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天下无敌一定需要不断比赛
文 风灵
近日刷屏的新闻是徐晓东5秒KO倒雷公太极。结果并不出意料,之所以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是因为我们离常识太远,离科学的常识、思维的常识、社会发展的常识太远。
很多人是读着金庸长大的,我也不例外,最喜欢的是《笑傲江湖》,最佩服的是独孤九剑,最大的梦想是天下无敌。而练成无敌武功的标配也耳熟能详:被某个世外高人收为弟子,又因缘巧合得到了不曾传世的武功秘籍,然后刻苦练习,有朝一日立地顿悟,便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最高的境界是自创一派,卓尔不群,遗世而独立。
高手就这样一个个诞生了,郭靖、杨过、张无忌、令狐冲……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直到很多年以后才明白,金庸写的终究只是成年人的童话,当不得真。
一个人能不能真的靠武功秘籍或是靠顿悟得道就笑傲天下?如果神仙或上帝真的存在,可能有得承天启这回事。但一介凡夫俗子,就算自创了一大堆招式,悟出一大堆道理,又怎么知道这些招式、这些道理就是正确的呢?显然,只有通过实战的检验,打败一个个挑战的人,不断在竞争中胜出,才能在江湖扬名立万。
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只是在深山老林里捧着一本秘籍练习,他能独自设想出所有对手的挑战方式吗?他能置身于实战的节奏和氛围中吗?他能想象临场瞬息万变的种种变化吗?或者,写作秘籍的人能想到这一切并载于书中吗?
可以肯定地回答,除非是上帝,否则绝无可能。如波普尔所论证过的,人类的知识是不断积累的,今天的你不可能知道明天的知识,今天的你也不可能完全预测到明天的对手将如何对付你。而由米塞斯人的行动理论和哈耶克的知识理论也可知道,人的行为并不能够如物理运动那样根据客观参数准确计算,也就是说,某个单一的心智不可能事先完全计算出他人将如何行动(因为他不具备他人所具备的某些知识),更谈不上为此而事先制定完备的应战之策。何况,他面对的将是天下无数不特定的挑战者。
因此,遗世而独立的可以是佳人,却不可能是武林高手。张学友的歌我一向很喜欢,有首叫《算命》的歌,唱道“要天下无敌一定需要不断比赛”,这才是不算自明的常识,比世外高人靠谱得多。只有通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才能了解对手乃至战胜对手。
不过,痴迷了许多年的武侠小说,我也没能勘破这个道理,后来读了一些学术著作,才发现所谓的大师,一定是有对手的。伟大的思想不是从花果山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若是社科哲学,多是从论战中得出,若是自然科学,多是发现了前人的谬误。知识在竞争中产生,也在竞争中得到检验,或扬或弃,或存或灭。
传统武术到底是不是假打,自有打假者去弄个水落石出。不过,中国学术界亦犹如武林,门派林立,但除了自家弟子自吹自擂,圈子里的人互吹互擂之外,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成果虽多,但大多是写武林秘籍的套路,不管别人怎样,都只顾自说自话,发明几个新名词,设计一个新体系,就算是创新。与之相似或相反的理论的比较辩驳,如果有,也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不是竞争切磋,而是用来装点门面。由此,往往无法确定其在人类思想之树上的位置,更无法衡量其贡献。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学术界整体被政府豢养,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不存在真正的学术竞争压力。其“成果”不需要在竞争中接受检验,而只需得到权力的认可。如果有竞争,也多与权力相关,而与学术无关。
制度亦是如此,没有竞争,没有生死存亡的压力,无从检验优劣,也无从自发生长完善。国中的改良派认为只有改良才能避免社会的大动荡,这听上去似乎很不错。但他们所寻求的路径要么是寄望于明君,要么是小范围内的社会实验,无论是从上到下式的,还是从下到上式的,都认为可以人为设计出一套完善的制度,就此大功告成。
改良派往往拿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渐进改良为挡箭牌。但事实上,自发秩序的演化发展是在开放的体系中通过竞争而进行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哈耶克意义上的文化演化。遗憾的是,改良派相信的是单一的心智,或是明君,或是古圣,或是今贤,相信某个“武林宗师”、某种“武功秘籍”可以包打天下,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敌视制度竞争,以及制度竞争的必要条件——开放的社会。这表现在他们多热衷于强调中国国情,强调传统文化,强调“保守主义”,强调中国要走不同于西方的道路。中国之路或许是存在的,但那也是在开放的竞争中实际走出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
相对而言,比起改良派所盼望的明君,所践行的社会实验,所致力的启蒙运动,努力维护开放的社会环境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因可借助外部力量)。其实,如果真的要改良,开放即使不是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对外开放的社会,必然存在压力和竞争,也就不可能不演化和发展。同理,若要固步自封,必然会把大门关上。关上大门,便可遗世而独立,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就算再不堪一击,也可拍着胸脯号称天下第一。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适者生存”不是“用进废退”: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与拉马克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