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红码通报,处分的像开玩笑
各位关注用户大家好,如果您想在第一时间收到鉴心斋笔记的更新,欢迎您将本公号设为星标,谢谢各位亲啦!
另外,由于工作不能及时更新,也请粉丝朋友们见谅,可以多翻翻之前的文章,觉得价值观不合再取关也不迟哈。
当然,最好不要取关,谢谢诸位粉丝朋友的不离不弃!
郑州红码事件的调查问责通报,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我猜大家看完通报之后,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通报中对那五个人的处分,似乎是在跟网民开玩笑——处分的也太不够了。
需要知道的是,此前自媒体还有不少官媒,都认为此事非常严重,如人民日报侠客岛就说:“为防疫更加科学精准而采取的健康码赋码措施竟然可以用于其他目的,依循何法?滥用防疫手段破坏规则,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想过吗?”
还有农民日报也说:“这还是一种典型的公权力滥用。对不是疫情防控重点人群的当事人赋红码,已经严重违反了疫情防控政策和国家相关法规。”
而昨天人民网的评论更是说,这一是扭曲了健康码的设计初衷,二是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三是背弃了法治精神,也就是踩了三条红线。
可就是如此令舆情汹汹、群情激愤的事件,处分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无怪乎有网友就直言:“好多群众违反防疫规定都是按刑事案件处理,怎么他们就这么简单。”
是的,看完通报应该知道,第一,对那五人依旧称呼为“同志”,说明没有被开除D籍。而根据通报中所说的条例之第四章第二十七条以及第九章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发现此五人明显涉嫌滥用职权,侵害了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的人身自由,问题不可谓不严重,而处分似乎过于草草。
第二,在官媒的评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涉嫌滥用职权罪。当然,稍有法律常识的人也会知道,并不需要官媒强调。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的人身自由被侵害,这如果不是滥用职权那什么是?故而有相当多的网友质疑这份通报,认为这是职务犯罪!而不仅仅是违纪!
当然,此前就有人分析,此事可能会有替罪羊被供出来(参考文章《河南红码这种骚操作,历史上也有过》)。
网友的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要知道,此人能够管控到省级中央大数据系统,这不是一个城市能决定的。而此前也有记者曾致电郑州市12345工作人员的回复称,“河南省赋红码的情况,是省级单位进行处理的。……如果是郑州市的红码,我们可以进行受理。”
如果是这样,那么似乎可以理解,毕竟成了替罪羊,那么内部肯定有所讨价还价,假如处理太重,替罪羊肯定不愿意背这个锅。
不过,我也注意到通报里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应予从严从重问责追责。这是不是说明,这个事儿可能还没完?
但是,如果真是如此,那第三段的处分是否可以理解为餐前小菜,后面可能还有硬菜?不然,这样的处分,也能叫“从严从重”?
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次通报问责可能只是第一步,是基于党纪政务的处分,如果涉及违法犯罪,比如渎职、滥用权力,法律会追究上述几人的责任。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从政务管理的角度看,这是非常恶劣的做法,政务信息化的路不能走偏,走偏会带来负面影响。他还提到,如果涉嫌渎职、滥用权力,司法机关应该介入,公权力绝不能被滥用。
最后声明一下,以上只是个人的猜测,欢迎网友们给出更加可靠的解读,也期待官方能够给出进一步的通报,回应网友关切。
鉴心斋主人,一个不似90后的90后。关注我,为你传递最辛辣的社会评论,分享最真实的经济思考。欢迎留言、点赞和转发。近10年来,累计写下百万字。专业经济学,热心思考身边的世界。创过业,打过工,自觉一路在攀升,现实告诉我原来在做梦
官位不比主席大,官威倒比主席大
1.经历了免费核酸,你还想要免费医疗?2.哎,两年前外媒就担忧过健康码或被滥用…(已被删)
3.河南红码这种骚操作,历史上也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