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拿女儿做的实验,100多年前达尔文也做过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成长合作社 Author 王培

作者:王培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金融从业者,一个茁壮成长中的奶爸


作为一个爱看书也爱琢磨的奶爸,我对一个问题一直很好奇——


婴儿究竟有没有道德感呢?看到爹妈磕着碰着了,这个还不会说话、满地乱爬的灵长类幼崽,有同情心吗?道德感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只是我的突发奇想。了解道德感的来源,也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它还有着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重大教育实践意义:

 

——父母通常很关注孩子的品行培养,却很少从“先天”角度看待孩子身上的一些行为特质,这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缺失。


——如何“利用”孩子先天的道德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婴儿有道德感吗:

红圆球的“爬山”实验


人天生就有道德感吗?小婴儿生来就能分辨是非吗?


思考5秒钟,答案很快揭晓。


4

3

2

1

叮!


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和他团队的一个经典实验,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识:婴儿是有道德感的,而且这种道德感是天生的。


这个结论怎么来的?

 

要想知道人的道德感是否是天生的,最好的研究对象就是婴儿。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很多办法来测试婴幼儿的道德感,主要的评判指标涉及婴幼儿的注视时间和行为反应


流量富余户看这个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u0186l59tn1


实验里,心理学家戴维·普瑞马克和安·普瑞马克让婴儿观看动画片,片中的主角要么帮助另一个角色挤过狭缝,要么阻止另一个角色通过狭缝。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婴儿认为帮助行为是正确的做法,阻碍行为是错误的做法。


保罗·布鲁姆的书 

《善恶之源》

保罗·布鲁姆在耶鲁大学

婴儿行为中心

实验过程


在这一实验的基础上,布鲁姆的团队又制作了几部新动画,片中的角色都是些几何体。比如,有个红色圆球试图滚上某座小山,研究人员就会向婴儿演示两个场景:


在一个场景中,让一个黄色三角跟在红圆球身后,把它缓缓推上山顶(帮助);在另一个场景中,把一个绿色方块放在红圆球前面,把它推下山去(阻碍)。


在下一部动画中,婴儿将会看到三个角色同时在场,红圆球要么接近黄三角,要么接近绿方块。研究人员想要借此了解,婴儿认为红圆球应该如何对待其他角色。


结果发现,9个月和12个月大的婴儿在看到红圆球接近帮助它的角色(黄三角)时,注视时间会更长。如果动画角色长了眼睛、更接近于人类的相貌,实验结果会尤其显著


后续研究进一步发现,婴儿对于帮助和阻碍行为的理解似乎产生于6-9个月之间。除了在该实验中用注视时间来判断婴儿的态度,布鲁姆团队还设计了另一种研究方法,通过“伸手够物”来确定婴儿的喜好。


绝大部分婴儿选择了“帮助者 ”

 

实验的场景设置跟之前一样:圆球试图爬上山顶,它有时得到帮助,爬上山去,有时受到阻碍滚下山来。然后,研究人员将代表“帮助者”的几何体和代表“阻碍者”的几何体放到婴儿面前的托盘里,看婴儿会伸手去够哪一个。

 

在排除了其他干扰变量的情况下,结果与之前的实验一样,几乎所有6-9个月的婴儿都伸手去拿代表“帮助者”的几何体,这表明他们更喜欢帮助者,而不是阻碍者。

 

也许有人会质疑,6-12个月的婴儿似乎已经受到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才会有这些道德反应。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布鲁姆团队又针对3个月的婴儿做了类似实验,结果仍是一样的。



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学界普遍认可婴儿的确会对社会性互动行为做出反应,会对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拥有普遍性的理解和偏好。

 

归结而言,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一是宝宝天生就有道德根基,但后天因素仍会持续影响和塑造孩子的道德感和品行;


二是虽然宝宝天生就有道德感,但宝宝并非“天使”,而跟每个孩子或成人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人


是的,一定要用“不完美”来描述人性,而不是用“本善”、“本恶”或“生而有罪”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些都是极为偏颇的观点。


婴儿有同情心吗:

达尔文家的威廉VS我家的妞妞


小婴儿很早就能分辨好人与坏人,那么,他们是否很早就有同理心呢?所谓同理心,简单来讲,就是能体会或理解他人的感受。

 

出人意料的是,针对这个问题最早的一篇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竟然是达尔文写的。对,就是那个提出了进化论的达尔文。

 

1877年,达尔文在一个名为Mind 的刊物上,发表了《一个婴孩的生活简史》(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n infant),记录了他儿子威廉的成长经历。


