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教育学”理念很好用?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2 年开放报名,参见《打破小透明——S成长会2022报名须知 V2.0》。
Scalers写在前面:
今天继续分享大家的“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主要是有两个方面:
本期活动你在与他人协作学习上,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收获?
本期活动你从教育学习得了哪些理念并且开始应用了?有什么成效?
相关阅读:
以下为部分回答。
1
本期活动你在与他人协作学习上,
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收获?
[1队][S265]Jane-深圳
在组织优秀作业时与大宝有协作工作,共同选出优秀作业。我认为这个方式挺好的,可以加强队员之间的链接,优秀作业可以持续这样2人一组进行轮值评选,同时可以组织2个人一组进行队长轮值或副队轮值,让每个人都参加到社群工作中来,一方面督促自己更好的完成作业,同时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工作的不容易,也会鞭策自己更早完成作业。优秀作业评选过程中每个人提出优秀的点不一样,更好的打开思维。另外参加了小组的复盘,会一起互动讨论,对副队和队员加深了解。做了优秀作业评选,会去看其他同学评选优秀作业评语,评价可以从答题框架清晰,也可以点晶之笔,思路被打开,自己答题思维打开,同时在工作生活中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客观。
[1队][S8]杨杨杨-广州
积极参加小组的各种讨论,贡献了用《院士思维》的模式做《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的笔记的点子,并且在大家进行小队管理讨论的时候,提供管理学笔记(群体的发展阶段)作为讨论的基础。收获就是喝大家一起复习的时候,大家的一些角度是我自己看的时候所没有的,另外小伙伴也会问我一些问题,加深了我对学过的内容的印象。
[2队][S520]瑞敏-鄂尔多斯
①我们每日互相配合为对方提交作业后再打卡截图给对方,帮助对方检查作业提交正确否,避免了作业头被吞统计不了作业的问题。我们的作业提交全部成功,作业头没有被吞的现象。
②每日作业想到同桌打卡截图,就更认真写不好意思摸鱼写了。收获了这期最多的优秀作业上榜次数。
③每周我们都会进行同桌复盘机制,这是参加这么多期读书的最大收获,一对一的专题讨论去答疑当周的作业问题,包括合理处理作业情绪,缓解读书答题难的焦虑,鼓励坚持参加活动不掉队的勇气及精神上的支持,让我觉得自己从差生的队列提到了及格线上。
[3队][S746]怡静-上海
本期协作学习自己主要参与了如下活动,全面分享的分享活动,小组的协作学习,日毕值日生的轮值,和优秀作业的评选轮值工作。
收获:1.拓展知识。全面分享和小组协作学习,会让自己对读书中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拓展,能够看到小伙们对于同样的问题是如何思考的。
2.对服务我们的其他值日生更有同理心。日毕值日生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份工作,如果有小伙伴11点59分还没有完成作业的话,值日生就要“值班”到12点以后,自己不体验一把不知道其中的辛苦。
3.被动向他人学习。优秀作业的评选轮值也对自己触发很大,尽管平时自己天天嘴上说,要多多看看小伙伴们的作业,多多向同学学习,可是实际做到的并不多。优秀作业的评选轮值使自己不得不看小伙伴们的作业,也发现小伙伴们确实都是宝藏。
[3队长][S410]Mai麦子-北京
本期的协作学习可以分两个方面
1、在小队管理的队委之间,我们每次沟通也是在输出观点,对后续活动的计划讨论,对落实计划的细节思考,这些都是协作学习。
2、我们小队在第一轮全面分享之后,开展了小队的协作学习实践,共开展了5期不同专题的活动。 我在第9组,参与了每一期的讨论,并担任了一期的发言人。
我的收获有:
1.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到协作学习的益处,很多时候思想碰撞的火花就是收获
2.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建设
3.空想社会主义的文稿中,了解了法国自攻陷巴士底狱后的百年历史和政体变化
4.准备辩论赛的流程和规则
5.打破小透明不仅限于学习中,在工作中该站出来的时候有能力站出来,在生活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打破小透明。
[5队][S873]晓藤-常州
1.全面分享的第二次小组分享中,我和大可和极目老师,三个人一起协作完成了一次分享,我知道各个时间的截点在哪里,所以提醒着要开始行动,可是却不知道应该如何着手,然后三个臭皮匠开启了第一次小组会议,讨论主题,定大概方向和每个人负责的版块,第一次小队会议结束之后,分享的主题和大致内容就定下来了,效率尤其高;然后大家写各自的分享稿,第二次会议,大家都开始串稿,由于我不太敢发言,所以大家把锻炼的机会多给我了一点,让我串稿子,串完的稿子,极目老师还又把稿子优化了一遍,和大可两个人帮我分析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能更好一点。最后在我们三个人一起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小队的分享:三个拖延患者的自救。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要是我自己一个人,肯定做不到。 从极目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大局观,怎么让自己表达的更好; 从大可身上学习到了怎么样把话说的更好听,更书面化。
2.和小队一起协作学习,协作早起。中间确实有好几次,我都给大可说,坚持不下去了,不想写作业了,好几次,都是11点多,趴着睡着了,大可给我叫醒的,先哄孩子睡,怕自己也睡过,还麻烦大可10:30叫我起来写作业。不然我可能有好多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就像学习的同桌一样,我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一起坚持了下来。
[5队][S537]大可-成都
①参与了副队活动全面日毕的工作,一起来帮助队员们完成全面日毕。如果把这个当成一项工作,第一感觉是原来真的可以开心的工作。在这里就有点像一个工作乌托邦,遇到困难时一定会有队委做后盾,队员们配合程度和包容心也很强,自己在这里工作又很大的试错空间,不用老是害怕自己做错了被批评啥的,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做事上。另外就是感受到了协作工作的力量,有人一起同行的感觉真的很好。②七月组织了三人组队分享,和两位小伙伴顺利完成线上分享活动。当时开会讨论主题、分工,演练分享的内容,互相提建议,尤其是还有比较专业的小伙伴给予指导,学习起来的感觉竟然就是意外的好玩,没有像以前那样把线上分享当作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有了小组协作以后,遇到难点大家可以一起拆解,有快乐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跟以前学习非常不一样的体验。
[6队][S861]Fresh-深圳
1、 在日毕上,参与了两次队内的优秀作业筛选,另外,交完作业后会再看一眼小队里和大群里的作业,如果时间紧张就看小队里已经筛选出来的优秀作业。时间充裕的时候,挑出三个左右优秀作业,说明哪里好,并以标注形式贴在作业文档上。
收获:通过大量浏览作业,能直观感受到优秀作业的亮点。我一开始写作业时只写一坨字,后来学会了梳理答题思路,分点说明,标出出处,联系生活,加上对自己的启发,作业写得更全面。一开始觉得有500字的参考字数很难凑,后来发现不用考虑字数,只要思考深一点全面一点,字数一不小心就自然上千了。
2、 在复盘上,参加周六小队复盘和周日大群的题目评讲,记录队员分享。这个算是克服了一个小困难,周六小队复盘的时间,我刚好在跨城通勤的路上;为了参加周日上午的大群分享,也需要推掉一些工作。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收获:能坚持也是因为有收获。从周六的小队复盘里我通过一周的数据复盘感受到小队的前行氛围,对我来说也是一份动力。每周队长和副队也会给出接下来要侧重留意的地方。答题评讲时S老师从答题发散出的金句也让我能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小伙伴的分享让我感叹优秀的人总有优秀的习惯,其中旺仔的日程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榜样作用。从小伙伴的回群陈述中,也能对照自己有可能滑坡的地方,及时纠正。
3、 在分享上,作业后有时我会在群里说说当天写作业的感悟,给大家推荐我看到的优秀作业。我围观了小队成员Gray老师和宝钱的学习直播,在Gray老师的一次直播中在线交流了阅读内容。参与了小队的分享并有幸被推荐到大群分享,大群分享前我重新梳理了逐字稿,设计了一个互动的环节。在周日大课的自由麦环节我上麦说了自己的成长感想。
[6队][S70]闹闹-北京
1、本期的协作学习,我参与的不够多,参与过优秀作业和优秀复盘的评审各一次,这算是完成小队规定的任务。另外就是参与小队复盘和读小队成员的复盘,在别人的复盘中获得启发,然后将部分感悟评论到小队队友的复盘中。
