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战队”,打破国外垄断不是唯一目的
编者按
秋后的雨水和降温常常猝不及防。
想起两年前的这个时节,国科大2016级直博生刘洋打包行囊,从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的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来到北京昌平区郊外的实验场地。
从2019年9月开始,刘洋开启了轮值夜班的科研日子,也开始了与9.4T(特斯拉)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项目的结缘之旅。
2022年10月8日,刘洋所在的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研究团队作为12支获奖团队之一,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苑名匠”团队荣誉称号。作为“强磁战队”的一份子,刘洋参与并协助安排所有学生的实验场地值班工作。
励磁是场“持久战”
“目前励磁电源已经打开,磁场不断增强,需要做好磁体发生失超的准备。”刘洋在9.4T全身磁共振磁体励磁实验场观测控制室里,紧张地盯着电脑屏幕前的数据变化情况。励磁电源屏幕上的数字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桌上的高斯计也在跟着跳变,旁边的制冷机呼呼作响:……8.9T,9.1T……磁体场强逐渐升高,失超风险也随之增大。这样带着几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紧张场景,刘洋在轮值夜班中已习以为常。
“当时了解到电工研究所致力于攻坚十数个研究方向:有电力系统分析、高压输电技术、电力电子器件以及超导磁体技术……其中,超导磁体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作为战略前沿材料关系国家发展的跳动脉搏,这让我更加兴致盎然,研究生面试结束我抓住机会,第一时间选定超导磁体课题组。”刘洋说。
跟随导师王秋良院士刚刚读研一年,实验装置便进入到24小时运行并记录数据的攻坚时期,刘洋很快加入到励磁值班工作中。
“励磁”通常被称为“给超导磁体充电”,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是励磁电源的控制与监测。“这是一个细致活儿,也是场‘持久战’。”在零下270摄氏度左右的液氦温度下,磁体才呈现超导态,通过温度传感器,刘洋和团队值班人员在检测到磁体温度降至超导温度后,打开励磁电源。而“充电”的过程是漫长的。
“越是大型的磁体,其励磁时间就越长。为了尽量加快磁体励磁速度,团队经常昼夜连续、多次励磁,让磁体达到最终的工作状态。”
为攻克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研制技术难关,团队用两年的时间,突破了大尺寸超高场超导磁体极限电磁设计和制造等成套核心技术。经权威机构检测,该磁体的中心磁场强度达到9.4559T,室温孔径800.3毫米,磁场稳定度0.022ppm/小时,400毫米球形成像区域内磁场均匀性峰值3.05ppm,且实现了液氦零挥发的长期稳定运行。
哪里需要哪里搬
超强磁体装置有两层楼那么高,需四个制冷机同时工作。在夏天比较热的时候,制冷机采用循环冷水机冷却,夏天的高温常常使得冷水机罢工,只能再用风扇给冷水机降温。出于安全考虑,形成强磁场的励磁试验场地,需要尽量远离城镇、村庄等人员密集区域,与高压线要达到一公里或更远的距离。
从研究所到郊区的实验厂房,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团队师生“八仙过海”,利用各种方式,保证值班工作每天顺利交接和进行。
夜间值班时间为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两人一组,这期间值班人员需要每隔两个小时去记录一次实验数据。2021年9月,项目的励磁工作达到8.0T的磁场强度,升级到每隔一小时就需要记录一次温度以及电流数据,有时一夜没合眼也是常态。“雷雨作业期间,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需要增加磁体监测次数,这是一个必须团队协作的工程。”
“记得一个前年夏天的暴雨夜,半夜两点多去厂房内检查设备,记录数据,那晚的雨,大到伞已经‘失灵’,雷声和闪电交织中弓着腰跑回到宿舍时,身体已半湿。”刘洋至今都记得那次印象深刻的值班经历。
“迷迷糊糊到四点多,值班同伴反映一个数据有些异常,我俩一起到试验区反复查看,守到凌晨六点。那晚心情复杂又忐忑,像走在颠簸的山路上一样,一直担心暴雨可能会对实验装置产生不利影响。”
值班中除了工作挑战,也有一些生活上的挑战。用铁皮板组装起来的厂房,冬冷夏热便是“标配”。由于场地偏僻,吃饭也成了问题,没有饭店,外卖更是稀少,“有一次等到深夜外卖才送过来,当时觉得菜特别香,难忘那个味道。”刘洋笑着说。
“‘你喜欢磁共振吗?’我当时的回答可能只是出于最初的冲劲儿,但后来在一次次的组会探讨和实践工作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我的脑海,这份喜欢慢慢沉淀,内心的回答愈发坚定。”刘洋说。
探索永不止步
与常规临床应用的1.5T和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相比,9.4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具有显著优势。例如,能获得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率的检测图像;成像速度更快;可对人体内的钠、磷、碳、氧等成分进行成像。
目前,国际上仅有英国特斯拉工程有限公司掌握这项技术,并已在全球装机5台。美欧的科研机构利用该磁体装配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磁共振成像科学的大步发展,不仅大大拓宽了人体代谢、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也使得一些诸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有助于后期治疗,进而产生良好的预后效果,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团队表示,这项成果在我国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磁体技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使我国成为首个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亚洲国家。
未来,团队以超导磁体技术为代表的尖端强电磁装备将在医疗、航天、材料、运输等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广泛应用于物质科学探索、生命健康诊疗、未来能源交通、高端特种装备等众多领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刘洋表示,今后将继续在这支敢拼敢干的队伍中,努力成长,在攻克科研问题的路上不断前进,为引领国际超导磁体技术贡献青春力量。
点击了解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研究团队
更多青春榜样
左右滑动点击图片阅读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图片/受访者提供视频/受访者提供制图/李宇涵 谢午阳美编/孙瑜辰
责编/马茜茜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