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位院士,国科大开讲!

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12-09


缤纷多彩的讲座

是大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也是了解一所大学的窗口


11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

开展了50余场

科学家精神、科学前沿

明德讲堂、艺术与人文等类型讲座


其中在本月院士大讲堂现场石耀霖、李劲松、刘明和王赤院士更是与国科大学子对话交流
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锤炼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品格引导同学们
主动承担国家科技战略使命成为“学问”与“人格”兼备的科研工作者


本期

跟着国晓薇一起

回顾国科大11月院士大讲堂

院士们讲了啥~



@院士大讲堂

石耀霖院士

          漫谈地震预报          

@简介

石耀霖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国科大教授,主要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和地震学研究。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委。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讲座现场(点击图片可了解更多内容)


第81期院士大讲堂,国科大学子聆听了石耀霖院士关于地震奥秘和预报挑战的新解读。


现场,石耀霖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构造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类型、震源位置和震级大小的测定等地震的基础知识。


中国作为多地震国家,为了解中国的地震分布和频率,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地震目录、地质调查数据、历史记录和地震监测网络收集的数据来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并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石耀霖院士讲座报告内容(部分)


针对“地震能否预报”议题,石耀霖院士表示,目前在学术界渐占上风的观点认为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是可以forecast的,并向同学们解释了forecast(预测)和prediction(预报)等概念和概率区别。


“如果预测发震概率为99%,与‘预报’又有多少差别呢?”石耀霖院士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


他认为,地震数值预报,在中长期预报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在短临预测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开展进一步探索。“目前,虽然实验室数据或人工合成地震目录预测取得一定的苗头,对真实的大地震还没有显著成效的预测。”


控制地震似乎比预测地震更加困难,但这在今天已经不是科学家的梦想,而是现实的需求:为了在有触发地震的区域实现页岩气的可持续开发,要求起码控制某些类型的地震不要发生。

石耀霖院士寄语(右)


石耀霖院士分享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心路历程,更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如何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保持对科学现象的敏感性,以及如何在看似混沌的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抽丝剥茧,直至找到问题的核心,解开科学谜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去实践。我们发现的每一个异常的数据点,每一次重复的实验现象,都可能是引领我们走向深邃科学真理的灯塔。


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科学的边界。因此,当灵感来临时,我们要勇敢地追随它;而当面对重重困难时,我们更需坚持不懈地解答每一个科学之谜。



@院士大讲堂

李劲松院士

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简介

李劲松院士,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研究。曾获上海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


讲座现场(点击图片可了解更多内容)


院士大讲堂第82期,李劲松院士为国科大学子带来一场题为《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的学术讲座。


类精子干细胞,如何使细胞生物学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现场,李劲松院士首先带大家回顾了生殖的本质、克隆技术等内容,随后介绍了半克隆技术、体细胞重编程、辅助生殖技术等前沿概念,让非相关专业的同学对这类科学前沿,也有了一定认知。


李劲松院士讲座报告内容(部分


在这基础之上,李劲松院士向大家普及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组标签计划等重要科学研究项目。
他通过大家所熟知的克隆羊多利等案例,介绍了无性繁殖(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方法、操作技术等基本概念,借此引出克隆技术和半克隆技术的异同,以及半克隆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


李劲松院士讲座报告内容(部分


讲座最后,李劲松院士分享了遗传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事迹。
他提到,戈登博士在年轻时生物学考试在全校学生中排名倒数第一,当时的教师评语指出:“他各项表现都非常糟糕,这是因为他根本不听劝告、只坚持用自己的方法......”这样的教师评语,一方面指出戈登博士当时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也侧面反映出他的特质:有想法、执着、热爱、坚持不放弃。
李劲松院士还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克隆技术之父”童第周先生的生平,分享了童第周先生早年在求学道路上的艰辛。


从戈登博士到童第周先生等遗传学群星,都在教导我们,在科研中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思想与习惯,以及顽强不息的精神。


@院士大讲堂

刘明院士集成电路:信息和智能社会基础

@简介

刘明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IEEE Fellow。长期从事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研究兴趣包括新型存储、新型计算等。




讲座现场(点击图片可了解更多内容)


第83期院士大讲堂,刘明院士为国科大学子带来题为《集成电路:信息和智能社会基础》的主题讲座。


刘明院士结合自身多年来在高性能半导体存储器、集成微纳电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经验,系统性探讨了集成电路的发展概述、集成电路到片上系统的发展历程和集成电路技术展望。


