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变不离其宗:米塞斯怎样讲解人的行为原理?

风灵之声 风灵 2023-06-26

风灵
米塞斯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者。如他里程碑式的巨著《人的行为》所示,米塞斯以人的行为构建其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统一分析各种微观宏观的经济现象,乃至统一分析所有的社会现象。
然而,不少奥派爱好者在理解米塞斯人的行为原理时存在困难,主要是被米塞斯先验的方法论困住了,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去讨论先验的含义,或者讨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却总是不明所以,不明觉厉。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米塞斯自己是怎样讲解他的人的行为原理的,《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系列讲座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自由市场及其敌人》一共分为九讲,讨论了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唯物史观,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等问题。这些主题涉及面很广,乍看来,互相之间似乎也没有太大关联,但米塞斯却能顺理成章地将其统一在人的行为原则之下。
需要注意的事,米塞斯在整个系列讲座中没有反复强调先验的方法,只是稍加提及。“经济学事实的来源是人自身的理性,也就是认识论上我们所称的先验知识(a priori knowledge),是一个人已知的知识。先验知识与后验知识(a posteriori knowledge)不同,后验知识来自于经验。”而且米塞斯明确地说,他无意于介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
关于人的行为理论,米塞斯也没有长篇大论地阐述,他简单地谈到:
在历史或人的行为领域中,情况则不同。在此,我们能将我们的知识追溯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东西;我们可追溯行为的动机。人的行为意味着人致力于确定的目标。人的行为领域中作为“极据”的这个点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个人,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并对运用何种方式以实现其选定的目的有明确的观念,受此激励而行动。这种“极据”即是个性(individuality)。

虽然只有寥寥几言,但米塞斯提出了最关键的要点:“极据即是个性”,也就是说,人与人是不同的,而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这就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特征。

