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 华水之女 建设之子——记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岛上路场主管总工袁静波

小海螺记者团 河海大学 2020-08-29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华水之女 建设之子


——访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岛上路场主管总工袁静波


个人简介

   袁静波,教授级高工。1964年生于湖北,1980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学习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武汉工作,于2002年调来广州中交四航院,一直工作至今。主编的行业规范《港口道路设计规范》已颁布实施并译成英文版出版。




港珠澳大桥经过长达8年多的施工,终于将在2018年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8年的工期,印在纸张上是令人赞叹的数字,立在生活中是多少人心血的堆积。从无到有,大桥的建设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去打理,袁静波正是为大桥建设坚守在工程岗位上的千千万万颗螺丝钉之一,她的工作平凡却不普通,她的存在微小却不可或缺。


❖ 不辞辛劳的带头人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袁静波是东西人工岛、预制场、营地等路场专业审核及负责路面、地基处理、岛隧基础等设计的岩土工程设计所总工程师。“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其中岛隧工程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综合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工程之一,沉管隧道差异沉降的控制具有世界挑战性。项目团队通过与国际沉管隧道咨询设计公司TEC和COWI、日本三清公司、国内顶尖高校学者的密切交流,调研了韩国釜山沉管隧道中类似的软土地基处理经验,在沉管隧道基础设计中首次创造性提出采用高置换率挤密砂桩、高压旋喷桩PHC 桩等系列复合地基方法,成功解决隧道与人工岛的过渡段基础方案,克服了外海软土地基沉管隧道不均匀沉降控制的巨大挑战,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33 个沉管隧道管节和最终接头的成功沉放,总沉降均控制在5cm 以内(国内外复合地基同等数据是20cm左右)、不均匀沉降满足1.1‰要求,工程质量效果良好(沉管隧道滴水不漏),最终成果获得专家、业主、咨询单位及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袁静波并不需要经常去施工现场,然而据四航院与她同部门的同事、常年在工地的何洪涛说,袁静波还是时常会亲自去施工现场,检查工作进度,也探视施工人员,如同古代带兵打仗的将军亲临一线,虽不能在硬件设施上提供帮助,但的确鼓舞人心,使所有人都能够提高干劲,以更加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无论是寒风炙阳,还是落雨泥泞,在工作条件最艰辛的时候,她从未缺席。前线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更加认真地坚守各自的岗位,期盼天堑变通途的那一日早日到来。



八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以使大桥成立、天堑变通途,也足以见证青年人恋爱、结婚、生子,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进入下一段旅程。对于已经工作了34年的袁静波来说,八年里,看着部门里的年轻人从稚嫩到成熟,却是一种特别的感受:“对于那些8年来一直身在前线的年轻人来说,港珠澳大桥应该就是他们的生活,循着大桥这条线,都能找到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她仿佛看到了她一路走过来的足迹:1984年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到现在,先从事港口结构及修造船工程的设计十八年,之后在中交四航院转行从事机场道面、道路堆场及岩土工程设计工作,并带领岩土所的同事不断进取发展,拓宽业务面,所涉及业务已由传统港口的道路堆场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工程等,延伸至大型的工业园区、填海造地、边坡及地下空间工程、机场场道设计等。参加常德达门船厂船台滑道工程、深圳蛇口集装箱三期工程、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广州南沙港区一期-三期工程、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斯里兰卡汉班托塔国际机场,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攀枝花市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项目、巴基斯坦瓜达尔自贸区等不同类型的工程设计,也许对于袁静波来说,港珠澳大桥并不能算她工作生涯里尤其值得纪念的工程,虽然是国之重器,但在她眼里,她认为没有在施工现场的日夜奋战,就很难说自己有什么大功劳。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中途“转业”,从水工到岩土、道路及机场道面特别是主专业路场,就已经是选择了行业里的边缘地带。这种工作虽然不可或缺,却永远不会是最亮眼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在她的陈述中,充满着对部门前线工作年轻人的赞赏和肯定,却不多提自己的参与。然而我们深知,在大桥的建设中,任何一个细节都足以影响整个工程的形象和口碑,何况岛隧地基处理在工程实施进度中,实为相当关键的一环。对于港珠澳大桥建设这样一个世界级重大工程来说,幕后的支持与台前的坚守同样不可或缺,她的工作和付出,值得喝彩。



❖ 一丝不苟的规范编制者


多年的专业积累和工作经验使袁静波对港航工作了如指掌,每天与港口航道打交道,她也看到了这个行业亟待成长的地方。港口道路设计是港航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目前随着港口扩大、技术发展、新材料运用,之前的港口道路设计规范已不适应新的建设需求。这就造成了许多港口在设计时都是各行其事,给港口航道的寿命、安全和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港口道路设计领域急需兼具专业性和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港口道路设计规范。在这种形势下,袁静波临危请命,申请重编《港口道路设计规范》,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新需求进行增删改写。