2、收获就是,我自己看书的时候看不到的点,从别人的复盘中可以学习到。还有就是,同样看一篇小队队友的复盘,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收获到的知识也不一样,我们小队复盘题目有一道题目大概是固定的,那就是读其他小队队友的复盘有什么收获,我就发现,同样是读一个人的复盘,其他人能看到我看不到的点,我明明也看到了这个人的复盘,但是我没感受到某个观点很重要,就错过了,但是下一周再读全队复盘的时候,看到某个小伙伴对上一周另一以为小伙伴的观点感受很深还能举出生活中相关的案例来验证,这就太厉害了。所以,每一次读全队的复盘,就是复盘上一周所有人复盘中的精华,已经被小伙伴提炼出来的精华,反复很多人提到的点,比如脚手架、元分析、重复练习等等,帮我一次又一次的加强了关键词和核心知识点的记忆。所以我很喜欢看小伙伴们的复盘,就像老师说的,文字是思想的照相机,通过阅读小伙伴们的复盘,我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7队副][S217]丝丝小雨-淮南
在本期活动中,我们小队没有安排同桌活动,和队友的协作主要体现在微信群里和复盘活动中。
2)微信群里大家探讨作业和阅读涉及的内容,还专门建立一个22点后的作业提醒群,每天晚上22点后,将没有完成日毕的同学拉入提醒群,督促大家尽快完成作业。因为轮值队员和队长的不断提醒,小队的成员基本可以保持全面日毕状态。
3)优秀作业评选由轮值人员参与,作为分管评选的副队,我也看了很多的优秀作业,对我的作业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4)小队的二次分享中,很多队员分享了和优秀作业对标的分析,也分享了自己学习的一些感悟,大群S老师的作业讲解,其他小队成员的分享,这些对理解阅读内容、持续刻意学习行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相互协作,不断进步,带来更大的收获。
[7队][S785]L-南京
①小队选取优秀作业:在一篇篇阅读其他伙伴的作业过程中,了解到和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观点,发现自己的不足。②参与小队、大群的复盘活动:分享环节让我了解到了各行业与教育学相关的部分、子女教育的真实经历,教育学的实践应用,时间有限时,如何慎重对待待办事项等内容,小队分享结束后,大家会共同讨论,有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大群中S老师讲解题目,让我学习到了答题思路和框架搭建。在小队做分享,队长觉得可以,推荐到大群做分享后,有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私聊我进行讨论,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认可,也获得了锻炼。
[8队长][S194]小居-台州
我在本次读书活动中与副队们相互配合一起组建小组。主要是督促未日毕的队员补好作业抵扣信用值,统计三个全面的数据,整理台账,做好向小队内部和对组长的汇报工作。在活动过程中,因为需要了解队员的情况,会比之前更频繁看大家的作业和复盘。在这种外在动机下,从大家的作业中学到很多,有具体的知识,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队员的实际行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学习效果远远比不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
[9队副][S313]小艺-上海
搭建概念网络促进长时记忆,是我在践行同桌计划的时候发现的。经常遇到看一本书就忘记了。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自己将看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给同桌,在读书的时候,我就会要求自己理解书中的框架,将知识要点转化为自己的话,同时重新梳理顺序后,合上书将内容打字给同桌,效果就是读书理解更好了,进行迁移应用效率变高了,同时知识在大脑中可以保持更长时间了。缺点是看书变得很慢,但这次经历让我理解了之前过度学习的概念,如果要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要花80%的时间用来背诵。当知识不能随时提取的时候,它就只能保留一个学过的动作而已。
[9队副][S831]嘻嘻嘻-新疆
每周基本上队长都会组织我们召开队委会,我们每个人的分工也很清楚,我们几个队委之间就是互相协作的。这样的组织架构跟我们单位很像的,队长也做了很好的示范,起初在我们还没弄懂流程的时候经常会给我们发当周工作任务提示,帮助我们梳理要做什么事。对于我们搞不定的问题队长会出面帮忙解决。总之队长就是把握大方向和定任务,指导我们如何完成任务,有难题她帮忙。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跟自己小分队的小伙伴单独沟通,及时跟进任务,掌握每个人的情况。
从队长的身上,我看到了单位一把手的定位。从我们几个副队身上,我也看到了单位副职的定位。虽然线上线下会有差别,但是大致方向我觉得是一样的。我们单位的负责人从副职升上来一年多,感觉她的管理理念还没转换过来,她安排工作经常跨越副职直接到工作人员,和副职沟通不。管理制度不清晰,并没有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导致很多人喜欢钻空子。所以,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通过本期读书活动,我找到了答案。
[9队副][S489]Joyce-北京
1. 这次我负责小队内部的同桌计划,同桌执行Flag打卡模式,相互交流和监督,整个过程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协作学习示范,同桌不仅监督对方完成任务,还会对彼此的读书、生活、作业进行交流。作为组织者,我看到了很多同学都对作业进行了探讨,并且有很深的收获,比如我们队的芯若同学经常和同桌讨论自己的作业问题和感受,这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而我作为参与者,和同桌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在践行协作学习。我最开始的同桌一一,主动和我交流关于她自己行动和健身的感悟与收获,还会交流当日作业的感受,我从她的行动中感受到了力量,从而也不敢对自己放松要求。
2. 写作业后有时间,我会阅读大群20个小伙伴的作业,这个学习的经历几乎每天都会有收获。我最开始的作业结构很松散,经常不结合书本直接答题,在学习其他人作业的过程中,我形成了严谨的答题框架:解题思路-书本相关点-结合实际思考-感悟与启发,而且他人的思路总能让我认识到答题的漏洞,比如在阅读《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的时候,S让我们总结关于某一话题下各个教育家的观点,有的小伙伴在总结之后还会归纳这些思想的共性和区别,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入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做题时,我也主动向这个方向努力。现在回头看,自己作业质量的提高,有一多半的原因都来自学习其他人的优秀作业,生活中处处有学习,同伴就是最好的老师。
[10队副][S308]Steve-昆明
1.主动将自己查询的资料和小伙伴们分享。就像“元认知”的认知那道题,我自己主动分享了“元认知”和认知的层次关系图,尽管那个题自己还是没有跳出题目的小陷阱,但是看到很多小伙伴在复盘中@了我,这种感觉远远比自己一个人读书理解要强,而且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2.主动和同桌交流剑桥学习科学的内容,主动交流所读章节各自的理解和发现。因为同桌机制有一段时间之后,好像大家都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太深入交流读书内容,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困惑。自己就主动拽着同桌讨论问题,后面居然促成了同桌分享的内容。如果没有想法的时候,多去和小伙伴交流,很有价值。后面同桌机制升级,jupiter分享俄罗斯数学的观点,收到极大的启发,而且升级的同桌制度,大家交流的更加热闹了。
3.主动去有相关知识行业背景的小伙伴交流。剑桥学习科学下第31章,谈到艺术学习。群里面的penny是有相关的背景,还是大学老师,主动厚着脸皮去和penny交流艺术学习的价值和意义,penny分享了艺术对于人的情绪感知立有很大的作用。找过自己一个学舞蹈的小伙伴,询问艺术带给他的价值,他提到身体的掌控感律动感。
4.主动约小伙伴讨论问题,特别是杜威和福泽谕吉,在自己读完书提交完作业之后,主动在群里面讨论福泽谕吉、洋务运动、明治维新,lisa和懂懂都有了深入交流讨论,讨论完之后,对于那个阶段的中国,有种痛心的感觉,而日本好像知识分子都在积极支持,塑造了中日不同的命运。交完作业和小伙伴在群里讨论杜威(亲切称之为“阿杜”)。另外和懂懂交流马克思韦伯(那个从经济学走到教育学的男人),宗教给人的影响,促成了我去思考轴心时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进行了笔记输出。
5.小伙伴分享中有触动的地方,主动去和小伙伴交流。今天主动分享了她私藏的宝藏up主,让我不要给自己贴标签。penny分享的游戏学习理念,用符号系统和设计空间的角度来谈游戏的价值,瞬间又打开了我的新视角。
6.主动发自己的感悟在群里,特别是教育神经科学,对于代偿机制的感悟,没想到jupiter的话:递弱代偿,因为存在缺陷才需要弥补,同时又带来其他问题。也给我很大启发。
[10队][S185]柚子-上海
1、同桌活动,认识了同行的行走,那段时间是我比较懈怠的时候,同桌活动让我行动没有停滞不前,和行走约定好,每天交作业的时间,倒逼我去行动。
2、实践共同体,三人小组担任小小队长,因为很长的时间中我自己作业交的比较晚,和大家的交流互动不够多,做了基础的互相检查作业,作业提交完成后也会告知我完成啦,希望给大家一点小小的提醒不要太晚交作业哦。
