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想设计出精彩的课程,教师的价值观得有高度

Huhua 胡华名师工作室
2024-08-24

NO.23

MARCH

29.2019

(每周五更新)


自然 | 灵性 | 趣味



今天,三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三月就这样“嗖”地一下过去了。嗯,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三月,是花草园孩子们的阅读月,他们是怎么度过的?

三个年龄班各有各的精彩。

试试三张图哪一张能帮你打开花草园三月的“回忆盒”。


老师们的感受:

每年阅读月的最后一个畅游日,大班的孩子们都会徒步行走到中华女子学院,参观图书馆,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这个月的课程。

在这个月里,小班的孩子们从了解一本书开始,渐渐爱上阅读;中班的孩子们进入家庭,调查家庭的书柜,自创家庭小诗;大班的孩子们选择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进行精读,最后踏入图书馆,走进知识的海洋……

孩子们就在这样时空变换中,感受着世界的美好。💕

——   郭佳老师

《安的种子》是我们中班选择的精读绘本,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色彩、充满禅意的故事。当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也会渐渐安静下来。

这个月,我们就如同《安的种子》里的安一样,播下了“悦读”的种子,播下了“陪伴”的种子,播下了“文化”的种子,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   罗希悦老师



我们的课程虽已成型,但却一直行走在创新的道路上。很多人好奇,花草园教师们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从何而来?


点击空白处,答案在这里  ⬇⬇⬇


因为

我们是一个有价值观的组织


👉  这里的人秉持了怎样的价值观?

👉  他们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观的?

👉  教师们的价值观对课程以及课程中的儿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那些可见的“事物”与不可见的“感觉”

在“生活化课程”里,我们一直强调,要以“认知为载体;以情感为中介;以价值为导向;以灵性为追求”


但课程背后追求的是怎样的价值,这样价值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这一直是我和老师们探讨的问题。


读到了罗克奇(Rokeach)的价值观理论,忽然有了一些领悟。 


美国学者罗克奇(Rokeach)在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中,将价值观分为“终极状态” “行为方式”两大类,即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每一种类型包括十八个具体项目。


终极性价值观是指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是个体希望用一生去实现的目标。


工具性价值观,则是指可取的行为模式,也是实现终极性价值观的手段。


罗克奇认为,工具性价值观是可见的“事物”,而终极性价值观则是不可见的“感觉”。 


我是链接:🔗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价值观问卷,是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于1973年编制的。罗克奇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


价值观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通常会影响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so      

工具性价值观

终极性价值观

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

心胸开阔(开放)

能干(有能力、有效率)

欢乐(轻松愉快)

清洁(卫生、整洁)

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宽容(谅解他人)

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

正直(真挚、诚实)

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

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智慧(有知识、善思考)

符合逻辑(理性的)

博爱(温情的、温柔的)

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的)

礼貌(有礼的、性情好)

负责(可靠的)

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

美丽的世界(艺术和自然的美)

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

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自由(独立、自主的选择)

幸福(满足)

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

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

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

快乐(快乐的、休闲的生活)

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

自尊(自重)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几年前,我组织教师们业务学习,让教师们从罗克奇价值观量表中选择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教师们的差异这时就显现出来,有的教师很坚定的知道自己想要选择的东西,而有的教师发现这些问题自己从来都没有思考过……当然,这个选择过程也带给了每个人心灵的触碰,有的教师甚至掉下了眼泪。






只有拥有终极价值追求的教师

才能带领孩子们探寻生活本身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练习?


很多人的人生过得没有方向,享受不到快乐。大多数人都是在穷其一生去收集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具”,以为拥有了这些“工具”就等于是幸福、快乐、成功,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感觉是一种终极的心境,而“工具”只是阶段性的事物而已。


寻求终极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一个有着清晰终极价值选择的人会主动地让自己的工具性价值也不断地成熟与完善,最终拥有一种信念,一份追求,让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获得满足与幸福。


如果说工具性价值观靠简单的思考就能获得的话,那终极价值观的拥有则需要心灵的参与。


对于教师们来说,实施“生活化课程”终究是需要情怀的。情怀并不来源于已有的那些品质,而是一种不断向上的追求,一种终其一生实现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只有拥有了终极价值追求的教师,才能够带领孩子们逐步探寻未来生活的意义。







对工具价值与终极价值的思考

给课程带来了什么?


