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意大利文化月】讲座回顾:西方壁画名作赏析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端午假期,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迎来了彩绘地中海系列讲座的第四场——《西方壁画名作赏析》。此前的讲座以希腊艺术简史作为开端和总览,分别从音乐、建筑等角度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不同视角下的文化解读。


回顾往期讲座,可点击👇

【视觉回顾】视觉的秩序——希腊艺术简史(附视频)

【5·18国际博物馆日】直击艺术馆中的第二现场!在音乐中探索有爱的国度

【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度回顾:那些建筑文化遗产告诉我们的事(附视频)


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著名的西方美术史学者丁宁教授带领大家从壁画出发,去领略这一艺术门类的昔日风采,感受西方艺术的魅力。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兼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


主要著作:《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艺术的深度》《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看懂美术》《西方美术史》《视远惟明——感悟最美的艺术》等


主要译著:《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光荣的深处》《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媒体文化》《博物馆怀疑论》《视觉品味――如何用你的眼睛》《解码西方名画》《一个感动美国的故事:达•芬奇的<蒙娜•丽萨>与肯尼迪夫人》等


讲座现场


我们也贴心地为错过讲座的朋友准备了讲座现场的视频录像,请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进行回顾。


讲座视频回顾



01

壁画——人类艺术的最早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有艺术的记录,是从壁画开始的。


壁画是跟人类的历史相伴相随时间最久的艺术作品,且说明了很多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壁画常常会联想到巫术,联想到原始人用来表现捕捉猛兽的愿望。但现今对壁画的研究却发现,这些有可能是人类在没有语言记录工具的条件下,记录下来的对天文的理解。比如说动物的脚和头的位置,可能是星辰的位置。



讲座现场


据2019年1月出版的英国《焦点》杂志的报道,爱丁堡大学的化学工程科学家马丁·斯威特曼博士和肯特大学宗教研究人员阿利斯泰尔·库姆斯在其题为《解码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艺术:远古人有关昼夜平分点岁差的认识》的论文中提出,世界上那些最古老的岩画,有可能向我们揭示了远古的人是如何运用颇为复杂的天文学知识的。


这个观点越来越得到学界的重视,比如说壁画上面动物的方向是有讲究的,并不是看到有墙壁就这么画。因此壁画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是认识人类早期的一个重要材料。在文化昌盛的时期,壁画会呈现出非常宏大的面貌,且壁画的一个主要的形式就是和建筑物联系在一起。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展览现场

跳水者之墓 壁画

供图: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在《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中,你能看到展示的壁画也是有具体方位和结构的,比如墓室壁画。壁画跟建筑物联系在一起,就会跟一般的作品有非常大的区别。绘画的大小受到纸张尺寸的限制,而壁画则是整体的建筑的,利用的墙面组合起来的。


看壁画,要设身处地,要在实景看,会比较理想。


看壁画有时候是要进入到一个建筑的空间的实体,在里面穿行,在行走这个过程当中去看,是最理想的。因为艺术家的设计就是为特定的建筑量身定做的,有时在地面仰视墙上的壁画可能比平视的效果更好。


讲座现场


再一个就是壁画用的材料,跟我们后来看到在木板、在油画布上、在纸上、在绢上的,其实都不一样。首先要调制一种材料,做一个厚厚的石灰层,然后平涂到墙面上,然后趁墙面还没有干的时候,直接画画,颜色就会渗透到涂层里面,比较牢固。但是问题就在这里,因为一个人画画时间没有那么快,就是必须在墙面上一块一块地作画。这样的好处就是能保证能够及时地上色,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将来接缝会慢慢的明显起来。所以很多时候艺术家遇到的难题就是:速度。如果能画的更快一点,接缝的瑕疵就会减少。



讲座现场


“在画家们所使用的所有方法中,墙上的绘画是最见功夫的,也是最美的,因为所做的都是一天内的工作所构成的。它是在刚铺上的石膏层上创作的,画完一天的份额才能离开。原因是,如果画的时候有任何的延误,石膏层就会形成了某种由于冷热、气流或霜冻所致的硬壳,那么整个作品就会褪色和发霉。为防止这样的现象出现,就得让画画的墙壁保持潮湿;所使用的颜色必须是土质的,而不是金属和煅烧石灰华白。


