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婚姻里最拧巴的,是总觉得自己委屈

小毛 果壳童学馆 2023-02-19


作为已婚人士,我们都渴望拥有相互欣赏、彼此支持、恩爱美满的婚姻生活。然而现实却是,无论男女,婚姻中都时常觉得自己委屈,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比如:


  • 男性觉得自己工作养家,压力大,但又仿佛永远不能让妻子满意,很委屈;

  • 女性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很多,却不被看到,不被理解,很委屈;

  • 还有常见的丧偶式育儿、婆媳矛盾、出轨等。



现代婚姻由于激情退却导致的相看两厌,或生活理念差异引起的权力争夺,以及彼此缺乏尊重带来的忿恨不满,也会让身处其中的夫妻时常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很委屈。

 

果仁妈今天想探讨的是这种「受害者心态——


  •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

  • 这种心态给我们的婚姻带来了什么?

  • 以及如何走出这种心态?



什么原因,
让我们一步步变成婚姻“受害者”?


电影《婚姻故事》中,有一个夫妇吵架的场面,我印象深刻——夫妻双方怒不可遏、相互指责,妻子怒吼“你操控了我,你这个恶人!”,丈夫则诅咒妻子被车撞死。他们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婚姻中那个“受害者”。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婚姻中,很容易出现这种「受害者心态」呢?


1、期待和现实的落差

结婚前,每个人都对婚姻充满想象和期待,然而一旦走入真实的婚姻,琐碎日常的烦闷,家庭运转的压力,会让我们迅速感知到巨大的落差


面对连脸都懒得洗、周末昏天黑地打游戏的丈夫;面对素面朝天、因为一点家务没做好,就唠叨不停的妻子,我们开始怀念单身的自由,甚至想象着如果没有走入这段婚姻,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精彩……


如果没有对这种落差有充分心理准备,就会有委屈不甘、悔不当初,甚至有上当受骗、受婚姻之害的感受,“委屈感”也随之而来。

👆图片来自网络

2、男女沟通和处事方式的差异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话形容婚姻里的夫妻真是入木三分。
 
在恋爱时,大家或许还会努力共情对方,可婚后伴侣双方都会逐渐暴露真实的自我,很难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
 
尤其是男女沟通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会带来一个又一个夫妻关系中的误解和矛盾,随之而来的还有强烈的“受害感”——我明明xx了,TA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
 
多数男性喜欢采取的回避或沉默,可能会更进一步加深女性的“受害感”——我都这么难过、痛苦了,你居然还无动于衷,果然我就是唯一的受害者

3、自身人际关系网薄弱

人际关系网薄弱,也会导致一个人在婚姻里“受害者”心态强烈。


一方面,薄弱的人际关系网无法为我们提供及时、足量的他人视角,来审视婚姻中出现的问题,这让我们很容易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受害思维中。如果能有闺蜜、朋友一起来客观讨论讨论、吐槽吐槽,往往能给当事人带来启发、开启反思。


另一方面,薄弱的人际关系网,很容易让我们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伴侣身上,从而放大婚姻里的甜和苦。

👆图片来自网络

4、受害者心理上瘾

“受害者”心态最可怕的一点是,它的隐形福利可能会令“受害者”欲罢不能:

比如,自己不必再为崩坏的亲密关系负责;

比如,通过“受害”角色,索取对方的情感赔偿;

比如,将自己放进善良、受欺负的人设里,获取他人同情和关注,有时候甚至能控制家庭成员。


我见过一个妻子,婚姻虽不算甜蜜,但也相敬如宾。但她却以受害者自居,经常向儿女、亲戚哭诉丈夫不够爱她,强调自己是为了孩子才隐忍“无情”的丈夫。这种“受害”论调,换来了两个孩子对父亲的无限责怪,以及对母亲因内疚而来的言听计从。



婚姻里的受害者心态,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没有人想成为婚姻里的“祥林嫂”,一旦陷入这种状态,我们的婚姻将会变成这样:

1、与伴侣持续、全面地相互指责,无法换位思考


我认识一对夫妻,女主外男主内,看似和谐共处,实际上两人每天都恶语相向。丈夫认为自己空有一身本领却为家庭牺牲事业,满腹委屈;妻子觉得自己拼命赚钱丢了健康、没了生活,更没机会陪伴孩子成长,却还得不到丈夫认可,同样痛苦受伤。


你看,一旦有了“受害者”心态,就会倾向于放大自己的不容易,很难做到换位思考,而是会陷入与伴侣“你追我赶”的相互指责中

而这种指责一旦开始,往往愈演愈烈,从一个点升级到各方面,继而进入全方位攻击状态。

2、自我帮助和求助他人的能量被禁锢,自我价值感降低

  • “要不是你天天不顾家,我会像现在这样只能辞职带娃吗?”

  • “要不是你对我态度那么冷漠,我会跑出去和他们喝酒吗?”

  • “要不是你永远不求上进、好吃懒做,我用得着工作这么拼吗?

  • .....