达尔文发表《一个婴孩的生活简史》的期刊目录

达尔文和儿子威廉


他写道:“(威廉)在6个月又11天的时候,因为看到保姆假装哭泣,他的嘴角夸张地向下垂,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忧伤;他对他人苦痛的同情一览无遗。”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自己也对女儿妞妞做过一个不太严谨的观察实验。

 

有一次,我们全家老小带刚满一岁的妞妞去普吉度假。我们租的公寓有一个不大的私家泳池,里面有一个硕大的独角兽气垫圈,可以坐在上面漂浮。我下到泳池,翻坐到了气垫上,不巧的是,因为气垫沾水后很滑,我狼狈地翻坠下来,溅起巨大的水花,发出很大的声响,把在泳池边上观看的妞妞吓个正着,哇哇大哭起来。

 

就在那时,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我想知道,妞妞大哭是因为被水花和声响吓到,还是因为担心老爸的安危。为了检验我的想法,我让我的家人包括保姆都来配合实验,请他们逐一坐上气垫,然后从气垫上翻坠下来。结果,他们每个人刚一踩着泳池舷梯准备下水,妞妞就哇哇哭起来。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做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种可能是,因为妞妞被我刚才的状况吓着了,所以一旦有人下水,就会让她回忆起刚才的情景,从而感到害怕。还有一种可能是,妞妞跟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很亲近,所以有可能她会担心这些人下水后的安危。

 

要想把这个实验做成功,必须要有妞妞不认识的陌生人参与,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陌生人在场。于是,这个实验算是“烂尾”了,但我心里一直记着这事,希望能有机会验证妞妞是否有同情心。


 

回家后不久,有一天我和保姆带着妞妞在小区玩,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比她年龄大一些的小男孩,刚会走路,走着走着“咚”的一声摔到在地,妞妞只是呆呆地看着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说明她不认识的这个男孩没能把她吓着,或者,没能让她产生任何与同情有关的表情和情绪。这又让我产生了新的主意。

 

这不是妞妞,当天她大概就是这么爬的


回到家后,我故意带妞妞进入她的卧室,然后诱导她爬出卧室。她在前面爬,我在后面跟着。就在她刚爬出卧室门口,我假装自己被卧室的门撞到了胳膊,但又没发出巨大的声响,所以不会吓着她,然后我开始摸着胳膊,带着痛苦的表情,哎哟哎哟地叫起痛来。由于妞妞的位置在我前面,没看到我是在“演戏”,所以她只能凭我的表情和痛苦的叫声来判断我发生了什么情况。

 

结果,这一次妞妞也跟着哇哇哭了起来。这下,我可以肯定,只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妞妞哭是因为心疼爸爸,另一种是她可能并不懂得心疼人,而是别人的痛苦感染到了她,让她产生了痛苦的情绪,哭就是她表达痛苦情绪的一种方式。

 

如果情况属于前者,说明她有同情心,正如达尔文的儿子威廉,看见保姆假装哭泣也会伤心难过;如果情况属于后者,说明她有同理心,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足以证明一岁的妞妞是有道德情感的。



婴儿天生有道德感,

爸妈该如何“利用”这一点?


就像人类天生就掌握了某些“语法规则”,有助于宝宝很早就能学习语言一样,人类天生就拥有某些道德根基,有利于宝宝很早就开始发展社会行为。

 

好吧,就算我们现在都知道并承认,宝宝天生就有道德感,这对父母教养孩子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宝宝天生就有道德感是父母莫大的福音。想想看,如果宝宝缺了道德感,必须从零开始培养,父母有多辛苦。你摔倒了,宝宝不会有任何怜惜之情,你还得带着伤口和痛苦去教导宝宝:儿啊,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装也要装哭给爸妈看看啊。是不是顿时感觉宝宝与父母之间少了一些天然的情感纽带?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如果父母能学会善用宝宝天生的道德感,教育这件事情就能变得更加轻松简单,而且还能实现极佳的培养效果。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


在我翻译的《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一书中,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博士整合了很多教养方面的科研成果,提出了75条黄金法则。但在我看来,这些法则中大部分都涉及父母如何运用同理心。

 

运用好同理心不仅意味着父母要顾及孩子的感受,也意味着孩子也应该顾及他人和父母的感受。


如何做到这两点呢,试举书中两例:


例1:如何让孩子顾及父母和他人的感受


“当你从学校把孩子接走时,她眼泪汪汪地说,‘每个人都恨我’。作为父母,听到这句话一定很痛苦。因此,父母最自然的反应肯定是:‘不,他们不恨你,宝贝!阿曼达,她是你的好朋友啊。’