在这里,需要一只灵巧、果断、快速的手,但重要的是有健全和完善的判断力;因为当墙壁是湿的时候,颜色与干燥后的样子就不再是相同的了。因此,在壁画作品中,较诸他的图样描绘更为重要的是画家的判断,而且因为极难将壁画作品推向完美无缺的境地,他在创作时须有极其丰富的经验。”


——乔治·瓦萨利


据说米开朗基罗曾经有好几个月低不下头,因为他一直仰着脖子在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因此别人给他写信,他是朝天读的,因为他脖子低不下来。可见在天顶作壁画的难度。虽然难度大,但壁画这一艺术形式能一直被世人所看到,从七万年前到三千年前,说明人们对壁画还是非常看重的。



02

壁画——历经岁月依然生动无比


直到今天,这些壁画并不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逊色,反而给后面的艺术家带来了许多的灵感。


即使是在3000多年以前,我们看到的希腊克里特遗址中的壁画已经具有非常高超的表现水平。比如下图这一幅《公牛之舞》,有着非常华丽的几何图形样式的画框装饰,而且是好几道装饰,然后中间在蓝色的背景上,我们看到的是牛跟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很多人认为这是三个人,其中一个人抓住牛角,一个人倒立在牛背,还有一个人是站在牛的身后,大概是这么三个人不同的姿态,牛经过非常夸张的变形,表现出它跟人在角力的一个非常有力量感的场面。


《公牛之舞》(约公元前1500——前1450),壁画,克里特赫拉克林博物馆

 图源网络


又称《驯牛图》,画面背景为天蓝色,画上两个白衣少女,一左一右,正举手示意和发出指令。一个土红色青年男子侧立在牛背上。为加强画面的感染力,牛身涂的是黄色,并居于全画的中央。可能这是当时宫内娱乐生活的写照,但决不是西班牙式的斗牛场面,它没有残杀的气氛。


对于这幅壁画,有希腊学者还提出另外一个解读的方式,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连续的动画,这个人首先抓住牛角,然后纵身一跃,倒立在牛背上,全身充血。接着再一个翻滚着地,就像体操的一个完整动作。


这些我们看到的早期壁画,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印证了《荷马史诗》里的一些描绘,即在所有的眼神里,牛的眼神是最生动的,当你看着壁画里牛的眼神,你甚至会被融化。而且人物矫健的身影,包括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头发的飞舞都表现得非常好,牛的尾巴也是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


在这样早期的壁画里面,非常生动且有动有静有夸张的变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下图的《巴黎女郎》。现在我们看到的《巴黎女郎》不是一个整块的壁画,是一个残缺的片段,但我们仍然觉得这个画面非常的生动。


《巴黎女郎》(约公元前1500——1450),壁画残片,克里特赫拉克林博物馆

 图源网络


克里特克诺索斯宫的壁画残片,画上表现的并不是一个巴黎的女人,而是因为考古学家们发现它时第一眼印象觉得像时尚的巴黎女郎,由此得名。这个残片描绘的是克里特贵族女子的风貌。


据说当时考古发掘现场发现这幅壁画的时候,工作人员清理壁画脸上的部分看到鲜红的嘴唇时,于是感慨道这好像是一个巴黎时髦女郎的口红,所以后来就把她叫《巴黎女郎》,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但其实跟巴黎一点关系没有。我们看到壁画中有非常精彩的地方,比如女性的头发、服饰、肤色。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眼睛画得不是一般的大,占了差不多整张脸,但是依然十分生动。


尽管我们看不到整个壁画的画面,但是经过这么长的岁月以后,依然会让今天的人看到以后被惊艳。



03

壁画中的名作——文艺复兴三杰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创作的最大的作品,也是最精彩的作品。


今年恰好是达芬奇的诞辰500周年,英国在各大城市都会举办规模相当的纪念展览。其最负盛名的作品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了。


讲座现场


达芬奇在作这幅画时耗费了很长的时间,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希望整幅壁画都是无缝连接的,不应该分成一块一块的去完成,因此他遇到了前面所提到的作画速度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壁画的颜色不能很好渗入墙壁而容易剥落。为了保护这幅传世名作,观赏人数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最后的晚餐》基本的故事,大家其实都是知道的,就是基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个跟我吃同一个盘子食物的人出卖了我。”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所有门徒都很震惊,就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最后的晚餐》(1494——1498年),壁画,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图源网络