3、二次分享,担任二次分享的小组长,与大家进行分享主题的沟通和确认,催稿中大家的联系让我更加了解一起读书的小伙伴,以及试麦中出现的协调,让我体验到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的快乐和感动,这些收获是在我们一步步的行动中产生。
4、辩论学习,担任了女追男方的一辩辩手,虽然是内部一次比较轻松的辩论赛,前期的讨论和互动,比赛中的大脑空白,原来准备和实际表现是会有差异,以及结束后我们的讨论,都让我觉得一群人在一起原来可以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11队][S698]一言-杭州
答:1、小队内的二次分享时,报名做了小队长,自己和每个人都进行了沟通,发现了小队内存在宝藏同学(榛子、孤矢、Drien),而每个人每天也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的,所以自己面对的困难,和别人对比一下,其实也不算什么。把要分享的主题定好之后,就不断的提醒大家需要做的事情,目标一致,提前和每个人讲解清楚。出稿之后征求每个人的意见,让大家意识到自己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小队的一份子。
2、选取优秀作业时,发现作业总是上榜的几位同学,自己也在关注他们的其他作业,有空就看一下,学习他们的思路,还有是他们站在其他角度(老师)如何看问题,对问题如何进行更详细的拓展,学习他们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3、一群人走的更远,协作的作用更重要了,越发的有集体荣誉感了,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既可以相互鼓励,又可以相互学习。比如同样一件事情,别人怎么看的,可以拓展自己的角度。特别是每周的复盘内挑选的金句,还是蛮有启发和鼓励的。
4、还有就是自己之前的固态思维,认为游戏不是学习是娱乐,通过《剑桥教育科学手册》,发现学习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就在我们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中,但这需要我们的发现和实践,让我越发理解“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句话了。
[12队][S263]ZT-杭州
答:这次活动主动协助副队珊外珊做优秀作业点评,说实话收获非常大,并没有觉得无聊,很开心看到了思想地精华;很惊喜地看到了各位队友们的进步。 具体来讲,首先清楚地理解了一篇优秀的作业所需要呈现出的优秀思想,好的作业特别有灵气,结构清晰,语句构思有新意,且易懂,给人带来清新感。而如果只摘抄书中的原话,没有自己语言转换,传递出来的感受就是思想上的禁锢(民智未开),那题目踩点都不对就更惨了。或许这会构成作业点评中的吐槽点,但自己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非常能理解,毕竟每个人的先前知识积累不一样。
但令自己感到很惊讶地是我们所有人的变化——中间有一次间隔两周后再去点评作业时,按照以前的标准发现要把一半地作业提上去了,为了减少珊队提交大群的筛选负担,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提升优秀作业的初筛标准。队友们彼此交互作业和观点,自组织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让人体会到学习不单靠自己,与环境交互也很重要,通过反馈去验证自己身上长出来的新观念。
[13队副][S60]蚕豆-北京
答:一、做了哪些
本期读书活动,做了管理全面复盘的副队,与娜娜队长在小队管理多个方面进行了协作,对小队管理工作有了大幅深入了解;另外就是在小队日毕统计和优秀作业筛选,与其他小伙伴共同筛选优秀作业,共同学习进步。参与全面分享,自己分享,也听其他人分享。
二、与他人协作的收获
1、自己一个人是单打独斗,自己监督自己的意志力容易受各种情况的影响。有了其他小伙伴的参与,有了他人的监督和鼓励促进,这种监督仿佛分担给其他人了,于是自己就开始专心做事了。
2、筛选优秀作业,会发现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思考角度,这让我扩展了思路;当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筛选,发现对题目的理解、筛选的标准,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这给我很多思考。
3、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来做日毕统计,促进日毕,在群里会发现每位小伙伴都有着自己的节奏,督促别人的手法也不一样,这从侧面让我学了不少招术,也收集一堆表情包~
4、听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做笔记、写收获不少,特别是一些小伙伴对方法论和结合教育学实践的分享,一方面是对教育学知识有了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对实践当中的问题解决思路,有更多想法。
[13队][S808]燕子-宜宾
答:1、本期活动我与日毕统计小分队的小伙们协作完成日毕统计。在这期间,大家都做好了每天的统计工作,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出现漏记或者其他状况,队长们都会提出来,帮助我们,我们也会互相帮忙,做些提醒什么的。我的工作期间,非常感想蚕豆副队,他超级有耐心又细心地帮我,解决我处理不了的事情。在一个集体里,大家互相帮助,有有队长们照着,真的感觉很温暖。真的没有必要做小透明。
2、与小伙伴一起挑选优秀作业。只要认真做了,收获是很大的。至少我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题意,答题是否偏了。从优秀作业中,我收获了更多的认知,了解了我不曾了解的知识,也深刻明白了优秀不在答题字数的多少,而在于自己是否认真思考。
3、与火花副队协作小群每周的分享。与火花副队协作小群的分享安排,其实我并没有做多少工作,只是提醒队员准备分享和收集分享逐字稿。但从中我能感受到火花副队的辛苦付出,有了她组织、协调,分享活动仅仅有条,效果都很棒。往期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透明,轮到自己分享的时候准备好分享就可以了,现在能更进一步了解到群的运行,感触多多。
[14队副][S327]贤晟-长春
1.队委会协同:与队长和副队合作,队长经常发起会议,大家讨论,我会从一些点子、创意上去提出建议;也会延续其他参与人的想法,补充落地细节;有时候会遇到”谁去给猫挂铃铛“的场景,偶尔有个小情绪,不过看到每一个人都负责和愿意付出,就调整一下状态承担起责任和进行执行,最终收获是想到和做到的周期变短,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行动力,不推诿和逃避,遇到事情要做就做。
2.副队协同方面,是面向多人的合作:
1)选择相信:虽然日毕原则雷打不动,但是到了临近零点,无法联系得不到回应,不清楚伙伴能否完成的场景下,选择相信队友是聪明的选择,否则自己焦虑,对方感觉到被误解,收获的就是平常心态,把工作做到日常而不是最后一刻要结果。
2)负面公示:日毕的提醒,夜宵群(催作业)单独建群,不在小队公布名单,这部分增加工作量和耗费时间,但是保护了前期小队相互陌生的小伙伴的自尊心,而不是每天公示谁是最后拖后腿的,最终形成轮值队长时,大家的韧性很好,对负面公示可以理性心态接受,收获的是观念上的改变,觉得自己与过去想法不同了。
3)深入沟通:虽然深入沟通的小伙伴并不太多,但是量和质都很必要,自认为表达能力有些差,硬着头皮去和队内人员去聊,结果有时候通过这些让彼此有所收获,这点是出乎意料的,为自己能和他人沟通储备了一些信心。
最后,整体上说,与他人协作上,表现出积极配合但非必须不主动发起的特点,如果能够在后者上有所转变可能收获更大。
[15队][S52]犇犇-深圳
1、同桌交流:第一,和同桌进行ppt试讲、提议、修改逐字稿;第二,和同桌进行读书题目的讨论交流;第三,一起做轮值小队长。在读书活动刚开始时,我们就进行了交流互动,我提议我们一起开个腾讯会议试讲一下,有了一就有了二,一来二去,我们就完成了试讲和修改,等到最后上队里分享的时候,我们就顺畅很多,也很顺利。收获了一段友谊,我们还相约有机会一起见面。这段经历给我的感悟是,自己去启动一个事情,别人也会响应,主动不是坏事。其次,在这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每天都互相打卡检查,也会去交流今天的题目感悟真多,有很多收获,打开了视角一样,就会进行一些交流,然后再互道一下晚安。多数时候是平淡的,但是总有那么一刻时光是愉悦的短暂幸福,这就足够了。最后,一起做轮值小队长,合理的提前分工,完成自己的分内事,最后总结归纳。在做事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感受到管理者的难处,这点有利于自己迁移到职场上运用。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计划和目标,同时也要做好风险管控,这就是管理学的四大要点:计划、组织、运营和监督。
2、小队交流:在小队内参与案例分析,共同去完成一个案例的讨论,输出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起去做一个事情,就会发现这个事情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是怎么想的,更容易培养一种看得见,看得到,心里和眼里有别人的人,而不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经历和感悟,我们去倾听并且吸收,就会看到历程,如果自己能够规避风险,自然效果极佳,如果不能,也起码感悟深刻。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领会,也会给自己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的方式,收获了大家的友谊,虽然平常的网络联系少,但我们的交点会让我们更有共鸣。