近几年,规范编制一直是袁静波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力图为新时代的新建设提供最完备的港口道路设计规范,也希望在退休之前,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划上完美的句号。编制过程中,也有许多困难,但敬业精神使袁静波愈挫愈勇,她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走访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港口,如荷兰的鹿特丹、香港的和记黄埔、国内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洋山、宁波、重庆、武汉、广州、深圳等大型港口,与港口建设、运营、施工、设计等人员座谈,通过现场试验、专题研究,团队鼎力合作下,过程虽艰难,但终究成功完成了这项大“任务”。编制规范程虽然漫长而枯燥,然而她却有董仲舒三年目不窥园的精神,兢兢业业、用心匠制。对她来说,无论是编规范还是做工程,都是自己本分的事,也都是自己几十年来的生活。回首当时遇到的那些困难,袁静波只觉得当时的艰辛都没有那么恼人,只有亦无风雨亦无晴的坦然宽慰。尤其是定稿的快乐欣喜,她现在都记忆犹新。可以这样说:“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是河海的校训,也时袁静波的写照。从一开始干一行爱一行,到现在成为行业里的专家,她和工作一起成长,在四航院这片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她倾尽全力,终于“到了给后来者荫凉的时候”。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静波多年的心血得到回报,新编《港口航道设计规范》已颁布实施。这在国内是行业领先的重要规范,填补了近年来航道设计规范空白,也带了不可计量的现实价值。为了适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该书和同一批相关书籍一同被交付给河海大学出英译本。也许是造化弄人,也许真的是一生的缘份,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原点。1984年,袁静波20岁,正值青春年华,带着四年里学成的专业知识和华水给予的期盼踏上工作岗位;如今即将退休,袁静波55岁,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她又带着自己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三十几年编制的规范回到母校。袁静波笑称,自己的一生,是极其平凡的一生,没有做什么大的贡献,没到能够出一本个人传记来记录生平的地步,从此角度讲,如果有什么能留下的话,那就是这本“规范”了。然而,在旁人看来,她脚踏实地走过这么多年,做过的每个工程早已都是她生命的见证,这本规范,只是换了个方式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的加以了应证。



永远的水之子


袁静波回忆起大学时光,还是1980年的样子。河海大学还叫华东水利学院,校区还只有西康路校区,建筑稀疏,校园空旷。当时工程馆的爬山虎还没有爬满大半个楼,图书馆里的旋转楼梯还没有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当时的学子就一日日通过旋转楼梯走向四楼的教室,通过勤勉的学习见证自己的生命一日日螺旋上升。那是个理想抱负盈于心头、人人读诗的八十年代,学校主干道旁边浓郁的法国梧桐记载了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蓬勃昂扬的青春历程。


16岁的袁静波就是在那一年,从湖北的小县城,来到了华东水利学院,开始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四年本科学习。然而,与幻想中的理想主义不同,袁静波年少时就显示出了极其的冷静与理智,这也是工科学生所必须的专业素质。当年她入校时,年纪比现在的入学平均年龄要小,再加上那个年代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每个人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叛逆着找寻生命的意义,所以大学阶段对她而言,更是一段“长大成人”的阶段。她在这四年里一天天褪去稚气,吸取课堂和书本的营养,在西康路1号完成着一个少女长大成人的重要过程。华水的学校氛围与袁静波的性格不谋而合,潜移默化之中,华水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袁静波的成长,她的理智和踏实,帮助她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一座最适合她的大学。踏实、肯干、认真钻研,在袁静波身上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四年里,无论是专业课学习,还是课外实习实践、同窗校友情谊,都对她的成长注入了新鲜而有力的血液,滋养着也鼓舞着她成为华水学子的佼佼者。



毕业后,按照“从哪来到哪去”的原则,袁静波回到了湖北武汉,从事港口航道相关工作。“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踏实肯干是华水的四年教给袁静波的宝贵财富。一踏上工作岗位,袁静波就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极强的适应能力成为工作岗位上一颗闪亮却又低调的明星,时时刻刻证明着华水学子的能力和魅力。在她多年的工作中,也遇到过其他校友,事实证明,河海出来的学生到了工作单位,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非常强的行业优势,在单位也是优秀的人才。这和河海严谨治学的校训是完全分不开的。


可以说:袁静波的一生都与河海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她的做人品格也早已与河海精神浑然一体,跨越风雨变迁,从未消磨。


毕业这些年,袁静波回来过南京不少次,每次必去河海大学西康路1号走一遭,看看这些年校园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在袁静波眼里,毕业这些年来,每次回去,总会惊异于建筑又多了,校园变得有些拥挤,不复当年景象,然而看着校园里拿着书匆匆走过的青年学子,又仿佛一切都没变化。走在学校的梧桐树中间,心中总是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那些遨游在知识海洋的丰富又单纯的岁月,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里至今难忘的师生情、同窗情,哪怕是“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夜晚,哪怕是某道学生时代特别钟情的菜,今日回想,也是别有风味,隔着时光看过去,总有许多浪漫,但也会忆及青年时代的焦虑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面对接踵而来的必须面对的艰难抉择,现在看来,会觉得自己当时的许多忧愁是不必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做决定的那天总要到来,“不出意外的话,关键的选择大都相同。”袁静波的许多同窗,到现在也都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当年讲台上循循善诱的恩师,有的都已经去世了,只是华水路上走的青年面孔一如既往,就如同八十年代她的大学时光时一样。对今天的水之子,袁静波仍然会有十分亲切的情感:“好好学习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那都是无价的财富;也要注重提高情商,迎合社会需求。最后,希望他们都有一段难忘的大学时光。”袁静波用一如既往的温暖的微笑这样说。



从她的微笑上,人们能看见:这位在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水之子,她对毕生事业的坚持无悔和欣慰。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李雁玲、张春平

图片:袁静波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赵瑾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你就点点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