《最后的晚餐》一幅广为人知的大型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由列奥纳多·达·芬奇于米兰的天主教恩宠圣母(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多明我会院食堂墙壁上绘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画面中的人物,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该画现藏于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198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并且这幅壁画里面有好几个方面是人们经常会谈到的,比如说在这个画面里面好像不止13个人,而是14个人。当你从左边往右边看,看到的第四个人的位置,有一个人头探向基督的方向,然后有一个手放在他边上的,那个人是约翰。这个一头白发,头看向基督的人是彼得,他的手只有一个手放在肩膀上,另外一个手却在画面中找不到。可是这里面还有一个手势伸出来,所以曾经一度有人说这个手就是神秘的第14只手。但其实你到原作上面去看,你会看得很真切,是没有第14个人的。


还有第二个细节非常重要,就是基督说这番话的时候,出卖他的人——犹大,一慌张就碰翻了手边的一个盐罐。盐罐撒到桌面上是很忌讳的事,并且是一个出卖基督的人碰翻的。所以在西方就餐的时候,比如别人把盐罐递过来,就要特别小心去接,万一没接住,大家的脸色就会很难看。


这幅《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博大精深的作品,流行小说《达芬奇密码》与日本武士道石田昌富对这幅画作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中人物的动作、手势,餐盘中的鱼,“缺觉”的约翰等等的细节,都值得大家去细细研究。


西方传统上最伟大的一个时代就是文艺复兴,古希腊的艺术是一个学习的范本。


西方壁画非常集中的地方就是梵蒂冈,尤其有两个人物的壁画在历史上是非常辉煌的,一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另一位就是拉斐尔。其中一个重要作品就是《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米开朗基罗在这个天顶上,把原来的一个非常单调的表示星空蓝色的天空当中有几颗星星的简单天顶,改造成了整个的面积加在一起应该是560平方米的壁画。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1508——1512年),壁画,西斯廷教堂

图源网络


《西斯庭教堂天顶画》位于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神分光暗》《创造日月与动植物》《创造水和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乐园》《挪亚祭献》《洪水》《挪亚醉酒》等九个主题。每一个画面都蕴含着对人生欢乐与创造力量的肯定。


象这样大规模的壁画,出自画家米开朗基罗的一人手笔,它所存在的精神价值在整个艺术史上是不可估量的。


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画》里面有一幅画的曝光度最高,就是《上帝创造亚当》。仔细看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圣经里从来没有记载过,上帝飞是需要给予支撑的,而且画中是一个年轻女性支撑着他飞起来。所以画家对圣经的题材其实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在画的时候心目当中是有范本的,如果要去对照博物馆里的雕像,应该就是借鉴学习西方艺术最伟大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帕特农神庙的一个雕像的形象。



讲座现场


最近几年有特别有意思的说法就是米开朗基罗在这里面还藏有玄机,是因为斗篷飞舞起来的样子,正好构成了一个大脑的形状,这是巧合还是故意的,我们不得而知。但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画都是让人越看越觉得画里面还暗藏着其他的含义的。


《最后的审判》(1536——1541年),壁画,梵蒂冈博物馆

 图源网络


《最后的审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于1534年至1541年受命于罗马教宗儒略二世为西斯廷教堂绘制的一幅巨型祭台圣像画。现存于梵蒂冈博物馆。


画面大致可分为四个阶层,最上层是天国的天使,画面中央是耶稣基督,下层是受裁决的人群,最底层是地狱。这幅壁画的中心主题是人生的戏剧,人注定要不断背离上帝,罪孽深重,但终将得到拯救。是人类有史以来创作的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


并且有意思是在《最后的审判》中,米开朗基罗做了一个特别大的尝试,他把基督的形象化成了一个几乎跟他的雕塑大卫一样的一个少有的非常俊美、年轻的形象。


拉斐尔确立了一种至美的标准。


拉斐尔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确立了一种所谓最高的美的标准,他已经把画推到了一个极致,在他以后的人就不要再做什么了,因为他已经画到最好了。拉斐尔最赫赫有名的作品就是《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1510——1511年),壁画,梵蒂冈博物馆