这些话,夫妻争吵中再常见不过。我们很容易觉得自己的行为反应是对方造成的,自己是对方“恶行”的受害者。而这种“受害者”心态,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带有“自我束缚”、“被动”意味的


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主观上常常会认为自己很无助,糟糕的状态都是他人导致的,因而无法自己拯救自己,只会寄希望于 “施害者”幡然醒悟,采取行动来解救自己[1-2]


因此,这种心态的人很难自我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也没有向夫妻关系之外的人,比如朋友、婚姻咨询师求助的意愿和能量。他们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只会一边怨恨伴侣的不改变、不施救,一边哀叹自己被困在婚姻里无能无力。


3、负面心态看一切,亲密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受害者”心态的人,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把对方当成“加害者”,认为婚姻的不幸“全是对方的错”,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从抱怨对方的问题开始,继而咬牙切齿地控诉对方如何不体谅自己、不思悔改、破罐破摔、完全不为改善关系而努力,最终得出结论——“没办法,我就是遇人不淑,熬吧!”


而一旦陷入这种看似 “完整”的逻辑中,就很难打破恶性循环,找到改善亲密关系的突破口。

事实上,婚姻里的绝大多数矛盾和痛苦,都是夫妻双方共同造成的。不是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在婚姻的不幸里,实在很难有完全无辜的一方



作不作受害者
你真的一直有选择

总之,「受害者心态」真的是损人不利已,百害无一利,解决“委屈”情绪背后的需求,才是关键,也许可以试着这样做:

1、明确表达需求

正视男女在沟通和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放弃让对方来猜,明确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

比如,如果觉得丈夫最近忽略了自己,不妨用不带指责的口气告诉对方:“我发现,你已经有很久没拥抱我了,现在抱我一下,让我知道你还爱我”。

绝大多数男士无法拒绝这样明确的情感需求,闺蜜说她每次都用这句话将犯轴的老公拿捏死死的。
 
不光女性喜欢玩“猜猜猜”,有些男性在表达需求这方面也十分欠缺。为了维护“大老爷们儿”的形象,他们习惯以沉默表达不满。

其实,就坦然告诉妻子“我今天很累,很挫败,需要老婆贴贴”,没有女性会拒绝伴侣如此真诚又流露着无比信任的需求的。

👆图片来自网络

2、换位思考对方是否也曾“受害”

我们觉得自己“受害”时,自然将对方放在了“施害”的位置,忽略了对方可能也在这段关系中有一定程度的“受害”。一旦意识到对方会“受害”,势必会反思自己的“施害”,这时“受害者”心态就大大降低了。

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换位思考!

3、想埋怨时考虑更多元的因素

对于婚姻中的“受害”,如果能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去考虑原因,或许会帮助缓解“受害者”心态:
 
比如,对方忘记了你的生日,可能是他/她本身对生日这种仪式感并不在意;比如对方饭菜做得不可口,可能是他/她天赋并不在此,努力也收效甚微;比如对方没能在你痛苦时及时施以援手,可能他/她也面临着焦头烂额的窘境等等。
 
这并不全是盲目的“包容”,有时候恰恰是让自己和对方都有喘息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4、分清亲密关系中自我和他人的课题

“课题分离”是心理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用在改善“受害者”心态中,即要客观看待彼此,分清哪些问题是自己可以做改善的,哪些是需要对方打配合的,哪些自己无法改善、完全属于对方责任。
 
努力改善能改善的,尽力接纳无法改善——而这,正是我们摆脱“受害感”,拥抱掌控感的开始。
 
我想起一位力排众议远嫁国外,长期遭受丈夫家暴的姐姐。她曾一度痛苦又无助,不敢离婚,怕女儿没了父亲,也怕回国后不被亲人接纳。还好她最终醒悟:

  • 若女儿没了父亲,自己能做的就是给女儿足够的爱,缺失的那部分,是女儿要面对的成长课题;

  • 若亲人排斥自己,那是他们的课题;

  • 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快恢复谋生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接受亲人的排斥,有舍有得,这是她自己的课题。


👆图片来自网络


总之,婚姻从来不只是相爱的结局,它或许琐碎无趣,或许败絮其中,但无论好坏,我们至少要能自洽,保有自己该有的掌控和选择。


婚姻里最拧巴的,就是自己将自己锁在“受害者”的位置,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丢掉,却一直埋怨对方不快点来解救自己。

愿我们都能走出“委屈”的困境,收获自洽的自己,觉得有用,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哦!


你在婚姻中,是时常觉得委屈吗?

你是如何调整这种状态的?

有哪些看不见吗?留言区聊聊吧~




策划/编辑丨林乙乙,也是章鱼妈,一位3岁半男孩的妈妈,带娃不走寻常路

参考文献丨[1]https://coachcampus.com/coach-portfolios/research-papers/teresa-andronikou-understanding-a-victim-mindset/.
[2]Mario Gollwitzer, Philipp Süssenbach, Marianne Kreuzer geb. Hannuschke (2015).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s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victim sensitivit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439.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