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南京李志
6
妈 分享 回
7
赵紫阳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写小说
10
123456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南京李志
6
妈 分享 回
7
赵紫阳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写小说
10
123456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沉睡76天,你们别来无恙?
Original
舍瑞
显微故事
2020-09-02
4月8日零时,离汉高速通道开走了第一辆小客车。
江城重新苏醒。
在过去的76天,武汉人足不出户,压抑而绝望。
有人一开始挂念疫情的数字,最后看到小区楼下围着防疫人员,内心毫无波澜。
有人晚上八点,就和小区邻居隔窗一起呼喊,“武汉加油”!
有人打了两个月王者荣耀,吃了两个月方便面。
有人经过武汉市中心的马路,看着导航上一路畅通的绿色,鼻头一酸。
有人没来得及逃离,却又投身成为每天护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之一。
……
那些最美的仗,你们为全国人民打过了。
在解封前一个晚上,显微故事收到了一封来稿。
在封城前两个月,作者曾短暂在武汉停留。
相比武汉大学的书香气息、户部巷里的各种武汉美食,但那些充满江湖气息的武汉人们给她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因此,显微故事想在武汉解封第一天发布这个故事。
那些旅途中邂逅的武汉人们,你们还好吗?
文 | 舍瑞
编辑 | 方方
我去过很多地方。
回忆中最生动的,总是那些可以一句话概括的画面。
南京明城墙每一块斑驳的砖、成都大街小巷弥漫的火锅香气、重庆那穿过居民楼的轻轨、厦门鼓浪白沙和凤凰花开……
相比之下,武汉则少了让我出行的冲动。
或许一切也是最好的安排。
封城前两个月,我蹭了航空公司的便宜,还是和老黄(我先生)一起踏上了江城。
谁也没想到,三十天后这座城市会被一场腥风笼罩,六十天后全面封城。
每每翻看手机里留下的武汉街景行人,总是唏嘘,不知道那些擦肩而过的人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这76天,你们还好吗?
“乙方” 老赵
我对黄鹤楼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语文课本上。
那些千古传诵的金句组成了我对黄鹤楼的所有想象。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登上楼一看,古人诚不我欺。
“如今的黄鹤楼于1985年落成,并于2018年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内部修复与改造”。
为何会对楼的近期变化这么清楚?
那是登上城楼后,我从身边的路人那儿偷耳朵听来的。
暂且叫他老赵吧,同行的“张总”这么喊他。
好不容易登上楼顶,我喘着粗气倚靠在栏杆,蹭到旁边“老赵”对“张总”的导游介绍。
“这楼是85年建成的,当时建长江大桥把旧址给占了,所以就在不远处重建了座。”
“您看那边就是长江,现在高楼大厦立起来了视野反而被挡住了。”
“90年代那会儿,从这儿看,真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啊!”
每一句话都伴随着老赵的点头哈腰。
另一旁的张总则一脸严肃,背着手,沉默远眺。
“看,他的样子像不像当乙方时的你?”老黄问我。
我白了他一眼。
另一边,老赵已经陪张总下楼了,“注意脚下啊,张总。”
依然好声好气。
“等下月来武汉正式签约时,带上您爱人和千金,到时我还给你们当向导”。
老赵嘴里的下个月,离武汉封城前的时间也不远了。
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等到张总的签约。
户部巷的草莓糖葫芦
作为武汉小吃“第一巷”,户部巷集合了所有你能想到的“过早”小吃。
但最让我难忘的却不是这些味道。
热干面、三鲜豆皮、糯米包油条……
每一口都充满了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给予短暂的满足感以后,剩下的就是“腻歪”了。
这时候,巷角的糖葫芦小店就显得十分可爱了。
那是一家目测面积只有十平米的小店。
一串我最爱的草莓糖葫芦,
10
块,颗颗草莓饱满新鲜且香甜。
当脆皮糖浆与草莓一起融化在舌尖,米其林三星不能再多了。
接连三天,我都要到这家小店“解腻”,以至于老板远远见了我就打招呼。
“今天还是一串草莓吗?”
“恩,你家的草莓串是我这些年吃过最好吃最新鲜的。”
“这些草莓都是我一颗一颗挑出来的,糖浆也是用上好白糖熬的,肯定和外面的不一样!”
“您这店看着不大,但在户部巷这儿,店租应该不便宜吧?”
“九千一月,我们在这儿已经三年多了。”
“您草莓这么好吃,生意一定很不错。”
“每月七除八扣也能有个万八千,差不多够我们夫妻俩寄钱回老家养孩子。”
“过年也开吗?”
“今年不开了,两年春节没回去,今年准备提早收摊回家陪老人孩子一起过个年。”
离开武汉两个月,得知武汉封城。
那个卖草莓的小哥,不知道有没有如他所愿提早回老家过年。
如果武汉解封,我一定要再带着一样爱吃草莓的女儿,再次寻觅他那小店。
德胜桥边的烧饼香
因为突然,此行没做攻略,只在机场等候时随意看了几篇游记。
其中就提到了一个网红打卡景点。
在德胜桥靠近中华街的地方,据说可以拍到充满烟火气的黄鹤楼。
作为一名伪摄影爱好者,顿时心向往之。
就和大部分网红景点一样,真实和现实还是存在一个滤镜的差距。
为了这张照片,我和老黄冒着秋雨绵绵,绕过了一路泥泞的菜市场,走过了大门考究的小巷名宅,花了一天时间。
照片不过如此,但依然留下了让我难忘的东西,还是跟吃有关。
在德胜桥尾端,有个大叔在自家门口架起了一口锅做着烧饼生意。
没有招牌,没有门号,全靠路人寻着味道觅过去。
大叔长得英气,年龄给他留下的不是沧桑,而是一股干练的感觉。
从店门口往里瞧,大叔的家人在里屋烧饭,还有两个孩子蹲在地上玩泥巴。
饭菜夹杂着烧饼的香气,很难让人忽略这家不起眼的门脸。
门口烧饼用的锅,是从爷爷那辈儿传下来的,养活了三代人。
别看一口小小的锅,一年下来也能给大叔带来十万元左右的收入。
大叔说,最近几年来武汉旅游的人变多了,很多年轻人举着相机来这条巷子拍照,多半都会到他这儿买块烧饼。
语气里充满了希望。
“别看这地儿不起眼,但很多年轻人就喜欢这个景儿,以后来买烧饼的人也会更多的”。
没有了游人的老街小巷,想必巷尾也很难再传来阵阵烧饼香。
76天,你们过的怎么样?
新冠疫情,让原本只是旅程中一面之缘的路人,在我脑海中变得更加生动。
封城时,最担心的是他们。
解封后,也最想马上再见到他们。
每一个在武汉的人,都在经历着人生中前所未有的风暴。
在彼端的我,正因为见过他们努力生活的样子,反而多了一些不淡定,多了一些揪心。
好在,春天依然如约而至。
第一个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是公司门口的豆荚树发新芽。
听说,珞珈山的樱花也如约盛开。
愿当初擦身而过的江城人,都能一起看到新一年的草长莺飞。
那些武汉“逆行者”:每束微光背后巨大的能量
小哥更勤快了,为什么快递却更慢了?
在这里,弥补今年无法赏樱的遗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