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久病成医"的五娃妈——五宝妈的成长故事

馨悦 简单妈妈 2020-09-05

婴幼儿时期,最容易让父母着急上火的可能就是孩子生病了,我也不例外,尤其是老大的时候。

 

每次孩子生病就特别焦虑,好像自己犯了错误一样,感觉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受了委屈,每次都很自责,甚至流泪。

 


我婆婆是医生,看到我这样很心疼,她经常安慰我说:没事儿的,无论如何孩子都会生病的,你照顾的再好也避免不了。这是孩子在学习适应外界条件的方式。就像打疫苗一样,需要身体对某些病毒产生抗体。病一次就相当于身体对某些病菌增强了抵抗能力,其实是好事,放松,不用那么紧张。

 

我心里非常认同这句话,但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非常紧张的,看着孩子难受,一直哭哭咧咧,心里还是难免会焦虑。

黄疸

老大出生两周,社区医院的医生来家访,看了看孩子说:黄疸挺严重的,赶紧去儿研所看看吧。第一个孩子也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黄疸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听了之后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儿研所。



北京的姐妹们都知道,儿研所人那个多啊!姥姥抱着孩子,爸爸去跑其他的事情,挂号、交费、排队……一顿折腾后终于见了医生。再抽血、检查……最后确定不是肝脏的问题,是母乳性黄疸,开了茵栀黄、妈咪爱之类的药,折腾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回来后,严格的按照医生的指示,停了差不多20天的母乳,每天坚持喂药,黄疸也就慢慢褪掉了。


后来才知道,其实只要多晒太阳,缩短孩子的喂奶时间(2小时吃一次奶),多吃多拉就可以了。

 

前三个孩子基本都是参考这样的方式,停母乳、晒太阳、吃药。直到老四,我们听了美国医生的建议,开始两小时一喂奶,孩子多吃多拉,一周黄疸就好了。

 


很多医院建议家长采取照蓝光的方式,照蓝光孩子好的应该最快,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式的问题是会造成母婴分离,所以从来没用过。

 

老五刚出生的时候也有黄疸,这时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感冒发烧

感冒发烧应该是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疾病了,一般情况下,每年有个几次很正常。老大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药物对孩子的身体有副作用,能不吃尽量不吃,是药三分毒,再加上对国内的医药企业没什么好印象,所以不主张给孩子吃药。

 


婆婆听到我的想法笑着跟我说:的确,一般的感冒发烧,就算不吃药,一周左右自己就会好了,药物只是缓解症状,比如:鼻塞、关节痛……可以少吃点儿,孩子也能舒服点儿,没事儿的。

 

虽然也觉得挺有道理,但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方式。前三个孩子感冒的时候,除非咳嗽(怕变成肺炎),否则都不吃药,只大量喝水,多睡觉。

 

发烧的话基本上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减少孩子身上的衣物、贴退烧贴、白酒和温水一比一擦身体(这个方法好像医生不是很推荐用)、洗温水澡……很快他们的烧都可以降下来,也很少烧到38.5度以上。

 


从老二开始孩子们都是自己入睡,有时候需要吃手找到安慰,感冒的话鼻子不通,需要用嘴呼吸,就吃不到手,找不到安慰,晚上会睡不好。

 

吃药的话,会缓解鼻塞的症状,晚上休息得好一点,恢复的比较快。所以从老四开始,我不太会焦虑吃药这件事情了,开始给孩子们吃药了。

 

我在怀老四的时候,老大有次发烧、尖叫,说胡话,说有东西要抓她,还跑出自己的房间。后来我发现,高烧的话孩子会非常难受,所以晚上睡前如果38.5度以上会给他们吃退烧药,这样整晚都会睡得比较好。

 

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开始对各种发烧、感冒、咳嗽的不同之处有一些辨别能力,可以简单的做出一些区分。

 


有时候发烧只是一种表现,病因可能会很不同,比如咳嗽、积食、胃肠炎、中耳炎......都可能会引起发烧,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比如孩子前一天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的比平时多,肚子不舒服,拉不出来,那么发烧可能就是积食引起的,需要揉肚子,排便之后基本就好了。

 

如果是喷射状的呕吐,喝水也都吐出来,就可能是胃肠感冒,可以吃维生素B6止吐,同时补充电解质(苹果水或者用炒过的米熬焦米汤)。基本上孩子发烧的时候,我会摸哪里特别烫,烫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生病的地方。

 


另外,跟婆婆交流的多了,也知道需要区分发烧是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如果是细菌性的需要吃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的则不需要。

 

比较准确的区分方法当然是去医院验血,然后遵医嘱吃药。


另外也可以根据发烧的症状表现。病毒性的发烧比较平稳,一般是38度左右,而细菌性的发烧比较忽上忽下,特别是晚上10点以后,温度会突然升上去。

 


我有一段时间比较抵抗去医院,一个是人多麻烦,另一个是不太信任。但后来发现,如果是医生开的药,会比自己用的更对症,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控制住病情,所以后来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我经常忘了婆婆也是医生,有时候说一些不信任医生的话,婆婆只是笑一笑,也不跟我一般见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很多事情婆婆说的是对的。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她,没有给我压力,给了我很大的自主空间。