刘明院士首先从杰克·基尔比对集成电路概念的贡献到早期制造技术的应用,回顾了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现场,她还提及了领域内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如贝尔实验室中3位科学家发明的晶体管,强调其中里程碑式研究对集成电路技术的奠基作用。


刘明院士讲座报告内容(部分)


对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深入解析,是刘明院士分享的重点内容之一。她向同学们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涵盖物理设计、系统定义、验证和逻辑综合等关键步骤。


集成电路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摩尔定律。


刘明院士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到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摩尔定律的技术依靠正是器件的物理尺寸微缩,也正因如此,才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结合电路架构创新,集成电路逐渐向片上系统发展。而片上系统的出现,标志着集成电路的设计臻于成熟,功能也不断拓展。


刘明院士讲座报告内容(部分)


不同种类的技术,是如何珠联璧合地将处理器芯片的性能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刘明院士从宏观出发,讲解了基础材料、光刻制造、电路架构设计、芯片系统封装等技术,涵盖集成电路产业的各个方面。


集成电路的发展是一个超级系统工程,也是对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综合国力的全面考验。


通过与刘明院士的交流,同学们更系统地认识了集成电路这一决定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也对我国微电子事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把握。



@院士大讲堂

王赤院士    星辰大海,扬帆起航    

@简介

王赤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二期)负责人,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讲座现场(点击图片可了解更多内容)


院士大讲堂第84期,王赤院士以代表性的空间探索任务为实例,向国科大学子阐释空间科学学科背景和浩瀚宇宙的无限魅力,描述人类空间探索的不懈追求和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空间科学,是依托航天器平台研究发生在地球、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的物理、天文、化学以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前沿交叉学科。


从乡间仰望星空的孩童遐思,到主导国家重点项目的院士远见;从回顾人类发展空间科学的光辉历程,到描摹我国深空探测的全景蓝图;从对人类与生俱来好奇心的赞赏,到对渺远宇宙探索科学性的展望,王赤院士用兼具学术性与人文情怀的报告,分享了他求学、求知与求实的科研之路。


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王赤院士援引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勉励同学们要铭记自己孩提时代的梦想,对大千世界抱有好奇,用好奇心驱使自己在求学之路上坚定前进。


讲座现场


现场,王赤院士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人类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初窥,到NASA操控旅行者二号从太阳系边际向地球的回眸;从1958年帕克提出太阳风理论,到上世纪60到70年代日冕物质抛射、磁层顶、弓激波等自然现象的发现与研究;从1958年美国发射“探险家1号”卫星发现范·艾伦辐射带,到2022年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泊入拉格朗日点寻找宇宙大爆炸中诞生第一缕光的波澜历程;他还介绍了以钱学森、赵九章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筚路蓝缕、以开荒荆的贡献。


对于科学的求知欲驱动着人类不断跃入太空。回望这颗孕育我们的星球,探索它与更深邃的宇宙之间无处不在的联系,揭示关于起源的奥秘。


王赤院士指出,空间科学发展至今,已逐步形成了空间天文学、太阳和空间物理学、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和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五大子领域,是一门具有交叉学科特性的前沿科学。


他还介绍了对日观测、探月计划、系外行星探索及外星生命指征探测等前沿热点课题的发展与实施情况,向同学们描绘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壮阔前景。


讲座现场


讲座最后,王赤院士列举了空间科学与探索孕育1967年以来15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记录,同时将各航天强国发射空间科学卫星的数量与我国进行对比。


作为航天大国的我们,必然不甘于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暂时落后。同学们要投身科学前沿,运用自己的学识,在探索宇宙这项伟大的事业中铭刻中国人的足迹。


王赤院士认为,“我们现在亟需克服‘只许成功、害怕失败’的科研态度,要容许空间科学在曲折中前进。”他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为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




“科学家之所知者以事实为基,以试验为稽以推用为表,以证验为决。”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追崇真理,追求创新,追逐梦想


@国科大学子

欢迎文末留言分享讲座体会


这门课,带我们“飞”

最新科研进展,关注!

国科大迎新晚会,怦然“新”动!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

素材/国科大学生会

美编/何邦彦

责编/张雪雅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