?况且看了今年,以如今的文化环境和现实境遇,未必有下次了。


生活的急转弯如果来得太快的时候,就和悲伤到了极点的感觉有些类似,你似乎明明应该焦虑不安的,但你却没有,你明明应该悲伤难过的,但你却没有,但有些东西在暗里变化了,你知道你却无法表达。有时候我会相信,上帝或是别的什么力量会在冥冥之中给你一些答案。


看布列松的《驴子巴特撒》会让人想起阿方索的《罗马》,同样的简单记述、相似的女性际遇,虽然从故事和表演上,半个多世纪前的布列松自然是看起来不如被商业化洗礼过的阿方索流畅,但反过来想进步的当代《罗马》在戏外遭遇"歧视","原始"的《驴子巴特撒》以驴为名都未被"枪毙",那么是谁更自由和进步呢?



在今年的18部电影里,最叫人惊喜的一部是《人民的圣殿》,这部纪录片通过讲述苏联时期五个极具象征性建筑的古往今来去以苏联人自己的视角去呈现和反映建筑背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历史人文和政治气候的明潮暗涌。


纪录片中呈现的索非亚国家文化宫、莫斯科大学、布加勒斯特议会宫、塞尔维亚宫以及位于柏林已经被拆除的共和国宫,五座建筑有着非常鲜明的共产主义和冷战气质。你可以看到极权主义最令人惊叹和向往的一面,那种力量感和神圣感和宗教并无太大差异,只不过让这一切发生的推手不是神而是实体的人,当然这也正是他令人觉得可怕的一面。


譬如坐落于列宁山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像是从科幻小说《摩天大楼》中走出来的一般,在四翼36层高240米的结构中据说包含了5000多个房间,传说从未有人走完过所有的走廊和房间。莫斯科大学不仅是欧洲和世界著名学府之一,在这座主楼中竟然还涵盖了一切生活所需的一切设施,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辈子不走出这座大楼。


索菲亚国家文化宫从曾经的Tomorrowland般的人民乐园到需要寻找营收新出路的普通演出场馆之一,80年代独有的30度大阶梯和木质扶手依然在守候、在诉说着属于他的辉煌时光。用美好的未来和残酷的统治换来的布加勒斯特议会宫本来是尼古拉-齐奥塞斯夫妇的纪念碑,最后却讽刺的成了送他们上断头台的墓碑。



当共和国宫的设计者展开它的蓝图时,我们却只能在资料片中重新看到令人惊叹的可调动变换近千个座位结构的剧场机械装置奇观。倒塌在表面是"石棉污染",内里却是东西德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呈现的时光灰烬之中,那个座椅,那个翻页时钟,那个玻璃灯罩这般无辜。而我们一遍遍擦除的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痕迹,硬币的两面,一面是错误、一面是辉煌。


而导演导演则有趣的使用对于"人民""宫殿""民主"等词语从语言学角度的追溯来作为衔接和引导以及阐释,透过对馆长、民众、教师、清洁工、导游等等有着不同身份却和建筑有着不同链接关系的人们的采访,藉由他们的双眼、透过他们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些庞大的巨兽型的建筑怪物所承载的意义。


是的,这就是我喜欢看电影的原因之一,出色的电影导演们不仅让摄影机在物理上变得更自由,从而解放了我们身体所不能达到的角度和高度,更是对思想和精神作精准的解剖,刀刀命中要害。在《给西奥的信》里循着安哲罗普洛斯遗留的胶片窥探希腊债务危机的一角,在《提提卡失序记》中顺着怀斯曼的镜头看到真实的"飞跃疯人院",在《辛德勒的名单》上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回到血迹斑驳的疯狂人类狩猎场。


在看似毫无剧情又冗长平淡的《国家美术馆》和《巴黎歌剧院》里,跟着"断章取义"的剪辑和近乎零干扰的镜头,重新思索公共空间、现代艺术、商业运作、文化传承之间的微妙关系,某些看似古老的机制和体系,依然在精妙而有序地在勾连形而上和形而下,让人想起米开朗基罗画卷上的那钟火花四溅的神圣触碰。



被送上十字架的《斯巴达克斯》,被推上火刑柱的《圣女贞德》,为人类跨出一大步的《登月第一人》,因为最成功的失败而被载入史册的《阿波罗13》,在"灵魂歌后"艾瑞莎·弗兰克林的《奇异恩典》中发现米克·贾格(注明摇滚乐队"滚石乐队"主唱)的青春面容,在《词语》中重新思考宗教的意义,在《月球》和《疯狂的麦克斯4》中展开哲学的终极三问。


有人觉得《罗丹的情人》是对原名《卡蜜儿·克劳岱尔》的讽刺,这个讲述罗丹背后的女人、最伟大的女性雕塑家之一卡密尔的半传记片,因为阿佳妮的出演而具有了双关的指向性,因为困于和罗丹的精神束缚而毁了自己的卡蜜尔,因为困于容貌的束缚而不被真正接纳的阿佳妮(搜索阿佳妮 戛纳电影节 可了解故事详情),我反而觉得《罗丹的情人》这个翻译倒是更好的呈现了本来故事中所揭开的女性身份所承载的天然的悲剧注意的宿命感。


西蒙·佩吉的《传输失败》尽管从故事和人物上都处理得过于生硬和别扭,缺乏核心的线索,像是一个学生习作,但其中隐藏了演员几分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只需直视他的眼睛便知。虽然低成本的恐怖片《昆池岩》引来全场的阵阵笑声,但仔细梳理其故事的创意、演员的选择、剪辑的节奏、高潮的设置,你还是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的诚意和水准。


和所有的书本、故事、雕塑、画作、诗词、影像一样,电影给不了你生命的终极答案,但某种程度他却是我的一种信仰,他给予的是勇气和力量,疑问和探寻,在他面前我沉默,在他面前我孤独,在他面前我没有身份,他有形而无形,他存在又虚无,谁又能否认让电影成为电影的力量,他不是来自于神呢?


或许《圣经》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一种更浓烈和具象的注解方式。不知道,下一次,可以如此这般朝圣的日子,会是何时。感谢上帝赐予食物,感谢上帝赐予电影,这份无与伦比的美丽。


- THE END -

启事


待业斜杠青年,欢迎全职及兼职工作砸过来



你还可以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