米塞斯在这一系列讲座中,将人的行为原理融入了所有的具体问题讨论之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又贯彻始终,无处不在。
一、社会科学的认识论问题
《自由市场及其敌人》前三讲中米塞斯讨论了社会科学的认识论,重点批判了孔德的观点。
在社会科学的规律主要是经济学的规律被发现以前,几千年来,无论是柏拉图这样伟大的哲学家,还是目不识丁的凡人,莫不认为权力是无所不能的,掌权者可以为所欲为,最多只是受到道德的约束。良好的社会则全是贤明统治者的功绩,辅弼明君是学者的最高理想,至于一般的老百姓,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枚棋子,是宏伟建筑的一块块砖头,没有思想,即使有也无足轻重。另一方面,长久以来,人类社会无法摆脱马尔萨斯陷阱,人们的生活普遍困苦而悲惨,几千年来,都挣扎在温饱线上。
但经济学理论改变了这种观点。经济学发现,人们无需掌权者发号施令,就可以基于自身的利益,通过自愿的交换形成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这种合作是人的行为的成果,是每一个普通人行为的成果。每个人有不同的目的,并选取不同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推动了生产和创新,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社会结构。
经济学的成就引人注目,为全新的社会理论奠定了基础。然而却有人,米塞斯特别提到的是孔德,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混为一谈,认为科学的特性就是要能精确地测量,通过定量化的分析进行预测。这种观念的影响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孔德显然没有理解,在社会科学中“极据即是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不能完全量化解释的,因此社会科学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原子量,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出原子量,这一数据确定的,放之四海而不变。但在社会科学中没有这样的确定性,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和选择。社会科学理论如果不考虑人的个性,而将人视为同质的存在,视为自然界的物体,这其实是倒退回了发现社会科学之前的状态,相应地,也必然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倒退。
二、唯物史观
《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关于历史发展的问题。
如前所述,根据人的行为理论,正是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社会发展的历程因此而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历史,我们只能在事后结合当时的种种情况进行理解,既不能像在自然科学的实验室里那样,精确地定量分析每一种相关因素,也无法在事前做出准确的预测。
如果忽视人的个性,忽视人的个体存在,而认为人完全被外部条件所决定,就可能得出某种确定的“历史规律”。比如,黑格尔就认为,历史是在一种名为“Geist”的实体,即“精神”或“思想”的推动下发展的。
唯物史观则是另一种预测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与黑格尔不同,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推动人类经历不同的连续的历史阶段。最后阶段之前一个阶段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之后,不可抗拒的最后阶段——社会主义将会到来。因此,根据这一理论,社会主义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是由历史力量所决定的。
但是,物质生产力是怎样驱使个人行动,使得某一特定的不可抗拒的目标获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致力于不同的目标。对此,唯物史观主张,不管人们做什么,他们最终都会产生物质生产力想要产生的结果。具体而言,物质生产力独立于人们的意愿产生了一定的法律和制度结构,称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在生产关系之外存在上层建筑,包括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艺术、文学、科学、宗教,等等。这些上层建筑是现有经济关系的必然产物。当物质生产力变化时,不可避免会带来独立于人们意愿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也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化。
然而,这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物质生产力?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表现为生产工具,物质生产力的进步表现为生产工具的进步,比如,封建社会对应手工磨坊,资本主义社会对应蒸汽机,等等。但矛盾之处在于,生产工具不是独立于人类心智而出现在宇宙中的。它们是人类思想和观念的产物——是人类心智的产物。而且,这些工具只有在社会条件允许时才能被引入实践,比如,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劳动分工,才可以采用与使用近现代的生产机器。既然生产工具是人类心智的产物,那么生产工具代表的物质生产力又怎么能独立于人们的意愿而发展呢?又怎么能有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历史呢?
第二个问题,唯物史观认为,在给定的生产关系下,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级,阶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历史规律的约束,必然根据其阶级利益进行思考,由此而最终产生物质生产力发展所确定的结果。但是,事实上有些人的个人利益与其阶级利益相反。如果阶级利益不同于一个人自身的利益,为什么他应该根据其阶级利益思考?比如说,很多为无产阶级代言的人出身于资产阶级。既然存在这种情况,该如何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代表哪个阶级呢?真正的阶级利益又是什么呢?
三、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自由市场及其敌人》第六章至第第九章讨论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从人的行为理论分析,货币和利率都是市场现象,也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而非独立于人的存在。
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门格尔曾描述了货币起源的思想实验,人们如何在自愿的交易中选择了广泛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货币,这也被认为是自发秩序的经典例子。可见,货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人们认为一定量货币能换到些什么,货币本身尤其是纸币并不是财富。
利率则是取决于不同时间偏好的人之间的互动。比如说,某人不急着用钱,他现在可以马上借给别人100元,只要他一年后至少能得到103元。而另一个人急着用钱,愿意以一年后103元或更高的价格换得现在的100元。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可以达成一种交易。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时间偏好同样是建立在对货币能换到什么的评估基础上的。人们所在意的不是货币本身,而是货币能换到的东西。
然而,引发经济危机乃至经济崩溃的原因正是在于经济决策者不理解货币和利率是市场现象,是人的行为的产物,从而不能将之从市场行为中剥离出来,不能为所欲为地操纵货币量的大小或利率的高低。他们要么像酗酒或吸食毒品一样,痴迷于通货膨胀,认为这就可以取之不尽地为政府开支提供资金,其实却是剥夺了广大人民的财富,最终难以为继;要么希望人为地压低利率,刺激投资,由此带来永久的繁荣。但人为压低利率是扭曲了市场信号,诱使市场主体做出错误的决策,产生普遍的不当投资。这样的繁荣过后,就是泡沫破灭的萧条。由此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是错误的经济理论导致的错误经济政策的产物。
由以上分析可见,人的行为原理并不是什么令人费解的抽象理论建构,而是我们理解社会现实的实用基础。米塞斯的讲座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看似天马行空,实则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了人的行为,把握了个性这一极据,无论多么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或理论,都能拨云见日,举重若轻,直达要害。
相关文章:
为什么工会会导致永久性失业?
《论自由》的作者约翰·密尔是社会主义者吗?
大佬彼得·贝奇指导中国读者:怎样学习奥派经济学?

本文是第三期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米塞斯系列讲座《自由市场及其敌人》之结课总结。

第四期预报名已经开始,暂定于6月24日开课,阅读材料为米塞斯的演讲Liberty and Property 和 Marxism Unmasked。学费200元,现在报名可享优惠价!报名请加风灵的微信号mefengling联系,或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好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