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巡礼月 | “听见ta,遇见ta”活动回顾
听见ta,遇见ta
“听见ta,遇见ta”是一个由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暨南大学研究生会心理服务部承办的,以音乐为契机,传递正确婚恋观的活动。
本次活动是希望促进更多的同学们相互认识,彼此了解,更重要的是共同探讨在恋爱中应如何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正确处理在感情中遇到的问题,以更好的自己来迎接那个对的ta。
此次活动顺利举办,离不开心理健康中心老师们的背后支持,离不开暨南大学研究生会心理服务部每一个成员的付出,也离不开各个学院负责人的积极配合以及每一个参加活动且认真书写明信片的同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
此次活动的点点滴滴,
共同来回顾这次
暖心而又美好的过程吧!
一、活动策划
今年,为了让全校每一个研究生都有机会参与我们这个活动,同时为了能够使大家对彼此更加熟悉和了解,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们邀请了喜欢同一个旋律的同学赴约,进行线下交流。
二、前期物资准备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感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校研会给予活动的鼎力支持。为了使活动更好地开展,我们除了准备了活动中需要的明信片、横幅、道具等,还为每一个来参加活动的同学准备了小零食和精美的小礼物,可以说是物资准备齐全,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前期工作。
三、发放和收集明信片
此次活动,我们共发放了300张明信片。每一个学院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发放和收集明信片的同学,由于卡片数量有限,而踊跃报名的同学较多,我们采用先报名先得的原则发放明信片。收到明信片的同学都认真写上了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歌手、歌名、歌词以及想对ta说的话 。
填写明信片
→
四、活动举办
(一)寻找你的那个ta
在茫茫歌词中,寻找音乐喜好相同的两个人,这是一件奇妙的事,也是一件大工程。我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三百多张明信片中依据歌手、歌名、歌词共找出30人来参加我们线下交友活动。
(二)活动现场
工作人员精心装饰布置活动现场,活动现场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经过前期忙碌的准备,11月30日晚上八点活动正式在曾宪梓科学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辅室开展,同学们的热情和缘分超乎想象!此次活动实际参加活动的人数要远远多于预计人数,南校区和华文学院的同学们也远道而来,这也让活动现场的氛围更加热烈。活动开始前,由心理服务部负责人对出席活动的同学表示了真诚的欢迎,同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接着活动工作人员一一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工作人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正如主持人所讲的,能来到现场的都是有缘人,既然来了就放下戒备、拒绝套路、放下尴尬、拥抱美好,一起度过难得又难忘的夜晚。活动的第一环节是“我是谁”,由到场的同学们做自我介绍,同学们不仅介绍了自己的专业爱好而且还分享了自己和卡片之间的有缘故事,大家对彼此之间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现场的氛围轻松愉快,笑声不断。
活动现场
自我介绍
为了活跃现场气氛,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达到相互了解,尽快熟悉的目的。我们设置了暖场破冰的小游戏,背对背拥抱和水杯传水。出席活动的同学共分为两大组,每一组都需要通过男女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游戏,活动现场大家气氛高涨,游戏过程笑料不断。
暖人的不仅是游戏,更是人心。通过游戏的开展,现场氛围达到高潮 ,同学相处也越来越融洽,大家都敞开心扉,分享了自己的婚恋观,开始畅谈自己理想中的那个ta。
分享恋爱观
在分享完自己的婚恋观之后,我们公布了最佳拍档的名单,每对拍档互送礼物,并且合唱了明信片上的歌,在歌声中大家都不禁感叹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和自己有相同音乐爱好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都很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缘分,活动现场温馨而感动。更有同学现场倾诉情意,确认过眼神,遇上的是对的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快乐的时光总是易逝,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结束了。大家的眼神里充满对活动的不舍,有缘的同学也在纷纷现场拍照留念,并且互相加上了微信。尽管活动结束了,但大家的缘分才刚刚开始,能因为活动而结识一帮朋友们甚至遇到对的ta才是今晚最好的礼物。相遇很难,相聚更难,但我们相信这美好的夜晚会留在我们心中,这份情谊也会延续。
参加“听见ta,遇见ta”活动的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听见ta,遇见ta”活动是暨南大学研究生会心理服务部承办的第二届活动,这次活动,无论线上线下,在同学们之间都引起了热切讨论,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尽管本次活动已经顺利落下帷幕,但“听见ta,遇见ta”活动不会停止它前进的步伐,我们心理服务部也坚信在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研究生会的支持下,会将其打造成我们学校的精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我们希望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能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婚恋观。
公众号留言回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明信片回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你可能感兴趣:
图片丨心理服务部 李瑾 黄黛琳
文字丨心理服务部 郭雄腾 李瑾 梁秋荣
排版丨心理服务部 宋巧运
编辑丨杨莹
责编丨夏紫薇 彭筱航
主办丨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承办丨暨南大学研究生会心理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