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时候就这么坏,长大了还得了?”面对孩子的“恶”,父母的反应太重要!

Big.D 果壳童学馆 2022-06-09


好孩子什么样?坏孩子又什么样?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 诚实就是好孩子?爱撒谎就是坏孩子?

  • 乖乖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坏孩子?

  • 好好学习就是好孩子?打架斗殴就是坏孩子?

  • 偷窃就是坏孩子?

  • 欺负别人就是坏孩子?

  • ......


果仁妈时常觉得,在我们的教育框架里,是不是“善”与“恶”、“好”与“坏”太过于非此即彼?我们是否又太容易放大孩子的“恶”?


今天的这篇文章,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切口,让家长们在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恶”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能有意识分析“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孩子的诉求又是什么?这样,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
👨👨👨

文章开始之前,先分享一首让我很触动的诗歌:


我没有偷过东西

可我偷了别人的心 

连偷了别人的心这回事都没有察觉到

我不给房间上锁

可我给自己的心上锁
连心上有这把锁也没感觉到


不可以撒谎

我就微笑着沉默

自己真的在想什么,跟谁也不会说


我是个乖孩子,所以

我是个坏孩子


——谷川俊太郎



一般带“恶”的都不会有什么好词儿。像什么邪恶、凶恶、穷凶极恶、恶向胆边生、恶人,总之让人感觉坏得不得了。但有些时候呢,总是很可爱的孩子,也会让我们有这种“恶”的感觉。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这段时间看了一本这方面的书叫《孩子与恶》,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里最让我受触动的部分。(由于语言的微妙差别,书里的“恶”泛指孩子一系列与规则对着干的行为。)


《孩子的恶》,作者:  [日] 河合隼雄
东方出版中心,2015-4-1出版


首先 当我们在谈论孩子的恶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呢?他在书里先举了个日本和美国比较的例子,放在我们身上也是适用的。

 

这个例子是说,在日本,孩子含蓄内敛是一种好的表现。老是表达自我则会被视为不当的行为,算得上是一种“恶”。

 

而在美国呢,恰好反过来,孩子如果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将会被视为是成功的非常有前途的。而闷不做声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孩子就会被视为有点问题。

 

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评价却截然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不一样,对于孩子行为是好、还是坏的认知会有区别。这实际上也是给我们提醒了,在我们说孩子好或是坏的时候,我们是一定基于一种立场的


那么,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对孩子的评价会不会完全不一样了呢?作者在整本书里,主要就是在探讨孩子各种不同的“恶”,以及家长该如何理解,怎么处理和引导。


👆孩子在角落,不说话,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1. 不赦之恶 

 

原著里花了不少笔墨从哲学、神学上探讨恶到底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先搞清楚什么样的“恶”是完全不能被接受,必须纠正的

 

所谓的“恶”,往往存在着“否定”和“破坏”的要素,而其中完全超越底线,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不可容忍的,自然是对自己及他人生命、健康的否定和破坏了。


至少在生命和健康相关的领域,必须从小对孩子严加管教,尽可能杜绝孩子在这方面“作恶”的隐患。

 

但在其他方面的“恶”,其实家长在震惊动怒吼孩子之前,不妨先静下心来分析一下,看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下面就挑一些分享给大家。


👆《隐秘的角落》剧照



 2. 偷窃与恶 

 

孩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只怕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还了得?”,而孩子面临的可能就是一场暴风骤雨......


而一些平时在育儿方面有所积累(比如常看果壳童学馆)的家长们,则还能想到,是不是孩子还小,不理解东西的归属?


确实有些小孩子是这情况,但也有大些的孩子在这方面会明知故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而在《孩子与恶》中,作者则在这方面探究了更多的可能性,包括纯粹是因为顽皮(就像《社戏》里大家偷罗汉豆来煮),借着反抗大人定的“不许偷窃”的规矩寻找自立的感觉,还有借偷东西寻求大人的关注和谅解等等。


其中有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是一个小朋友偷了一把手枪玩具放在自家邮箱,按理说做了大人禁止的事,本应偷偷摸摸唯恐被发现才是,往邮箱这么显眼的地方一塞又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其实是孩子下意识地想向家里传达什么信息,经过沟通后发现,孩子原来是嫌家里太文雅了,没有一点“暴力”的因素,比如手抢玩具之类的。


这个例子是有点极端,不过也能带给我们启示,那就是孩子如果做出了不太合逻辑的事情,往往背后有更深刻的原因,值得家长保持心平气和,进一步地好好探究。


当然,探究归探究,坚持教育孩子不可偷窃这事儿也别松懈了。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3. 情绪与恶 

 

我们经常会用“乖、懂事、成熟”这样的词来形容甚至是夸赞孩子。被这样夸赞的孩子,往往看起来情绪非常稳定,很少哭也不怎么发火,让大人很“省心”。


而那些情绪丰富,经常哭闹发脾气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不懂事胡搅蛮缠,是一种“恶”。

 

但作者认为,孩子太平静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好比“整整一年每天都是大晴天,从来不阴天下雨”的世界,令人难以想象。


书中这么写到“对孩子来说想要好好成长,哭很重要,发火也很重要,只有好好地体会人应该有的所有感情,才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这一点我深以为然,所以当孩子表达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时候,我甚至会持鼓励态度,表示能理解她的心情,能在家人面前表达出来是很好的事情。


因为道理其实很容易想明白,为了显得“乖”而强行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会给孩子的心理埋下隐患,但情绪如果总是能得到自由表达并被理解,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孩子大哭,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4. 玩耍与恶 

 

“别光顾着玩儿!”“干点儿正事儿!”大概每个孩子都被家长这样招呼过。的确,在这个玩命鸡娃的时代,家庭被升学形势所裹挟,恨不得把每分钟掰成两半用在学习上。


再加上我们从小被教育勤劳工作是美德,就更容易见不得孩子瞎玩,而且现在孩子都金贵,很多家长还会担心,放任孩子自己去玩,会导致攻击和失控。

 

不过作者对此却有别的看法,他认为死板地遵守那些仅为了让孩子老老实实守规矩的规则,没有太大的意义。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破坏规则的后果,从而慢慢了解人与规则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文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我自己也深受启发,是这样的:“围绕着规则,会出现人与人互相冲突的机会。把规则当做防护的盾牌,自己躲在后边,是做不成事的。把规则作为一个切入点,人挺立在前边,才有意义。”

 

👆孩子学习时偷玩,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4. 三大原则 


除了上边说的几种,《孩子与恶》这本书里还举了很多其他孩子“作恶”的例子,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摘录了。总结了一下,作者有三个大的原则贯穿整本书。

 

首先 ,家长评估孩子的“恶”时要慎重仔细考虑自己是以什么标准以什么立场,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标准和立场,而不要因为一时愤怒就下定论

 

 其次 ,家长深入挖掘孩子“作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有些是因为孩子试图以笨拙的方式自立,有些则可能是孩子试图表达些什么。

 

 最后 ,其实细究起来,“恶”经常蕴含着对现有规则的挑战,也许在儿时会带来麻烦的“恶”,在孩子长大成人找到方向后,还会让他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呢。老话说,淘气点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说不定正是这个道理。

 

 


每日话题


面对你家小朋友的“恶”,你是怎么做的?
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作者 | Big.D,创客奶爸,前果壳实验室负责人,两性关系专栏作者。
编辑 | 章鱼妈,一个2岁半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经营个人公号「躲起来发呆」。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喜欢,就“在看”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