3、线下交流:在线下参与同伴学习。主要是和大宝一起在线下线上开自习室学习,大宝提议先是看书,然后输出分享,最后自由交流。这个过程是带着目标去看书,起到加强记忆和吸收的效果,当我们能够把看完的内容复述一遍,自然就会是大脑的精细加工,记忆也会从感觉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经过晚上的再次复习,就会进入长时记忆,学习效果大大提升。这个方法的学习,会消耗脑力,也会让人感到紧张,但是经历过,就会感到学习的快乐,因为真的会记得更深,记得更牢,也会学的扎实。
[16队副][S73]Happywan-天津
本期在与人协作方面,主要是担任副队工作,自己感觉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①小队管理协作,小队日常管理协作中,得到的最大的经验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技术人员,很多时候是自己考虑一个方案,可能等做出来才会开展沟通,但是这在日常管理重,往往会导致其他队委没有了解你的进展和方向,甚至出现思路错误的情况,这部分是我本次活动最大的感受。②日次CALL的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在与队员沟通逐渐增多之后,尤其是通过日毕CALL与队员打电话,除了聊一些日毕规定活动,偶尔也会同队员聊聊天,使我对于沟通的方式方法都有了一些提高,作为队委,也应该主动同队员聊天,从不同方面鼓励队员进步。这个方面同队长的差别还比较大。
[16队][S25]吴风静-北京
本期参与的协作学习有:参与队内的日毕统计、作业优选,参与队内的BP辩论,参与队内的日常学习讨论,两次进行队内分享,参与队内的每周学习,聆听每周的大课和分享。协作学习中的收获有:1.通过聆听大家的分享,看大家的作业,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验、思考方式和观点中,获取不同的视角和体验,拓展了我对于世界的认知,启发了我的思考,也引发了我的共鸣和感动,让我看到“人”有多么大的潜能,能追求什么样的“自由”,更加坚定了持续行动的信念。2.通过在队内的学习讨论、自由麦讨论、辩论以及聆听大课,让我看到了思维和逻辑本身的魅力,看到了我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如何用有逻辑又有力度的方式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让我明白了怎么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通过参与日毕统计、作业优选等等协作活动,让我更加认识到人的自我是从各种社会互动中碰撞出来的,每个人都可能采取不同的面貌和方式去面对世界,而我们采取的行动越多、互动越多,我们的真实收获和进步就越多。
2
本期活动你从教育学习得了哪些理念并且开始应用了?有什么成效?
[1队][S545]狗刺go-武汉
①深度加工加深记忆,比如进行复述,这点工作中是有体现的,那些反复折腾我的事情,各种细节、相关制度我会记得很难,业务的扎实也是来自于次,这算是发现背后的原因了;再就是写事件报告、给领导汇报或工作会上讲述某件事情,这也是复述的不同形式,因为知道复述有好处,所以再做时就不会抱怨,反而会仔细检查自己是否有表述不清的地方。
②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减少分割注意力的信息来源、减少连接和组合不同形式概念关系的需求来减轻认知认知负荷,并由此改善学习。(剑桥学习科学手册P31)
我对减少认知负荷的理解,可以从学习者和教授者两个角度考虑,学习者不能因认知负荷大而不学习,教授者则要尽可能去减轻。那作为学习者的我,明显减少了对工作、学习材料不太通俗易懂的抱怨,静下心来才发现自己遗漏的很多问题,也避免了在工作上出糗。作为教授者的我,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下发各类文件学习,然后抽查学习情况,其实真正需要大家掌握的内容很少,那我就去精简内容,剔除不必要部分,在达到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学习者的负担。
[1队][S86]漫漫-长沙
1、建构主义
在马拉松训练营,我发现以往主教练会把注意事项一一罗列清楚,很长很详细,但是大家基本不看。
我选择的是看学员的卡或者观察学员的表现,提出问题,一环套一环,指引学员去思考和提问,最后把一系列问题都弄清楚了。
2、脚手架
脚手架是用来帮助将发展区转换为自己的区域的,比如S老师的出题,很多时候就是帮助理解书本内容的框架,刚开始阅读教育神经科学我抓不住重点,字多,但是合在一起看不懂,看了S老师的出题,自己也在琢磨框架去理解。
3、协作、辩论
在小队优秀作业收集上,两两配对收集,观点碰撞,选出最合适的作业。
[2队][S520]瑞敏-鄂尔多斯
给孩子有关对待性的认知教育就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平常的态度,不要避讳。1年级时给她买了小学的性知识教育绘本,有时她拿起问我的时候,我基本能和平常的给她讲述。读了教育学最大的改变是认知上教育孩子是个慢过程,可以是我一生的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和孩子相处一半的时间是温和的,比起之前大多数是急躁状态,有了改进。
[2队][S898]璎珞-福建
1.在专业学习上:以往专业的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专业书籍。然后一个人闭门造车,学了也不一定能够拿出来使用。在阅读《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协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后。会在科会上将典型案例拿出来分析,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虚心与同事探讨解决方案。以前我总是害怕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害怕这样会让大家觉得我能力不行,没法处理好自己的业务。导致一直闭门造车,进步缓慢,恶性循环。后来把问题摆出来讨论才发现,其实大家并没有什么觉得你能力不行的想法。这些不过是我还未行动前内心的偏见。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原本提出的问题被解决,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发掘和激发新的解决思路。毕竟不同专业的同事坐在一起,不同经验和看法发生的碰撞才是促进学习和认知进步的动力。
2.在交流上:在与家属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堆砌专业术语。而是能够站在一个家长、教师的角度上去分析解决孩子正在面临的问题。以前我总觉得,医学干预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案。阅读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神经科学》才有体会,其实医疗干预对于孩子而言只有辅助作用,并没有以前我以为的作用有多大。现在在工作中,转而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营造良好学习和互动环境,就能够基于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3.在教学上:担任见习生和实习生带教已经有一年了,期间陆陆续续有学生来观摩实习。以往皆是先介绍科室目前业务,然后按照大纲把书读一遍。这样的实习和见习教学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意义并不大。在阅读了《剑桥学习科学》后我认真思考实习和见习这个学习过程设置的意义。有别于让学生坐在课堂上听讲,实习和见习过程都是将学生直接投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跟着带教(认知学徒制)进行观摩学习,从实践中发现自己在课堂所学中的遗漏和深化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实习和见习经历并不是以前我所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微不足道。这样的经验是学生将来真正踏入社会前的脚手架,有人带着学生观看并讲解典型病例的诊疗流程,为学生搭起课堂和实际工作的桥梁。所以今年的带教工作在向上级请示后做了以下调整:(1)实习和见习前先取得学生联系方式,一般是拉群,将明天需要观看的典型病例资料先发给学生预习,并让学生先根据涉及的内容查好资料。——先决条件;(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对病例的诊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搭建脚手架;(3)给出类似的典型病历让学生独立做出分析,包括查体、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看法。——建构主义教学、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
