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上篇)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总计:395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编辑:文静




十年中,我和馨悦一起养育了五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我们的养育方式没有本质的变化,也帮助他们形成了一些统一的特质、习惯,但是孩子们的个性、喜好却有着本质的差异。


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不断的思考:我们的养育行为对于孩子们的性格来说,哪些方面起作用?哪些方面不起作用?哪些方式起到了反作用?……这些问题也引导我们不断地探讨另一个问题:“人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常说的“人性论”的话题。




人性论


史蒂芬·平克在其著作《白板》中开篇就有这样一段论述:


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一套人性论,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预测,也就是说,我们都需要一种理论来解释“是什么原因激发人们做出某类的行为”。


认为思想和情感会引发行动,这是一种被默认的人性论,它深深影响着我们看待人性的方式。


我们所持的人性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源泉。在准备对他人进行劝说或者威胁时,或是决定告知其真相还是欺瞒时,我们都会从人性论的角度加以思考。我们所持的人性论还引导我们如何经营婚姻、养育子女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如何看待人以及人性的形成,就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养育他们。


《白板》中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行为主义对人性的观点几乎统治了整个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奠基人约翰·华生(John B.Waston,1878-1958)曾经提出过20世纪最著名的关于“白板说”的论断:


给我一打健康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设计的环境里进行培养,我可以担保,随便挑选任何一个,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行业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巨子甚至是乞丐或者窃贼,而无须考虑他的天赋、兴趣、倾向、能力或其祖先的种族和职业。


依照行为主义理论,一个婴儿的天赋和能力并不起作用,因为并不存在天赋、才能之类的东西。华生把这些概念与心理的其他内容,如观念、信仰、欲望和情感等一并从心理学中驱逐了出去。他认为,这些都是主观的、无法测量的事物,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只研究客观的、可以测量的事物。


华生曾写过一本非常有影响的儿童抚养手册,鼓吹父母要制订严格的养育计划,给予婴儿最低限度的关注和爱抚。华生写道:“如果你去安抚一个哭泣的婴儿,就等于你是在为他的哭泣奖励他,这将会增加其哭泣行为发生的频率。”


现在看来,华生倡导的养育方式可以用“荒谬”来形容,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是被很多人所接受。


“白板”说为大众所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 “政治正确”,也就是无论是什么种族、什么阶层、什么国籍,只要后天教育得当,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可以说,这种观点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自由与平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板》一书,通过严谨的学术论证,最终得出的观点是“白板”说的人性论其实站不住脚。也就是说,后天的养育方式只是相关性因素,基因才是决定人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整个的论证过程非常精彩,如果有兴趣可以详细读一读,500多页,要有心理准备。



《探索人格潜能,看见更真实的自己》(布莱恩李托 Brian R Little)一书中也提到:天性与教养这种旧有的二分法已经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教养天性”这个更精细,引人入胜的观点。


我们家的教育理念也是围绕着这个思路展开,作为父母,我们是一个观察者,在与孩子不断地互动中了解孩子的天性,然后根据他们的天性来调整我们的养育模式。




人性的形成=原生性+社会性+特殊性


我对人性的理解是,人性是由原生性(先天的基因遗传),社会性(后天的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特殊性(特殊机遇或者变故的塑造)相互作用后逐渐形成的。而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到四十岁左右。古人说:四十不惑。也是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人性”。


如果我们只是笼统来谈“人性论”,其实对我们的养育行为不会有太具体的指导意义,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我们打算尝试把“人性”分为几个部分来看,再深入去琢磨,到底哪些部分可以加以影响,哪些部分需要放手。


在深入的分类后,我们逐渐认识到,所谓的“人性论”其中最主要的几个组成部分有:人格特质、品格、习惯、情绪、道德、兴趣、爱好、特长等这些内容。


其中人格特质、兴趣、爱好、特长基本都是属于先天的基因起主导性的作用。而品格、习惯、情绪、道德都是属于后天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所能影响的部分。


特殊机遇也是影响“人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突然的车祸,导致身体的残疾,这会给人性带来巨大的影响;与某一个人结婚,婚姻对人的塑造和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接受某一个信仰,也可能给一个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塑造一个人的性格;


