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代替人类?
文 风灵
近年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智能软件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全面代替人类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
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这种观点过于悲观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实现,更无法替代的。
首先,不管人工智能多么发达,归根结底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解决问题,而不能主动突破既定框架。比如,某人的公司与家之间距离有20公里。他可以选择的士、网约车、公交车、地铁、自驾车,共享单车,以及这些工具的不同组合来通勤。为了得到最好的出行方案,他可以咨询导航软件。智能的导航软件根据他的要求以及实时路况,给出的方案通常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有不少人会选择在工作地点附近买房或租房,而导航软件却绝不会把搬家作为备选方案。因为导航软件的运行程序或者说运行框架没有这种手段可供选择,但人不会受既有框架的约束。当然,在人类已经找到这种解决方式之后,某种智能软件或许会将之纳入,但软件仍然不能真正像人那样行动,仍然只是在一个既定框架下处理问题。
其次,人工智能也不能主动确定需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举个十分简单的例子,我问智能应答软件:“帅帅在哪里,你看到帅帅了么?”它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而我如果问某个人这个问题,不管被问的人知识水平如何,第一反应恐怕都是:“帅帅是谁?”我会告诉他,帅帅是一只小狗,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等等。可见,人类能够主动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能够确定目标。我举的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人工智能以后或许也能应对,但这不是软件学会了怎样确定问题,而是设计人员扩充了或改变了软件运行的程序或框架。
总之,如果人类确定了问题,确定了可用的手段或者信息,或至少确定了如何去获得信息,人工智能可以给出答案。这种答案可能是既定框架下的最优答案。但是,人工智能不会设计这种目的-手段的框架,也不会主动突破这种框架。
人是追求意义的智慧生物,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类赋予某些事物以意义或价值,才构成了目的-手段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达成了目的,等等。而人工智能没有意义的概念,需要人类将具有意义的目的-手段逻辑关系编码输入,人工智能才能按照这种关系工作,但它本身无从建立这种关系。
人以意义来理解世界,也以此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米塞斯举过一个例子,假如某人闯入了某个原始部落。那些原始人没有语言,或者即使有语言他也听不懂。但是,如果他看到这些原始人架锅生火,他就会知道,他们要做饭了。人类有相似的心智结构,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相互理解。如果换成机器人呢?除非是科幻电影里那些由演员扮演的机器人,否则它只会搜索和输出代码,而不会真正试图去理解眼前所发生的各种状况。
可见,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通过意义和价值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这是人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的基础,也是人类合作和创新的基础。人工智能没有意义的概念,没有价值观,终究只能是人的工具,而不可能超越人类。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恰恰是将人当成了在既有目的-手段框架下寻求最优解的机器。非常不幸,这省略了人的行为中最本质的部分,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理性经济人所构成的经济体,是静态的机械的经济体,没有对既定框架的主动突破,充其量是人工智能的世界,而不是人类社会。
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下,没有什么真正的知识问题、发现问题、学习问题。相应的,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不确定性。能解决的问题从始至终都能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从始至终都不能解决,除非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类似于你问导航软件一条尚未纳入它的地图的道路,它很确定不能给你答案,除非它的地图改了,而不是像人类那样,如果曾在那附近经过,就很可能会发现有一条以前还不知道的道路。
作为价值中立的科学,经济学不研究也没有能力研究个人应该确定什么具体的目标,运用什么具体的手段。但是,经济学应该将确定目标-手段框架的个人行为模式纳入其研究的范畴,否则就是舍本逐末,舍弃了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研究,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
相关文章:
欢迎加入主线经济学精品读书会,我们读书活动已进行到第二期,我领读的是柯兹纳的另一本经典著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点击下面的海报二维码即可了解详情。
另外,欢迎加入读者群,仅限订阅本公号半年以上的读者。需要加群的亲可以联系我的微信号mefengling。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人工智能会造成大量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