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给果仁妈留言,说自己家娃坐不住,被老师说是“感统失调”了,这让她非常焦虑。
这几年,“感统失调”这个词越来越被熟知,“失调”的孩子也变得特别多:这些“失调”都被某些机构和早教中心归类为“感统失调”。而解决的办法中,上训练课是其中之一。有中心宣称,上了“感统课”后,孩子情绪更稳定,不随意发脾气,不任性不悲观;触觉更敏感,知轻重、不咬指甲;注意力更集中,专心听课,不分神,不拖拉... ...还能提高智力,培养逻辑!其实“感统失调”对应的是另一个名词“感觉统合”,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职业治疗师、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 Jean Ayres)在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简单说,“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各器官在大脑的统合下,对内外刺激作出的正常反应。例如做饭的时候,你闻到烧焦的味道会立刻去看锅里的菜是不是干了,立刻关闭炉火,这种就是感觉统合的运用和表现。而“感统失调”则指的是人体感觉统合的异常,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被称为学习能力障碍[1]。“感统失调”其实在国际上并未获得一致性的认可,即使在美国也有非常多的专业机构对“感统失调”提出质疑。2005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就得出结论,没有足够的对照研究支持SID(感觉统合障碍或感统失调)作为一个独特的可定义实体的存在,或者清楚地证明SIT(感觉统合疗法)比完全不治疗更有效。[2]美国儿科学会(AAP)也提出“感统失调”不应该被诊断,在其官方期刊《儿科》(Pediatrics)上的文章指出:目前,感觉障碍的儿童是否真的存在大脑感觉通路的“紊乱”还未能完全被证实,这些缺陷不清楚是否与其他发育和行为障碍有关。由于没有公认的诊断框架,感觉失调不应被诊断,而且“感觉统合疗法”有效性的研究数量有限且没有定论。[3]
从这可以看出,目前“感统失调“和“感觉统合疗法”的研究都没有最终定论,它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论述和证明。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感统失调”的标签,如果想明确孩子在感觉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更详细和细分的测评。你可能需要去找专业有经验的儿科医生获得帮助,而不是听随便一个“看似有经验”的人给出的“建议”。就像美国儿科学会旗下的healthy children 对家长的建议:“如果觉得孩子感觉处理方面有困难时,应该找儿科医院做进一步的评估”。[4]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也没必要过多去担忧“感统失调”这方面的问题,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你觉得孩子听觉有问题,那可以去找医生做听觉方面的检查,身体方面的问题医生才是最具经验和判断力。个人觉得“感觉统合”归根结底就是大脑的整合能力,也是我们常人每天都在进行的事情,例如半夜被冷醒加被子,这也是一种感觉统合。身体感知了温度变化,大脑收到信息,经过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加被子”,肢体得到指令进行操作。正常的孩子不进行专门的“感统课程”训练,也不会影响他的感觉统合养成,毕竟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感官的活动,像家务、运动等日常生活都会涉及。早教机构的感统课程,其实就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存在,它能给到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例如感统课程里常见的平衡台(板)在公园的儿童器械中也有。而且公园中拥有多变的天气、不同植物花草的气味、多重的声音(人的声音、鸟的叫声、车的声音等)这些都比在室内活动更具备感官刺激。
公园器械
同时专业的感统治疗在国际上还未能明确效果,“感统失调”的评估也是五花八门,家长非常容易误判孩子的行为,耽误孩子真正行为原因的筛查和治疗,例如自闭症的孩子很多也有感官方面的问题。因此如果真有疑惑,医生才是第一选择,正常孩子上了这些课无非是锦上添花,如果孩子真有发育上的问题,错信错判反而会耽误正确的治疗。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在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之后他增加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智能)。对于自然智能,加德纳(H.Gardner)博士觉得自然智能的核心,是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这个能力人人都有。[5]对大自然的认知需要我们充分的调动身体感官,去观察自然和感受自然,这其中就包括对我们所有感觉器官的高度训练和运用。而现在越来越都市化的生活,却阻碍了孩子的“自然智能”,限制了孩子原本自然发展的“感觉统合”。美国学者理查德·洛夫指出现代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隔离,是一种“自然缺失症”,它虽然不是一种病症,但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因为远离大自然,孩子将会出现感觉迟钝、注意不集中。