在“生活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要求教师们在每次的活动中不仅要有教育目标,还应有教育目标背后的显性价值目标


罗克奇的工具性价值理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确定目标的路径。这些工具性价值,帮助我们很好地适应了社会。 因此,我们的课程的基线也应该在这些价值中游走。


但这背后,建立在工具价值之上的个人独有感受,我们称之为人类的终极价值求,才是成就一个人幸福人生的钥匙。因此,“生活化课程”一直在追求工具价值之上的终极意义感


可以说,对工具价值的追求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快乐,而对终极价值目标的追求才是成就儿童幸福人生的钥匙。




如果你能读懂这两个课程帖,你就能够很好地理解

工具价值与终极价值会给课程带来什么👇👇👇


 西游记境界极高,鲜有人进入,果真如此? 

 精读《西游记》,取回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经 



这个月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西游记》,我特别喜欢他们关于“师徒四人”的评价,在他们看来,这四个人物并不像奥特曼、蜘蛛侠那样完美无缺、战无不胜,他们也会偷懒和退缩,也会渴望别人的帮助,但结果是他们克服了自己的弱点,齐心协力地取得真经、立地成佛。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从经典中辨析人生的道理,逐渐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   张蕾老师






“课程目标并非是价值中立的,

而是价值选择的结果”

“课程目标并非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价值选择的结果。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以对儿童、对教育和对世界的认识与信仰为依据的。”


在传统课程中,我们总是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因此,学习也更多指向了认知与能力。在“生活化课程”里,生命早期重要的那些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爱与尊重、存在感都被重视与展现,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潜力也通过课程被不断地发现与实现,他们也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真实本性,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也渐渐感受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召唤与使命。


生活化课程的核心是通过还原儿童本真的生活帮助他们从不同的层面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但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自我”都很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与应对方式,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但其背后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以及真实的自我感受通常被掩藏在水面之下。


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触及了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和应对方式,还谈不上有意义。真正的课程应当唤起一个人丰富的感受以及他的观点、期待、生命深处的渴望,这样,课程才会显现出独有的魅力与内涵。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生活化课程”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美境”

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在课程中,引导着孩子们将目光投向心灵,学会向内探寻,不仅能够学会不再受外界纷扰,打搅内心稳定,逐步寻找与体验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美境”,还能建立起一个依随自己内心创造出的崭新的外部环境


“心灵美境”是我们自身原本存在、绵绵不断的内心力量的源泉,它是一种内心对自己全面与完整的接纳过程,这里面有美好,也有一些自己不愿面对的事物。


一个人一旦进入到了“心灵美境”,就不再是“心随境转”,而是能够更加从容自如体验到“境随心转”的美好境界。也因为这个高远宽广境界的存在,我们中的一些人能够将生命推至一个丰富的层面。




写在最后

一流的教师教价值

二流的教师教方法

三流的教师教知识



推荐阅读:

【花婆婆视线】幼儿教育者的价值判断决定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直面儿童、经验、知识、文化、课程、教师等诸因素间复杂的关系,通过价值判断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和修正价值感,让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才是课程研究最本真的意图。”这些复杂的因素中,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三月,花草园的教师们又一次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了教育的魅力,她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一份创造性的工作。


现在,关于花草园教师的创造力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已经有了答案……






  购书信息  


“只有回归到人性、人心的谦恭中去,

才有可能实现留白的教育。”


展现胡华园长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给童年留白》一书正在热卖中……如有需要,可购买阅读。


⏬当当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00719898.html

⏬天猫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www.dwz.cn/7EWiHU

⏬微店网址(无发票)

 https://k.weidian.com/tOuu9GKx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微店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19年03月29日

*


推荐阅读

儿童比你想象的更会学习——“生活化课程”背后的儿童学习观

2019年3月22日

文化是“生活化课程”的根

2019年3月15日

与“特色”相遇,才是一个幼儿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8年12月14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ID: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胡华名师工作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