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贫穷不是问题,富裕才是

风灵 风灵 2018-12-26




文 风灵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会有人贫穷?”我试图回答她时,突然发现,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根本就是错的,是伪问题。真正的问题不是为什么会穷,而是为什么会富?

 

贫穷是不需要解释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本身就是贫穷的。贫穷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原色。因为我们并不是有史以来就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伊甸园中,大自然是非常吝啬的,能直接拿来为人们所用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人类的捕猎能力甚至远不及野兽,千万年间,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后来,虽然有了些许进步,但普通人求一温饱尚且为难。直至近两三百年来,财富才得以爆发性增长,同时伴随着人口的剧增,人均寿命的延长,常人所享受的生活已远胜过昔日的帝皇。

 

所以,贫穷无须追问。所有的动物都是贫穷的,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也是贫穷的,贫穷再正常不过,富裕才是异常。我们要追问的是,财富如何产生?

 

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对此进行全面探究,而后,历代的经济学家继续此项任务,直到他们发现了产生财富的奥秘。

 

一、物质是客观的,而财富是主观的

 

当我们坐在高楼大厦之间,行于车水马龙之中,饕餮珍馐美味之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幻觉,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五光十色的东西,这些可为我们带来便利、舒适和利益的财产,是独立于人类意志的客观存在。

 

但这只是一个幻觉。物质虽然是客观的,但财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人的主观判断之中。

 

一件东西是不是财富,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如果个人认为它比起自己现有的东西,能提供额外的益处,那它就是财富,否则就不是。单独只举一样东西,而不说明它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财富。

 

比如房屋和土地,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它对自己有益,它是财富。但因为种种原因,也有不少废弃的房屋和土地,显然,它的主人不再认为它有益了,它失去了财富的属性。

 

这种基于主观的判断只能由个人作出,无法由外人作出,因为作出这种判断所依赖的知识(包括感觉、情感等)完全是主观的、个体的、分散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他人无法得知,也无法替代作出这种判断。

 

二、财富的增长存在于人与人的合作关系之中,典型的合作方式是交换。

 

财富是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东西,要获取财富,可以凭借个人的力量单干,就象荒岛上的鲁滨逊那样,但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挣扎求生。其实鲁滨逊并不是真正的单干,因为他至少拥有从前人那里获得的大量知识。

 

要想过得更好,显而易见的方式是人与人的合作。人类历史上之所以长期贫困,就是未能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或者哈耶克所谓的“扩展秩序”。所以,直到近几百年来,人们发现并实践了有效的合作方式,财富才得以迅猛增长。

 

一种典型且有效的合作方式是交换,亚当·斯密称之为“交相为用”。交换怎样促进财富的增长?我用我的东西去交换你的东西,我认为你的东西的价值胜过我的,而你认为我的东西的价值胜过你的,双方都认为受益,于是交换产生,双方基于主观判断的财富都得到了增长。以此类推,如果交换普遍发生,那么社会财富就普遍得以增长。

 

三、生产和分配是同一过程。

 

显然,交换促进生产,促进分工。但人们常常忽略的是:有效的生产不可能由外人安排,而必须是参与者自己的决策。

 

这是因为:

 

1.交换也就是分配,是生产的前提。我之所以生产某样东西,是因为早在生产之前,我就预计到生产出的商品所能交换的东西大过我付出的成本,否则我就根本不会生产。换言之,我在有所失之前已预计了有所得,所失是所得的直接对价。可见分配是生产的前提,而交换就是实现这种分配。

 

特别要注意“与生产相联系的分配”,这种联系是生产者主观上的联系,为参与者所能预测或计算。如果没有这种联系或者参与者无法理解这种联系,生产就不会发生,或者即使发生,其生产的激励也大为减少。不管是不劳而获还是有劳无获都是如此。

 

2.交换也是进行生产计算的标准。财富为什么会增长,因为生产的成本低于商品交换所得东西的价值,如果生产成本高过交换所得价值,生产就不会继续。这就是生产计算。如前所述,这种计算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离开与交换相联系的计算,生产就是盲目的,很可能成本过高,不但没有财富增加,反而导致财富白白损失。

基于个体的计算当然也会出错,但市场提供了竞争,即替代性选择。有人会修正这种错误,从而胜出。优胜者总是那些最能促进财富增长的人。当然,必须基于各自独立的主观判断,才会产生竞争。

 

可见,离开基于个人主观对财富的价值判断,生产要么难以为继,要么是盲目的。

 

四、计划经济的幻象——分配的独立性

 

西方世界经过一两百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加。这时,人们不再认为富裕是值得关注的异象,而认为丰衣足食是天经地义。人们误认为各种有形的财富是客观的存在,要解决的只是“分配”问题;误认为社会分工可以独立于自发自愿的交易,而可以由交易之外的人来安排。于是,计划经济思想,即统筹生产统筹分配的思想开始大行其道。其经济学根源是试图割裂生产与分配之间的一体性,割裂人与人之间自发合作的关系。

 

必须重复:财富是主观的,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是所失与所得的衡量关系,是交换,是生产与分配的统一。离开了这种主观的联系,财富既难以被创造,也难以被计算,甚至难以被保持。纸醉金迷的幻境就如灰姑娘的南瓜车,午夜钟声响起,一切归于虚无。于是,财富消失,文明退化,人们重归于贫苦与匮乏的本色。

 

每一次计划经济或类计划经济的尝试,就是这样的经历,将神奇斑斓的幻境打碎给世人看。所有信誓旦旦的美好蓝图都只是一枕黄粱。但或许这样的谬误太根深蒂固,总有人前仆后继乐此不疲,一遍遍重复错误。

 

五、贫穷问题

 

回到开篇,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变富?”贫穷是正常的。在自由经济体制下,一个人穷只是因为他还没找到变富的途径,而保留了原来的状态而已,并不是因为有人损害他。即使让富人变穷,穷人也不会变富。因为财富不是客观的,不能够违背人的主观愿望独立地进行分配。在非自由的经济体制下,穷人之所以穷,主要是因为人为地割裂了生产与交换(分配)的联系。

 

要帮助穷人变富,需要做的是让穷人找到用自己所有(所生产)之物换到更有价值之物的方法,或者说,实行有利于找到这种方法的制度。


相关文章:

黄春兴:主观主义的基本意义

改变世界观的起点——荐《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饺子的扩展秩序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饺子的扩展秩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