或许,带教工作对于我而言可能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可能对学生而言是踏入实际工作岗位前的重要经验。不该小看这样的工作,把它视为累赘而应付了事。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己。
[3队长][S410]Mai麦子-北京
1、捕捉孩子做事的动机 。关于动机,在教育心理学里学了一些概念比如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更多地会在自己做事地时候反思。有一期小伙伴分享帮助自己的孩子参加竞选的过程,对动机如何应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对我启发很大。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想要达到或完成的目标,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动机并让孩子也看到自己的内心,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让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 后来有一次孩子被选中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感受到孩子其实很想表现地更好,我跟他一起琢磨稿子,背诵演练,问他彩排的感受,讨论怎么再优化,一步步看到孩子越来越自信,他也从自己的投入和付出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脚手架 。应用在生活中就是跟孩子一起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了一个新方法或者新思路,我都会有意地把新方法和以前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经常带着做,孩子现在学新的内容就有总结和对比的意识了。其次搭建脚手架并不局限在学习上,同样可以用在生活中,大宝一直不太喜欢整理房间,书桌上会比较乱,原来我也是会经常吼他,并在他不在家的时候整理收拾,但这样是剥夺了他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他看到的只有乱和干净两种状态。现在我们抽周日的下午一起整理,我会跟他一起做,并安排给他独立的任务,慢慢地他也有这种意识和能力了。
[3队][S417]谭小啃-重庆
在教学中给孩子搭好脚手架,做好示范。 尤其是在我们一年级的说话练习中,每当基于课文讲清楚了框架,在给孩子示范写一写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能慢慢地跟着我的训练框架来,表达有依据。
[3队][S226]米洛-广州
A140: 1.语言学习和脚手架
习得语言学习输入环境的重要性后,我把它迁移运用到教育儿子的身上,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对比刚上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孩子每次回来做英语作业都说不会哭到奔溃,哭到我没了耐性没了脾气。这学期的情况明显好转了很多:我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鼓励和表扬他,为孩子提供脚手架,准备好英语教程视频和绘本音频,坚持让孩子每天放学后回来跟着读和模仿语气语调,让他沉浸式地输入英语环境,跟他一起学习,一起表演对话角色,一起做游戏,并且努力吹他彩虹屁,表扬他读得比妈妈好,鼓励他多在课堂举手回答问题,慢慢地,他越来越好学了,每天主动发言,主动跟我分享:妈妈,英语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说我读得excellent! 看他那个嘚瑟的样儿,真开心!现在回来他自己主动要求打卡做作业,不需要我催了。效果非常好!
3.重视元认知意识 。习得元认知后,我现在坚持做复盘,复盘每天的工作问题,当天的情绪是否稳定,有什么地方做的不足或者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对自己做个简短的评估。
[4队副][S497]Erica-深圳
PQ4R法,《教育心理学》P163。分别代表预览、提问、阅读、反思、背诵和复习。我使用这个方法读了本次活动除了《西方教育学名著摘要》之外的几本书,受益匪浅。并且我的方法得到了一次次的迭代,从刚开始的只有简单的预览、提问、阅读,增加到了预览、提问、阅读、朗读、复习。由于深度阅读,我本次的作业质量有了大大的提升,我写作业的过程从单纯地借鉴别人的框架到从题目中看出需要我回答的内容,形成我自己的答题逻辑,而且由于对知识点更熟悉,所以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搜索和调研资料,也有了对知识点更深入地了解,和对自己深度的剖析,以及后续对知识点的运用。
[4队][S877]刘莉-广州
探索式学习:现在只要不懂的,想要弄明白的,就会自己去探索学习,比如深入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还把它画出来,加强了我对它的理解。终身教育和自主教育就是要学会探索式学习和建构主义的学习。
[5队][S588]I do-北京
3.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1)等待时间3—6S。课堂等待学生回答时间停留为3—6S。学生需要时间来加工信息,提问之后应给学生一段时间,并等待那些起初未理解的学生举手。如果有一个学生举手了,你可以说有三个同学已经举手了,我还要等待更多的同学举手。(2)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变为这个句子的语法、拼写、措辞、还是意义哪一部分有问题?(3)重视板书贯穿全部课堂、梳理思路的作用。这三点小tips在我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帮了很大的忙。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理念在每次做S设计的题目的时候会在题目中去运用,因为没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理解的并不深刻,以至于有用的理念只在当下的题目中去适用了,这也为以后的读书提了醒。
[6队][S281]Gray-北京
建构主义:通过自上而下的开展学习,可以达到知识的系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应用在工作中,在之前的时候,把问题集中在技术点上,也就是客户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想的是从技术方面如何去解决。有了建构主义理念之后,开始尝试去了解客户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从更上层的方面去解决。打个比方,客户要申请权限安装一些非必要的办公软件,在之前的时候就直接通过给客户开放相应的权限完成客户的要求,工作就做完了。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谁负责事后有问题就会找谁。相应的非标准的软件和应用被安装之后会产生后续的问题,无疑中增加了后续的工作量。有了建构主义的理念之后,开始尝试找到更上层的需求,了解到客户具体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问题的方向去处理,而不是从单纯技术方向。提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6队][S193]辰希-石家庄
理念2:训练最近发展区,善用脚手架。 利用公司的脚手架,找到资源分享,进行产品和客户的多方面学习。
目前的情况:除了固定的工作任务,自己加餐,做好工作台账记录进度,一旦完成,下一个月“跳一跳摘桃子”,设置拔高目标。这样,我就更容易理解公司的一些决策和任务要求,至少是愿意去做的,而不是像同事一边抱怨一边不情愿的被动做事不思考。
至少现在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鼓励,继续加油。
理念4:合作学习 :参与作业评选,参与同桌计划、工作对标。
目前的情况:察觉中午的环境,关注和人相关的一切。 有意识的开始关注别人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工作对标,比如和自己同岗位的同事、同时期进公司的同事,做的比较优秀结果突出的同事平时都怎么做的,单位负责重要位置,或者是管理人员身上有什么可以提炼学习的地方。
理念6:对数学天生的恐惧是早期遗留,需要面对而不是逃避。
修正自己的认知。比如对待数学的态度。在访谈中,看到很多数学专业的人,对数学的高度评价,书中提到数学学不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而我对数学的想法,都是原生的,没有发现数学的美丽,比如对称性,只是停留很多恐惧的盲区。数学思维更抽象,可能会根植到脑子,产生压迫感。
应用和相关情况:
偶尔会做两道数学题,当然,是很基础的内容,看到一些数学概念,也没有以前那么的害怕。正在看丘成桐的《我的几何人生》,心态更平和了,我们现在不需要面对科研难题,只是如果补充了数学思维,会让自己对待世界的角度更全面,不会因为数学而缺少探索人生的乐趣,并且未来对待孩子学习上也能扛得住。
[7队][S542]阿开-南宁
接受按照成长规律和节奏育儿的理念,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诉求,更为耐心。不那么焦虑之后,孩子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反倒提高了,还会每天主动提出要练琴、做作业。