图源网络


该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为题材,以极为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思想,打破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汇聚一堂,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类中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赞扬。


画作采用了拱形圆屋顶作为背景,以很高的透视法水平,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和深远感。整幅画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拉斐尔身处的时代大概是去回望1500年以前的古希腊社会的文化的一个盛景。这里面描绘了很多古代出现的文化名人。


在这个画面里,其实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就是当代性。就是你能看到中间向我们走过来的,披着红衣袍的是柏拉图,右边是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画中柏拉图手指着天上似乎在讨论一个最高的真理,而他的学生拿的是伦理学的书籍,是在讨论人类社会相关的事情。


但其实拉斐尔没有见过柏拉图,对于他的样子只有参考古代留下来的传说当中的关于柏拉图的雕像。但是与画中的柏拉图并不相像,而是像拉斐尔崇拜的老师——达芬奇。



讲座现场


当我们看向画面另一侧,会看到拉斐尔把自己画进了这幅古希腊文化壁画中,表达了他的文化自信。有学者研究,其实他是有犹豫过的,在壁画最初的草稿里是没有他本人的。可是后来不但画进去了,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在画中,欧几里得的衣服上金线所绣的“RVSM”,就是拉斐尔本人的签名。这需要你用望远镜才能看到,隐藏得很深。



讲座现场


壁画在三位文艺复兴的大师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的笔下,都变成了表现自我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场地。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中,丁宁教授为观众分享了多幅壁画名作。在最后的提问环节,现场观众向丁宁教授发出了诚挚的提问,大坛在此精选了其中一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谢谢丁老师特别精彩的演讲,我想向您请教关于“彩绘地中海”的问题。前面您讲到的都是文艺复兴三杰这些伟大的这些人物,特别精彩。在“彩绘地中海展览里展出的是从古希腊到罗马过渡期间,由卢卡尼亚人在掌握这一段政权的时候所做的墓葬壁画,很多都是那些匠人所做出来的作品。那么我们在欣赏这些非大师制作的墓葬壁画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欣赏它们呢?或者说它涉及的一些关于生死的内容,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谢谢!

现场观众


丁宁教授

我认为《彩绘地中海》是国内办的最好的古希腊时期的壁画展览,品质非常高。在欣赏的时候,其实不能太绝对地将大师和工匠完全划分开来。


“我印象当中壁画里面出现很多动物,其中对马形象的把握,包括动态的表现是有难度的,但这些匠人处理得很巧妙。所以从这上面你可以判断出一些历史的信息,比如说表现马的时候,一般会加上马鞍。可是那个时代没有马鞍,或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马蹬子。


还有一个就是里面的色彩,有些壁画已经斑斑驳驳,但色彩依然非常棒,可能也有些改变,但大的基调应该还在。很多时候在民间有时候会有一些太过火的色彩的,偶尔看看可以,总体上还是会觉得有点闹,或者说趣味上有点俗。但每一幅壁画去看,其实用色都很雅致。


所以古代的东西就是我们在看的时候,一个是站在那个时代的立场上去看,其实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东西。你当然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说去看待过去,二者是无法比较的。”


展览现场


“在那个时代是会有很多其他的精彩的部分,尤其是有些侧面像的线条勾勒。我自己看壁画的习惯就是看手画的好不好,因为手其实是最难画的,这些壁画里面的手描绘得不是一般的精彩,形态非常的自如。还有一个就是我特别喜欢看边的处理,就像画框一样,画的特别简单的,然后加一点点小点缀,也是非常大气。


欣赏古代的作品不像我们坐过山车一样,有种大起大落的那种刺激,而是需要我们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去体会和感觉。”




听完丁宁教授的讲座,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到现场欣赏这些经过岁月沉淀的古希腊壁画了呢?那就来大坛《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现场吧!134件(组)精美文物在此与你相遇。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展览海报


说不尽的壁画,道不完的希腊文明

距离展览闭幕仅剩15天!

一起来大坛亲眼目睹壁画的神秘风采吧!



 大坛展讯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展览时间

2019.5.1-2019.6.28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一层专题展厅


票务信息

免票人群: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离休干部、伤残军人(红本)



购票二维码

购票成功后凭购票码进场观展。此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监制:昭一

责编:丝雨

供稿: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宣教部

整录:Constance

校对:小清

摄影:刘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