当然,很有可能,你孩子对情况的感知不完全是准确的。但是,你这么对她说,即便说得再好,她也可能会觉得你没有真正听她在说什么,没有真正理解她。


试图改变她的感受,还传递出这样一种意思:她的那些感受都是‘错误的’(但实际上,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情感体验,总会过去的),或者,她没有能力应对那些感受(因此,你不得不加以干预)。”

 

也就是说,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千万不能急于反驳孩子的感受,而是应该先与孩子共情,然后再开始引导孩子


比如,对话可以先从接纳孩子的感受开始:“噢,宝贝,当你认为每个人都恨你时,你肯定会感到伤心和孤独。我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有跟你一样的感受。”


当时机合适时,再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感受:“那么,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每个人都恨你?……哦,是不是你想玩游戏的时候,其他女生似乎没有理睬你?……还发生了其他什么事情吗,让你有这样的感受?”等等。


这种引导方式,既能让孩子觉得你尊重了她的感受,又站在她的角度为她梳理问题。



例2:如何让孩子顾及父母和他人的感受


父母经常会告诫孩子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但他们很少告诫孩子顾及父母的感受,这一点是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失的一个环节。

 

当然,有人会说,孩子总是这样,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好,在父母面前却表现得很任性。但实际上,部分原因恰好就在于父母没能让孩子学会如何顾及父母的感受。


父母总是希望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更完美,或者,希望孩子能无条件听话,顺从自己的意愿。事实上,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父母真实的一面,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雷斯切尔在书中写道:“很多父母尽力不让孩子遭受不愉快或痛苦的经历,这种父母通常也会将自己的私人情绪隐藏起来。他们不会说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不希望孩子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从而,孩子就不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种做法尽管有爱的动机在里面,但通常会适得其反,因为,哪怕年纪再小的孩子能都意识到情绪,辨识出压力,体会到同理心。”


换句话说,如果父母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孩子就体会不到父母的感受。所以一旦你想让孩子体谅你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习惯于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真实呈现自己的感受。

 

比如,你今天工作很累,而且诸事不顺,回到家里,孩子吵着让你陪他玩。你当然可以强打精神,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这么做的后果便是,一旦你不满足孩子提出的需求,孩子就会责怪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孩子坦承:我工作了一天,很累了,而且今天的心情也很不好,希望你理解,等我心情好一些的时候,再陪你玩。

 

有实验证明,当父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倾诉自己的真实感受时,孩子不仅不会反感,反而对父母的同情心显著增强。

快乐不是唯一,show your true colors!



天生的同理心是脆弱的花朵


尽管宝宝天生就有同理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同理心是固定不变的,不需要后天持续培养。实际上,宝宝天生具有的那点同理心就好像是脆弱的花骨朵。

 

前面已经提到,同理心的含义是指,能体会或理解他人的感受。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位却并不那么容易。


打个比方,如果我从来不学习育儿知识,就不会知道1岁的孩子究竟会有哪些身体和行为上的变化。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就很难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误解孩子,甚至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例如,1岁的孩子比几个月的婴儿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有更强的自我掌控力,不希望受到外界对自己各种探索行为的约束,因此,当1岁的孩子非要自己用手抓饭吃,或者非要拿着勺子在碗中“探索”时,父母面临的最头痛问题就是,要不要让孩子这么做。不让的话,孩子一定会大哭大闹,让的话,孩子一定会吃得“一地鸡毛”,留下“烂摊子”让父母来收拾。

 

如果让我来选的话,我肯定会选择任由孩子探索。因为我理解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举动,而这种理解来自于对育儿知识的学习,然后又把这种知识内化为行动,也即是同理心。

 

这下你应该明白了,同理心的形成还与获取正确的信息和知识有关,这意味着,尽管每个人天生自带同理心,但就漫长的人生而言,同理心能培养到哪个程度,绝不能指望那点“天赋”。毕竟,宝宝天生的同理心只能解决狭小的问题,比如,亲子关系;而成人的同理心则能解决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小到职场关系,大到公平与正义。因此,再怎么强调同理心的培养都不为过。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同理心的培养是一个终身过程,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不断探索练习,不断学习新知。





更多精彩文章,戳链接回顾


数学不好就别瞎辅导了,孩子靠自己可能还有点戏!

作为资深奶爸,我有几点带娃经验和大家分享

从前有个小孩,他经常挨科学家爸爸的打——论如何科学“揍”娃

留一些游戏时间给孩子,他们会学得更好



本文来自果壳童学馆,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合作请联系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