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药之石膏


甜美的“石糕”

很早以前,应城西北有座天灵山,浓荫覆盖,云雾缭绕。天灵山下住着一个贫穷的砍柴伢,他手脚勤快,天性善良,又最讲孝心。父母在世时,柴伢总是把砍柴换来的一点点吃的都供奉给父母,自己忍饥受饿。父母死后无钱安葬,柴伢就把父母合葬在天灵山的山洞里,自己在洞里守孝三年。有一天,柴伢砍柴回来,发现山洞里白晃晃的,进去一看,见洞里头长出了一条洁白的石糕,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柴伢壮着胆子走拢去,尝了一点, 觉得又甜又软又可口,就吃了起来。真怪!不管怎么吃,那石糕总是那么长,一直等到他吃得饱饱的,才一下子不见了。第二天,柴伢砍柴回来,那石糕又出现了。从此,柴伢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回来也不用为饭食发愁了。


不知是什么时候,天灵山上出现宝物的事情,被山下的财主知晓了,就带着一批家丁上天灵山,逼柴伢交出宝物。柴伢任他们怎么拷打也不做声。贪婪的财主恼羞成怒,就叫家丁在灵山上掘地三尺,一定要把宝物挖出来。眼看就要挖到柴伢父母的坟墓了,突然旋风四起,电闪雷鸣,"轰” 的一个炸雷,洞里又现出了洁白的石糕,但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财主索性雇人来挖,谁知挖地一寸、土长二寸,挖二寸、长四寸,挖呀挖呀,挖了三年六个月,累死了三千六百人,土越挖越厚,终究没有把宝物挖出来。传说这石糕是柴伢的父母怜悯儿子变化出来的。石糕的味道之所以甜美,是因为里面渗进了母亲的乳汁。后来,玉帝嫌财主太贪心,才命令操山之神长出厚土把石糕藏起来,石糕就离地面几十丈深了,而且慢慢变得坚硬,苦涩,才成为今天的石膏。     

01

小试牛刀

1.石膏原料属于哪类矿物?(单选)

A含氧盐类矿物

B卤化物

C氧化物

D硫化物


2.中药石膏原料化学式为哪个?(单选)

A CaSO4·H2O

B CaSO4·2H2O

C CaSO4·4H2O

D CaSO4·5H2O


3.石膏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 清热泻火

B 清热解毒

C 化瘀散结

D 除烦止渴


4.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副是石膏的饮片图?(单选)

A

B

C

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B C A

饮片辨识解析

A石膏饮片  本品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

B芒硝饮片  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气微,昧咸。

C冰片  本品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气清香,昧辛、凉。

D滑石  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气微,味淡。

02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03

群经见智

功效

《玉楸药解》:石膏清肝退热,治目昏眼痛,跌打金疮,消痈肿,化积聚,吐顽痰。

《本草崇原》:石膏质坚色白,气辛味淡,纹理如肌腠,坚白若精金,禀阳明金土之精,而为阳明胃府之凉剂,宣剂也。

《本草从新》:甘辛而淡,体重而降,足阳明经大寒之药,色白入肺,兼入三焦。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生津止渴,治伤寒郁结无汗、阳明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阳狂壮热、小便赤浊、大渴引饮、中暑自汗、舌焦牙痛,又胃主肌肉,肺主皮毛,为发斑疹之要品。

《本草害利》: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生津止渴。清肺胃之热,故又为斑疹之要品。煨石膏,经火则寒性减,而不甚伤胃。

《本草新编》:祛痰火之积,止胃脘之痛,发狂可安,谵语可定,乃降火之神剂,泻热之圣药也。

《本草易读》:清燥渴而除热汗,解狂热而止烦喘,住鼻衄而除坠头痛而解肌,息火灼而平痈,疗金疮而通乳,理咽痛而止渴。

《本草便读》:石膏大寒质重,味甘之物,直清肺胃。相传解肌之说,皆因表有风寒,里有郁热,故正气被郁,不得透达于表,郁热解则表里通矣,大青龙之制,亦犹是耳,岂质重性寒味甘之品而能发汗者哉。

配伍

《本草撮要》:得桂枝治温疟,得苍术治中,得知母甘草粳米治胃腑大热。

《本草经解》:同知母、麦冬、甘草、竹叶,名竹叶石膏汤,治阳明邪热。

《本草备要》:白虎汤以之为君,或自一两加至四两,竹叶、麦冬、知母、粳米,亦加四倍,甚者加芩、连、柏,名三黄石膏汤,虚者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本草崇原》:石膏配麻黄,发越在内之邪,从中土以出肌表,盖石膏质重则能入里,味辛则能发散,性寒则能清热。其为阳明之宣剂、凉剂者,如此。

禁忌

《本草乘雅半偈》:恶莽草、巴豆、马目毒公,及铁。

《药笼小品》:石膏能行秋肃之令,肺胃发火者大忌。

《本草撮要》:少壮火热者功效神速,老弱虚寒者祸不旋踵,病邪未入阳明者,切勿遽投,或因其性太寒,用火则不甚伤胃,但少用则难见功,且须先煎。

《本草害利》:本解实热,祛暑气,散邪热,止渴除烦之要药。极能寒胃。温热病多兼阳明,若头痛,遍身骨痛而不渴,不引饮者,邪在太阳,未传阳明,不当用。七八日来邪已结里,内有燥屎,往来寒热,宜下之,勿用。暑气兼湿作泄,脾胃弱者勿用。疟邪不在阳明则不渴,亦不宜用。产后寒热,由于血虚,或由恶露未尽;骨蒸劳热,由于脾胃虚寒,阴精不足,而不由于外感者,并勿误用。伤寒阴盛格阳,内寒外热,便青舌黑,属寒者,误投之,不可救也。宜详察之,黄色者令人淋。


1.开篇故事来自《讲故事学中药》张健

2.饮片辨识解析来源:2020版中国药典

3.图片版权:

石膏-www.qnong.com.cn;

芒硝-www.zyccst.com;

滑石-www.sohu.com。


推 荐 阅 读

每周一药之黄连

10-02 特稿

每周一药之黄柏


9-25 特稿

每周一药之苦参

9-10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 | 666小分队

排版 | 李勤思

给北中医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