工作方面,在《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关于合作学习、脚手架的步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在4月份的学生竞赛中指导了超过过去一倍的参赛队,所有队伍的合作氛围和配合良好,赛后都认为本次备赛感受最深的是团队合作的力量,部分队伍在获奖名次上也实现了突破。
[7队][游学]果妈-成都
我去从头翻看了我的复盘,发现有这几个理念我习得之后一直在应用:
1.《教育心理学》中“同伴关系中的冲突能够让孩子意识到没有谁能宣称自己有绝对的权威性,能够在冲突中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所以冲突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以前老大一欺负老二我就会制止并批评,后来只要对老二没有身体伤害我尽量忍住不说,渐渐发现很多时候哥哥的行为弟弟并不介意,反而是我说了之后弟弟才会有意识,其实是我增加他们之间的冲突,而我减少介入之后他们的相处更和谐了,以前外人问起哥哥会不会照顾弟弟,哥哥都回答“我只会打他”,昨天有人问起,哥哥回答“会”。
2.《教育神经科学》中“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有效,所以提供内在的反馈,即告诉学习者行为结果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更有效。”我现在想要让孩子做什么都会跟他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孩子不仅当下会遵守,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依然会遵守,例如刷牙,跟老二讲了不刷牙会怎么样,给他看了绘本,带他看了牙医,还有哥哥的前车之鉴,他每天都会主动刷牙,偶尔说太晚了不刷了,他还会生气。
3.《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探索是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探索对于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或是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帮助孩子探索而不是直接灌输答案,我在和老二的相处中做得比较好,他问我问题时,我会习惯性地反问“你觉得呢?”“你要不要自己试一试?”,现在老二遇到问题知道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他也能再重新想办法。但是老大问我问题我就会忍不住跟他讲很多,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而且往往要等讲完过了很久才能发现,需要用微观发生法来分析一下。
4.《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对整体活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模型有助于学生弄清楚他们正在执行的子任务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修正的能力。”我现在每次出门都会先跟孩子讲,我们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例如去书店,就会先讲好,书店里不可以大声讲话,看过的书要放回原位等等,只要是提前说好的,孩子都能够遵守,如果忘记了,我提醒一下也能马上调整行为。以前没有提前讲要求,孩子就各种捣乱,说了也不听。不过并不是每个场景中的问题都能够全部预料到,只能遇到之后不断补充。
[8队][S85]Mary-北京
1.深度理解概念非常重要。仅仅掌握专业知识(事实和程序)无法胜任脑力劳动,只有知识在何种情境下运用对应的知识,且根据不同的新情境的需要对其进行恰当修正时,这些知识才是有用的。而当我们深度理解一些概念时,学习到的事实和程序才能以一种更加实用的方式,真正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对于这一点,自己深有体会。在写论文的时候,看了很多应用研究,觉得自己可以模仿着写了,但是后期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看起来很简单的教学设计,自己无法复制下来,后来觉得没有思路,又仔细研读了一下理论和概念,等到对其有深刻认识的时候,发现教学设计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同时,梳理领域概念的方式也是非常有用,目前自己正在梳理中。
[8队][游学]重生—上饶
1、概念转变:当自己不理解别人说的话或者书中表达的意思时,试着跳出来看问题,站在说话者角度思考;或者就找第三个人,表示自己的困惑,看看对方能不能帮忙解释。当遇到难题时,学着先放松一下,再去学习,让自己从旧有解题思路中跳出来。之前遇到问题很喜欢转牛角尖,越钻越难受,发现可能是自己对一些概念解读有偏差。概念转变之后,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维了,自己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4、人力资源理论—《西哲》
舒尔茨提出的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说一个国家要发展,关键要在人身上投入,尤其是教育方面。
应用:我之前在生活中对自己很抠,只是在教育上舍得花钱。但是,现在观念转变了,我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穿着。因为,吃得开心可以提高我做事情的效率,穿得舒心可以让我保持愉快心情,办事情也更容易(衣服是投资品)钱可以再赚,只要自己一直在努力。而且,这也坚定了之后参加S老师活动的信念。
[9队副][S800]晴-合肥
记录学习轨迹。学习轨迹记录可以观察自己是否在思维逻辑和认知上是否有提升。复盘和写答题原则包括日报都是记录学习轨迹。这次写述职报告的时候,也查看自己之前的日志记录,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思想、 行动变化轨迹。工作中现在也养成了写日报的习惯。
[9队][S362]Kelsey-北京
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脚手架的理念。我所用的例子就是开始学习科研的经历。一般来讲每个课题组都是会让师兄师姐来带师弟师妹。在我学习的时候,开始是让我的一个师姐来教我的,但是她自己本身有一些概念都不是特别清楚,后来老师就让我的另一个师姐来教我,她自己掌握得很好,并且也非常有耐心,而且我觉得她对教别人也是有一定的心得的,会完完整整地把全套的东西都呈现出来,而我当时自己也因为是初学,所以就会厚着脸皮把所有的自己不懂的都问她,她也很支持,并且耐心解答,还给我呈现了思考的过程,所以这个方法就弥补了很多知识的鸿沟,然后我学得也比较顺利。 但是到了我师弟学习实验的时候,他开始也是跟着第一个师姐学,感觉开始学得也是不怎么精通,所以后面很多分子实验就做得很艰辛,然后有一次老师让我教他一个新的实验,我的方法是让他自己去学习原理,我把步骤整理好了给他,并且对他口述了一下里面的注意事项,这些是我在做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事项。我听了他对原理的描述,我觉得以他对原理的了解是足以去做这个实验并且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然后他就自己去做了,但是后来他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我都没有想到过的问题,他到现在仍然在做。所以我觉得就是有一些知识上漏洞没有补全,并且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知道,也不认认真真把每个细节都抠清楚,我自己也只是从我的角度强调了一些细节,并且我对他的认识是他已经掌握了这个整套实验中的某些部分,所以总之就是我也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为他设置合适的路径,他自己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就导致进行得不是很顺利。
所以在学习中提前有规划,对自己要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哪怕只是大致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目前在学东西的时候会注意,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就要先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并且去读专著,在这一个基础之上再搭建具体的内容,这样不但知道某一个具体内容,而且能够知道与其相联系的东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去找到问题可能在哪里。
[9队][S129]Zan-广州
最近发展区&脚手架:来自《教育心理学》&《剑桥学习科学手册》都有提到相关内容。维果斯基提到儿童在最近发展区不能独立完成,但是在成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学会的任务。在跟教育学的读书时,有辅导外甥写作业,我发现他其实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是困在一些地方,然后就会引导他复习题目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然后启发他去思考可能的解题方法,顺着他的思路给他一些帮助提示,然后他就能够把题做出来了。
