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世界读书日,这些全方位解读三国的好书不可辜负


今天是第25届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的设立与多位著名文学家息息相关。4月23日,不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以及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都在这一天,因此4·23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其实“大有来头”。


4.23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是国际出版商协会提出的设想,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11月15日确定的国际性活动节日,时间为每年的4月23日。


该节日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论求知》培根


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正如培根所说,读书、学习使人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读书写作的优良传统,不论是文学大家还是武夫侠客,都常与书作伴,以史明鉴,以诗咏志。


而在我们熟悉的三国英雄身上,这些优秀品质也有着明显体现,如文武双全的曹操,学识过人的诸葛亮,关羽虽“一介武夫”亦能藉“择木之禽,得栖良木”以表忠心,以及孙权“劝学”、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等等数不胜数的经典例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典故“孙权劝学”


三国谋士枭雄带给读者的不仅是一个个灵动有趣的故事,更是直击心灵的万丈豪情和英雄大义。藉着这个世界读书日,本期大坛书单在此分享那些关于三国的经典书目,与大家一同以多角度、多方面解读三国时期的历史,通过趣味阅读加深对三国的了解,寓教于乐、充实自我。



01. 《三国志》

关键词:历史、经典


[晋] 陈寿 著

[元] 裴松之 注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对魏蜀吴三国进行了真实的记录。《三国志》虽名为志其实无志,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书中魏志有本纪、列传,而蜀、吴二志只有列传。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证、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以文辞简约著称,是了解真实三国时期历史的首选书籍。



02. 《资治通鉴》

关键词:历史、国学


司马光 著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北海太守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尊事名儒郑玄,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曰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


——《资治通鉴》


该书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除了魏蜀吴三国,书中还对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进行了深入探讨,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03. 《三国演义》

关键词:历史、故事、四大名著


罗贯中 著


若作为三国历史故事的入门读物,《三国演义》也许是个不二之选。《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三国演义》


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深受男女老少大众读者欢迎。



04. 《世说新语》

关键词:历史、国学


刘义庆 著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或《世说新书》,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世说新语》



该书出版于南朝,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的一批文人编写,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作为了解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风流名士趣闻轶事的额外读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05. 《博弈三国》

关键词:博弈论、解析、文化


吴闲云 著


三国中的博弈,奇就奇在它是“实用博弈”,而非现今西方的“理论博弈”。细细研究三国,就会发现三国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围绕“弱者怎样战胜强者”这条主线进展的。一般来说,弱者是很难战胜强者的,但在三国中,偏偏十有八九都是以“弱者胜出”而告终。因此研究三国也是研究“实用博弈”的适用教材,此为《博弈三国》一书的来由。


“工作难度一般不会造成人才流失。对于已得利益的分配不公平,是导致人才流失最直接的原因。在创业阶段,出身的条件比自身能力更加重要。”


——《博弈三国》


该书基于严谨的博弈论原理重新解读三国历史和人物,透过博弈论的视角品读三国,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并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化语言阐述普世道理,传达三国时期的人生智慧、管理哲思。



06.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关键词:历史、诗词、文学评论


叶嘉莹 著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是诗词鉴赏大家叶嘉莹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书中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曹操用韵很宽,他根本就不管声调是否和谐优美,也从来不作文字上的雕琢和修饰,完全以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世人相见,这才叫作“惟大英雄能本色”,只有曹操才能有这种作风。”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叶嘉莹先生学识渊博,极富才情,该书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细腻的兴发感受,跨越时空阻隔去体味挖掘那一特定历史时期诗人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带领现代读者与古代诗人做了一次心灵层面的交流之旅,是了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必读书目之一。


以上推介书目围绕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或作出了详实的历史记录,或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解析,有助于喜爱三国文化的读者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对三国历史、故事、人物的多维度认知,亦是丰富闲暇生活、充实精神世界不错的选择。


📝

屏幕前的坛友们,如果你有更多、更好的书籍报刊等读物推荐,不妨在下方留言区进行互动评论,与我们交流读书心得,共促成长哦~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读书,读一本好书,对于人的学识、思想有着莫大的积极作用。书籍就如水流之于山川,水过无痕,但亦在无声无息中改变山川的形态。读书亦如此,就算未能记住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但是知识的力量足以改变思想的方向。


我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通过阅读凝练典雅、博大精深的经典作品,得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能力,感受文字的发展演变,感知古人的宏伟精神世界。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世界读书日,大坛邀您一起以此为始,让阅读成为日常,让经典继续传承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监制:昭一

责编:小清

撰稿:艾志明

校对:丝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