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一吃就忘不掉!承包成都人的记忆……
持续征稿
成都发布“龙门阵里摆成都”栏目持续征稿中,今日投稿人杨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带来记忆中的锅盔故事。感谢来稿,将奉稿酬500元。
“
锅盔,对成都人来说是个特别的存在——早餐配肥肠粉、午餐当加菜,甚至下午茶,都可以拿来搭配一碗坝坝茶。每个成都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小时候吃到的那口锅盔才是最顶级的。它是赶场时总要扭到大人买的零嘴,啃完锅盔就到家;也是放学时最期待的“救命稻草”,出校门看到爷爷自行车篓篓里有锅盔,心头就稳了。简单的白面锅盔、红糖锅盔、牛肉锅盔,到夹凉粉、夹三丝、夹卤肉......口味刷新,变的是吃法,不变的是记忆里的味道。
“
小时候,我生活在金堂一个叫清江的地方。每天我去乡场的学校念书,必然要经过学校旁边的锅盔摊。打锅盔的是一个结实的中年师傅,风里来雨里去,一年365天,脖子上永远挂着一条满是面粉的围裙,经常一边揉面一边吆喝,有时候围观的人多了,他就会故意卖弄似的拿起擀面棒使劲敲打面团,一边打一边夸张地高喝:“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你们说,这是什么东西?”
“锅盔!”围观的小学生齐声吼。
成都博物馆内的历史文化陈列,图为打锅盔
中年师傅一听很得意,扬着头继续卖弄:“不错,叫锅盔,而且我做的锅盔,是老祖宗一千多年前传下的手艺,它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军屯锅盔!”
当时不懂军屯锅盔的含义,只知道它一定好吃。上一辈人讲,从前过往的马队、担夫,很多都要停下来“打尖”(四川方言,指赶路时临时性吃点东西填肚子)。清江虽是个小镇,却上连汉州(今日广汉市)下连淮口(今日金堂县淮州新城),自古以来就是物资交换出川入川的要道,马队和担夫的流量大,特别是那些靠挑担子谋生的担夫,到了清江这个地方,吃两个实惠便宜的军屯锅盔,是又香又有劲。
担夫来到清江,往往是一拨一拨结伴而来。放下担子,气还没喘匀,也顾不上擦汗,担夫们便蜂拥至锅盔摊前,准备买锅盔“打尖”。那时打锅盔的还是中年师傅的父亲,人称老师傅,一双原本就不敢歇息的手,一下运动得更快了,揉面、扯团、摊平、加猪肉粒、搓圆、压成扁圆,于平锅中初煎成形,最后放进壁炉中炙烤。
烤熟的锅盔金黄如盘,散发着别有的面粉香和猪肉香,引来一双双翘盼的眼神和一只只急不可耐的糙手,锅盔滚烫而热烈,在一只只糙手中不断翻滚,就像一只只飞跑的风火轮,不听话地试图灼伤那些想要抓住它们的手,数个回合的翻来覆去,一只只飞跑的锅盔终于被捉得牢实,在舌尖上稍作停留,就被囫囵一下吞进了胃里。
填饱了胃,这些担夫会调侃:“不是说饼大直径二尺外,怎么两口就咬没了?”
老师傅也不含糊:“白送你二尺的饼,你敢要吗!”
大伙哈哈一乐。
马队和担夫渐成过去。到了我们的儿时,那飘得老远的锅盔香一直蛊惑着背着小书包的我们,但大多时候我们就只围着锅盔摊看热闹,看着一只只香喷喷的锅盔飞跑进别人嘴里,“小不点”的我们不断流口水。口水在梦里流了几十年,终于有一天,我路过儿时的乡场,不由得又停了下来。
学校还在那儿,但教室变成了教学楼;老街也在那儿,但宽敞整洁了不少。小镇变洋盘了,转角处的锅盔摊也还在,但打锅盔的中年师傅变成了一个年轻女子,一问,正是中年师傅的女儿。
那天,中年师傅的女儿把一个刚出炉的锅盔塞在了我手上,滚烫的锅盔在我两手间飞快地腾挪,让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幻觉,手上的锅盔似乎像旋转的风火轮一样飞跑了起来——
这锅盔跑到了一千多年前,当年它可能还没有锅盔这个名字,只是作为一种“饼”从北方引了进来,这种“饼”被三国时期善于行军打仗的姜维看上了,他当时就驻守在四川剑门关和彭州一带,为了减少埋锅做饭的麻烦,姜维把发源于北方的“饼”借用过来,便于士兵们直接食用,士兵们也特别钟情这种既像锅盖又像头盔的锅盔。姜维屯兵的地方,后来渐渐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场镇,后世的四川人就把现在这片地区称为军屯镇,因姜维屯兵兴起的锅盔,也就有了一个庄重的名字,军屯锅盔。
食品要变成美食,历经上千年而不衰,一定会经历无数人的传承和创新。从简简单单一张饼,再到一层叠一层的锅盔,军屯人和他们走出去的后代奉献了无数的辛劳和智慧,成就了今天军屯锅盔传世的美名。马队和担夫已随时光而去,学校和街道在与时俱兴,作为地方美食的军屯锅盔,有老师傅、中年师傅和女儿一辈辈手艺人和“守”艺人的不断传承坚守,注定会继续不断飞跑下去,成为每个人乡愁中浓得化不开的幸福记忆。
哪一种锅盔
是你的最爱?
留言区聊聊
征稿启事
摆不完的龙门阵,说不尽的锦官城。成都,总有一个瞬间,带给你深刻真实的激动、治愈或鼓励;总有一个故事,蛰伏着对生活的领悟与共鸣;总有一个画面,流淌着生命的温柔和坚定。执笔记下,瞬间也便成了永恒。我们想看见,在你的第一人称视角里,对成都的所知所见所思。成都发布“龙门阵里摆成都”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和我们一起书写在成都的日子,用你的笔触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小布提示:来自第一视角真情实感的故事,更容易被选中哦,来稿请附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cdfb1301@163.com
撰文 | 杨力图据视觉中国、ICphoto成都发布编辑丨文思瑶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