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下篇)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文章介绍:上回说到内向与外向(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上篇)),今天将性格特质的另外三组展开来分享。

总计:30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编辑:文静




理性和感性


特质的另一个组合是理性(重视事)和感性(重视人)。


理性特质的人,倾向于看重事情,愿意完成任务。对问题进行客观的、非个人立场的分析。重视符合逻辑、公正、公平的价值;一视同仁,有些时候被认为冷酷、麻木、漠不关心。他们认为坦率比圆通更重要,只有当情感符合逻辑时,才认为它可取,被“获取成就”所激励,很自然地看到缺点,倾向于批评。


感性特质的人,倾向于关注人的感受,愿意跟人在一起。他们考虑行为对他人的影响,重视同情与和睦:重视准则的例外性,有时候被认为感情过多,缺少逻辑性,有时候会显得比较软弱;认为圆通比坦率更重要,无论是否有意义,认为任何感情都可取,被“获得欣赏”所激励,他们惯于迎合他人,着重维护人脉资源。



理性和感性同样是一个连续体,理性和感性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实际生活中,这个连续体的两侧我们都会用到。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哪种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是这种特质的人。


后天的教养方式也会强化或者抑制这些倾向,例如:如果一个天生有感性倾向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理性倾向的家庭,孩子感性倾向就会被抑制。


感性的孩子在刚上小学的时候也许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大部分的时候会表现的比较吃力,如果父母先花一些时间跟他们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讲会儿故事,满足他们跟人在一起的需要,然后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会更高一些。




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父母,也请给孩子一些时间,不要急于挑出孩子身上的毛病,尝试着跟他一起制定一些学习计划,跟孩子一起慢慢适应,相信他们的表现会有很大的改观。


还有一个事实,我们需要注意,虽然他们可能会在学业上有所进展,但是他们内心是为了赢得父母的认可和接纳,得到父母的关注。如果她们努力后还是无法得到满足,她们内心会逐渐的失去力量。


中国的家庭教育太过功利化,不重视亲子关系,这对于感性的孩子是一个挑战。如果父母能够放下成绩,单纯的只是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或许可以改变很多孩子的命运。




概括与精确


特质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组合是概括(重视趋势)和精确(重视细节)。


概括特质的人,倾向于事务的广度而不是深度(接受信息上),着眼于未来,留意事物的变化趋势,惯于从长远角度看待事物,重视可能性和独创性,不喜欢细致的管理和约束。


精确特质的人,倾向于喜欢深度而不是广度(接受信息上),着眼于现实,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留意具体的、特定的事物;进行细节描述。不喜欢没有规矩、流程的环境。



概括和精确同样是一个连续体,概括和精确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实际生活中,这个连续体的两侧我们都会用到。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哪种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是这种特质的人。(emmmm……是的,基本每对儿特质都有这个共性)


举一个例子:眼睛在概括特质的人看来就是一个整体,它有什么功能,如何使用,未来还有什么可能性……在精确特制的人看来,它也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眼角膜、瞳孔……各有各的功用,需要深入的了解。


概括倾向的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马虎、丢三落四、书桌总是乱糟糟的,房间也总是没什么秩序。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类似的表现,丢题、落题,写字潦草,经常遭到父母和老师的指责。他们面对改变的时候,接纳度更高,更开放。换个学校,换一群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精确倾向的孩子,在生活中非常有条理,书桌、房间总是整整齐齐,做事情很认真,规规矩矩,也很听话,还经常提醒父母落下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字迹工整,每次作业写的很认真,有计划有条理的学习,很容易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他们面对改变的时候,接纳度和开放度更低一些。换个学校,换了同学,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


我和馨悦都属于概括特质的人,到现在我们也改不了,房间经常是乱乱糟糟,每次岳父岳母来都是紧锁眉头地说:“你们这个家……”



我岳父岳母就是精细特质的人,他们的房间总是整整齐齐,没有多余的东西,一尘不染……馨悦从小就被这样的环境影响,但还是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概括。


如果是一个精细特质的父母,需要放下控制的欲望,让孩子自己去规划以及承担一些“马虎”、“丢三落四”的后果,这样的训练有助于他们面对重大事件时去三思而行,但是,要有心理准备,他们无法做到像你们一样细致。




急迫与沉稳


特质的另一个组合是急迫(快速决定)和沉稳(考虑各种可能性)。


急迫特质的人,倾向于快速作出决定,聊天的时候快人快语,想到哪说到哪,精力比较充沛,面对改变的时候可以迅速作出决定,也喜欢多样性的环境,有时候面对压力会表现的比较鲁莽,缺少耐心。


沉稳特质的人,做决定时倾向于拖延,不急不慢,喜欢悠闲、轻松地沟通方式,面对改变的时候倾向于慎重,需要大量的搜集资料以及心理预备才能做出改变。他们不喜欢突如其来的改变或者指令。一旦环境中有人情绪失控或者高压的命令,会让他们非常不舒服。



急迫和沉稳同样是一个连续体,急迫和沉稳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实际生活中,这个连续体的两侧我们都会用到。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哪种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是这种特质的人。(这段确实是复制粘贴的,然而并非笔误)


急迫特质的孩子,面对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的学习,一成不变的答案,可能会感到非常无聊,他们需要生活中有一些变化,更多的思考,如果父母可以跟他们多聊一聊热点话题,问一问标准答案以外的可能性,他们更容易进入深度的思考之中。


他们在选择爱好或者兴趣班的时候,很快能做出决定,但是很容易改变,这时候父母需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如何要坚持学完一年,帮助他们体验每一次的决定后要承担的结果。当他们体验这些结果后,他们逐渐会对做决定越来越谨慎。我就是这样的人,在经历连续四次创业失败后,我现在谨慎多了。


沉稳特质的孩子,也许不敢自己做选择,尤其是在面对比较急迫的父母时,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多多鼓励他们做决定,在做决定前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考虑,观察,甚至体验,当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尽量不要指责他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帮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



当急迫的我面对沉稳的馨悦或者老二,看着她们犹豫不决,总是想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时,心里总是有一团无名之火冉冉升起,这两年我学着等待,通过探讨各种可能性后,她们逐渐的愿意做出选择。




总结


感性的人可以做老师、教练、心理咨询师……细致的人可以做会计、编辑、法官……外向的人可以做销售、公关、演员……急迫的人可以在创业初期给企业带来活力,沉稳的人可以给成熟期的企业带来稳定……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来,人格特质是中性词汇,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环境和工作状态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在我们的养育过程中,需要观察孩子的个性,了解他们的倾向,采用不同的养育方式来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某种类型的人。这也就是“如何教养天性”最核心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会说一说,兴趣、爱好、特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内容。




本篇的开篇显得有些突兀,如果你感到困惑,可以翻阅昨天的推送(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上篇))。


这本是一篇文章,生生被编辑改成了上下篇!文章过长已经成为本公众号的一大特色~~~五宝爸表示,内心仍有一万字未能写尽……


作为精确特质的编辑表示,具有概括和急迫特质的五宝爸可以考虑把自己的成长之路写本书了。愿各位带着以上关于性格特质的描述,深度分析一下配偶,孩子,甚或老板,肯定能帮你化解不少困惑,实乃和谐关系之良药。


就酱!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