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之威灵仙
威灵仙
【医人者,当仁心】
相传江南有座威灵寺,寺里原有一位老和尚,治风湿和骨鲠喉很出名。他每治一人,必先焚香念咒,再将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当场喝下,甚灵而病愈。他说这是佛法治好,求其钱财,故弄玄虚,实则碗中的水是治病的药水。庙内有一个小和尚,在寺中备受虐待,他便有意捉弄老和尚,用根本不能治病而无毒的野草煎水替代药水,喝后根本无效。一天,有一位猎人的儿子被兽骨卡住了喉,到威灵寺救治无效,便叫猎人下山另请高明。这时小和尚悄悄端着一碗药水从后门追上说:“佛爷不灵,吃我的药吧。”果然服后而愈,猎人连声感谢。从此老和尚香灰不灵了,求救小和尚的越来越多。不久后,老和尚去世,小和尚成为了寺里的主持,他大规模种植能治风湿和骨鲠喉病的草药,凡到寺内救治者,分文不取。由于此药出自威灵寺,其灵效似仙,故人们就称此药为威灵仙。
牛刀小试
答案及饮片解析
A A D A
A 威灵仙饮片:本品呈不规则段状,表面为黑褐色,有细纵纹,部分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为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淡。
B 徐长卿饮片:本品呈不规则段状,根茎有节,根呈圆柱形,表面为淡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或棕色,有细纵皱纹。切面粉性,皮部为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为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
C 丝瓜络饮片:本品呈网状条状,由筋络(维管束)交织而成的,表面为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D 龙胆饮片:本品呈不规则段状或块状,表面为暗灰棕色或深棕色。根呈圆柱形,表面为淡黄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部分有横皱纹。切面皮部为黄白色至棕黄色,木部色较浅。气微,味甚苦。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各家之言】
《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本草衍义》:治肠风。
《药性赋》:味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四:推腹中新旧之滞,消胸中痰唾之痞,散苛痒皮肤之风,利冷痛腰膝之气。
《本草衍义补遗》:属木,治痛之要药......此药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
《本草纲目》: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威,言其性猛也。是仙,言其功神也。
《本草新编》: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入各经络。消肠中久积痰涎,除腹内痃癖气块,散爪甲皮肤风中痒痛,利腰膝胫踝湿渗冷疼,尤疗折伤,治风湿各病,皆宜用之,以其十二经络无处不到也。但其性走而不守,祛邪实速,补正实难。
《本草备要》:气温属木。其性善走,能宣疏五脏,通行十二经络。治中风痛风,头风顽痹,湿热流于肢节之间,肿属湿,痛属热,汗多属风,麻属气虚,木属湿痰死血。十指麻木,亦是胃中有湿痰死血,脾主四肢故也。痛风当分新久,新痛属寒,宜辛温药;久痛属热,宜清凉药。河间所谓暴病非热,久病非寒是也。大法宜顺气、清痰、搜风、散湿、养血、去瘀为要。《威灵仙传》曰:一人手足不遂数十年,遇新罗僧曰:得一药可治,入山求之,乃威灵仙也,服之而愈。癥瘕积聚,痰水宿脓,黄疸浮肿,大小肠秘,风湿痰气,一切冷痛。性极快利,积疴不痊者,服之有捷效。
配伍
《得配本草》:配鸡冠花,治肠风泻血。佐木瓜,治腰脚病;佐川乌、五灵脂,治手足麻;佐补气药,为宣通气道之助。合炙龟甲,治临产交骨不开。
《本草备要》:和砂仁、沙糖、醋煎,治诸骨鲠。
禁忌
《本草衍义补遗》:量病稍涉,虚者禁用。
《本草纲目》:其性大抵疏利,服恐损真气,气弱亦不可服之。
《本草新编》:用之于补气补血之中,自得祛痛祛寒之效。倘单备此一味,或漉酒长饮,或为丸频服,未有不散人真气,败人之血者也。
《本经逢原》:气虚者服之,必虚泻而成痼疾,以其耗血走气也。血虚而痛,不因风湿者勿服。
《药性解》:忌面及茶茗、牛肉、牛乳。
《景岳全书》:其性甚善,不触诸药,但恶茗及面汤。
大家都在看
资料来源:饮片鉴别来源为校饮片辨识课教材
图片版权:徐长卿来自http://isleep.jianke.com
编辑丨秀一 白琦瑶
技术丨赵世林 徐婧仪
每周一药,你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