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职员工学历造假, 公司要求返还工资30万! 法院: 诚信更重要! | 劳动法行天下

点击置顶 → 劳动法行天下 2022-04-25

  劳动法行天下   ldfxtx  

国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劳动法公众号,注重劳动法干货分享,创始人刘秋苏专著《劳动争议案件35个胜诉策略及实务解析》在京东、当当、新华书店销售。
           

月薪9万的总经理离职后,公司发现他的学历和工作经历都造假,这工资还能要回来吗?2021年4月28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张畅于2019年3月18日入职北京恒信凯特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创意中心总经理职位。双方于2019年3月18日签订《劳动合同书》,但公司未在该《劳动合同书》落款处签字或盖章,落款处仅有张畅一方的签名。张畅试用期的工资为税后72800元/月转正后的工资为税后91000元/月


2019年9月12日,张畅提出辞职,9月26日起未有出勤。


张畅离职后,公司认为张畅存在虚构的教育经历以及工作经历行为,不应该拿这么高的工资,因此主张双方于2019年3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要求张畅返还公司多付的工资款30万元,案件历经仲裁、诉讼。



公司的理由如下:


1、张畅未按照我公司的要求提供芝加哥艺术学院文凭以及认证证书,在张畅入职时以及入职后我公司不断要求提供文凭的情况下,但张畅始终不予提供。我公司有理由认为依法可以推定张畅存在隐瞒真实教育经历、虚构教育经历的行为。


2、鉴于后续张畅不提供学历证明,且工作表现极差,因此我公司对张畅工作经历进行了深入专项调查,发现其称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供职过的Ajiva Branding LLC Chicago公司不存在,Ajiva Branding LLC Shanghai公司也不存在。此外,给张畅出具离职证明的公司是纯内资公司,张畅系该公司持股51%的股东、法人及执行董事。根据查询,该公司的社保缴纳人数为零,且没有专门的办公地址。


3、我公司基于张畅虚构的教育经历以及工作经历而同意录用张畅,确认其试用期薪酬为税后72800元/月,转正后薪酬为税后91000元/月,远高于我公司公司其他同级别管理者。因张畅的欺诈行为导致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无效,且其入职后给我公司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故其基于无效劳动合同取得的超高工资的一部分,属于欺诈所得,应予酌情退还。


员工理由如下:


1、我在品牌策划创意领域已有10年以上的经历,顺利通过多轮面试,最后经公司总裁亲自面试录用,通过微信工作聊天截屏显示,我完全胜任该职位。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都丢失了,只有复印件。我虽然是持虚假文凭和不实的任职经历获取了工作机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的需要,完成工作任务,未使公司的利益受损。


2、公司对我进行了面试,其应当认真核查我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却未予核查,故应承担不利后果。


3、公司在最初我不能提供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毕业证书时,其完全可以决定不予录用,也可以在试用期内的任意一个月认为我不具备录用岗位的专业能力将我辞退。因此,若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学历虚假问题主张无效,应当及时作出,而不能在此后随意以此为由对劳动者进行处理。


综上,尽管我存在虚构学历及工作经历的事实,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胜任自身的职位,也得到了公司领导及同事的认可,公司的主张无法律依据。



一审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公司未在劳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该合同尚未成立,故对于公司主张双方于2019年3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但因张畅提供虚假学历、虚构工作经历,严重侵害了公司的知情权,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与社会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因此,关于公司主张张畅酌情返还工资款30万元的理由正当,且数额合理,一审法院予以支持。


二审判决:


二审法院认为,公司上诉主张虽然其并未在劳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但双方劳动合同事实上已经履行,劳动合同已经成立。因张畅提供虚假学历,故劳动合同应属无效。对此,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本案中公司认可其并未在劳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故一审法院认定劳动合同书并未成立,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并非同一概念,故公司上诉主张劳动合同已经成立且无效,缺乏依据,法院不予采纳。


张畅上诉主张其虽存在虚构学历及工作经历的情况,但其工作能力得到公司领导认可,完全能够胜任工作,且公司共支付张畅工资114193.5元,张畅不应返还公司工资卡30万元。对此,法院认为,张畅明确认可其存在虚构学历及工作经历的情况,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亦与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其应当返还相应的工资款。


关于工资款数额,张畅一审明确认可实际收到公司424608.54元,其二审反言公司仅支付其工资114193.5元,但未作出合理解释,故法院对其上诉主张,不予采纳。鉴于张畅事实上为公司提供了劳动,故一审法院酌情认定张畅返还公司工资款30万元并无不当,法院予以支持。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3民终410号


👉  刘秋苏原创:384篇原创文章汇总(2015-2021) 

👉  重磅! 发改委答复: 律师代理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刑事诉讼等案可风险代理!

👉  办案札记20: 去北京, 胜诉策略帮她赢30多万赔偿金! 

👉  刚刚!最高法院判决:"包工头"应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  最低工资新标准从7月1日执行!天津后,2021年已5地调高标准!

👉  人社发布:企业使用超龄人员政策规范指引

👉  江苏4类人员可单独缴纳工伤保险: 非全、多重、超龄、实习!

👉  2021版: 婚假 产假 年休假 病假 事假 法定假 哺乳假等22类规定和待遇

👉  人社部通知:2021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876680元!

👉  人社部当被告!职工被除名后连续工龄如何认定?

  劳动法行天下 发布  

(点击图片,长按1.68秒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


推荐新书:《劳动争议案件35个胜诉策略及实务解析》(作者刘秋苏,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一书是刘秋苏的鼎力之作,作者曾任法官十余年,现为执业律师、兼职劳动仲裁员、兼职法学教授,系江苏省南京市优秀劳动法业务律师。本书凝结了作者数年来的实务心血,通过近50个案例,就当前劳动法数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书中既有法官、仲裁员的裁判思维,又有律师的办案技巧,还教当事人以胜诉策略,正反双向分析,被称为迈向劳动法专业化的教科书式著作。既可作为律师办案的枕头书,也可作为企业防范劳动风险、法官和仲裁员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参考以及高校的实务教材、当事人的维权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