[9队副][S489]Joyce-北京
1.微观发生法,微观发生法就是放大学习的过程,把每一个步骤、细节都分析记录下来,从而可以动态感受自己学习的变化和进步。我答题之前会写答题思路,就是应用了微观发生法,比照答题思路和最后的答题成果,可以审视自己从看到题之后到答完题目的想法变化。如果我们认真答题不放水,就会清晰感受到自己的答题逻辑、思路、想法都上了一个台阶,很多想法都是在答题过程中涌现的,我自己是能够感受到这种进步变化的。
2.归因论,任何事情都可以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多做内部归因,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如果Flag没有执行到位,我之前会认为是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现在我会想是不是早睡早起没有执行到位,导致早上起床晚,作业提交晚,我就会更多调整自己的时间。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想想自己能改变什么事情。后来发现从内部归因后,抱怨更少了,行动更多了。
[10队][S894]杜子森-广州
1、元认知:个人对于自己思考过程的思考。正是我们的思考过程,才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结果。我们要是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深层次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刻意练习,其实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目前我通过记录事情的发展过程,比如调整饮食结构,我通过记录每天饮食的具体情况(食材、分量),严格控制每天糖类的摄取量,并保持固定的运动。经过两个月的测试,体脂率下降10%,睡眠问题明显改善,每天都能在比较稳定的时间段自然醒,一整天都能保持思维清晰,精神状态很好。
2、基于项目的学习最关键的就是驱动性问题,也就是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只要自己定下一个想解决的问题,就会按照基于项目的六大关键特征进行计划,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提升,比方上个月我的电脑文件需要整理,我就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结合印象笔记的保存,分类整理,定下了一个大致的整理框架,每天半小时进行梳理,经过10天整个电脑的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清理,查找时间明显提高。
[11队][S257]Living-上海
(1)认识到学习中重复的重要性。以前我觉得重复会很烦躁,比如在行动前我会想好要关注几个点,但是看到后来就发现自己只能关注一个点了。每到这种时候我就会很懊恼,但是现在发现这是正常的现象。我要做的就是觉得不够就多重复几遍,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就可以了。
(2)不再害怕实践。以前在我进入社会工作之前,我爸对我说过一句话“工作要认真,一旦在工作上犯错超过三次。别人就会对你有工作不好的印象”。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的大,我会非常的害怕在工作上犯错,导致做事畏首畏尾。但是工作和实践中怎么可能不犯错呢?重要的是在错误和实践中总结出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概念。我爸当时的那句话应该想表达的意思只是想表达,工作要认真。而不是真正的实际意义上的只犯三次错。所以我现在对于实践也是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11队][S698]一言-杭州
答:1、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积累和变化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说个真实案例:在3月中的时候,爸妈打电话给弟弟说的病情很严重需要住院,然后我弟弟就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回家的事情,我第一时间就询问他原因,得知原因之后帮他冷静分析,整理思路,找到问题的出发点,病情严重是市医院的主治医生给的结果吗,在哪里住院,严重到什么程度,作为在老家的大姐怎么没有得到消息,没有第一时间赶到,为什么爸爸的老板(老表)没有联系我们,然后他开始逐渐清醒,打电话逐一核实,才发现爸妈是被私立医院的无德医生给吓唬住了,接着第二天和第三天通过给爸妈打电话,以及联系其他家人协调,很快就解决了这件事情。事后我复盘了这个事件,放在3年前,我肯定也会第一时间很慌乱然后直接选择回家,而现在竟然能够思路清晰的处理这件事情,也是无形之中积累的知识和过程让我自己改变了。
[13队副][S164]火花-上海
(1)脚手架概念。习得了脚手架概念的重要意义,把它运用到日常的辅导孩子学习中。很多学习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学习者会因为畏难情绪、缺乏先前知识、认知不足、动力不够等原因停下来,或者在低水平勤奋上转圈圈。当孩子错误的题目讲解两遍还是不理解的时候,不要先忙着生气,而是需要考虑一下提供的脚手架是否合适,是否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需要换一种方式提供脚手架。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辅导孩子学习中少了一份焦虑,多一份耐心,孩子都说妈妈的脾气好了很多。
(2)主动学习理念。我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比以往更加重视主动表达、主动构建意义,使得工作中的沟通更加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上级领导的赞誉。
(3)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和对话。乍一看觉得这个观点很平常,但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次教育学的阅读活动,这个理念将永远停留在我的口头,不会坚持实践。当前自己还无法做得很好,但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后,提升了与孩子相处的融洽度,自己讲道理也会让孩子慢慢改掉了不良行为,比如不分场合地打断别人说话,晚上到时间不肯睡等。
(4)共同制定目标有助于提升动力。三月下旬与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并明确了语数英三科课外作业数量、错题数量和练琴安排,用打卡的方式进行监督,结果孩子的学习劲头很足,每天高强度的课外作业坚持了三周,后面因感染新冠疫情而被打断。经过这次实践,我改变了以往对孩子懒散、意志力薄弱、做事拖沓等负面评价,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措施不足,如果有合适的方式,孩子还是很爱学习的,这让我非常欣慰。
[13队][457]Y-妮子-北京
1、情境化学习:教育孩子时不再抽象的去讲要教的内容,而是根据年龄进行具象的和情境化的辅导,尤其是结合生活场景,以前我都是直接让孩子练加减法,孩子其实很排斥,根本不愿意练,从教育学中,我发现自己错的很厉害,及时改变自己的方法,拿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去做加减,她就会配合的很好,而且对实物是多了还是少了非常清楚;
5、艺术学习:以前让孩子学美术,只是想让她坐的住,能专注一些,没有想过艺术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内容,这与自己对艺术的不理解有关,现在我会很认真的请她给我讲解我原本以为她随便画的画,这时会发现孩子把很多东西都画进了画了,只是在她这个年龄段,画就是会显得那么“抽象”,让人感觉都是乱糟糟的线条,但事实上是有完整的思路的,我刻意在不同时间段去让她讲的时候,她居然讲的是一致的;
6、微观发生法:以前辅导孩子,都是发现哪里不会了,就问下会不会,不会我就来讲,但是,现在我会先让她来讲她是怎么想的,根据微观发生法来观察她的整个思路,去发现“不会”这个结果背后的根本问题,这样既让辅导过程轻松很多,也会让辅导更有效。
[14队副][S632]琳琳-郑州
脚手架。对我来说,在行动力上自己比较弱,所以为自己寻找了同桌,也就是同伴提供帮助,互相监督。后期当自己养成了习惯,在慢慢减少监督,转化为内驱力。
开始的应用,和运动同桌,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已经坚持了40天了。 和读书同桌3月7日开始,已经坚持了70天,提前读完了后两本书,并且又一起读了另外两本书。而且开始一起背单词,学英语。 成效就是最近特别开心,身体开始锻炼后,慢慢感受到了早起的快乐,锻炼的快乐,身体线条的变化。学习方面,感觉自己现在慢慢开始稳定了,可以让自己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做一些学习的事情。
2. 透彻地学习某种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教给别人 《教育心理学》