意外事件

我们也有过几次比较严重的意外事件的经历。


老大三岁左右,春节姥爷带她放炮。烟花掉到手上,导致食指和中指中间12度烧伤。姥姥姥爷当时都吓坏了。

 

说来也挺奇怪的,这时候我反倒很镇定,没有任何的焦虑,很从容的带着姥爷和老大到附近的医院,医院说我们处理不了,只能去儿童医院和积水潭医院。我们到了积水潭,还好春节期间人不多,很快就处理完了。

 

从此以后老大放炮的时候都特别小心,几乎都是躲得远远的,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儿吧。

 


通过这件事儿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烫伤的急救常识,无论是烧伤还是烫伤,都需要用流动的自来水先冲20-30分钟降温,如果严重,冲完了再去医院。

 

老二两个多月的时候咳嗽,婆婆说听着咳嗽特别深,去医院看一看吧。验血拍片子之后确定是肺炎,从头皮上打针输液两天,看着小家伙扎着针还能乖乖的睡觉,感觉说不上的心疼。

 

老三3岁半的时候得过喉炎,这是一种特别危险的小儿疾病,喉头水肿可能会导致窒息,出现生命危险。特别特别感恩,那天晚上刚好我们在婆婆家住,九点半老三哭醒了,婆婆听到老三呼吸的声音不对,让我马上带她去医院。去了医院挂急诊,的确是喉炎,马上打了封闭。因为治疗及时,很快就好了,也没有引起其他的症状。

 

 

老四1岁9个月,爸爸在沙发上给她换纸尿裤,放下来的时候不小心扭到脖子,一开始也没当回事儿,以为一会儿就好了,我就让爸爸去上班了。没想到,老四一直哭着说疼。我感觉不对,带着她去了儿研所。


吃了睡觉药,睡了拍了片子,确定是颈椎扭伤,但是没有这么小的颈托,去了积水潭,又去了儿童医院才找到合适的颈托,医生说可能会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当时比较担心,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能不能愿意一直带着,因为只有睡觉才能摘下来。没想到,老四每天都乖乖的带着,最后带了两周就好了。

 

 

老五3个月的时候,应该是五个孩子中最危险的一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正常数值应该是300左右,而小五当时的最低数值只有2,住了四天的急诊,还签了病危通知书。(当“死亡”无限接近我的时候……

传染

此外在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可能会被同学传染,一回家其他孩子也很容易互相传染。

 


如果是从幼儿园回来生病,我会通过幼儿园了解是什么病,也会在家里杀菌消毒、开空气净化器、戴口罩。后来发现也不怎么管用,经常还是一个人生病变成一家轮流生病。

 


这个月先是老大,然后是老二,爸爸、老五、老三,我,最后是老四,大家的症状都差不多,先是嗓子痛,发烧,呕吐,咳嗽。基本上休息两天,吃点儿药,一周左右就好差不多了。

沟通和安慰很重要

孩子生病的时候需要比较耐心地沟通。比如他们不愿意贴退烧贴,我会耐心的告诉他们:“妈妈知道退烧贴很凉,贴的时候会很不舒服,有点刺痛的感觉,但贴上去整个人感觉会好很多。咱们试试看?”

 

孩子们哭闹一般是因为难受,这会儿我会给她们非常大的耐心和安慰。老三喉炎那次,在去医院路上,我开车,她坐在后面的安全座椅一直哭,听上去像要窒息了一样。我和她说:“妈妈知道你现在特别害怕,但是你可不可以努力控制一下,因为哭的话可能会上不来气,就没有办法呼吸了,特别危险。你看,前面就是医院,到了医院,妈妈抱你找医生,医生会帮助我们的。”老三听我说完,就真冷静下来,虽然还是很想哭,但是一直努力忍者,让我非常惊讶和感动。

 


每次打预防针之前,我也会跟她们描述整个流程,帮助她们做一些预备:“打预防针,是防止我们得一些可怕的病。医生阿姨会先涂上酒精,你会感觉凉凉的,然后细细的针会这样扎一下,会有一点疼,但是疼一下很快就拔出来了……来,我们预演一次,凉凉的酒精擦一下,然后疼一下,好了。”然后就会这样预演几次,我们互相打针,问他们疼不疼。我也会表现出很疼,但是很勇敢的样子。

 

这样再去医院,他们基本上都不会哭闹。我会告诉他们打针有点疼,但是不至于疼哭,有时候摔一跤都可能比打针疼。妈妈小时候每次都哭,都是被吓哭的,一直哭到12岁,你比妈妈勇敢多了。

 


总之,我会认同孩子们的感受,让她们有心理预期。而不是说“不哭”、“勇敢”、“不疼”这样的话。

 

最后,在选择医院方面,我一般会去私立医院。私立医院人少,可以预约,不用等很久,也不用抱着孩子排队挂号缴费,交叉感染几率也比较小。虽然挂号费小贵,但是通常医生不会乱开药。比起公立医院挂号费便宜(现在也不便宜了),但是开很多药,花费差不了太多。而且体验很好,大人孩子都不会太辛苦。


推荐阅读:

五宝家的牙齿保卫战

女儿们,我该怎么跟你们聊聊“性”?

一不小心,遇到北京首席育儿专家单奶奶——五宝妈的成长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