[6]有瑞典的研究者做过这样一个研究(研究自然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研究中的对象处于不同环境的两个幼儿园,其中一个幼儿园周围高楼环绕、环境安静,另一个则是在草地和果园中,有繁密的花园和岩石,孩子也几乎任何天气都在户外。研究最后发现,每天户外玩耍的幼儿园孩子比起另一个幼儿园的,拥有更强的注意力和运动协调能力。[7]因此个人觉得,自然智能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就是大自然对人“感觉统合”的培养。在大自然中,我们自然就会运用到我们全身的感官,大脑也会最大限度的去整合身体。例如在公园、在小区花园中,阳光撒在身上,夏天我们会发现阳光猛烈且炙热,冬天我们会发现阳光温暖而惬意。在树木花丛中,我们也会发现原来鸟叫声不都是悦耳动人,也有像噪鹃一样“喔哦喔哦“叫得让人心慌。在大自然中,我们无法预测下一秒钟飞过来的是什么虫子,我们也无法知道会不会有一片叶子突然掉落在我们肩膀上。就是因为这一切的无法预测,我们的身体才会被充分的调动,我们的大脑才能获得与身体各个部分深度整合的机会。所以让孩子运用感官,提高大脑整合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去到大自然中,即使在草地上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都会动用到身体的所有感官。因为在草地上,孩子会感知到青草对皮肤的触感、会闻到青草的味道,感知风吹过脸庞,听到路人的交流声、跑步声。
总之,“感觉统合”本身就是我们与身俱来的能力,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高度都市化生活对孩子感官的束缚。培养“感觉统合”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放手让孩子去玩去看去大自然中探索,在玩耍中孩子自然就会调动自己的感官,锻炼大脑对身体的整合。
在留言区分享#你最爱带娃做的一个活动,我们将随机选择25位读者获得本期赠书(1册),11月18号公布
本期赠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旗下的出版品牌图灵教育」提供
这是一本为孩子量身打造的逻辑思维启蒙绘本,也是首本帮孩子了解计算机程序世界的儿童益智书。冒险故事×闯关游戏,趣味学习计算机原理,了解身边无处不在的计算机。附赠闯关秘籍《冒险之书》和游戏道具,还设有专题网站,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在线破解更多趣味谜题。
小女孩泰拉不小心进入了计算机内部,来到了一个叫做数码世界的地方。在这里,她必须和小机器人“比特”一起迎接贤者们的挑战,破解各种谜题并集齐7枚魔法金币后,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性格迥异的贤者,难度不同的谜题,突如其来的危险……泰拉能否顺利回家呢?快点翻开这本书,和泰拉一起冒险吧。
编辑丨羚羊,沉迷科学带娃。
参考文献丨[1] 百度百科(感统失调)
[2] Smith T, Mruzek D, Mozingo D. 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In Jacobson JW, Foxx RM, Mulick JA (editors), Controversial Therapies fo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ahwah, NJ: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pp 331-350.[3]美国儿科学会(AAP)官方期刊《儿科》: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ies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9/6/1186[4]美国儿科学会: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developmental-disabilities/Pages/Sensory-Integration-Therapy.aspx [5]" The core of the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Ronnie Durie, “ An Interview with Howard Gardner" , Mindshift Connection( Saint Paul , MN : Zephyr Press , 1996)[6]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美)洛夫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8[7] wihthin two daycare settings Patrik Granhn,Fredrika Martensson,Bodil Lindblad,Paula Nilsson,and Anna Ekman,Utepa Dagis.Stad & Land no.145(Outdoor daycare . City and country),Hassleholm, Sweden: Norra Skane Offset,1997.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点个“在看”,来留言区参与赠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