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把它教给别人。所以开始了带着朋友家孩子一起早上边走路边学新概念一的实践,现在进行到13天了。当真的开始教别人时候,会发现有时候自己想的太简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去思考如何提升兴趣,如何巩固知识,如何设计游戏,如何复习预习等等。而只有开始做了,才能发现问题,如果不做就不会有结果。另外就是增进了和朋友的友谊,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有时候孩子突然问我的单词,我发现自己竟然不会,还需要学习。
[14队长][S94]明知常-郑州
1.脚手架:工作中的应用是,在接手任务时不再是满口答应,再自己私下憋方案,做不出来没有头绪也不说,一直拖到截止日期,再说不会。而是在接手任务时,先根据自己已知的进行思考,有不懂不清楚的就赶紧问,或者要求相应的资料,或者要求可以咨询的人,坦诚的承认自己有那些内容做不到。在梳理思路组织方案的时候,有考虑不清楚的地方也及时提出来和同事讨论,以获得帮助,或者一点点推进任务。觉得自己思路更加清晰,定位问题更加准确,更容易找到关键节点,在与人沟通方面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需要的帮助,很好地推进任务。
3.协作学习:以前认为学习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重复练习思考,功夫下到位才会有成果。而通过协作学习才明白学习的发生一直都具有社会性,从小时候的基本技能学习是通过模仿掌握的,到后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在与前人的交互和积累下学到的,和他人的协作学习,通过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梳理自己的思路,组织语言,倾听他人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可以开拓思路,查漏补缺,考虑更多情景,掌握完整的概念,在实践学习种也可以掌握更多的更有效更完善的方法。比如在工作种进行代码评审,给他人讲需求,讲方案,讲实现代码,可以发现自己没发现的漏洞,更简单的实现方式等等。集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
[15队][S684]丁丁-北京
自从学习教育学(特别是《教育神经科学》)之后,我意识到要学好数学一定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孩子平时的课后练习中,数学练习基本是安排每天都需要做。在选择练习材料时,一开始被网上各种信息一阵裹挟,想上来就直接奔着提高去,打算选择一套难度比较高的练习册系列。但是通过全面评估孩子目前的对于数学理解、学习能力以及兴趣后,选择了另外一套难度较低、但更符合孩子现有能力的练习册。这套练习册对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至于太难。孩子通过每天的练习,数学的思维和兴趣有一定的提升,自信心也由此提高了。
[15队][S724]愚遇-邯郸
协作学习的应用: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在网课期间,针对总复习情况,基于微信平台、钉钉平台的协作,通过微信发布英语学习资料,先发布作业和语法等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难题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同伴求助,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将问题通过语音或以文字的形式发布在微信群里并进行讨论和交流;组长记录组员的协作学习参与情况,也可以用截图的方式保存协作学习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分享比较好的学习资源,好的解题思路,实现资源共享。
成效: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讲解,我补充和总结,协作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学习知识,遇到争议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就可以把百分之八十的问题解决,顺带还可以把知识复习一遍,加深印象,形成一个协作学习加上主动输入,再输出的良性过程。
[15队][S游学]Gary-长沙
协作学习开始进行了运用到我的健身小组中,大家都是0基础的健身人员,我们协作学习健身知识,制定健身规则,每日打卡反馈;(已经运行了2个月公益性质的)18人参加2个月期间有3人掉队,集体减重44斤,剩下啦的15人中11人体重发生变化,4人无变化。
[15队][S498]LBM-贵阳
本期活动我感触最深刻的是脚手架的理念,现在已经开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用起来了。以前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想着孩子应该能够理解,当孩子有疑问时,直接告诉他答案,但看他的表情又是似懂非懂的,一时间觉得自己手足无措。学习了脚手架之后,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再提出问题时,我会先教给他基础知识(结合生活中实例解读),然后提供脚手架引导他去思考,慢慢的发现和学习新知识,现在跟孩子互动越来越好,他有问题时第一时间也会想到问爸爸。
[15队][S163]定红-舟山
读书期间我自学了五笔,因为我每天写记录,有时候遇到拼音打不出来的字很痛苦,我就想一定要学一学。之前学过,但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步骤,最后放弃了。这次我在哔哩哔哩上很快找到一个觉得有用的视频,下载了软件,每天学一点,大概两个多月这样学会了,目前还没有那么熟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点烦躁都没有,非常耐心地每天学一点。这是学习教育学之后带给我认知深处的改变才获得的这份耐心,我清楚知道学习的本质是改变大脑的神经连接,而这个需要很多次的练习才能改变,我再也不排斥复习、反复练习了。以前我认为学会了再花时间反复练是浪费时间。对学习我也更有信心了,我自信现在想学什么都可以学会。以前从来没有这份自信,对自己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可能自学的路上放弃太多次了吧。
[16队][S143]欧喵-广州
1)遗忘和记忆:学习新的知识容易遗忘,是因为知识存储在短时记忆里,没有转入长时记忆。要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可以采用情境化学习方式。现在看书我会有意跟自己以前学过和经历过做联系,这种学习方式对我来说仍有难度,但发现如果是我这么加工的知识点印象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2)历史思维和归因理论:历史思维是要我们多从他人的立场看事情,归因理论是关注出现问题后自己如何解释原因。以前会习惯性在跟家人出现矛盾时多找找外部原因,推卸自己的责任,当学了历史思维和归因理论后,出现问题我会先思考我是不是哪里没有处理,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样做后,我的心态变了,不会纠结存在的矛盾,也会相互包容。
[16队][S607]解小福-北京
学习共同体,在工作团队中设立了学习-分享机制,每周例会轮流分享自己的工作内容、学习成果等等,形成了不错的学习氛围。分享主题自己设定,不做任何限制,如果没有针学习新东西,可以分享自己本周的工作总结复盘,也可以设定一个主题,大家一起学习然后轮流分享。整个过程中感觉大家从很多方面都是有收获的,比如演讲表达能力有了提升,更加关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总结复盘意识提升了,团队成员打开心扉氛围更好了。
[16队长][S98]Dan-杭州宁波
本期活动从教育学习得了最近发展区这个理念,并且深刻领会,学会观察孩子,了解两个孩子的在技能和概念上的最近发展区,并针对性的做出指导。成效是亲子关系更加和睦,大儿子的成绩全年级提升40名,小儿子的思维,比如走迷宫,找分类更加明确,对读绘本的兴趣更佳浓厚。
[16队][S104]hotline-秦皇岛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让我意识到当达到了一种成绩,应该提高自我要求督促自己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这样才能帮助突破舒适圈,从而进入新的圈层。该理念的应用是在插画的学习上,之前我每节课的插画成绩多是A或者B,从没有得到过S,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得到最高级的S。但在这一期读书活动中,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插画学习中,没想到每节课的插画成绩连续好几次得到A和S,最近一阶段的最终测试成绩得到了S。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是不断打破最近发展区,投入时间精力后,结果也不会太差。
3
近期活动
0、我的第三本新书已经上市啦,欢迎选购。《来了!<学习的学问>新书预售启动!》,想训练自己的长思考,就一定要来。
1、后期将开展《学习的学问》新书共读活动,详情参见《<学习的学问>共读前的三件事》。
2、2022年的全年S成长会2022,参见《打破小透明——S成长会2022报名须知》。
3、另外,已经启动的活动还有《又一年!<新概念英语>第七轮朗读持续力训练启动!》,也可以参与。
4
个人微信fscalers