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亏父亲的坚持,躲过一劫!50岁的他肠子里竟开出“四朵金花”,还与他的阑尾炎有关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 健康杭州 2022-01-18

50岁的苏建(化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肛肠科跟父亲成为病友。多亏家人的坚持,让他躲过一劫。

“我好好的,做什么肠镜!”


不久前,苏建的老父亲刚刚在肠镜下切除了10多颗息肉。老爷子越想越害怕,于是叮嘱50岁的苏建也去做肠镜检查。“我好好的,能吃能喝做什么肠镜!”苏建果断拒绝。


几个月下来,实在拗不过老人家,苏建来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


“医生,我除了有发过阑尾炎肚子疼,没什么其它毛病。”苏建进门就急着跟医生解释,“我爸做肠镜发现有10几个息肉,听说肠息肉会遗传,所以他非得要叫我来……”苏建显得很无奈。


这句抱怨让接诊的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张秀峰意识到,这是位有肠息肉家族史,又从没做过肠镜筛查的患者,于是开始询问患者的大小便、腹痛情况,很快有了新发现。



苏建说,半年前开始经常感到右下腹隐隐地疼,阵发性,虽然不厉害,但是反反复复发作,也影响生活。平时大便很有规律,也没有便血,这种疼痛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对活动体位也没有十分敏感。去医院看过几次,医生检查后考虑“阑尾炎”,因为每次都不厉害,用点消炎药后总是恢复得很快,也就没太重视。


“如果医生不是特地问我,我几乎不会想起来还有肚子不舒服。”苏建说自己说完自己的病情又开始有点害怕,会不会肠子里真的查出问题……


镜下惊现“四朵金花”


几天后,张医生为苏建安排了无痛肠镜。在肠镜插至肛门口16cm时,第一枚直径2cm息肉出现了,“有点像在肠子里开了一朵花,表面光滑、有分叶。”经过电切治疗后用钛夹夹闭创面。肠镜往前推进后,又出现2枚直径1cm的长蒂息肉,像一根棒子上栓了个肉球。


肠镜缓慢前行至盲肠,竟然在阑尾孔附近长了一枚息肉,直径约1cm,就像从肠粘膜上长出来的蘑菇。“哎呀这个太少见了,怪不得老是阑尾炎!”



可能这就是阑尾炎的病因。阑尾孔开口于盲肠,平时如果堵塞容易引发阑尾炎。盲肠是整个大肠腔最宽、最薄的部位,加之肠内容物的挤压,这枚息肉就成了一个锚在阑尾口的活瓣,并在阑尾口反复摩擦,容易导致阑尾孔引流不畅,从而导致阑尾炎反复发作。


如果息肉继续长大,不仅可能出现癌变,还会进一步堵塞阑尾孔,导致阑尾孔引流不畅,阑尾炎就会发作得更频繁。而局部肠腔的薄弱也给阑尾孔息肉摘除增加了难度,张医生在肠镜下微创摘除后,为减少术后肠穿孔、出血风险,两枚钛夹夹闭创面。



许多大肠息肉术后患者会担心,钛夹是金属的,会不会戳破肠子?


张医生说,这些钛夹很小,大约只有0.5cm左右,在创面结痂后会自动脱落,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有点像婴儿的脐带夹,不会对肠腔造成损伤。


苏建在此次肠镜检查中,共计切除了4枚息肉,直径最大的有2cm,最特殊的还是阑尾口这枚息肉。


为什么“老子儿子”都长息肉?


麻醉苏醒后的苏建知道了自己的大肠里居然长了4枚息肉,还有一个居然长在阑尾孔边上,吓了一大跳,害怕之余庆幸自己听了父亲的话前来检查。


“这个病会传染吗?”苏建想到不久前父亲的手术,“我跟他住在一起,难道这个病会传染吗?怎么会他得了我也得?”


肛肠科主任沈忠医生解释,大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许多:


遗传因素

大肠息肉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若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有大肠息肉、肿瘤病史,则患大肠息肉风险明显增高。


饮食习惯

这是肠道“夫妻癌”“兄妹癌”“父子癌”的主要原因,生活习惯相近,常年进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增加患病风险。


基础疾病

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肠道基础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等也会引发大肠息肉。


其他因素

高龄、男性、肥胖、种族等都对大肠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临床也遇到许多夫妻、同住的父母子女同患的病例,看似这个疾病“因为住在一起就传染了”。


所谓的“住在一起就传染”,其实是因为生活在一起的亲属生活习惯很相近,如果其中一方有可能导致大肠息肉的不良生活习惯,便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危及双方健康。


大肠息肉并不会传染,但“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传染”!科学的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大肠息肉、息肉癌变非常重要。


平日,应适当多食用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的食物,不吃不新鲜的水果。



此外,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戒酒,控制

体重。


息肉究竟会不会变成癌?


肠镜后苏建一个劲地问医生:“这个不切是不是早晚要变成癌?我这是不是癌前病变了?”焦急的样子跟术前像变了一个人。


沈忠主任解释,肠息肉要演变为肠癌,需要 5-15 年的时间,平均需要 10 年左右。55 岁以后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因此我们要在癌变之前切掉它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只要大肠息肉及时肠镜检查发现摘除,就可以阻断它癌变的进程,避免发生大肠癌。

但也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肠息肉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在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终于有一天会癌变。


1、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


2、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 23%;


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 30%~70%;


4、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40 岁前的癌变率几乎 100%。


而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但也不是 100%不会癌变,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时间比较久,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


40岁前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

特殊情况需提前至30岁


肠镜检查是针对大肠息肉、大肠癌较快捷、直观、经济的筛查方法。“一般的肠镜体检患者有超过三成以上都检出大肠息肉,如果是高危人群筛查,基本检出率在5成以上。”张秀峰说。


找找符合哪几条

把肠镜筛查提上日程!



起始年龄:40 岁


目标人群:所有有便血、黑便、贫血和体重减轻等结直肠报警症状的人群;重点筛查50-74岁的无结直肠癌报警症状的人群。


而目标人群又可分为高风险人群一般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有以下任意 1 条者即是):


(1)大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病史;


(5)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6)符合以下任意 2 条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炎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低热、消瘦、贫血等)。


一般风险人群:无上述任意 1 条者。


40 岁之前至少需要已经做过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烟酒嗜好等高危人群,需要把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





END.

【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往期回顾

 关注!杭州一批医院建设最新进展,有没有你家附近的

 今日芒种丨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学会这几招,安稳过炎夏

 名医在身边丨干如羊屎,用开塞露才能勉强解决!她便秘十几年的原因竟是······

 国内儿外科顶级专家吴晔明教授入驻杭州市儿童医院,完成首例手术

 @考生、学校、家长,高考中考在即,这份温馨提示必看

 花4500元治腰肌劳损,结果痛到无法站立!乱投医不如试试这几个简单动作

 名医在身边丨血压“飙升”,竟会伤了肾!这个“隐形杀手”发病率越来越高,积极预防是关键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