我的基因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无法决定我必然会与馨悦结婚,这样大概率的是特殊事件。而这段婚姻对我的影响却不亚于前面的两个因素。通过馨悦,我开始去教会,信仰又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的人生发生重大的转折,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的大脑就像被重塑了一样,开始认真看书、学习;后来我们有了五个孩子,这也是我们没想过的事情;因此又开始做简单妈妈……最终才有了现在的我。


35岁以前,如果我说:我要花一年的时间,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写一本关于育儿的书。没有人会相信,就连我自己也不会……



这些特殊机遇有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事情,也不做过多的探讨。我们的重点就在前两个部分:原生性和社会性两个因素。




人格特质


说到原生性,首先就要说一说人格特质(以下简称“特质”)。后天的社会性对特质会起到一些抑制或者是强化的作用,但不会改变其核心属性。


所谓的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


如何认识特质,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是靠大量的问卷、访谈……最终统计得出一些性格的分类方式。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特质分类方式有这么几种:DISC、九型人格、MBTI、霍兰德……每一种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但是这些测试和分类都是建立在成年人访谈基础之上,其实对于18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低幼阶段,其实是不太适合的。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还没有特别深入的认识,对测试中的很多问题都处于想象的阶段,他们还无法确定自己正在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这些测试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维度,我们了解了这些内容,会帮助我们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然后可以适当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




内向和外向


关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定义,在不同的理论中,定义上也有一些差异。我们采用的定义是取自《内向者优势》一书。



内向型的特点:内向的人比较关注个人内心,并不乐衷于参加各种聚会。由于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身处人群中时,他们会格外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使得他们在人多的场合会有些小烦躁。


外向型的特点:外向性格的人常将自己的想法不加考虑地说出来--即思维外向,这类人心直口快、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感情外露、待人热情、诚恳,且与人交往时随和、不拘小节,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还有一些人认为,区分内向、外向个性,要看充电的方式,也就是恢复精力的方式。内向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自己一个人看书、娱乐或者干脆睡觉。而外向性格的人,倾向于找人聊天,聚会,通过有质量的沟通来恢复自己的精力。


内向和外向是一个连续体,内向和外向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实际生活中,这个连续体的两侧我们都会用到。就像有的网友说:“为什么我有时候开朗爱说话,而有时候却不喜欢说话呢?”其实这就是在一个场合用了偏这一侧的东西,另一种场合用了偏另一侧的东西。



我们会天生的倾向于这一侧或是那一侧。如果我们更倾向于外向的一侧那我们就是外向的人,倾向于内向一侧就是内向的人。有人偏外向一侧的多些,那么他的外向性就明显些;有人偏内向的多些,那么他的内向性就明显些。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哪种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是这种特质的人。


后天的教养方式也会强化或者抑制这些倾向,例如:一个天生有外向倾向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内向倾向的家庭,孩子外向倾向就会被抑制,他在一段时间或者在某些场合就会表现出内向的倾向,如果环境合适,他们又会表现出本身天然的外向倾向。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他就会迷失自己,处理不当容易换上心理疾病。中国社会总体就属于抑制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为主导,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患有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内向的孩子出生在美国这种比较开放的社会,他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看起来比中国长大的外向倾向的孩子还要开朗。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们的不同,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无论她是不是愿意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是不是愿意做班干部,是不是能够坐下来安静一会儿,我们都不要强行的干预,以父母的喜好加以评价,更不要试图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某些特质。这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阴影,感到不被认可,让他们不自信。


公众演讲是一种技能,并不是外向者的专利,如果父母希望你的孩子可以在关键的时刻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考虑平时给她们更多的机会学习公众演讲。


领导力也同样是一种技能,它不是属于某种个性的专属能力,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在后天培养出来。


阅读同样是一种习惯,专注的阅读也不是内向者才有的表现,外向的孩子如果找到他的兴趣点,通过适当的引导,同样可以拥有这样的习惯。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每天都在阅读,而不是拿着手机刷个没完。




还没看够?


为了让各位有更好的阅读收获,本篇就先展开分享一组“内向与外向”的内容,后续还有“理性与感性”、“急迫与沉稳”、“概括与精确”,欲知详情,请看明天分解...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