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致敬疫情防控中的师院学工人


  3月30日晚

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

学校紧急开展核酸检测

并实行更严格的校园封闭管理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

学生工作队伍的同志们

顾不上个人安危、顾不上父母子女

化身信息员、志愿者、急先锋

身兼数职

发挥能吃苦、肯奉献的精神

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坚守岗位

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各项

时间紧强度大的工作任务,

经受住了一次次硬仗大考验

为校园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疫”路同行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走近学生、服务学生,成为学生最贴心的朋友,最知心的师长。

他们甚至来不及准备行装就第一时间进驻学校,宿舍、办公室、沙发、地铺,带着责任、带着关怀、带着情怀与在校学生同吃、同住、同行,凝聚起了校园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

他们坚定地留在校园,因为他们知道,学生需要他们,学校需要他们,疫情防控需要他们。









“疫”起担当

3月30日,我校学工战线工作人员接到通知:“今晚全员核酸。”在医护人员不足,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在校的所有学工人员全员上阵,确保了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他们提前到达现场、组织学生有序排队,维护现场秩序、配合医护人员检测、清扫检测现场。在夜间检测时,他们在公寓楼开展“逐层逐屋敲门行动”,连续工作到次日凌晨。由于校园封闭,保洁人员无法进入校内,他们充当校园清洁工,清扫校园操场、图书馆、学生公寓卫生,值班巡逻,与学生同吃同住。

对于这些值守在校园的人来说,他们不仅要为在校的学生提供服务,还有家里的人要牵挂,可是在任务面前,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留在学校留在学生身边。

负责七号和十二号公寓的楼长张明新爱人脑出血,母亲腿骨折卧床,封校后,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公寓管理,她跟本来只负责白天工作的保姆商量,晚上继续帮助照顾病人,自己坚守在工作岗位。

历史与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林雅峥的爱人也是一名高校的辅导员,30日,夫妻两人都选择了住校和学生们在一起,上三年级的女儿交给了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

文学院辅导员迟艳平,家虽在咫尺之遥的校内家属区,但他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音乐与舞蹈学院辅导员李小红、东方语言学院的辅导员石莹、自贸区学院的辅导员李晓辉、法学院的辅导员焦洋都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充分地体现出只要组织一声召唤,随时到岗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俊珲,周  晶)


(文学院 贝思雨)


(学生工作部 郑维东,刘雪婷)


(学生工作部学生公寓管理中心 贠程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马明慧)


(应用英语学院 邹本慧,美术与设计学院 李嘉昕)


(东方语言学院 魏国岩)


(自贸区学院 刘英秀)


(学生工作部 高朋)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孙光野)


(美术与设计学院 王兆宇)


(美术与设计学院 张  宁,李嘉昕)


(音乐与舞蹈学院 李小红)


(东方语言学院 石  莹)


(自贸区学院 李晓辉)


(美术与设计学院 张  宁)


(文学院 纪  伟)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英  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徐效东,马明慧)


(音乐与舞蹈学院 赵  莹)


一尘不染

因为封校的通知过于突然,公寓楼的保洁人员被隔离在校外。学校第一时间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学工人员也拿起工具,和学生一起清扫卫生,引导学生维护校园环境。


(西方语言学院 郭  壮)


(教育科学学院 梁  君)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张秋实)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  学)


(学生工作部 张诗雨)


(学生工作部 滕以波)


(法学院 焦  洋)


师生一心

疫情下的学生们面临很多的情绪问题,他们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中出现迷茫。有的学生发烧、心脏难受、肚子疼。他们的辅导员听到消息第一时间就出现在了学生身边。同学们都说:“虽然封校了,可看到辅导员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都很安心。”

文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段星宇带领文学院3名辅导员科学谋划主题班会,全员参与其中,讲政策讲规定提要求谈希望,极大地安抚了同学们焦躁的心理。   

历史与文化学院的“心语一号线”带领同学们一起憧憬疫情下的诗与远方。

学生工作部发起的“师院互助共享文档”刚一上线就受到了广大学子的欢迎。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文艺作品展示,为封校的日子增添了一抹活力,也展现了师院学子乐观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音乐与舞蹈学院辅导员赵莹每天都是在跟学生沟通各种问题,经常工作到半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居住地还要继续回复学生的信息。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辅导员周晶拿着零食走进学生寝室,和学生们一起聊聊理想,谈谈疫情,在轻松的环境下师生的感情也更浓了。

美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张宁是同学们贴心的大家长,遇到困难找张老师从来都是学生的不二选择。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李忠新一边为考研学子调剂出谋划策、一边积极联系就业单位,每一名毕业生的情况他都清清楚楚,如数家珍。

文学院的辅导员纪伟始终冲在工作前线,总是第一时间走访学生宿舍,担当学生思想减压员、防控宣传员、心理咨询员。

还有刚刚入职火线上岗的辅导员英勋、张文馨、徐效东、孙云玥、卢杉都在老辅导员的带领下尽最大的努力熟悉工作,熟悉学生。


(历史与文化学院 林雅峥)


(教育科学学院 关天宇)


(学生工作部 尚志鹏)


(文学院 迟艳平)


(文学院 段星宇)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忠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文馨)


(音乐与舞蹈学院 孙云玥)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卢杉)



万众一心 心手相连

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山

也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师院学工人无所畏惧

不惧艰苦 全力以赴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疫情第一线

向每一位师院学工人致敬

 

“疫”路相伴,与你同行。

学工战线全体人员忽略了白天黑夜,

为学生温暖护航,

用行动铸造了学校抗疫的铜墙铁壁。

疫情还没有结束,


封校的日子也还没有结束,

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尽所能、竭全力,齐战疫、克时艰,

纵然山河有恙,

不敌人间温情,

我们终将渡过难关,

再享绚烂又迷人的春天。



往期文章精彩速览

【牡师抗疫·云课堂】立体构成课程

【牡师抗疫·云课堂】篆书课程

【疾控发布】牡丹江市新增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行程轨迹

MDJNU

牡丹江师范学院融媒体中心

审阅

一审:朱晓琳

二审:王娇佼

三审:王立国

整理:吴靖涵

排版:曹雨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